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起國際關係,固然有理想主義者存在,如一戰後的美國總統威爾遜,大談和平主義,試圖用國聯取代各國之間的兵戈爭鬥。但就其大多數來說,還是利益至上,所謂禮義廉恥,道德信念不過是爭奪道義制高點的工具,用過即扔的那種。所以,英國人的外交名言:國家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不但被本國人所接受,在國際上有頗有市場。
關注二戰初期的西歐戰場,英國人可謂是狼狽之極。除了海軍挽回些面子,將德國海軍水面大型艦艇一掃而光,算是保住了英倫三島免遭海上威脅,其餘的實在是沒有大的亮點。
這個時候,英國的選擇有很多。硬抗是一種,後來的丘吉爾正是這麼做的。他的名言就是,我們要堅決和德國戰鬥,從天上到地上,即使打二十年,也在所不惜。當然這也好理解,英國長期以來的國策就是不允許歐洲大陸出現一個統一的強權,最好長期處於紛爭的局面。最早的傳統大陸強國法國,後起之秀的德國,俄國,無一不曾因此受到英國的敵對。
戰爭的結果就是,英國如願以償,德國被群毆了一頓,完蛋了。當然,英國為之付出的代價也很沉重,不但英國的黃金儲備在戰爭中打個精光,還欠了美國一屁股債,戰爭中,為了得到美國援助,英國將許多海外島嶼轉讓給美國,換回本國急需的軍火。更別說,在戰爭中大傷元氣的英國,已經無力維護大英帝國的尊嚴。戰後,在美蘇拼命大挖牆角的情況下,大英帝國轟然倒地,英國徹底淪為美國的跟班,美國的時代到來了。可以說,二戰起到了整合世界秩序的作用。一言以蔽之,英國贏得了二戰,卻輸掉了大英帝國。
所以,後來的史學家對丘吉爾的批評也不在少數,丘吉爾成就了個人,賭上的卻是英國國運。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衡量,丘吉爾與希特勒死磕到底的做法也未必是上佳之選。實際上,法國被擊敗後,希特勒並無意消滅英國,在未來的世界格局中,還給英國留了位置,那時,他的目光已經轉向了東方。丘吉爾之所以堅持拒不和談,可能是因為他是打著反對綏靖政策的旗號上臺的,必須顯示出和前任的不同。也可能是希特勒在丘吉爾的心目中已經威信掃地,毫無信譽可言。另一方面,保持大陸均衡也是英國的基本國策,德國獨霸歐洲,這絕對是英國不願意看到的,即使德國表現出來善意,也不行。
歷史在這裡,憑著慣性向前飛奔而去。試著暢想一下,如果丘吉爾能夠和德國媾和,德國必然還是按照原來的歷史掉頭攻打蘇聯--這也是德國的基本國策呢。英國則可以休養生息,伺機而動。而在蘇德戰爭激戰正酣的時候,兩個巨人打得筋疲力盡之際,英美聯軍突然出現在歐洲大陸上,那又會是怎麼樣的走向呢?英國付出的代價是不是要小很多呢?
很多時候,選擇本無所謂對與錯,只是在得失之間考量。你選擇了一條路,必然要承擔放棄另一條路的代價。人與人之間高明與否,只在於你是否完全看到了所要付出的代價,是否願意承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