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憲法法院"廢"漢字"換"韓文:漢字存廢爭議有多大

新聞閣社會時事欄目第一時間為您提供全國各地社會新聞,讓您足不出戶就能瞭解各地熱點綜合資訊。

  今年10月9日是韓文誕生571週年紀念日,韓國各地舉辦活動歡慶“韓文節”。據悉,韓國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9日宣佈將其徽章上的漢字“憲”換為韓文書寫的“憲法”二字。

  大白新聞注意到,因韓國自古以來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此前韓國社會漢字元素十分豐富。而在韓國,“漢字”的存廢始終是韓國的爭議話題。

  韓國憲法法院“廢”漢字“換”韓文

  據韓媒披露,韓國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9日宣佈,為迎接“韓文節”,從當天起,其徽章上的漢字“憲(憲的繁體字)”將換為用韓文書寫的“憲法”二字。報道稱,韓國憲法法院自1988年創立後一直在徽章上使用“憲”字,至今已有30年。

  據韓媒報道,韓國憲法法院這次“廢”漢字換韓文,並非一時興起。早前,漢字出現在韓國最高司法機關的標誌上,曾引發很多韓國人的不滿,他們提議憲法法院將漢字換成韓文。

  9日,韓國憲法法院舉辦了新徽章揭幕儀式。憲法法院負責人表示,新徽章以後會用在憲法法院旗幟、審判庭以及裁判文書等各種象徵憲法法院的標誌物上。

韓憲法法院"廢"漢字"換"韓文:漢字存廢爭議有多大

  韓國憲法法院新舊徽章對比

  據報道,韓國憲法法院在9日舉辦新徽章揭幕儀式。在新徽章的設計中,韓國國花木槿花的形象較原來則更加清晰。在用韓文書寫的“憲法”兩字周圍,特意增加了象徵公正的光芒。另外,徽章的顏色也變更為象徵信賴和權威的紫色。據悉,從去年起,韓國憲法法院請民意調查和設計方面的專家商討方案,又組織3次喜好度調查,最終敲定新徽章的設計方案。

  1446年10月,朝鮮王朝第四代君主世宗大王頒佈《訓民正音》,標誌著韓文的誕生,自此結束了韓國沒有自己文字、借用中國漢字進行標記的歷史。為紀念,韓國政府將每年的10月9日定為“韓文節”。

  事實上,因韓國自古以來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除了韓國憲法法院的徽章之外,此前,韓國社會漢字元素十分豐富。二戰之後,民族主義的興起讓韓國人開始排斥在朝鮮半島流行了許久的漢字。據悉,1968年,時任韓國總統的朴正熙下令施行韓文教育,將漢字從教育機構和官方檔案中徹底抹去。

韓憲法法院"廢"漢字"換"韓文:漢字存廢爭議有多大

  曾經以漢字為主的韓國教科書

  朴正熙的女兒,韓國前總統朴槿惠也是韓文的擁躉,此前在擔任總統時,朴槿惠曾在“韓文日”當天在社交網站上發文紀念“韓文日”,稱韓文是所有語言所憧憬的最優秀的文字。她稱,“正如大自然雖在我們身邊,誰都可以接近,但它只屬於熱愛它的人。韓文也是如此,只有我們更加熱愛它分享它並將它發揚光大,韓文才真正屬於我們”。

  不過,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韓國還有以漢字為主的教科書。但隨著韓國的新一代從一開始就只接受韓文教育,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不認識漢字。現如今,不少韓國的中學生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用漢字正確書寫;而在二三十年前,韓國的大學生用漢字寫論文很常見。

  2012年,韓國曾發生過轟動一時“光化門”匾額換字事件。當時,高舉“去漢字化”大旗的韓字團體,將反對的矛頭對準了用漢字書寫的“光化門”匾額,經歷長達2年的艱難調解,最終漢字匾額得以保留。

