關於孩子的智商會遺傳父母哪一方的問題,按照目前的科學研究來看,並沒有明確的答案。這是因為影響智商的因素有很多,而且大腦的構造也足夠複雜,目前我們還無法得知智商究竟和那些因素有關,因此我們並不知道孩子的智商是如何發展,以及父母對孩子的智商有多大的影響。
但是我們可以從幾個實驗中探究,父母的智商對孩子有多大影響。
天才兒童實驗
上個世紀80年代的“天才兒童實驗”,當時一位商人為了能夠使世界上最聰明的一群人留下足夠的後代,於是向諾貝爾獲得者們寫信,請求他們捐獻精子,以延續聰明基因。
雖然大多數諾貝爾獎獲得者拒絕了該項要求,但也有極個別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參與了該計劃,他們將自己的精子捐獻出來,然後與普通女性的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最終繁育了200多個孩子。
但20多年過去了,這些“天才兒童”並沒有如人們期待的那樣成為天才,雖然他們之中也有小有名氣的音樂家和演員,但和父輩成就相比,這些成就過於普通。
其中有一個“天才兒童”說,自己從未感覺到自己的智商與別人有明顯的差異。
從這個實驗也可以看出,天才父親的智商,很難透過遺傳,傳遞給下一代。既然如此,那天才母親的智商,能透過遺傳,傳遞給下一代嗎?
母親的智商能傳遞給下一代嗎?
在上個世紀70年代時,有科學家提出“智力基因在X染色體上”。在本世紀時,隨著人類全基因組測序工作的開展,我們對人體自身基因的瞭解也越來越多。而此時科學家們發現,X染色體上的近千個蛋白質編碼基因裡,至少有40%的基因都會在大腦中表達,遠遠超過常染色體和Y染色體。
我們知道, 對於男嬰而言,他體內只有一條X染色體,而X染色體來源於他的母親;對於女嬰而言,他體內有兩條X染色體,其中一條來自於父親,一條來源於母親。所以對於男孩來說,他的智商應該主要是來源於母親。
然而根據科學家對美國2000多個家庭的孩子與父母的智商資料報告統計顯示,儘管母親和孩子的智商聯絡比父親和孩子的智商聯絡要強,比如:母親和孩子智商的聯絡為0.464,而父親只有0.423,但是這兩個資料也沒有相差太大。
透過“天才兒童”實驗我們知道了,父親的天才智商並不會讓自己的後代更聰明,由此可知天才母親的智商也不會讓自己的後代也成為“天才”。
也就是說,孩子的智商並不是完全遺傳自父親或者母親,後天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環境因素與智商
在上個世紀時,人們普遍認為智商和人種有關係。在當時的美國,非裔美國人相比於純種白人而言,表現地更為狂躁,更容易滋生犯罪以及從事更為低等的工作。在大學中,非裔學生的平均績點低於白人學生3.1個績點,於是人們認為智商和人種有關係。
但是有一批社會學家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黑人之所以表現的不如白人,是因為黑人能夠接受的教育資源有限。
為了驗證環境因素與智商的關係,他們在當地尋找了50多名5歲以下的孩子,將他們分成兩組,其中一組,每週為他們開設一節課,包含音樂和人文;另一組什麼也不做,作為對照組比較。
20多年過去後,參與實驗的這組孩子長大後,普遍更具有社會關懷度,更容易融入社會,智商和白人相比沒有什麼區別;而作為對照組的孩子長大後,則更容易淪為社會底層。
由此可以看出,同樣的人種,由於後天接受教育的不同,智商表現的差異也非常明顯。由此可見,和遺傳相比,後天的環境因素對孩子的智商影響更明顯。
總結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從孩子智商的表現來看,之所以龍會生龍,是因為龍所處於的環境,能夠幫助後代接受更廣闊的視野。還有就是家長能夠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比如:愛看書的父母,一般孩子也會沉浸在書海中;愛玩遊戲的父母,一般孩子也喜歡玩遊戲。
所以,與其擔心孩子的智商遺傳自父親還是母親,不如為孩子培養一個良好的後天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