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新網記者走訪黃河水車製作技藝傳習所看到,不同尺寸規模的黃河水車外觀精美。 張婧 攝
中新網蘭州6月7日電 (張婧 高瑩)選木、鑿眼、拉卯、做榫楔、架輻條……78歲老蘭州人段怡村手工製作黃河水車已有30多年,從小在黃河邊聽水車轟鳴聲長大的他說,“順著上游河水的衝擊,木製車輪徐徐轉動,水斗依次舀滿水,隨軸轉動至最頂端時,桶口向下傾斜,水倒入掌盤,再流入木槽,自高瀉下引入水渠灌溉農田。”
黃河水車是一種農田提灌設施,其外形挺拔壯美,結構疏密有致,距今已有400多年曆史。在蘭州,雖說黃河穿城而過,但由於河岸距河面落差較大,早在明朝時期,兩岸民眾吃水靠肩挑驢馱,更沒辦法用河水灌溉農田。
圖為78歲的段怡村介紹黃河水車結構原理。 張婧 攝
蘭州水車的創制人段續深感當地農民屢遭乾旱之苦,於是自備木料、聘請工匠、繪製圖樣,創建出後人俗稱“祖宗車”的第一輪蘭州水車。此後,蘭州黃河兩岸農民均依式仿造,用水車澆灌農田,收效顯著。在新中國成立前夕,蘭州就有水車252輪,提灌面積達10萬餘畝,如巨龍之陣,十分壯觀。
段怡村是段續的第20代孫,他說,水車澆灌節省人力、畜力,不僅成本低,還好管理。比如,直徑18米的水車,定期在軸承間上點機油,一晝夜就能灌溉土地300畝。然而,自電力灌溉技術普遍應用後,水車逐年減少,製作者後繼乏人,面臨瀕危狀況,對黃河水車製作技藝的保護與傳承迫在眉睫。
2018年4月底,蘭州黃河風情線上的水車。(資料圖) 殷春永 攝
“祖輩流傳的老手藝,丟了可惜。”段怡村家族世代製作水車,除了生計需要,做水車更成為他們的家族文化代代相傳,但在其父親輩,由於受電力灌溉技術的衝擊,手工技法面臨斷代危機。
為了不讓這份技藝永久消失,在上世紀80年代末,段怡村開始走街串巷,請教當地老工匠,透過蒐集文史資料的方式,遵循祖輩工藝製作工序,整理出一整套古老水車製作技法和訣竅。
隨後,他在家翻箱倒櫃,找出錘子、銼刀、尺子等一整套製作工具,從分析水情岸勢、選用木料、設計圖稿開始,研究古老水車的構造原理,並對其瞭如指掌,雖不乏失敗經歷,但幾經修改圖紙和返工,最終由小到大、從易到難,運用古法製作出一架架外觀精美、榫卯構造的蘭州水車工藝品。
隨著水車古法工藝的保留,段怡村的手工技法也愈加精良,“無論是從勻稱實用的結構美學,還是結實靈活的幾何力學考慮,光一架水車的輪子就需要500多個木料配件,完全使用榫卯構架,製作楔子的角度和切面也有十分嚴格的要求。”
他還說,選料要根據水車不同規模而定,大水車採用俄羅斯樟子松、紅松木,而小型水車則使用棗木、核桃木、香椿木等,如此才能避免水車因受熱脹冷縮而導致榫楔散架不牢固的問題。
對於黃河水車製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傳承人段怡村來說,將這份祖輩流傳下來的手藝繼續傳承下去,是他近20多年來所專注的事。後來,在當地官方的支援下,段怡村還設立了黃河水車製作技藝傳習所。
目前,傳習所共有學徒10多人,其中,包括他的兒子段祖宏。當中新網記者走訪該傳習所時看到,他們父子2人正在工作臺製作楔子。
“如今,對於走向商品市場的黃河水車來說,其觀賞功能已經逐漸取代原有的灌溉功能,為了讓這門老手藝流傳下去,秘訣就是古法技藝。”段祖宏表示,自己向父親學習製作黃河水車已有10年時間,相對於一度迎合市場而批次製作的生產商來說,他們的工藝更加追求品質。
段祖宏說,即使不使用一個螺絲、一顆釘子,也要讓水車嚴絲合縫。同時,古法制作廢工、廢料,又耗時,但只有經得住時間考驗和風沙打磨的水車,才是蘊含手藝背後文化的古法傳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