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5年(唐朝天寶十四載)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起兵反唐,“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長達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就此拉開序幕。
關於“安史之亂”的具體細節,大多數人未必非常瞭解,但“馬嵬兵變”,楊貴妃、楊國忠兄妹二人一個被逼自盡,一個遭亂軍殺死,卻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事情。後世不少人認為,唐玄宗荒於政事,沉溺酒色才是造成“安史之亂”爆發的真正原因,結果卻讓楊家兄妹去背這個禍國殃民的大黑鍋,實在難以令人心服口服。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安史之亂”中被殺的楊貴妃、楊國忠到底冤不冤?
楊貴妃本名楊玉環,她原是唐玄宗第十八子、壽王李瑁的王妃。後來唐玄宗看到自己這個兒媳婦長得實在是好看,讓人難以自制,於是就強行從自己兒子手中將美人奪走。這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實在是太有傷風化。不過在當時,卻算不上什麼大事。因為這種亂七八糟的事情,唐朝前幾位皇帝都沒有少幹。
唐玄宗把楊貴妃奪到手後,對她的寵愛幾乎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正如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所言:“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有人因此將唐玄宗荒於政事、沉溺酒色與楊貴妃聯絡到一起,這其實真的是冤枉了楊貴妃。因為早在楊貴妃入宮之前,唐玄宗就已經沒有了早年那種銳意進取、勵精圖治的精神,奢靡之風在整個大唐帝國肆意蔓延。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楊貴妃在得到唐玄宗的萬千寵愛後,自然也要將皇恩惠及自己家人,楊國忠就是在這一背景下開始受重用。
大多數人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往往非黑即白,所以後世在提到楊國忠的時候,總是將其形容成是一個靠溜鬚拍馬、裙帶關係上位的卑鄙小人。不過,唐玄宗在後期雖然沉溺於酒色,但卻不是糊塗蛋。他之所以會重用楊國忠,除了楊貴妃這一層關係外,楊國忠本身的能力才是關鍵。
歷史上的楊國忠是一位理財高手。當時的唐朝家大業大,開支也大。多虧了楊國忠輾轉騰挪,才不至於讓國庫捉襟見肘。“安史之亂”爆發後,軍費開支巨大,為了緩解財政壓力,楊國忠派人去售賣度牒(出家僧尼的憑證),以此來增加國庫收入。連度牒這點“蚊子肉”都被楊國忠算計進去了,可見他為大唐帝國理財,也算是費盡了心思。
按照上文所述,楊貴妃、楊國忠在“安史之亂”中被殺好像很冤,事實果真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其實楊家兄妹二人死的一點都不冤。
唐玄宗早年廢掉了自己原配妻子王氏的皇后名分,此後沒有再立皇后。因此,楊玉環被冊封為貴妃後,她實際上就是後宮的一把手,地位相當於皇后。然而,楊貴妃從來沒有表現出“母儀天下”的風度。相反,她在生活用度上都追求極致的奢華,比如她喜歡吃荔枝,所以每逢荔枝季節,宮中都要派飛騎以最快速度將新鮮荔枝從南方送入長安,每顆荔枝的成本比黃金還要貴重,“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如果說唐玄宗之前的志得意滿、荒於政事和楊貴妃無關的話。那他在執政後期愈發窮奢極欲、醉生夢死,就和楊貴妃脫不了干係了。
至於楊國忠,那就更是造成“安史之亂”的第一責任人。唐玄宗中期權臣李林甫為了削弱朝廷中那些世家大族的實力,在邊關重鎮的軍官人選上,一律提拔非漢人出任節度使,比如安祿山、哥舒翰、高仙芝。
李林甫死後,楊國忠接任了宰相之職。他認為這些李林甫時期提拔上來的節度使個個都難以掌控,於是打算將他們逐一排擠出去。安祿山與楊國忠素來不合,楊國忠就經常在唐玄宗身邊說安祿山遲早會造反。唐玄宗雖然對安祿山很信任,但還是多次派人去試探他的忠誠。安祿山知道長此以往,自己必然將遭受噩運,於是他鋌而走險,掀起了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爆發初期,安祿山的叛軍雖鋒芒畢露,但在攻至潼關的時候,卻被天險所阻隔,無法更進一步。與此同時,由郭子儀、李光弼率領的唐軍在河北大破叛軍,進展十分順利。這種局面只要不被輕易打破,安祿山和他的叛軍很快就會自亂陣腳,畢竟他的對手是整個大唐帝國,無論是人力還是財力,都足以碾壓叛軍。可在此關鍵時刻,楊國忠卻向唐玄宗進讒言說鎮守潼關的哥舒翰按兵不動,會坐失良機。唐玄宗採納了楊國忠的建議,逼迫哥舒翰率軍出關迎敵。結果唐軍主力在靈寶遭叛軍伏擊,幾乎全軍覆沒,安祿山趁勢攻入長安。
一場原本一年之內就能平定的叛亂,卻因楊國忠的讒言而導致局面一發不可收拾。之後,唐玄宗帶著滿朝文武出逃,當行至馬嵬驛(今陝西興平市西北二十三里)時,憤怒的唐軍將士發動兵諫,當場砍死了楊國忠,並逼迫楊貴妃自盡。從楊家兄妹所造成的嚴重後果來看,兩人死的一點都不冤。
參考文獻:《新唐書》、《舊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