韓憲法法院"廢"漢字"換"韓文:漢字存廢爭議有多大

  “光化門”匾額

  外媒:韓國人放棄漢字帶來負面影響

  不過,據媒體稱,廢除漢字所帶來的麻煩也越來越多。據悉,現在的韓國詞彙中,70%來源於原來的漢字詞。韓文作為表音文字,有許多同音詞,人名與地名更是出現混淆。

  比如,韓國第20屆國會議員金成泰和金聖泰的名字,用韓文書寫是一模一樣的,這就容易讓人搞混了,後來,還是決定其中一位議員的姓名用漢字書寫,以作區分。正是出於這種原因,現在韓國人的身份證上依然保留相應的漢字,以免鬧出誤會。

  此前,曾有日媒報道稱,韓國人放棄漢字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負面影響。韓國在近代吸收了大量日本和制漢字詞,但是後來卻廢除了漢字,完全用表音文字諺文書寫,造成民眾語意理解困難,甚至鬧出不少笑話。

  日媒稱,原本朝鮮半島都處於漢字圈範圍內,如果用漢字書寫的話,很多用語都好理解,對遊客來說也很方便。但是韓國人卻用讀音接近於漢字詞讀音的表音文字進行書寫,導致了很多不良後果。

  日本豐田有恆曾在《韓國不能復活漢字的理由》中敘述道,“韓國很多漢字熟語來源於日治時代的日語,明治維新以來,日本熱衷於大量汲取歐美文化、科技等成果,研究出倫理、科學、報紙等方面的各種譯詞,連漢字本家的中國都進行了吸收採用。如今,韓國使用的漢字詞中,有8成以上都是和制漢字詞。特別是在日治時代,日本在政治、科學技術、企業經營和體育等方面迅速推進近代化,韓國在這些領域的專業術語幾乎都是來源於和制漢字詞。

  比如,在科學和數學領域,和制漢字詞有:科學、化學、物理、引力、重力、密度、組成、體積、加速度、電位、電動、元素、原子、分子、鹽酸、算數、代數、幾何、微分、積分、函式等等。在經營方面有:社長、常務、部長、科長、手續、組合、株式、支付、赤字等等。

  雖然在科學技術、企業經營、交通、法律和政治方面,近代韓國吸收了大量日本的和制漢字詞,但是從1970年開始,漢字開始在韓國小學、初中、高中的教科書中消失,這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韓語中的同音漢字比日語多得多,這導致韓語中出現了大量的同音異義詞。比如,長、葬、場都讀一個音,所以會長、會葬、會場都是同音詞,“會長來會場會葬(送殯)”念起來會讓人啼笑皆非,所以從文脈來判斷很難。平常說話交流還沒那麼嚴重,可一旦書寫時對於正確傳達語意有很大的影響。

  日本拓殖大學國際學院教授吳善花指出,最近,連韓國一些研究人員因為不懂漢字,根本無法閱讀歷史資料。

  針對漢字缺失導致的韓國文化危機,早在2009年就有報道稱,韓國健在的歷屆國務總理21人中有20人聯合簽名建議書敦促實施漢字教育,並被提交給時任韓國總統李明博。

  報道稱,韓國“全國漢字教育推進總聯合會”網站上顯示,簽名的包括較早的韓國國務總理金鐘泌(第11屆和第31屆)、盧信永(第18屆)、李賢宰(第20屆)、盧在鳳(第22屆)、鄭元植(第23屆)以及高建(第30屆、第35屆)、李海瓚(第36屆)、韓明淑(第37屆)、韓德洙(第38屆)。絕大多數總理均以漢字簽名,包括盧信永、盧在鳳、鄭元植、高建、李漢東等,以實際行動體現對漢字的重視,這些總理所寫的漢字簽名都顯示了一定的書法功底與漢文化修養,僅有李會昌、樸泰俊等以韓文簽名。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連結,不保留本文連結視為侵權,謝謝合作!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611 字。

轉載請註明: 韓憲法法院"廢"漢字"換"韓文:漢字存廢爭議有多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