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OFX外匯交易平臺中國區總代理張雪嬌,出生於1991年。
跟單獲利的10%付給推薦人,級別越高,收益越高。
IGOFX宣傳材料稱其受到萬那杜共和國金融服務委員會監管。
截至昨日,“IGO中國維權總群1”已有1909名成員。
6月11日之後,張建和馮婷有了一個共同身份——“IGOFX金融騙局”受害人。
一個半月來,包括張建、馮婷在內的受害者在不同的城市組織維權隊伍,尋找受害者、建立QQ群、收集受騙資訊,並向公安部門舉報。
他們所做的一切只有一個目的——找到張雪嬌,追回損失的資金。
張雪嬌是IGOFX外匯交易平臺中國區總代理。6月11日,她捲款跑路,至今下落不明。
據媒體報道,近40萬名IGOFX投資者約300億人民幣“被騙”。
這被稱為又一個“龐氏騙局”。
崩盤
IGOFX“崩盤”於今年6月8日。當天英鎊對美元匯率急劇下跌200點以上。
IGOFX投資者發現,該平臺上的“止損線”形同虛設,所有投資者賬戶全線爆倉,大量資金“被蒸發”。一名上海的投資者在該平臺共投入210萬元,他設定的“止損線”為85%,也就是當虧損達到15%時,將及時止損,但當天過後他的賬戶只剩下10萬元,且無法提現。
這個名為IGOFX的外匯交易平臺打著“躺著賺美金”的口號,宣稱一年可獲得7倍、兩年66倍的基金收益,加上分紅及“人拉人,獲獎勵”,在進入中國半年左右的時間裡,瘋狂發展下線約40萬人。
在民間反傳銷人士李旭看來,IGOFX的拉人頭、層層返利等行為已涉嫌傳銷。近年來,不少新型金融傳銷組織,打著炒外匯、虛擬貨幣等新概念的旗號迷惑投資者,實際操作的仍是金字塔結構的傳銷模式。
新京報記者接觸了約20名IGOFX的投資者,他們均表示當初被親戚、朋友拉入夥。一名湖北的投資者被朋友拉入IGOFX後,又讓自己的20多名親戚朋友在IGOFX開戶。
河北唐山人馮婷就是被親戚發展成了一名下線。
今年3月初,親戚在微信上對馮婷說,找到一個很好賺錢的專案——IGOFX外匯交易平臺。有兩種賺錢的途徑,第一種是尋找投資者進入平臺;第二種是直接投資。“這是一個躺著賺錢的專案,以小博大,外匯生意,就是錢生錢。”親戚的話讓馮婷半信半疑,一個月的軟磨硬泡後,馮婷還是動了心,她投了3萬元人民幣,選擇投資者身份。
親戚的身份是第一種,主要尋找投資者進入平臺投資並從中獲利。投資者把資金透過系統託管給操盤手,收益的70%屬投資者,操盤手拿走20%,剩下的10%則付給四個級別的介紹人,級別越高,收益越高。
今年4月,天津人張建和馮婷一樣,經過姐姐的介紹進入IGOFX,他分兩次投入了600美元。
一開始,張建和馮婷對於IGOFX能讓自己賺到錢深信不疑,這份信任隨著代理人給他們傳送的平臺盈利資料又一點一點地累積。
“每天都有分紅,他們還會拿一些交易記錄給我們看。”張建說。
在一個叫為“IGO外匯”的群裡,馮婷、張建每天都能看到代理人發的盈利截圖,“感覺有圖有真相。”
馮婷也確實嚐到了甜頭。
3月底,她得到過一些分紅,有好幾千元。不過4月份後,她再也沒拿到過分紅。
6月11日,馮婷登入平臺,發現自己的本金和交易記錄資訊都沒了。她哭著打電話給當初介紹她入夥的親戚,“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上面的代理都聯絡不上。”親戚的回答讓她不知所措。
同一天,張建突然接到姐姐的電話,“出事了,錢提不出來。”他登入IGOFX網站查詢個人資產,所有資訊包括所投入的資金全部消失。
他們想去“IGO外匯”群一問究竟,卻發現群已被解散,近2000名群友被踢出群。
“消失”的張雪嬌
6月11日,IGOFX中國區總代理張雪嬌捲款跑路,至今下落不明。
當天下午,張建等人到處尋找張雪嬌的下落,她的同學提供了電話號碼,但是已經關機,無法聯絡,“她的同學也都被騙了。”
電話關機、微信不回,張雪嬌“消失”了。在眾多IGOFX被騙者口中,張雪嬌有一個馬來西亞的老公,她老公實為IGOFX的大股東。張雪嬌捲款跑路後是前往馬來西亞與其夫會合。
此時的張建等人才發現,他們對於張雪嬌一點都不瞭解,甚至有些人在事發後看到張雪嬌的照片才知道,看起來甜美柔弱的張雪嬌竟“導演”了這麼大的金融騙局。
在眾多投資者眼裡,張雪嬌有很多標籤——成功人士、高顏值、年輕、有背景……
作為一名90後,26歲的張雪嬌之所以讓眾多投資者信任,不僅是因為她是IGOFX中國區總代理,也因為她在馬來西亞的老公在背後為其操盤。“那麼大的一個平臺,沒人想過會出事。”張建說。
