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鉅變! 不僅樓市, 中國正迎來一個歷史性拐點! 看懂的人才會賺錢!

由 展東明 釋出於 綜合

  中國正處於一個歷史性的關鍵拐點,中國人的國家認同、國民自信和綜合國力的提升,使得我們處於非常接近民族復興的中國夢。這是百年未有之變局,未來三年看多中國、做多中國是唯一正確的投資戰略。

  儘管這個關鍵拐點如此清晰,但各種爭議仍然喋喋不休,圍繞中國經濟是否走入新平臺、新週期的爭吵正酣。在過去六個季度,中國經濟已放棄了繼續讓金融地產唱主角的老路,撤火了或強或溫和的刺激政策,實體經濟整體有所穩固,區域性有所創新。

  如今中國經濟逐步呈現在新平臺之上蓄勢待發的新氣象。沒有什麼人關心2017年下半年GDP高了還是低了零點幾個百分點,粗放增長和創新泡沫都已在消退,人們在努力挖掘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儘管新動能仍然並不清晰。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拐點,我們已身處其中。

  一、大國關係的拐點

  美中的和而不同尤其關鍵,中國需要做好面對持續外部壓力的準備。

  大國關係的拐點,主要是由於西方的相對衰落所致。以美國為例,奧巴馬執政期間,美國GDP累計僅增長30%左右,但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從金融危機前的不足1萬億美元膨脹到4.5萬億美元,聯邦政府債務從10萬億美元膨脹到20萬億美元,這種局勢明顯難以為繼。

  美方在強調,考慮構建未來50年的中美關係,和1972年中美建交以來的45年相比,未來50年美國必須重新看待在政治、經濟、科技等諸多領域都不遜色於美國的中國,必須使得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有利於國際社會的利益和美、中國共同利益。

  大國關係的拐點日益臨近,中國需要透過一帶一路等戰略舉措,主動努力延長戰略機遇期。

  二、工業化的拐點

  大工業向智慧工業走得很快,中國和美國工業競爭能力不斷接近。

  中國目前具有全球最完備的工業體系,其工業產值已經大幅超過日本和德國,與美國規模相當。

  中國存在產能過剩、債務槓桿和產業升級等諸多嚴峻問題,但中國後工業化的智慧製造潛力同樣可觀。

  未來工業革命的競爭,可能主要在中美之間。而以流水線大規模標準品為特徵的工業化可能在退潮中,考慮到有可能中國對化石能源、鋼鐵有色等資源品的邊際需求增長在放緩,而全球範圍內尚未出現其他新興國家能夠接續這種需求,很可能在未來五年,大宗商品市場處於溫和高位,但難有亮色的狀態。

  三、城市化的拐點

  中國人口大遷徙和大集中逐步放緩了,基建高潮也已在巔峰。

  儘管從戶籍人口看中國城市化似乎尚未完成,但若從實際程序看,中國居住在城鎮以上的人口可能已逾70%。儘管人口遷徙和超大繁華都市仍在推進,但無論中國城市化還是房地產,很可能已度過巔峰,建材和家居家裝也會隨之增長放緩。

  這種拐點帶來的衝擊意義深遠:

  一是使構建和完善社保體系的時期更短促,勞務輸出大省壓力尤大;

  二是熟練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將突出,城市群之間可能圍繞年輕人爆發爭奪戰;

  三是城鎮化的空間可能小於預期,基建週期及其回報率可能被高估。

  由此可見,中國城市化拐點也許意味著,中國房地產和基建可能已經處於巔峰期,這種拐點並非由於限購限貸等調控所致,而是行業大週期所致。

  我們相信2017年地產銷售金額和麵積仍將創歷史新高,地產行業加速集中,進而給地產龍頭企業帶來較多機會。同時,基礎設施的多主體籌資、建設、運營和持有也會日益受到重視。

  事實將證明,中國樓市不會爆發泡沫式崩潰,嚴厲的調控措施延長了地產景氣週期,平抑了價格泡沫。

  四、金融的拐點

  傳統金融既產能過剩又利潤攤薄中,或者說,地產+金融不再是未來驅動中國經濟的雙引擎。

  次貸危機以來,全球都在經歷金融去產能化,中國也不例外。

  隨著中國央行明顯放緩貨幣供應量的增速,伴隨中國工業化、城市化的高速貨幣化程序也接近尾聲,中國金融業增加值對GDP的貢獻可能持續下滑。

  儘管過去30年中國究竟存在何種程度的貨幣超發仍繼續存在爭議,但當下各口徑貨幣供應量增速的全面回落,並非由於宏觀調控而致的短期選擇,貨幣供應增速放緩折射出對高速增長平臺的最終道別。

