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五年・我與中國”:“中國智造”讓我們更期待

由 東方崇學 釋出於 綜合

  五年前,從北京唱響的“中國夢”引起海內外中華兒女共鳴。五年來,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實踐,到“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從“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到“一帶一路”;從經濟轉型發展到反腐倡廉……中國的頭條新聞總能引發海外華僑華人的思考與感懷,僑胞們與祖(籍)國、家鄉呼吸相通、砥礪奮進。

  “這五年・我與中國”徵文活動發起後,海內外僑界踴躍來稿,表達心聲。一篇篇優秀徵文陸續與大家見面,共同講述“我與中國的這五年”。

  ――編者按

  “中國智造”讓我們對未來更加期待

  孫逸揚

  我2015年來到加拿大,成為多倫多大學一名留學生。雖身處異鄉,但我時時刻刻關注著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而假期回家時看到身邊悄然發生的變化,更讓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國智造”帶來的意外欣喜與更大便利。

  那是2016年假期,我踏上了返鄉的旅途。一下飛機,便迎到了在等候已久的父母的笑臉和擁抱。早已飢腸轆轆的我,此刻最大的願望就是要好好享受一頓大餐,讓家鄉的滋味慰藉歸心。於是,爸媽把我帶到了一家門臉不大、但據說很有家鄉風味的小吃店。

  大快朵頤之後,老媽便開始準備結賬買單。這時我突然發現,連老媽這種平時對好多新生事物都不屑一顧的人,居然也能熟練地掏出手機使用支付寶或者是微信來“掃一掃”付款。我不禁對老媽刮目相看:“哇!原來中國大媽也都變得這麼趕潮流了。”

  對於我的誇獎,老媽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這有什麼奇怪的?現在不會用智慧手機,感覺真的是寸步難行了。不僅是一些較大規模的商業中心,就連門口的燒烤攤、冰糕鋪、煎餅果子攤也都在用電子支付了。現在電子支付在中國大街小巷非常普遍,早就不再是什麼潮流,而是變成了一種生活必需了。”

  共享單車。(作者供圖)

  聽著老媽絮絮叨叨,我卻感到很不以為然。不就是一個電子支付嘛,真的已經強大到如此地步了?不使用它,人們還不能生活了?

  而接下來假期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卻真的讓我“跌破眼鏡”。

  在小區樓下的小便利店,我買了一瓶碳酸飲料,售價2.8元。當我正在身上上下摸索著零錢的時候,戴著花鏡的老婆婆對我說:“小姑娘,沒有零錢就不要再找了。看到門上貼的二維碼了沒有?掃一下付給我就可以了。”

  這麼小額的費用也能掃碼支付?以後出門都不用帶零錢了!我心裡這麼想著,又仔細看了看,這位店主大概已經60多歲了,現在也開始採用電子支付的方式進行收付款。原來移動支付可不是年輕人的“專屬”,這著實讓我有些驚訝。

  這讓我回想起在異國求學生活的一個小插曲。有一次在學校裡買早餐,就差幾美分零錢,我實在沒有,店員又找不開。結果我只好一早上都餓著,上課時肚子都咕咕叫呢。如果國外的電子支付也像中國這麼普及,就不會發生這種尷尬事了。

  後來的幾天中,我更是全方位地感受到,電子支付在日常生活中已是無處不在地給人們提供服務了。和同學朋友們相約聚會,一大早起床,我掏出手機便可以網約一輛計程車。很快,車子就會準確按照定位的位置等著我。到了目的地後,我可以用手機支付車費。無論是聚餐、唱KTV、看電影,我和同學們都是用手機完成購票、付費的流程,而且使用一些APP,還可以享受到優惠,或是對商家的產品和服務進行評價。

  我還發現,手機預約醫生、手機轉賬、手機購買火車票飛機票等幾乎一切與生活相關的服務,都可以使用電子支付完成。現在人們完全可以只要攜帶一部手機,就可以便捷地生活。

  不久前,馬雲先生在杭州開設了第一家無人售貨的超級市場,據說很快還要在全中國開設大量連鎖店,這無疑將電子支付的水平又提升到了一個更高層次。我們未來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呢?真讓人期待。

  當微信幾年前剛上線時,她的功能還僅只是一種新興的聊天工具。而發展到今天,它已經成為一種集交流、支付、資訊查詢、社會資訊釋出等於一體的綜合性媒介。與此同時,支付寶等軟體,也同樣已由單純的支付功能APP發展成為溝通交流、理財投資、生活服務的綜合平臺。

  隨著網路技術和智慧手機運用的進一步推廣,更多的中國智慧因素必將更為廣泛地融入我們的生活。無現金時代正快步走來。我相信,我們所生活的時代只會是更美好的時代。

  在中國生活了10年的德國“網紅”阿福,最近給德國總理默克爾寫了封信,強烈呼籲德國學習中國締造無現金社會的成功經驗。“中國朋友一直在學習德國的工業4.0,是時候德國人也該向中國學習點什麼了。”兩年前開始,居住在上海的洋女婿阿福發現,在中國,無論打車還是交水電費,甚至在街邊買花給老婆,都可以靠手機解決。就連他60歲的丈母孃都可以熟練使用移動支付。

  媒體報道說,高鐵、網購、支付寶、共享單車高票入選“一帶一路”20國青年評選出的“中國新四大發明”。我不禁感慨:這不就是如今中國人的日常嗎?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為世界創造著未來。身為中國人,我也有一份驕傲:別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中國的月亮其實也很圓,甚至更圓。

  一枝一葉總關情,每一名留學海外的中國學生,無不為祖國取得的每一點成績而歡欣自豪。離開祖國的這短短几年,即便從一個個小小的生活細節便能感覺到國家的發展變化與進步。中國品牌正在由“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實現華麗轉身。

  世界是個共同體,只有交流、合作、學習、創新國家才能共同發展,人民才能共享幸福。作為留學海外的學子,我必將更加努力學習,爭取早日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我以祖國為傲,也希望家鄉有一天也會因我而有那麼一點點不同。

  【作者孫逸揚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CSSA會友部高階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