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9月23日電(湯琪)“現在人都說一顆鑽石永流傳,我覺得一顆玉石才應永流傳。”國家一級美術師、玉雕本科及碩士研究生專業推動者、湖北省綠松石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袁嘉騏這樣對記者說。
幾十年如一日潛心玉雕工藝創作,袁嘉騏至今仍在為玉雕這個重要非遺專案進校園發聲,他感慨,過去玉雕在大學裡沒有身影令他“心痛”,只要有學校重視,玉雕既不神秘,也不難學。
國家一級美術師、玉雕本科及碩士研究生專業推動者袁嘉騏。湯琪 攝
為玉文化教育缺位“心痛”
近日,記者跟隨“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網路傳播活動湖北行的媒體團,來到位於武漢東湖之濱的湖北省工藝美術研究院,探尋當地手藝人對非遺的保護和傳承。
在研究院的二樓,進行玉雕創作的鑽孔聲此起彼伏,“袁大師工作室”的名牌就掛在其中一間辦公室的門樑上方。
“袁大師”,即是對袁嘉騏的尊稱,他笑著告訴記者,他已經退休了,但仍在為玉雕、綠松石雕的傳承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如今已年過花甲的袁嘉騏,從小就是玉雕學徒。70年代中期,他拜北京玉器廠著名手藝人王樹森為師,學習琢玉技藝,後經高等美術學院深造。
袁嘉騏告訴記者,過去在一些大學,甚至一些藝術院校專業裡都沒有非遺專業的身影,他感慨說,“現在人都說一顆鑽石永流傳,我覺得一顆玉石才應永流傳,我們的玉文化近幾十年來成了邊緣文化,我的心都是疼的。”
正是深感玉雕未受足夠重視,他曾發表一篇題為《文化錯位奈何天》的文章,文章稱,當下玉文化發展中的文化斷層與教育缺位,是對手工藝產業的不公正、不公平,極大地影響著玉文化的發展。
袁嘉騏玉雕作品《紫氣東來》。湯琪 攝
助推高校開設玉雕本科班
近年來,“非遺進校園”活動在全國各地開展。以湖北為例,湖北省文化廳、教育廳聯合在武漢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20餘個非遺研究中心。
2015年以來,武漢紡織大學、武漢音樂學院等高校,先後開設了漢繡、傳統飲食製作、湖北傳統音樂等專案培訓,請代表性傳承人走進高校,讓青年學生系統學習非遺技藝。
在國家對非遺技藝保護高度重視的大環境下,2015年,袁嘉騏被聘為由文化部主辦、中央美術學院承辦的“中青年非遺傳承人高階研修班”玉雕專業導師,他對記者回憶說,當時各個大學裡找不出會教玉雕的老師,他是被點名去為這個專業上課。
而如今,在武漢,袁嘉騏已經推動了三所高校開設玉雕專業本科班。
“我的工作室主要以培訓為主,每到寒暑假,一些高校老師會到我這裡來學習。”袁嘉騏認為,只要學校重視,玉雕傳承既不神秘,也不困難。
90後學徒廖青正在進行玉雕創作。湯琪 攝
傳承,要耐得住寂寞
在“袁大師工作室”旁,記者見到幾名手藝人正在工作臺前進行玉雕創作,其中有剛剛實習一年多的學徒,也有進入行當二十多年的“老手”。
1994年出生的廖青剛剛大學畢業一年多,她畢業於武昌理工學院,是全國首個本科建制的玉雕班畢業生,袁嘉騏正是她的專業老師。
廖青告訴記者,她的家人認為女孩子體力不好,起初不同意她畢業後從事玉雕工作,勸她趁早改行。
不過,廖青畢業後回到老家待了一段時間後,始終覺得做玉雕才是自己的愛好,便來到袁嘉騏的工作室重拾玉雕技藝,重返工作臺。
事實上,儘管玉雕作品美而精緻、惟妙惟肖,但在製作過程中,手藝人往往不說話,神情專注,動作幅度也不大,在旁人看來多少有些枯燥。
“在玉雕的過程中,每做一步,手上的玉都會有變化,投入進去就不會覺得枯燥。”廖青對記者說,首先一定要產生興趣,玉雕在她看來具有一定挑戰性,這種新鮮感令她想要不斷鑽研探索。
袁嘉騏做了二十多年的小件玉福娃系列作品。湯琪 攝
對於年輕手藝人,袁嘉騏說,“作為年輕人,你能耐得住這個寂寞,再加上一些美術基礎,就可以學這一行。”
採訪中,袁嘉騏最後向記者展示了他最青睞的一套小件玉福娃系列作品,這套作品他一做就是二十多年。
“真正的非遺傳承人是心能靜下來,能踏踏實實坐到工作臺上,又離不開工作臺的人,三十年如一日,四十年如一日,五十年如一日。”袁嘉騏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