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肉不是真的肉…而是由小麥土豆的蛋白質+水+椰子油進行混合製造出的“人造肉”!
“素肉”的耗資1.8億美元
“人造肉”漢堡風靡美國,耗資1.8億美元!最近,美國的一家公司推出了“人造肉”漢堡,肉餅採用的“肉”是蔬菜做的人造肉,無論是外觀、氣味、口感、味道都和牛肉一樣。
1.8億機密原來是它!
據瞭解,“人造肉”是由美國的一家公司在矽谷的一個食品實驗室歷時五年,投資1.8億美元發明的。之所以能讓它吃起來和普通的肉餅味道非常相似,其中的秘訣就是添加了一種從血紅蛋白中提取的血紅素。血紅素含鐵,一旦與氧氣接觸就會變紅,因此人造肉也會“流血”,會變成紅色,還能被完美地烹製成三分熟哦!
素食者的福音?!你會去嘗試嗎?
究竟這款產品會不會大賣,是否有可能進入中國?你願意去嘗試一下嗎?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體重!哈哈哈~
一聽到人造肉,你腦海中第一想到的是什麼?豆製品做的素食肉?
現由斯坦福大學生物化學教授於2011年創立的美國公司“Impossible Food”和比爾·蓋茨、Honest Tea創始人塞斯·古德曼等著名投資者相繼投資的美國公司---“Beyond Meat”研製的人造肉,對外宣稱沒用半分的動物原料,用土豆、小麥蛋白、植物油、山藥、氨基酸以及豆血紅蛋白研製而成;雖無“真肉”卻保留了動物肉的氣味和口感,還剔除了膽固醇、激素和抗生素等化學物質;其分子結構、營養成分和真實的動物肉大致一樣,是真正既營養又安全的食物。
兩家人造肉公司現籌備建廠量產,準備大力投入市場。消費者可在美國部分超市、部分餐館享受到人造肉的美味。
人造肉吃起來跟真實的動物肉相比怎麼樣呢?
去年7月,“Impossible Food”公司推出試吃會。英國《衛報》派了一個素食主義記者去試吃——她6年沒吃過肉了。“這塊肉烤熟的部分又厚又脆,我相信是從動物身上切下來的。”
人造肉價格怎麼樣呢?
現“Beyond Meat”公司生產的人造肉漢堡成包銷售,每包兩個,售價5.99美元,其創始人表示:“對於主流顧客來說,價格可能會是個問題,但他認為技術的進步、降低原料成本,在未來五年內,他就能夠以低於牛肉的價格出售人造肉漢堡。”
未來的人造肉會代替真實的動物肉嗎?
“Beyond Meat”公司創始人說道:“現人造肉的外形和口感都跟動物肉差不多,只是價格更高,當未來價格低於動物肉,代替也不是沒有可能,那時候事情將會變得很有趣。”
現代社會部分不良商家為了追求利益,給家畜家禽注射大量的激素、催生素等,據國外專家稱人造肉不僅營養價值和口感都跟動物肉大致一樣,還剔除了激素、膽固醇等有害物質,是溫和、安全又營養的食物,小編很期待人造肉的味道呢!
(2017-07-19)
中新社大連6月27日電 (記者 楊毅)“你會吃人造肉(CleanMeat)嗎?”“未來人造肉將會大量進入市場?”27日,在2017年夏季達沃斯會場,美國靛藍農業執行長兼董事大衛·帕裡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不遠的將來,人造肉會大量進入市場,成為未來餐桌的主角。
為什麼要吃人造肉?
過去幾年裡,在實驗室培育生肉的願景被多次提起。美國人口調查局的預測顯示,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99億。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讓這麼多人吃上肉,的確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以中國為例,隨著人口增長、城鎮化發展和國內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來十年肉類消費將進一步增加。根據中國農業部預測,2020年中國國內肉類食品的消費量是1億噸,但是根據目前國內產能,2020年國內整體生產量僅為9000萬噸,將出現1000萬噸的缺口。
“與合成肉相比,真正的肉類會消耗更多自然與社會資源,投入產出比‘不合算’。”美國靛藍農業執行長兼董事大衛·帕裡表示,用植物蛋白來製造合成肉食,也可以減少環境汙染和資源消耗。
此外,肉類中大腸槓菌和抗生素等威脅以及人類社會對健康的需求亦是催生培育人造肉的關鍵因素。
人造肉好吃嗎?
