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劉緒義
這個世上,有的人活成了一個笑話,有的人卻活成了一個傳奇。曾國荃就是這樣一個活成傳奇的人。他是曾國藩的親弟弟,在族中排行第九。當時的湘軍將士親暱地稱他為“九帥”,我則喜歡稱他為“老九”。
歷史上的老九一直活在大哥的“光環”底下,自然也活在大哥的“陰影”底下。
曾國藩靠修德篤行、齊家治軍,成為人們景仰的“完人”;靠統帥湘軍、底定東南,成為軍界政界的楷模。大哥十年征戰,這個做九弟的一直是他的先鋒,最難打的仗、最關鍵的仗,都是老九親冒矢石打下來的。尤其是在戰爭後期,名義上,他和李鴻章、左宗棠幾乎是曾國藩節制下的“三駕馬車”,各自立下了大功。但老九的歷史地位卻遠不如李鴻章、左宗棠。原因只有一個,他是曾國藩的弟弟。
大哥在長沙痛下殺手鐵腕懲匪,獲得了“曾剃頭”的罵名,人們也沒有忘記老九在安慶、金陵屠城的經歷,他也獲得了“曾屠夫”的稱號。然而,大哥無論是在戰場還是官場,始終一清如水,獲得廉官美譽;而老九手筆寬博、我行我素,落得一個貪官的罵名。更冤的是,人們將一個莫須有的“天國金庫”送給了老九。原因只有這一個,他是曾國藩的弟弟!
然而,不管時人後人怎麼看他,他都活成了一個傳奇!
起初,開始走上科舉路的老九,在獲得優貢之後,命運發生轉變,他進京趕考的路,被太平軍打斷了。
當大哥坐困江西、遭遇人生最坎坷的時期,老九出山了。這是赴兄急!
老九組建起他自己的班底——吉字營,憑著二千人,從此自信地攻城略地,一路順風順水。
老九和他的對手,實力常常是一比十,勝敗結果則是十比一。攻吉安,老九二千人,加上其他湘軍將領的配合,人數不過萬人,歷時八個月擊敗十餘萬太平軍,戰勝石達開;攻安慶,老九萬餘人,鐵桶圍城,歷時一年多,擊敗十餘萬太平軍,戰勝陳玉成;攻金陵,老九二萬餘人,後增募到五萬人,歷時二年多,擊敗數十萬太平軍,戰勝李秀成。
拿下南京後,老九獲得了一等威毅伯。然而,朝廷的壓力、輿論的指責卻紛至沓來。老九激流勇退,不僅自己開缺回家,而且決意解散了他的吉字營。
賦閒八年後,老九再度復出。這八年閒居,弄得他“負欠如海”。這四個字足以擊碎所有關於老九貪財的流言。這次復出,可以說是被欠賬逼的,他需要做官還賬。
昔日的吉字營統帥、湘軍悍將,一下子脫胎而成地方督撫,先是做山西巡撫,繼而河道總督,然後是兩廣總督、兩江總督。
老九到了官場上,再次顯示出他的傳奇色彩。這些職位,可以說都是救火的。當山西巡撫,是為了解救山西二百年不遇的大旱災;當河道總督,乾的是許多官爺不想當的差使;赴警山海關,是準備拿老命與俄毛子拼的;南下兩廣,是為了應對法國人的侵略;接任兩江,是要迎接更多更大的麻煩。
這一次,他是赴國難!
老九的一生,由書生而為武將,由武將而為督撫,每一步都是一個傳奇!他的一生也告訴我們,只要肯擔當,每個人都能活成一個傳奇。
唐浩明先生說:湘軍將領中,還有誰比老九更敢作敢為?我想接著先生的話說,晚清還有誰比老九做人更真切更樸實?
李鴻章急切謀位,左宗棠急切求名,只有老九既不謀位,也不求名,他只求功求實。他狂放不羈,自負不淺,常常信中“滿紙驕矜之氣,且多悖謬之語”;他不拘小節,做事張揚,然而,你看他挖的壕溝、築的營壘,真正讓敵人膽寒、讓旁人服氣;他揮金如土,不畏人言,然而,他捐贈的款項、刻印的書籍,哪一樣不是惠民利民的好事?誰說他愛財如命?他貪功使氣,倔強任性,然而,十年征衣,參糾官文,保富安貧,總督河道,上海談判,兩江洋務,哪一樣不是臨危堅定,謹守大義?
作為史上第一部寫老九的書,也是一份遲到的機緣。這部書稿從初次動筆到寫完,歷時九年。歷史上的老九,比他大哥曾國藩更有個性、更有故事,也更有爭議性,要寫好這樣一個人物實在不容易,筆者只能勉力為之,算是拋磚引玉。
(《曾國荃與晚清大變局》 劉緒義著 海天出版社出版)
[責編:劉瀚潞]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來源:新湖南】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