  由此可見,傳統金融行業也面臨去產能、減網點、降利潤、扶實體、防風險等一系列挑戰。同時考慮到當下國有銀行和大型保險公司的估值水平,金融求穩的同時,也可能會伴隨金融股活躍的現象。

  五、人力資源的拐點

  本土服務業崛起,社保體系承壓,人工智慧加速催化。從每年的參加高考人數看,中國人力資源的拐點已到。

  增長更快的老人和較慢的青少年,使得中國繼續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提供富有創造力的人力資源的難度在增加。

  困擾富士康型別企業的最大問題,不是訂單、資金或生產基地,而是高度紀律性的熟練勞動力不可復得。

  由於人口和土地資源的變遷,中國經濟迅速從外資+工業化,轉向金融+地產,並再度向智慧製造+本土服務轉型。

  六、生態環境的拐點

  產業轉型和被喚醒的公眾帶來生態修復。

  工業化需要向智慧製造4.0邁進,中國農業也將在供給側改革下轉向綠色優質。

  隨著中國超越中等收入陷阱,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民眾環境參與意識的覺醒,中國有可能面臨一個柳暗花明的美麗中國。

  七、消費升級的拐點

  靠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智慧消費。

  如果中國有什麼消費升級亮點的話,可能要依賴移動互聯和人工智慧的長足進展了。

  儘管中國經濟增長向消費轉型是必然的,但這不意味著消費能始終維持在約10%的增速,而很可能低於預期,這是目前中國在消費品領域和住房領域已經達到的水平所決定的,也是中國居民淨儲蓄率趨降和年輕族群不足的下行趨勢快於預期所決定的。

  這也意味著已經實現行業洗牌和形成龍頭企業的大消費行業,例如白酒、乳業和家電業的未來增長可能低於預期,新奇特消費率和航空出行率則可能持續提升。

  八、家庭部門稅收的拐點

  為企業減負幾乎意味著改革個稅體系,不給家庭加稅,就難以給實體經濟持續減稅。

  人們常常在爭論中國企業稅負過重,其實這掩蓋了另一個問題,即中國家庭部門稅負過輕,尤其是富裕人群和鉅富者的稅負過輕。未來要為中國企業持續減稅,就必須考慮對家庭部門的有效稅收徵管。

  這種稅制轉型,必須隨著消費驅動型、智慧服務型經濟而不斷加速推出。個人所得稅、房地產稅、遺產稅的陸續開徵是合理選項。

  由此可見,政府對家庭部門,尤其是高收入群體的稅負必然和必須逐步增加。一個向中國富人加稅,為中國企業減稅的潮流在湧動。房產稅和遺產稅的陸續開徵只是時間問題。

  過去五年,中國社會悄然之間經歷了急劇的轉折,中國國家命運日漸清晰。過去五年,中國社會個人心中的正義、秩序和凝聚力在增加。

  我們必須意識到,在有些改革的時機尚不具備時,不讓壞人肆無忌憚地繼續做壞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讓好人做好事更容易一些,好壞力量的此消彼長,也使得和經濟增長相應的財富創造以分享,更多地惠及正直勤勉的企業家和普羅大眾。

  全方位經濟轉折或已出現,或將出現,並將延續幾十年。在2020年之前,投資中國的唯一正確策略就是堅持信心,堅持做多中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


  今天,小編和大家來聊一個輕鬆的話題,畢業生找什麼樣的工作,能順利走向人生巔峰?那就是從事房地產行業的工作。呵呵!小編說這句話一半是玩笑,一半是認真臉,來看看怎麼回事吧!

  據小編不完全統計,今年各家房企給應屆畢業生開出的薪資待遇平均在每月1萬元以上。例如:正榮地產給出的待遇是:基本月薪1.1萬元起,年終獎豐厚,每年還有2次以上晉升的機會。

  這並不是個例,要真的說,這可以算是“起步價”了。

  藍光地產打出的招聘廣告是這樣的:本科生月薪15K起,研究生月薪20K起,然後是績效獎勵,六險一金,各種補貼與節日假期與現金紅包……總結起來一句話:“畢業月薪兩萬起,帶你贏在起跑線上”。

  再比如,金地集團針對大學生的校招方案。在其養成計劃中,培養週期為三年,最高培養職位為集團總裁與區域董事長。畢業後能夠入職享受的薪資是第一年至少18萬元,且包全餐,提供40平方米的單間住宿。要知道假設在北上廣深這類城市,光住宿這一項福利,就相當於小几萬的現金了。

