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行百里者半九十”,很多人的一生中,常常在緊要關頭的一次錯誤就足以將之前的全部所得化作烏有,不禁令人感嘆!而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曾經的人生贏家在一次跌倒後就再也沒有站起來過,由此可見,善始善終真的是極其難得近乎完美的人生了。
《吳子.治兵》中“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起於狐疑。”,這是身為兵法大家的吳起對身為作戰指揮官的將帥們的一條几乎可以視作天規的警示,被稱為“兵仙”的頂級兵法家韓信自然不會在戰爭中忘記這條常識,甚至可以說,在戰爭中,韓信本身就是標準!
韓信一向是個極其果決有為的人物。面對胯下之辱時,他可以立刻做出“不能因小失大”的正確決定;面對劉邦的不予重視,他也可以下定決心另謀出路;甚至在被蕭何追回後,如果劉邦不能登壇拜將,韓信還是會棄劉邦而去。在生活中,韓信始終不忘自己的堅守。在戰爭中,韓信更是百戰百勝,既冷靜又果決地用難以預知的行動將對手徹底擊潰,是堪稱“史上最佳”的名將中的名將!
劉邦給了韓信發光發亮的機會,但戰功彪炳的韓信卻讓劉邦感受到了“功高蓋主”的巨大陰影,而對此毫無戒心的韓信仍然感念著劉邦的恩德,認為憑藉自己的戰功不會被皇帝誅殺。於是,當蒯通勸說韓信自立,與劉邦、項羽鼎足而三時,韓信猶豫了,悲劇也就註定了。
如果韓信真的完全忠於劉邦,他可以當場殺掉蒯通,也可以交與劉邦處理,以證明自己絕無反心。如果他當時就有反心,完全可以馬上接納蒯通的意見。如果他雖有反心,但認為時機尚未成熟,同時也擔心蒯通洩露他的心思,也可以馬上殺掉蒯通。可是他並沒有對蒯通如何,說明他並沒有任何行動的決心,一直都在左右搖擺。
“當斷不斷,必受其害”,蕭何自汙以保命,張良避世以存身,而“漢初三傑”中對皇權威脅最大的韓信卻在猶豫中一直等待,直到被呂后害得身死家破。
人生在世,幾乎所有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成功的機會,但只有極少數人能夠把握機會。除了部分強運者,敢於及時出手需要個人有非凡的決斷力,而這種決斷力來自於平時對形勢利弊的精確判斷,是理論和經驗不斷累積的結果。
所以,對於追求人生成功的人而言,既要學習韓信作戰時的果決有為,也要充分吸取韓信“當斷不斷,猶豫不決”的慘痛教訓,避免自己在事業上重蹈“韓信”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