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用了七十年才消滅的一個國家,擁兵六十萬,位於中國邊境

從三皇五帝到明清,中國是東亞的中心,而中原又是中國的中心。能夠對中原構成威脅的,以前是北方的大草原,後來是東南的大海。但有一個角落始終沒有引起很多人的重視,那就是東北。
南北朝時期,東北地區異軍突起,蘊孕出鮮卑族,統一了中國北方。緊跟著鮮卑的,又出現一個似乎默默無聞、卻對中國歷史產生過重大影響的國家——高句麗。
這個高句麗跟後來的高麗沒有直接聯絡,大家都以為它是一個地處東北的小國,出人意料的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隋唐兩朝,在高句麗問題上犯難了整整七十年,這到底是怎麼樣的國家呢?
中國用了七十年才消滅的一個國家,擁兵六十萬,位於中國邊境
高句麗是由我國古代東北地區的扶余人建立,在隋唐時期已經建國將近六百年了。當時高句麗國的疆域範圍十分廣闊,已經佔據了大部分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北面的一大片區域。
當時扶余人的勢力強大,勢力範圍超出高句麗本身,還囊括進朝鮮半島南面的百濟國,以及隔海相望的日本,這三個政權在東亞北亞地區形成了一個同宗同源的“扶余共同體”。論起面積來,還真不比中原小多少。
這個共同體自東晉時期以來,已經成為東北亞的霸主,擁有六十萬兵馬,似乎已經沒有人能夠撼動它的地位。不過,它的錯誤在於挑釁了中原王朝。
中國用了七十年才消滅的一個國家,擁兵六十萬,位於中國邊境
當時高句麗國派兵近萬人進攻隋朝邊境地區,沒想到,隋朝雖然剛剛建立,國力之盛卻是貞觀之治都沒達到的高度,自然不能讓這個小國奪取了威風,楊堅立刻下令反擊。
可是天災人禍無法避免,就在隋軍從水路、陸路兩個方向浩浩蕩蕩前進時,軍中突然爆發了莫名的瘟疫,使這次遠征夭折。傳染病是個老大難問題,21世紀都無法很好地解決,一千多年前更沒辦法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陸路爆發瘟疫後不久,水路上也遭遇了暴風雨,許多船隻都被淹沒。這場戰爭還沒開始,隋朝的損失就已經十分慘重。恰好當時的高句麗國君主才剛剛登上帝位,政權不穩,於是派遣使節與隋文帝議和。
中國用了七十年才消滅的一個國家,擁兵六十萬,位於中國邊境
隋朝的主要作戰物件是北方強悍的突厥,暫時也沒有那麼多精力再次派兵攻打高句麗國了,於是隋文帝暫時答應了求和。等到暫時解決突厥問題時,隋煬帝上臺了。
楊廣是個雄心萬丈的帝王,徵青海、制西域、取琉球、平契丹……極大地擴大了隋朝的疆域,此時不征討高句麗國,更待何時?於是隋煬帝乘勝追擊,旨在完全消滅隋朝在東北方向的威脅。
楊廣徵討高句麗的意圖是好的,但具體的執行卻並不盡如人意,甚至直接導致了隋朝的滅亡。本來隋朝的進攻勢如破竹,打得高句麗國節節敗退,可是後期楊廣虛榮心作祟,為了顯示隋朝風度,設立“受降使者”,一旦高句麗國投降,隋軍便立刻停止進攻。
中國用了七十年才消滅的一個國家,擁兵六十萬,位於中國邊境
前線將領只是楊廣的牽線木偶,既無法抓住戰機,戰勝敵人,又被敵人的假投降耍得團團轉,一次又一次地落入陷阱,直到最後的潰敗。不但最精銳的數十萬大軍毀於一旦,連國家都給丟了,楊廣更是留下千古罵名。
李世民也看不慣高句麗,登基沒多久便御駕親征。李世民的指揮能力顯然高了楊廣好幾個等級,屢次重創高句麗,雖然由於天氣寒冷,未能盡全功,但唐朝軍隊並沒有太大的損失。
李世民並沒有放棄對高句麗的進攻,回國後重整旗鼓,大力訓練海上作戰部隊,準備時機成熟時,一舉解決高句麗問題。不過,這個任務是他的兒子李治完成的。
中國用了七十年才消滅的一個國家,擁兵六十萬,位於中國邊境
唐高宗李治可是實實在在地滅了高句麗。李治先是利用春耕季節騷擾,連年破壞高句麗的農業。等他們兵疲民乏時,再一鼓作氣直搗黃龍。
更讓人震撼的是,唐軍利用水師運送數萬大軍在半島南部登陸,抄了高句麗的後路,徹底滅亡了這個東北亞霸主。如此規模巨大、又效果顯著的水陸兩棲登陸作戰,恐怕是到20世紀中期才會被打破。
從此,高句麗成為一個歷史名詞,更多人只記得唐朝有位名將高仙芝,祖籍是高句麗,還被一些人認作是朝鮮人的祖先。實際上,他們並沒有聯絡,是兩個不同的民族和政權。
從隋文帝到唐高宗,儘管手段不同,但他們共同的目的就是解除中原的威脅,實現國家統一。在這方面,中國人從來不缺乏耐心和技巧,即使需要數代人的不斷耕耘,我們也不會放棄。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60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用了七十年才消滅的一個國家,擁兵六十萬,位於中國邊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