  還有碧桂園的人才儲備方案——“”如碧桂園的“未來領袖”。面向全球頂尖學府招聘博士生,薪資待遇起步40萬年薪以上。

  很多公司今年給應屆畢業生開出的薪資待遇都在每年至少20萬以上。例如:龍湖、旭輝等這類傳統的高新房企。除此之外,過去相對來說薪資待遇“一般”的房企,像萬科、上文提到的金地今年也一改常態。

  好了,小編不扯了,說這麼多什麼意思呢?主要是正兒八經的分析太多,本人這次就找了個比較輕鬆的話題來聊一聊樓市及房價未來何去何從這個話題。從以上內容我們不難看出,其實如今的地產專業口的應屆畢業生非常吃香。20萬年薪起步,這樣的待遇不管是從行業,還是城市來說,都算是高薪了。

  那麼,一個簡單的邏輯,行業薪資擺在這裡,你要說行業未來怎樣,這不是顯而易見的問題嗎?無利可圖的事情會有商人做嘛?企業主都是準備做慈善家嗎?當然,這只是房地產行業的一個側面寫照,並非全部特徵。小編也並非在鼓吹房價要漲,慫恿大家來買房。所以,多的本人就不多說了,各位自行體會。

  (2017-10-17)


  2017年,樓市調控舉措頻出,炒房市場迅速萎靡,泡沫破滅跡象凸現,中國樓市平穩健康趨勢越發穩定。

  這幾年的樓市,猶如一匹脫韁的野馬,迅猛發展,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上至最高決策層,下至平民百姓,都無時無刻不在關心,無論是房價上漲還是下跌,都牽動著大夥的神經。雖然這些年來,調控不斷,卻不能從根本上抑制房價的上漲,不能抑制房產泡沫的膨脹,來一場實實在在的,大刀闊斧的調控,勢在必行!

  一、嚴打炒房是第一步,是順應民心,民心所望的

  調控首先從嚴打炒房開始,這是順應民心的,民心所望的。這一年來針對炒房的調控數不勝數,而且一波比一波厲害,從限購限貸,到限售,從熱點城市,到三四線城市,加快不動產登記中心聯網,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打擊炒房行為,讓炒房客無處立足,無法立足。從根本上遏制了炒房行為。

  二、規範房產市場是發展趨勢,勢在必行

  開發商跟中介是左右房產市場的主體,而目前來看,開發商跟中介欺詐手段多,市場很不規範,房價操作在開發商自己手裡,市場也出現大的開發商壟斷場面,規範市場,刻不容緩。國家調控,對開發商更加嚴格,房價備案,預售資金納入監管,建設手續審批齊全,銀行貸款審批嚴格,嚴懲開發商不良行為,這些讓房產市場更健健康的發展。同時規範中介,讓中介人員資格上崗,對釋出虛假資訊的中介列入黑名單。未來房產市場必然更加規範,購房者的權益將越會得到保障,保證爛尾工程越來越少,不動產證辦不出來的越來越少,保證開發商、中介不能亂收費。

  三、增加剛需供應,是根本

  所有的調控,根本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讓更多的剛需有房可住。在迴歸住房住居的本性之外,政府也是想更多的辦法,讓人們有房可買,買得起房。於是共有產權房,經適房、廉租房等順應社會而生。同時加快租房市場,鼓勵租售同權,提倡開發商建房外租,讓更多的人們和團體加入進來,馬雲入住租房市場就是成功的案例。不論買房政策還是租房政策,讓廣大人們有房可住,才是根本點。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調控的出發點不會變,調控的時效性不會變,未來調控的步伐不會放慢,更不會停止,所以,房產市場正逐漸走向平穩安定,房產泡沫必將走向破滅的趨勢。

  (2017-10-17)


  諾貝爾經濟學獎頒佈,此次得獎的塞勒幫房奴們發現了,樓市真正居高不下的原因。

  當然,樓市居高不下的原因很多,但是大家都認可的最主要原因,還是老百姓的購房熱情居高不下。為何能對動輒上百萬的房子瘋搶呢?此次諾獎得主給了我們一個答案。

  塞勒提出所謂的“冰敷效應”,亦即當一個人擁有某項物品或資產的時候,對它的價值評估要大於未擁有它的時候,塞勒解釋這是由於當人擁有過,會更害怕失去,亦即“損失厭惡”。這個理論可應用在很多方面,比如在當下樓市,很多房奴會覺得自己的物業會比市價更值錢,於是二手樓叫價越來越高。

  這個理論提醒了房奴們,還有一群人,其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樓市。那就是早就有房而不買房的人。由於這些人沒有購房,所以很多人都沒考慮過這些人。但是這些人才是房價推高的主力,這些人不參與買賣,所以對價格不敏感,提升了幾十萬的感覺也不明顯。但是對於自家房子,總是覺得應該價格更高,所以這部分人最有熱情來吹噓房價會一直高漲。

