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單體(listicle),是一種新興的社交網路文體,其特點是以數字標註或者分行羅列的清單作為主要形式。使用清單體的網際網路媒體中,以BuzzFeed網站最為著名,國內的模仿者如微在。
根據網路牛津詞典的解釋,清單體指網際網路上以數字標註或者分行羅列的清單作為主要形式的文章。最典型的“清單體”標題諸如:“霧霾天依然留在北京的30個理由”,或者“關於清單體你必須瞭解的5個事實”。這個詞是網路時代的產物,這種文體也被認作這個時代資訊傳播的重要方式。
早在網際網路出現之前,清單已經是生活之必須。從個人角度,過年時的年貨清單,紅白喜事的事項清單,娶妻生子請客吃飯的親朋名單,升學備考的參考書目;從社會角度,疑難雜症的藥單,美味佳饌的食譜,古代女性的三從四德,社會主義的五講四美。
而伴隨著大腦的“外掛化”(Evernote創始人說,Evernote是人類大腦的外掛程式),“每一個懸而未決的事情都必須儲存於你的收集系統之中,而不是在你的大腦”(出自GTD愛好者的聖經《GettingThingsDone》)。過去儲存在大腦“資料夾”中的事物邏輯都可以“外化”為一張張清單。不僅僅是外化,GTD工具、思維導圖工具、wishlist、記賬工具等正在讓我們隨時隨地爬梳腦中事物的邏輯,引導著我們將之“視覺化”。待辦事項、購物清單、旅行攻略、懷舊歌單、應用專輯……各類清單應用再降低了“列清單”這種行為的門檻的同時,也輕而易舉地get到了我們的計劃、行蹤、喜好、慾望。
對於移動產品來說,清單也是引導使用者UCG、提高使用者“沉沒成本”進而增強粘性的一根槓桿。清單是鼓勵使用者自己組織碎片化內容,形成自己的collection的一種快速捷徑。隨著傳統的分類結構、排行榜在碎片化時代正在慢慢失效,如何圍繞使用者喜好重新建立起內容的秩序,清單是不二之選。
而清單+follow,就形成了一種社會化推薦機制,是對排行推薦、演算法推薦、分類推薦等推薦機制的一種補充。而且,也可以構建一個基於物物相連的社交網路。
被數字“打包”後的碎片就像肯德基的“小食組”,會給人一種虛假的“滿足感”(看,我一下子get到了15種約會新技能呢)。當不同的標題在資訊流裡拼搶關注度的時候,這種“讀後收穫可被量化”、可以“掃描式閱讀”的內容總是容易脫穎而出,也更容易在朋友圈裡引發病毒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