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兒》第五季,除了小小春,每位爸爸的孩子都特別有特點。這次嗯哼火了,他在爸爸面前光明正大地親了小泡芙兩次,杜江看了又好笑又無奈,他很嚴肅地對嗯哼說:以後想親妹妹一定要徵得妹妹同意。
嗯哼點點頭,小泡芙對此雖然有點懵,但是也很認真地點頭表示明白。
之後在看木偶戲的過程中,嗯哼的精力全部在泡芙上,他見泡芙說話,馬上向前撲了一下。因為小泡芙轉頭對爸爸劉畊宏說話,嗯哼撲了個空。
不過,接下來小泡芙看到孫猴子打架的橋段,直接喊害怕,嗯哼立馬看好時機向泡芙撲了過去,小泡芙先是一愣,接著直接拍拍嗯哼的後背表示安慰。
這一幕讓劉畊宏看到了,他馬上識破嗯哼的小“伎倆”:人家說害怕,你怎麼來求安慰了?
嗯哼一臉無辜,扭頭對爸爸杜江解釋:我在保護她。
杜江一臉微笑,直言:兒子太奔放了,嗯哼。
確實,年紀小小的就懂了這麼多的撩妹術,不得了。以後一定是戀愛高手!
不過,嗯哼心裡也很委屈吧?要知道,在生活中,霍思燕和杜江原本就是奔放的啊。
只要霍思燕願意,不管是在街頭還是在機場,霍思燕和杜江隨時隨地都要用親親表達愛意。所以,當嗯哼遇到可愛的小泡芙時,他也會模仿父母表達對異性的喜愛之情了。
不得不說,父母是孩子的行為老師,孩子是超強的模仿者。
嗯哼這個行為算不上什麼壞習慣,不過劉畊宏也"警告"過女兒不要隨便讓人親。
孩子的成長需要正面的引導,你想他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在行為舉止上就要有所注意。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正確行為的人是每個父母的責任。
我們家寶寶出生前三個月,晚上一點不開心,就喜歡哭一哭,我就必須起床,慢慢哄,有時候夜裡起來兩三次,抱著孩子晃動,有時自己差一點睡著,然後一下子驚醒,生怕孩子在手上摔了。
那段時間,人真的很崩潰,睡眠不足,頭髮大把大把掉,每天暈乎乎的,根本不敢照鏡子自己是怎樣的。早上基本上都是餓醒的,醒了立刻要大吃,因為寶寶醒後又要吃奶。
新生兒出生頭三個月,寶寶日夜生物鐘規律,少夜啼,是我最大的心願和目標!
外婆教我,寶寶哭之後,不要去管她,讓她自己哭會兒,我們家寶寶脾氣倔強,沒人抱,她能哭到抽搐,好像不能呼吸一樣,非常嚇人,於是我還是一次次投降了。
我查閱了很多育兒書,大家觀點也不一致,有人認為要培養嬰兒獨自睡覺能力,減少寶寶喜歡抱的習慣。也有人說哭了不抱,寶寶安全感減少。
上天憐憫我,三個月後,小寶寶晚上醒了次數越來越少,越來越規律,我的精神也慢慢好起來。現在仔細想想,之所以我前三個月那麼辛苦,主要還是自己經驗不足,其實可以做到更好,減少寶寶夜啼,也是減少寶寶的不開心。
第一,孕期要保持良好作息習慣。孕期,我喜歡晚睡晚期。我有僥倖心理,覺得胎兒不會知道媽媽生物鐘,她在肚子裡黑黑的,怎麼會知道呢?事實證明,寶寶完全能感知,我們寶寶出生後,很長一段時間生物鐘都是晚睡晚起,11點多鐘開始睡,12點睡著,兩個小時候後,或者一半小時醒一次,3點開始夜啼,5點開始哭,加上夜啼,6點多鐘再次入睡,所以晚上基本上不用睡了。欺騙小寶寶後果,自作自受啊!
