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天宮對接成功,牽手過程細緻回顧。10月19日訊息,19日3時31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這是天宮二號自9月15日發射入軌以來,與神舟飛船開展的首次交會對接。隨後,兩名航天員也成功從神舟十一號飛船進入天宮二號實驗艙。
神舟天宮對接成功 牽手過程細緻回顧
一起來回顧下整個“牽手”過程吧。
在科技人員精確控制下,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經過多次變軌,於19日1時11分轉入自主控制狀態,以自主導引控制方式向天宮二號逐步靠近。
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就對接準備狀態進行最終確認,神舟十一號開始向天宮二號緩緩靠攏。3時24分,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對接環接觸,在按程式順利完成一系列技術動作後,對接機構鎖緊,兩個飛行器建立剛性連線,形成組合體。
自動交會對接實施期間,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在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值守,密切監視著飛船儀表盤上的各類資料和對接過程,認真執行各種指令傳送操作,並透過天地通訊系統,迅速準確地向地面報告交會對接實施情況。
形成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組合體後,接下來,景海鵬和陳冬將穿艙進入天宮二號,開展空間科學實驗了。
據天宮二號官方微博訊息,兩名航天員要經歷3次穿艙。首先要從神舟十一號的返回艙進入軌道艙,再從軌道艙進到天宮二號的試驗艙,這個過程要開三次門。由於氣壓需要慢慢平衡,這個過程大約需要1個半小時。
19日凌晨4時40分左右,天宮二號釋出訊息稱,景海鵬已經開啟返回艙艙門,進入軌道艙,陳冬還停留在原位。
神十一對接天宮“擁吻”變“追吻”
天宮二號的一項重要使命就是為空間站建設和執行積累經驗。所以,此次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將首次模擬未來空間站交會對接方式,即載人飛船利用自身機動能力去追蹤空間站。
“追吻”需經過5次軌道控制
“擁吻”變“追吻”,這是本次交會對接的新劇情。此次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交會對接準備階段,不再像以往交會對接那樣進行軌道控制。神舟十一號要主動出擊,“追吻”天宮二號。
記者從北京飛控中心瞭解到,天宮二號已於10月16日完成了“梳洗打扮”——載人環境配置,並從正飛姿態調整為倒飛姿態,靜候神舟十一號的“追吻”。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入軌以後,我們要在兩天內控制飛船完成5次軌道機動。”北京飛控中心副總工程師孫軍說。這5次軌道控制,分別是抬高近地點、軌道面偏差修正、抬高遠地點、軌道圓化和組合修正。
相距50多公里時飛船轉入自主控制
以往交會對接也有5次軌道控制,但與神舟十一號的5次控制有著很大不同。神舟八號、神舟九號和神舟十號都是在第五圈進行第一次軌道控制。而神舟十一號第一次軌道控制將是在第四圈進行。“神舟十一號第一次軌道控制提前了一圈,這給飛控中心實現短弧段快速定軌提出更高要求。”北京飛控中心副主任李劍說,這小小變化,對飛行控制技術的挑戰非常大,為此他們多次修改論證飛行控制方案,直到找到目前這一最佳方案。
5次軌道控制只是神舟十一號“追吻”的第一步,也叫作遠距離導引控制,將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由相距100多公里縮短到50多公里。經過5次軌道控制後,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就可以開始“眉目傳情”了。
“追吻”第二步是自主控制段。“等到兩飛行器相距50多公里時,載人飛船將轉入自主控制。”北京飛控中心總體室主任陳險峰說,在這種狀態下,神舟十一號將依靠航天器上的微波雷達、鐳射雷達等測量裝置,獲得資訊進行自主控制、相互接近。
“追吻”還將經過近距離導引控制段,最終逼近段,交會合攏段,最終完成緊鎖。
對接平移靠攏段將在“陰影區”完成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是在距地面393公里的圓形軌道上進行,這比以往交會對接軌道抬高了50公里,比一個馬拉松全程距離還要遠。
為什麼要抬高呢?“主要目的是瞄準空間站軌道,國際空間站是執行在軌道高度400公里左右。”孫軍如是解釋。
執行在低軌道的航天器,距離地球不夠遠,仍會有稀薄的大氣。受到大氣阻力影響,會導致航天器軌道高度不斷下降,為了維持相對穩定的軌道高度,就需要消耗航天器自身推進劑。
而軌道越高,大氣就會變得稀薄,大氣阻力就會變小,軌道衰減就會相對低一些,也就更容易維護穩定的軌道高度並節省燃料。也就是說,此次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激情“相吻”會更省力。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最終平移靠攏段,是在太陽光無法照射的陰影區完成的,這和以往大不相同。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兩次載人交會對接全部在陽照區進行。
“在陰影區進行交會對接,好處在於可以避免陽光直射對光敏感測量裝置造成影響,但這會為肉眼觀測帶來不便。”科研人員解釋說,“吻戲”雖然在陰影區進行,但是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上都配有照明燈,所以觀眾們在大螢幕裡看到的畫面依然會很清晰。
新舞臺帶來的是“國際範”。要知道,目前在軌執行的國際空間站,軌道高度是距地面397公里,我們的空間站差不多也是在這個高度。“國際範”意味著,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的這一“吻”將揭開未來空間站的劇情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