2016年9月,一款“素肉”漢堡出現在美國韓裔名廚大衛·常的餐廳。這款由斯坦福大學主導開發的“素漢堡”中,“肉餅”採用馬鈴薯、小麥、大豆等原料,透過先進技術組合成模擬肉。雖無“真肉”,卻保留了傳統牛肉漢堡的氣味和口感,還剔除膽固醇、激素和抗生素等化學物質。
據大衛·帕裡介紹,目前人造肉主要由大豆蛋白製成,以植物為基礎生產蛋白質產品,作為普通肉類的替代品。“由植物製作的合成肉因含有更少的脂肪和膽固醇,變得更加健康而時髦”。
“其實現在,人們吃肉幷不是完全為了營養,很多時候都是為了滿足個人口腹慾望。如果可以解決口味問題,吃素、吃植物蛋白,很可能成為未來食物發展的主流。”大衛·帕裡說。
人造肉會有市場嗎?
據瞭解,人造肉除受科學家的矚目,也受到資本的青睞。彭博社一份報告稱,2010年起全球替代肉類的銷售額年均增長率達8%。2014年以來,資本大鱷李嘉誠與比爾·蓋茨,也分別透過投資公司向美國兩家人造肉創業公司注資,助力人造肉的加速研發和生產。
美國國家科學院(NAS)在最新的報告中也表示看好人造肉,並認為這是未來10年內最有可能透過生物技術進行大規模生產,同時具有極高增長潛力的領域。
不過,人造肉的生產也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和挑戰,研發成本太高導致的價格昂貴,使得人造肉一時難以被接受。除了價格,人造肉的口味和品相也很重要,這也是目前很多人造肉公司正在努力的方向。
“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大衛·帕裡認為,隨著科技手段的日臻成熟,以及人類對於人造肉的迫切需求,人造肉依然會有非常龐大的市場。“我們會繼續努力,讓人造肉真正實現‘物美價廉’。(完)
(2017-06-27)
英國首相丘吉爾曾經說過,你要吃一塊雞肉,不一定要殺掉一隻雞。現在看來,這句話真的很有先見之明。
據Forbes報道,我們可能很快就不用透過宰殺動物來取肉了,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造肉將會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很多企業家預測,未來5年,人造肉(Clean Meat)將會大量進入市場,並在10年內在價格上能匹敵傳統肉類。
美國國家科學院(NAS)在最新的報告中也表示看好人造肉,並認為這是未來10年內最有可能透過生物技術進行大規模生產,同時具有極高增長潛力的領域。
Bloomberg Intelligence 去年10月的一份報告稱,從2010年起,全球替代肉類的銷售額年均增長率達8%,目前銷售額約20億美元。Sustainalytics的報告認為,全球肉類替代品市場可能在未來五年內增長8.4%,除了美國和歐洲外,中國也會成為素食肉的消費主力。
除了研究員們,很多企業家和資本也關注到了這個領域。正如此前報道,比爾·蓋茨和風險資本家維諾德·科斯拉都曾表示,無肉的肉是未來食物的趨勢。 而全球最大的肉類生產商及供應商之一的Tyson Foods,很早之前砸下1.5億美元投資人造肉類公司。
為什麼要吃人造肉?
過去幾年裡,在實驗室培育生肉的願景被多次提起。之所以人造肉顯得很有必要,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到2050年,地球上預計會有90億人口。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讓這麼多人吃上肉,真的是個大問題。就像人造肉公司Memphis Meats的CEO Uma Valeti此前表示的那樣,肉類的生產已經快跟不上肉類需求的快速增長;人類目前還深受肉類中大腸槓菌和抗生素等的威脅;另外,我們目前肉類的養殖和生產並不是那麼高效,比如為了獲得1卡路里的牛肉,需要消耗23卡路里的糧食。
這些問題都可以透過人造肉來解決。目前,人造肉主要有兩種,一種由大豆蛋白製成,比如知名肉類企業Tyson Foods和Maple Leaf Foods投資的公司以植物為基礎生產蛋白質產品,作為普通肉類的替代品。另一種是利用動物的幹細胞進行製造。原理是先從活的動物身上提取細胞,進行人工細胞繁殖,然後將其放入生物反應器,將其轉化為肌肉組織。
和普通肉相比,生產人造肉需要消耗的資源更少。因為不需要靠糧食養活,1卡路里的產出只需要3卡路里的投入。同時,因為是在無菌環境中培養,人造肉不會含有沙門氏菌這樣的食物傳播疾病。
除此之外,人造肉有時候還能解決肥胖問題。最近幾年,在健康飲食的潮流影響下,由植物製作的素食肉因為脂肪和膽固醇更少,變得流行起來。關於這一點,我們此前進行過相關報道。而用植物來製造代肉食材,很重要的一點是,可以減少汙染和對動物的傷害。
人造肉的最大問題是量產
在真正到達我們的餐桌和超市之前,人造肉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克服。
