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官員退休難,70歲高齡仍要赴邊疆任職,死於任上是常有的事
古代有“七十曰老”的說法。宋代時,官員就以70歲為退休年齡。然而,一些重臣過了退休年齡仍會被授予要職。公元999年,一位73歲的老將隨駕北征,斬契丹兵共三萬餘;1086年,80歲高齡的四朝元老文彥博被授予平章軍國重事,再擔大任;1054年,另一位74歲的老將被任命為樞密使,督察全國軍務,連來訪的契丹使者都稱讚北宋“將相皆得人矣”。
然而,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仁宗朝的兩位宰相,一位74歲,一位63歲,強大的工作壓力使他們不得不經常請假在家養病,導致政務積壓,時人譏諷宰相辦公室是“養病坊”,最終兩人均被解職。接替他們的仍是一位74歲的老人。當時,朝廷決意精簡機構,很多官員不滿,紛紛攜家人到宰相府等處抗議,導致老宰相上朝時,馬被驚了,不幸落馬。諫官們紛紛上書彈劾老宰相尸位素餐,“政事府豈養病之地邪”。老宰相不得不辭職下課。
還有一些被皇帝倚重、怎麼請求退休都不被批准的老年人,他們年過七旬仍然被政務纏身,勞心勞力,最後“卒於任”。兩朝元老向敏中擔任宰相數十年,老病纏身卻無法回家休養,於71歲時死於工作崗位上。哲宗初年,一位哲宗當太子時就輔佐哲宗的老臣屢次請求退休,太皇太后卻認為他非常可靠,請他繼續留下輔佐新帝。老臣得此知遇之恩,便不再提退休之事,只得“強起視事”,又忙碌了兩三年,最終於74歲時死於任上。神宗重視邊疆,特意挑選某位老臣去承擔邊地的重職。可憐這位老臣已70歲高齡,他因年老力衰,受不了遠途跋涉之苦,最終死於赴任途中。
70歲的老人已經積累了多年從政經驗,其智慧被視為國家財富,因此,向他們諮詢一些關鍵問題是必要的。然而,因為精力所限,老年人還是應該頤養天年。一味講求延遲退休,其實也是對老年官員福利的忽視,更容易造成其政務疏漏,甚至帶來新的社會問題。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