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蒙氏為什麼給孩子示範工作?

由 藍樹芬 釋出於 經典

前幾天我們推送了蒙氏園和傳統學校的區別,其中很重要一點就是上課的方式的不同。

在傳統學校,老師通常是站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下面聽講。然而,蒙臺梭利博士開創了一種新的教學方式,那就是為孩子示範工作。

蒙氏為什麼給孩子示範工作?是怎麼示範的?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

1

示範比語言更有力量

從蒙氏理念看,能透過示範展現給孩子的,就不用過多的語言解釋。

人是視覺動物,透過視覺接收外界超過90%的資訊。很多時候,我們更容易記住看到的。

對孩子而言,語言更是抽象的。相比於靠語言跟他解釋什麼是個十百千,不如透過示範生動地展現不同的數量,孩子更容易理解。

△示範銀行遊戲的工作,透過不同數量的金色珠子表示個十百千,具象而清晰

示範是一種行動,比單純的語言講解更有力量。

蒙氏教室裡,當孩子在做插花的工作時不小心打翻了花瓶,三言兩語的指點不一定能化解他內心的無措,最好的辦法是微笑地再次為他示範,如何修剪花枝才能夠穩定花瓶的重心,孩子更能感受到你的信任和鼓勵。

△孩子會重複嘗試觀察到的示範過程,直至完美

生活中也是如此,與其一遍遍催促孩子自己穿衣服,不如給他示範一遍穿衣服的步驟,輔以語言簡短鼓勵,孩子會更有信心自己做。

2

示範是為了幫助孩子理解工作

老師示範時的每個動作、語言甚至表情,都是有意義的,能夠幫助孩子理解工作。

給孩子初次示範夾小球的工作時,老師在做“夾”的動作時會稍作停留,引導孩子觀察清楚三指捏的動作後,再把小球夾起來。

孩子擁有吸收性心智,他們會吸收自己觀察到的示範過程。當他下次自己做夾小球的工作,或在生活中要夾東西時,就會嘗試三指捏這一“夾”的動作,並不斷精緻化。

△夾葡萄時也可以用三指捏的動作

當孩子自己做工作遇到困難,老師會根據難點做針對性的示範,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

如果說孩子是透過工作探索世界,那麼示範就是他們的探索世界的一把鑰匙。

3

成人先示範,孩子再自己做

示範很重要的一條準則是,成人先示範,孩子再自己做。

蒙氏工作不同於遊戲,每一份工作背後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孩子沒有經過示範就自己做,很可能偏離工作本身的目的。

在用三段式教學法給孩子介紹“橫“、“撇”、“點”等部首,要經過命名、辨別、確認三個階段,才能將部首的感官特徵、名稱、發音聯絡起來。(點選獲取:蒙氏三段式教學法)

示範之前,孩子可能也見過漢字裡的部首,或是聽大人說過,但是他的感官印象是零散、缺乏聯絡的。

示範的過程,是幫助孩子理解工作背後的邏輯、內化知識的過程。

△示範塞根板Ⅰ的工作,幫助孩子理解數字11~19

4

示範要將每個步驟或動作分解開來

想要給孩子做一個好的示範,再簡單的事情也要反覆練習,分解步驟。

我們成人大部分事情已經很熟練了,比如開啟瓶蓋,根本不會去想把這件事分成若干步驟。

△開啟瓶蓋對孩子來說也是很有趣的學習

然而,給沒有學習過的孩子示範,則要將每個步驟、每個動作都分解開來,並且減慢自己的速度,好讓孩子看得清楚明白。

而且,每個孩子的發展情況不同,還要考慮他們的興趣點、遇到的難點,全方位地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如何協助他們。

△引導孩子觀察開關的動作

5

不必要求孩子和我們做得一樣

蒙氏老師示範工作經過了無數次練習。作為老師,我們要求自己的示範必須是標準的。

但是,孩子不必每一個步驟都跟我們做得一樣。

做郵票遊戲的工作時,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可能直接就能數出“幾個百”,年齡小的孩子可能要拿著郵票“一個百,一個百”地去數來理解“幾百”。

等到孩子大一些,更熟悉了,更理解了,自然能一次數出“幾個百”了。

在探索郵票遊戲的工作中加深自己的理解

好的示範,是一種準備,讓孩子在開始一項學習前瞭解從頭至尾的過程;

好的示範,是一種剖析,化難為易,讓孩子明白每個要提升的能力及要點;

好的示範,是一種氛圍,讓孩子在開始工作前,從成人身上感受全然投入帶來的專注、平和與愉悅。

給孩子好的示範,陪伴他們一起探索世界,享受學習的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