  而一般購房者,看似能理性分析,其實在周圍一片上漲之聲,而房價確實在漲的環境中,買房,幾乎變成了唯一的選擇。對於剛需購房者們來說,房價過高顯然是不好的,對於銀行等機構來說,穩步上漲比暴漲更高。然而樓市的情緒,卻集中爆發在了那些有房卻又不打算買房的人那裡。

  在北京,有不少衚衕四合院價值上千萬,然而居住條件很差,又不符合拆遷條件。對於這些抱著金飯碗討飯吃的人,房價暴漲不一定有收益,但讓人心理平衡,在加上房主本身就能定個高價格沾沾自喜,這部分不受控制的中心房源,其實也很大程度上拉昇了周圍地區的商品房房源。

  其實很多人買房,只能看看市價和均價,但是在樓市大環境漲價下,所有的房主都將價格定高。而種種限購又讓人們更加急於買房,在整個市場都不理性的情況下,就很難有合理的樓市價格了

  (2017-10-10)


  當國慶遇上中國樓市調控,全國樓市這次真的要降溫了嗎?

  2017-10-06

  房產吐槽哥

  【房產吐槽哥(微訊號:fangchanmen)】謝絕任何微訊號和媒體未經許可轉載!轉載請後臺聯絡,但歡迎各位轉發到朋友圈

  國慶假期的到來,對於樓市而言,意味著本輪調控時間已滿一年。據小編不完全統計,這一年來,全國已經有超過55個城市加入調控大軍,累計出臺各項調控措施超過300次。同時,今年9月底樓市趕在國慶來臨之前開啟了新一輪的調控,在此大背景之下,樓市真的降溫了嗎?

  調控之初,管理層提出“分類調控”的調控方針,即一線和二線熱點城市調控趨緊;三四線城市鼓勵去庫存。因此,小編先說一二線城市的樓市情況。

  我們可以看到,在各項調控措施的疊加影響之下,一線和二線熱點城市的樓市呈現出不同程度的降溫,房價上漲過快的勢頭已經扭轉。從資料來看,截止到8月底,這些城市的新房價格出現三年以來的首次全面止漲。其中,僅有北京、上海、廈門三城環比漲幅持平;其餘城市的房價以呈現下降的態勢。

  而在二手房市場,情況也基本雷同。以北京為例,其價格已經“4連跌”,且跌幅為全國之最,累計下跌幅度接近5%。成交量方面,北京二手房交易量連續三個月跌落至萬套以下,8月份不到8000套。

  說完一二線城市的樓市,小編接著說三四線城市的樓市。在一二線城市因調控樓市遇冷之時,大多數三四線城市的樓市可以用火爆來形容。從資料來看,8月份,這類城市幾乎全線房價看漲,有的漲幅甚至超過了20%。

  不過,對於一些熱點的三四線城市,樓市庫存消化得差不多了,進而有轉向調控從緊的趨勢。所以,小編認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三四線城市樓市火爆的情況已有趨於平穩的跡象。可以預計,在四季度,三四線城市的樓市交易量也將呈現整體回落的情況。這樣看來,雖然是傳統銷售旺季“金九銀十”,但是當國慶遇上調控,樓市還是保持低溫。

  如果就本輪調控而言,小編覺得其最大的亮點是在為樓市長效機制的建立鋪路。我們可以看到,自北京“3.17”樓市調控以來,本輪調控進入了新的週期,即由單一管控成果為訴求轉向朝著長效機制的建立的多維度調控。

  現在回顧持續一年的調控,從調控伊始,樓市的火爆並未馬上改變,市場上及很多購房者看漲的預期並沒有出現改變。但隨著調控深入,樓市全面進入“五限時代”,市場逐漸迴歸理性,而其中的關鍵性節點正式3月樓市調控政策的來臨。

  小編看當時就多次表示過看好本輪調控,因為其中亮點頗多。例如:租售並舉。7月中旬,廣州出臺租房人子女可就近入學的“租購同權”;緊接著,九部委聯合發文,喊話加速培育與發展大中城市房屋租憑市場,多地響應出臺試點措施。

  在小編看來,這一舉動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改變大中城市的住房供需矛盾,這可以說是過往調控難得一見的亮點。自此,調控也從抑制需求轉向增大一切合理的供給,包括農村集體土地的利用。所以,我國樓市何時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微信公眾號:房產吐槽哥(fangchanmen),歡迎交流!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魯志華”:李嘉誠在中國樓市變熊前拋手。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