第二,不要穿太多衣服睡覺,最好在大床一側睡或單獨小床睡。一開始育兒,幼稚啊,生怕寶寶冷,放在兩個大人中間,本來大人火氣就重,我還給穿兩套衣服、襪子睡覺,後面勉強留下一條褲子,脫掉襪子,穿個小上衣睡覺,慢慢寶寶會舒服一點。
其實,放在爸媽中間,爸媽身體高,翻動不僅會驚擾寶寶,寶寶蓋不住被子,漏風,容易著涼。放在一邊,給寶寶單獨被子,才是正確姿勢,或者把寶寶小床放在床邊。
第三,寶寶夜裡哭,抱起來之後,要區分寶寶為何哭,採取正確應對方式。通常,大多數夜裡困得睜不開眼睛的媽媽,比如我,愚蠢啊,寶寶一哭就把奶頭塞進寶寶嘴巴,自己可能又睡著了。這樣要麼寶寶吃過量了,然後又吐了,要麼可能不是餓了,其他原因。
其實,寶寶晚上又哭了,如果是小哭,可能是情緒上不開心,應該先調一下他睡覺姿勢,整整被子,拍一拍,哄一鬨,一般可以安靜;還有可能拉粑粑拉尿尿了提醒爸媽;如果砸吧砸吧嘴哭,那可能是餓了,給奶吃就對了;如果哭聲異樣,可能是脹氣,腸絞痛等,這樣就需要特殊按摩處理。
第四,寶寶哭聲異常,應該特殊處理。孩子如果哪天晚上哭聲異常,可要留心了。這個我之前也犯了錯誤,孩子一哭就給奶吃,孩子肚子進空氣了,晚上腸絞痛,這個時候,餵奶可能加劇孩子疼痛,只是抱著晃晃,只是舒緩一下情緒。
一般如果孩子經常腸絞痛,吃奶後要給孩子拍嗝,一段時間要給孩子做排氣操。孩子正痛的時候,最好給寶寶暖暖肚子,輕緩按摩,減緩痛苦。
這都是血淚經驗,我也是透過不斷學習不斷觀察孩子表現,不斷提高,慢慢的孩子越來越好帶了。這麼養二胎輕鬆多了,寶媽們不要犯同樣錯誤哦,這樣自己和寶寶都少受一些罪!
有用請關注我哦!
本文原創,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刪除或替換!
(2017-09-01)
抱孫子的老人
小區散步遇到鄰居大叔。他來自偏遠山村。退休兩年多了,為看孫子來到這裡。
我問:"大叔,見您整天樂呵呵的,抱孫子累不累啊?"
大叔說:"不累,抱孫子是一種幸福。一種享受,並不是誰想抱就能抱的。
我:“怎麼?這抱孫子還有許多講究?”
大叔:“那講究多了。抱孫子,首先你得有孫子。”孫子從哪裡來?你年輕時必須結婚、生子。
有子才有孫。一個老光棍,到老哪有孫子抱?有了兒子,還要娶媳婦。媳婦同意生孩子,
才有孫子抱。我有一同事的兒媳婦什麼都好,就是不同意生孩子,最後只有離婚。
再就是,有了孫子你得有能力看護。能熬到抱孫子的年齡,說明你年輕時沒死,值得慶幸。
抱孫子是一種體力活。能抱孫子說明你的身體好。體弱多病,自命不保 ,你能抱孫子?
現在人的代溝越來越深,照顧小孩子的理念不同,兒子媳婦不同意,你也沒有資格抱孫子。
想到這些,老來同兒孫一起,盡享天倫之樂,頤養天年,何憂之有,何樂而不為?
我:“大叔說的有道理,應該讓所有的老人都看看。都像大叔這樣想,家庭哪有不幸福的!”
(2017-07-22)
1:大學時,一舍友被女友甩,絕望的站在陽臺抽著煙,突然轉身一嗓子:誰能給我一個不自殺的理由?角落一個聲音:明天該你打掃宿舍……
回頭率真高,大爺真是一步三回頭啊
2:就在剛剛,和舍友一起去開啟水,回來的路上聽到暖瓶吱吱的響。我說不好,要炸了!這哥們嗖的一聲把暖瓶扔了出去。只聽嘭的一聲。果然炸了。這哥們心有餘悸的的說:特媽,幸虧我扔的快,不然就炸到咱倆了…
強迫症又犯了
3:我問二貨男友:你說我是灰姑娘嗎? 他:當然不是。 我:你的意思我是白雪公主? 他:你是黑姑娘。 我:。。。又TM忘了啥叫臉疼了吧
妹子,地鐵這麼空,抱什麼抱
4:地鐵上,一彪悍女大罵他老公,你TMD只知道打牌,總有一天把老孃也輸出去!沒想到她老公默默的咕嚕一句,早跟他們說了,他們看不上!地鐵上鬨堂大笑,那女的臉都綠了!
上班去了
5:老師是個光頭,有一次上課,他說:“如果我的左手是正極,右手是負極,雙手相握會如何?”小明:“老師,你腦殼就亮了。”老師:“你還不自覺點滾出去?!”這絕對不是親媽
6:我已經48小時沒敢回家了!!!老婆搞衛生、不小心摔碎了三歲半女兒的存錢罐,摔出來只有滿地的小石頭。現在家裡的倆女人依然處於嗜 血 狂 暴狀態!!