首先,人造肉目前的一個大問題是量產。畢竟,在研究中用很高的成本做一個肉餅是一件事,但怎麼讓人們花高價去買不熟悉的產品是另一件事。如果你想讓人造肉普及起來,很有必要把其價格降到普通牛肉的水平(如果更低就更好了)。2013年,荷蘭馬斯特裡赫特大學的研究學者Mark Post做一個人工肉漢堡需要花費32.5萬美元。到2015年,價格已經降低到11美元。不過,和普通漢堡相比還是沒什麼優勢。
另外,除了價格,人造肉的口味和品相也很重要,這也是目前很多人造肉公司正在努力的方向。比如,舊金山創業公司Memphis Meats掌握了用牛細胞生產肉丸的技術,可以做到造肉不沾血。其第一個人造肉肉丸也於2016年1月亮相。
世界上第一個人造肉肉丸於2016年1月亮相
而成立於2011年的Impossible Foods是由斯坦福大學教授主導的專案,為了研發純植物素肉,歷時5年,投入了8000萬美金成本。該公司聲稱可以透過生化技術把植物變成肉類食材,剔除膽固醇、激素和抗生素等化學物質,同時可以保持 “美味口感” 。
2016年9月,其植物漢堡終於面世,開始在紐約的餐廳開賣,每個售價為12美元。據虎嗅此前報道,這種素肉漢堡擁有傳統牛肉漢堡的氣味和口感,其中的“肉餅”使用植物亞鐵血紅素替代動物亞鐵血紅素製作。這種辦法可以使植物漢堡在纖維結構和口感上接近真實的牛肉漢堡。更有意思的,和真實的牛肉漢堡一樣,人造肉漢堡同樣有血絲,當被烘烤時會發出發噝噝聲,還會散發肉香。
圖片來自Impossible Foods官網
Impossible Foods此前曾獲得多輪融資,其D輪融資高達1.08億美元,投資方來自瑞士銀行、李嘉誠旗下的Horizons Ventures、比爾·蓋茨的Gates Venture等投資機構。據說谷歌也曾提出2到3億美元的收購價格,但被其拒絕了。
之前,研究學者Mark Post認為人工肉的普及可能還需要30年,但是按照其近幾年的發展趨勢,速度可能比想象中要快得多。今年5月底,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宣佈和美國連鎖超市 Safeway Stores 達成協議,在後者旗下280個門店中銷售其素食肉漢堡 Beyond Burger,“人造肉”正式成為美國超市肉櫃中的一員。
在Forbes看來,雖然有人覺得吃人造肉這件事情看起來有點不夠“天然”。不過考慮到美國現在的養殖雞在擁擠的環境裡生存,還被注射了大量的抗生素以防止它們生病,很難說這種化學加工過的雞肉和人工肉比起來一定更“天然”。而且,人類吃某類動物的肉,不過是歷史的偶然。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這些動物們恰巧在我們附近生活,而我們剛好有能力捕食它們。這意味著,人類的飲食習慣會不斷變化,而這正是人造肉的機會。
(2017-06-15)
近日,一款“素肉”漢堡出現在美國知名大廚David Chang的餐廳“Momofuku”中。這款漢堡中沒有肉還賣12美元,但卻非常受歡迎。這款漢堡中的素肉來自於人造肉公司“Impossible Foods”,這家公司可不得了,其投資人中有李嘉誠和比爾·蓋茨。
素食主義近年來極為流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標榜自己是“素食主義者”並以此為榮。在美國純素主義還被宣傳為“迷人的”和“時髦的”,並衍生出“彈性素食”的理念。可以說,素食已成為一種時尚。
在素食主義的潮流中,名人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如“披頭士”樂隊的成員保羅·麥卡特尼、著名演員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知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超級馬拉松運動員Scott Jurek以及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等皆為素食主義者。
除去宗教信仰之外,素食有利於健康,也是一部分人選擇吃素的原因。然而,對於許多“無肉不歡”而又想遵循素食主義的吃貨們而言,不吃肉簡直生不如死啊,畢竟“食色性也”。“人造肉“就可以達成口腹之慾與逼格的和解。
最近幾年這股素食潮流也影響到了國內,國人也不再以吃肯德基、麥當勞為時尚,而逐漸開始奉行素食主義。在這一過渡期,人造肉是有一定市場的,因為許多人轉變為素食主義就是從仿葷開始的。
“人造肉”模仿肉的口感,還可以減少對動物的殺戮,如果營養成分跟得上的話還是挺不錯的。可這“人造肉”比肉還貴,真的值得買嗎
(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