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籲為中小學生“減負”,108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提案
多年來,雖然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推進教育減負,但孩子們的負擔“愈減愈重”。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108名全國政協委員共同聯名,提交了《關於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的提案》。當然提案內容沒有看到,但是我們必須知道中小學生的學業壓力到底來自於哪裡?它的執行機制是什麼?如果不弄清根本原因,恐怕又和過去一樣負擔越減越重。
減負為什麼這麼難?學業壓力來自於何方?
我們知道中小學生的學業壓力有兩個直接壓力源,一個是家長,一個是老師。另外一個則是教育主管部門、學校透過家長和老師施加的間接壓力。
我們首先分析他們給學生們施加這麼大的學業壓力的動機和動力是什麼,只有弄清楚動機才能進一步分析解決問題的辦法。
“改變命運”與“望子成龍”是家長“增負”的根本原因
從教育者的角度來看,當今中小學生的學業壓力確實太重,減輕負擔對於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這樣一件對孩子有好處的事情,家長並不買賬。
儘管很多地方也宣傳給中小學生減負,甚至在一些學校也確實落實了,家長並不樂意,幾乎把所有的課外時間都給孩子報了培訓班,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的現象屢見不鮮。我也曾經問過一些家長,這樣“摧殘”孩子就不心疼嗎?這些家長也很無奈,這都是為了“改變孩子的命運”啊!甚至很多是大學老師的家長也加入了“增負”的行列,他們也很糾結:一步慢,步步慢,小學考不上重點、中學就近進不了重點,大學就考不上重點,為了望子成龍,再心疼孩子,也必須拼了。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題海戰術”堅挺的深層次原因並不高尚
除了家長主動施加“增負”帶來的學業負擔之外,最大的學業負擔還是來自於學校老師。現在幾乎每個老師都會佈置海量的作業,結合先進的監管手段督促孩子們及時完成作業。題海戰術被認為是應試教育的痼疾,一般都認為是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問題。但是時至今日,很多老師已經接受了非常先進的教育理念,也可以透過技術手段讓學習更有效率,但是“題海戰術”仍然是應用最廣泛的方法。和家長一樣,老師們不是沒有意識到學業壓力的沉重,但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觀點支撐著老師無視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飽受摧殘而堅持“題海戰術”的落實。
顯然,僅僅是為了孩子們成為人上人的觀點尚不至於讓教師們如此“努力”增加學生學業負擔到如此程度。背後還有深刻的利益驅動,因為老師的晉升、獎金、聲譽都和孩子的成績密切相關,再加上職稱改革幾十年來的潛移默化唯分數已經成為學校運轉的基本動力,儘管教育部門已經下發清理“五唯”(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檔案,在沒有解決學生分數是通向職稱、獎項的路徑的時候,給學生施壓獲得名利依然有很大的動力。
當然也有不少老師不願意進行“題海戰術”,堅決清理“唯分數”的教學,但是整個教育界並沒有一個非常好的替代物。所以在減負的落實的過程中,很多老師都非常茫然,不題海戰術讓學生幹什麼呢?
學業成績可以彰顯政績、便於管理
不管是老師的管理、學生的管理其他和教育、教師相關的評價都和學生的成績牢牢繫結在一起。只要評職稱、評優秀,學生的成績都是無法繞過去的一個坎。除非取消職稱、取消評優評先,否則這個推動力量機會存在。有了學業成績幾乎所有的質性評價都可以轉化為量化工具,讓管理變得簡單起來。同時一個學校、區域比較高的學業水平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績。
學生成為了家長、老師、學校和教育管理部門的工具
透過上面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家長、老師和學校都把孩子當做了工具,成績好的孩子就成為了改變(孩子以及家長)命運的工具,成績好的孩子還是老師晉升、評獎的工具,也是學校、地方彰顯政績的工具。儘管家長、老師、學校的初衷都是為了孩子們好,但是確確實實地增加孩子們的學業壓力,尤其是那些學習成績並不是最優秀的孩子,他們往往付出更多卻得不到更好的教育資源(而他們才是大多數)。
從大學的角度來說,我們的學生並沒有必要去練習那麼多書本知識,反而更需要靈活的思維、開拓的視野和健康的體魄,目前培養的學生並不是大學最喜歡的那類學生。即便是減輕百分之八十的練習,學生們依然可以很好地適應大學,也就是說,我們的家長、老師和學校80%的努力都是在摧殘孩子。
學習成績成為改變命運的機制是什麼?
我們要想真正減負,不能指望家長、老師去主動減輕因為孩子的分數和他們的利益密切相關,只有讓學習成績和家長、老師之間的高利害關係變得不那麼相關。也就是說我們需要真正清理把學習成績和學生命運緊密相連的機制,還要清理把學習成績與老師的榮譽、薪酬緊密相連的機制。
我們知道,分數之所以會成為改變命運的工具,無外乎科舉,我們都知道分數改變不了什麼,但是權力加成的科舉卻可以做到“朝為田間朗暮登天子堂”。我們知道當前的和學生分數緊密相關的職稱制度、評優評先是教師的“緊箍咒”。這些機制不改變,老師家長怎麼可能會給孩子們“減負”呢?
批評家長、老師和學校並不能減輕學生負擔
可以說,在現有的教育下,家長、老師、學校、教育局實現他們“夢想”的路徑都和壓榨孩子的時間密切相關。不管如何批評和指責家長、老師沒有人性,都無法避免家長把自己期望、老師把自己的福利變成壓力施加給學生。要想給學生減負就必須改變這個壓力傳導的路徑,讓教育不再成為改變命運的工具,讓學生分數不再成為管理老師的工具,讓學生成績不再是老師名譽、利益的來源。但是誰有魄力去實現幾乎改變整個教育管理機制的事情呢?家長、老師還是學校?
作者:虹野編輯:虹野圖片:來自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