我知道有人
(2017-07-05)
作者:唐旭平(北京), 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學校講師,鼓勵諮詢師,開設正面管教家長課堂,兒童社會情感課及鼓勵諮詢課程。
學員案例:
我兒子四歲了,每天從幼兒園放學都在外面和同學玩,最近不知怎麼得不願意和朋友玩,老是纏著我讓抱,大熱天的我就會生氣,我都得忍著不發火,他又不肯回家,如何是好呀。
匯愛分析:
之前不這樣,而近期突然這樣,也許是孩子看到別的家長一直抱著孩子,於是也希望你也這麼做;也許是某件事讓孩子覺得找不到歸屬感,需要跟你透過擁抱確認。無論是哪種,建議先滿足孩子要擁抱的要求。孩子是天生的情感連線專家,擁抱是情感連線最常用和好用的辦法。當孩子突然變得頻繁找你進行連線的時候,他是在確認你對他的愛,他的重要。你拒絕抱只能讓孩子更加覺得找不到歸屬感,於是更加頻繁的要求抱來確認。
如果你覺得累,熱,你可以少抱一會,然後跟還說說出你的感受:寶貝,媽媽愛你,特別想每分鐘都抱著寶貝,可是媽媽現在真的很累,寶寶自己走一會好嗎?
正面管教工具和理念介紹
1、擁抱
擁抱是一個很好的情感連線工具。孩子從一出生起,就會牢牢地抱著媽媽,所以擁抱是一種本能的連線工具,在跟孩子處於大多數美好時刻的時候,我們一點也不吝嗇擁抱,也從來會很自然的擁抱孩子;但是當孩子正在進行一個處於不良行為或處於不良情緒時,我們卻陷入了自己的情緒中,忘記了這種本能的人類連線工具。正面管教有一個活動叫:我需要你的擁抱,就是應用擁抱很好的示範。具體步驟如下:
1、我需要你的擁抱
2、等幾分鐘,看看孩子會怎麼做。
如孩子沒來抱你,再說一遍:我需要你的擁抱。
3、如果他還是沒有動,你就對他說:我需要你的擁抱,等你準備好了再來抱我吧。說完便走開(決定自己做什麼)
當下次遇到孩子的某個挑戰行為,你覺得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時,可以嘗試使用一下,看看孩子會有什麼意外的反應。
當然,擁抱並不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工具。我們認為孩子只有感覺好,才能做得好,先透過擁抱跟孩子進行感情連線,確保愛的訊息傳遞給孩子,待孩子關上“大腦蓋子”(也是正面管教一個活動中提到),冷靜下來後再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
使用時,記得一個字都不要更改,另外要記住和善與堅定哦。
2、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感受,詞語,記載於漢語詞語字典之中,以感覺為基礎是由客觀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
感受是外境與內心的核心介面,個體對外界所有的理解和認知,經驗的累積,都是基於感受。感受和心靈的關係非常密切,任何的感受,都會產生特定的心理活動,反之,特定的心理活動,也會產生相應的感受。
感受的可意和不可意,完全是個體的主觀判斷,同樣的外在刺激,對不同個體很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感受。
感受是生物的基本能力,辨別有無生命活動的重要憑據。
以上是度娘裡對感受的一些界定,具體說來 ,感受是類似的這一些詞:高興,興奮,平和,平靜,沮喪,憤怒,生氣,內疚,擔憂,恐懼等(見下圖:正面管教情感臉譜)。
這些感受是正常的嗎?當然是,人人都有。但我們允許這些感受存在嗎?當然允許,正常的嘛。
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卻總是忘記了我們有感受,也忘記了家人和孩子可以有感受。比如,孩子積木眼看就搭好了,突然一個不小心,積木塌了,孩子無法接受,大哭。很多家長就會說:好了,別哭了,媽媽幫你重新搭一個。承認和允許孩子可以失望而哭嗎?沒有。再比如,今天工作了一天,你很累,不想做飯,但你還是習慣性的開始了做飯的準備工作。但是邊做你邊覺得很委屈,當老公隨口問一句:老婆,今晚做的什麼好飯?你一通抱怨加埋怨。一切都因為你沒有允許自己的感受,更沒有說出自己的感受。如果你感覺累,不想做飯,跟老公直接說出來你的感受:親愛的,我今天有些累,不太想做飯,今晚我們出去吃好嗎?也許老公會說沒問題,或者會說正好我來展示一下廚藝。
所以,生活中,允許自己和家人的感受,說出自己的感受,更容易發現對方其實很理解自己,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自然會更好。當然,我們要強調:表達感受,而不是情緒。表達自己是憤怒的,而不是憤怒地去表達。前者是說出感受,後者是讓情緒氾濫。
3、直接表達自己的需求
仍然是上述的例子,其實老婆不僅說出了感受(我很累),也說出了自己的需求(我不太想做飯,今晚我們出去吃好嗎?)。說出自己需求後,對方很明確知道我們需要什麼,從而做出直接反饋。我們支援溝通中:表達你的需求,而不是抱怨。不要讓對方猜測我想要什麼,而是直接表達出來。
關於如何更好的說出感受和說出自己內心未被滿足的需求,在三天完整家長課堂中,有一個重要的“我資訊”活動,我們在此活動上會花費一個小時的時間,具體教大家如何做到有效的表達感受和需求,營造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家庭和親子關係。
END
(2017-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