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衛兒子歸國掃墓,看見父親跪像,留下9個字扭頭離開
前言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歷史極為悠久的國度。在這個國家,曾經過出現過無數的英雄豪傑。有忠肝義膽的壯士,比如三國中的關羽,他曾經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自己的忠誠,拋棄了榮華富貴。也有赤膽忠心的烈士,比如明代的于謙,他曾經為了自己的操守,一個人統帥一座城,抵擋北方的千軍萬馬。這些都是我們國家的脊背。
但是,與此同時,我們國家也有不可勝數的內奸。比如南宋的秦檜,他為了自己的平安,為了自己的前程,竟然阻撓我國的統一大業。結果我們也很清楚,他的雕像跪倒在西湖畔,跪倒在自己曾經陷害過人的面前。這就是我們民族對於害群之馬的懲罰,永久的懲罰。其實,像秦檜這樣的待遇的人,其實還有一個,那就是汪精衛。
一、精衛填海,雖死未悔
汪精衛原本是一個青年才俊。他的祖籍在浙江,但是從他的祖輩開始,就定居在了廣東,所以他一直是以廣東人自居的。事實上,在孫中山物故後,他們組織內爭權奪利,其中分為兩大派系,一者為蔣中正為首的浙江少壯派軍人,一者以汪精衛為首的廣東派,可見,汪總裁是被歸在廣東的。
他出生在1883年,家庭條件不錯,所以能夠唸書,並且請到的老師都是不錯的。在他成長的年代,中國內外交困,所以他也有一種革命的決心,所以年紀輕輕就跟隨孫文,開始了革命的生涯。他知道在自己的家鄉,跪著一個叫做秦檜的傢伙,所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他深以為恥,並且覺得自己一定是個忠臣義士!
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只知道。他一個人,竟然跑到北京,希望能夠刺殺當時的攝政王,可惜人生地不熟,慘遭抓獲。他在監獄之中,知道自己死定了,便寫下了亡命詩:''慷慨赴燕市,從容作楚囚。''可見其志氣之高。後來出現了一些事情,所以他有幸逃脫,但是人們還是很佩服他的勇氣。
二、權慾薰心,聲名盡毀
然而隨著閱歷的增多,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越來越市儈了,他渴望著權力,他渴望自己能夠進入權力的中樞。為此,他不擇手段,終於變成了一個年輕時的他所討厭的利慾薰心的傢伙。為了獲得至高無上的權勢,他黨同伐異,與內部的蔣中正針鋒相對。
可是汪精衛到底只是一個文人書生,他並沒有高超的權謀,蔣中正是上海股票投機市場裡成長起來的,所以在計謀方面,汪總裁遠遠不如蔣校長。但是汪不服氣,他知道自己可能在日本人那裡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於是投奔了日本,開始了罪孽的一生。作為一個重量級人物,他的叛逃,應該不能說是小的!
三、後人見此,不敢推諉
初期的時候,汪精衛順風順水,以為自己一定能夠成功。可是不久,美利堅參戰了,日本人開始撐不住了,王總裁也也就愁眉不展了。他每日對著鏡子發呆,質問自己為什麼做出這麼愚蠢的決定!一天一天過去,他因為得了重病而去世。
後來他被安葬在了南京,陵寢的規模非常大。原本他是說要節約一點,雖然他的部下都同意了。可是一到了南京,他們為了鼓舞士氣,竟然鋪張浪費,將汪兆銘的陵寢修得比孫中山的陵寢還要華麗,並且兩個陵寢正好相對,不知道九泉之下,汪兆銘見到了孫中山,又該如何辯解,又該如何懺悔自己的所作所為呢?
到了九十年代,我國為了讓大家做內奸的下場,於是給汪總裁打造了一個石像,讓石像對著中山陵下跪。大家都知曉,孫中山是非常看重汪兆銘的,可是他倒是辜負了老人的栽培,如此種種,難道不該感到羞恥嗎?
後來他的兒子看到了這幅場景,只說了九個字:''做錯事就要受到懲罰。''而後離開了。他的兒子還能說什麼呢?他並不能夠為自己的父親辯解,無論藉口說得多麼地正確,大家也不會相信,因為沒有人能夠忘記汪總裁在當時的所做作為是多麼地過份。
希望大家能夠對此有所認識,背叛國家的人,將永遠被人民記住,人民將永遠詛咒他。有位古人說過:''不能流芳百世,亦可遺臭萬年。''要麼流芳百世,要麼遺臭萬年,今天的我們應該有一個正確的選擇吧!
參考文獻:
《杭郡文編》
《全民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