“她很會說,做事很精明。”這是張建和馮婷對張雪嬌僅有的一點直觀印象。在沒出事前,張雪嬌經常會向下面的代理人提供交易截圖,再由代理人將截圖發在QQ群裡,“除了一些高階代理外,很少有人見過她。”
事發後,張雪嬌的身份證及戶口等資訊被扒出。
網上曝光的張雪嬌戶口本顯示,她出生於1991年2月,戶籍地為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住址為常州市武進區湖塘鎮星火北路72號。
有投資者曾根據張雪嬌的住址資訊前往常州市,但無法找到張雪嬌。
“星火北路72號”目前已成為一家汽修店。該汽修店人員表示,近一個月陸續有人上門討債,一進門就要找張雪嬌,店裡根本就沒有這個人。現在這個牌號是新的,老的“72號”早就不在這兒了。
資料顯示,張雪嬌為常州某職高畢業。該職高一名陳姓老師向新京報記者確認,張雪嬌是她多年以前的學生。但陳老師近期因張雪嬌事件生活頗受影響,不願多說。
此前,陳老師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表示,張雪嬌成績好,人也長得漂亮,還擔任班幹部,同學關係很好;她讀的是五年制大專,學的是財會專業。2011年畢業後她很少跟學校聯絡。
張雪嬌跑路後,被稱為“IGOFX南京辦事處負責人”的武加偉電話也被打爆。每天,都有受騙者打電話給他詢問張雪嬌的下落或討說法。
7月23日,武加偉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否認自己是IGOFX南京辦事處負責人,也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被當作南京辦事處負責人,“我只是一個會員,投資IGOFX虧損了100多萬,我也是受害者。”
據武加偉介紹,他在南京有一家從事資訊服務的公司,今年5月,張雪嬌主動向他的公司尋求合作。之後,合作手續還沒有辦完,IGOFX就發生了崩盤事件。
武加偉對張雪嬌的第一印象挺好,但是崩盤事件後,他一直無法與張雪嬌取得聯絡,他也不認識IGO公司的其他管理層,“張雪嬌不是IGO的老闆,她就是一個代理。”
資金未進入外匯市場去向成謎
除了神秘的張雪嬌,IGOFX還有很多疑點。
新加坡華人蘇靜慧此前也是IGOFX的會員。2016年9月,她按照IGOFX傳送電子郵件時備註的公司地址,委託紐西蘭的朋友到奧克蘭市艾伯特街的IGO Holding Limited公司檢視,發現該公司的辦公地已人去樓空。
蘇靜慧稱,她立刻與IGOFX的上線對質,“IGOFX的人都認為我搬弄是非、搞破壞,把我踢出群。”此後,IGOFX改口稱公司搬去了萬那杜,蘇靜慧覺得受騙,便撤資脫離了IGOFX。
7月23日,新京報記者登入紐西蘭政府專門查公司註冊的網站“COMPANIES OFFICE”,查詢IGO Holding Limited,發現有兩家重名公司,一家公司註冊於2013年5月,地址是奧克蘭市艾伯特街,並於2015年6月登出;另一家公司註冊於2016年12月,地址在奧克蘭市文森特街,目前依然在冊。
據IGOFX外匯交易平臺官網介紹,IGOFX總部設於紐西蘭,是一個“一站式的外匯交易平臺”,受到萬那杜共和國金融服務委員會監管。
萬那杜是南太平洋西部的一個島國,陸地面積1.2萬平方公里,其監管的最大特點是離岸監管、申請簡單、監管寬鬆,只要給錢基本就會發牌照。
7月21日,新京報記者在IGOFX官網上看到一份電子版本的萬那杜監管執照,顯示公司名稱為IGO GLOBAL Limited,成立於2016年5月16日。其條款指出該執照的有效期為1年。
除了公司名字,萬那杜監管局也查不到IGOFX公司的股東或其他任何資訊。也就是說,即使資金鍊崩潰,IGOFX也可能全身而退。
最大的疑點在於“交易資料涉嫌造假”。
多名投資者表示,投資的錢根本沒有參與到真正的外匯大盤交易。投資者所謂的“盈利”其實是來自不斷加入的“下線”或代理的資金,也就是拿新開戶投資者的錢,付給最初開戶的人作為“盈利”。
“我們的錢根本沒有進入外匯市場。”雲南大理的投資者張國忠說,他查詢自己的MT4軟體(一款市場行情接收軟體)交易記錄,發現自己進行的外匯交易有操作記錄,但凡是託管給操盤手進行的交易均沒有交易記錄,“只要選擇託管,錢就會從賬戶中扣除。最後只有交易結果,沒有交易過程。”
所謂的託管,也被稱為“跟單”,是IGOFX官網所稱的該平臺一大特色。使用者只需要向平臺的操盤手託付資產,無需再做操作即可獲得利益。
一名業內人士表示,IGOFX只是將MT4作為一個資金劃轉的中介,當用戶選擇跟單時,資金從MT4裡劃出,跟單結束資金會劃轉回來,MT4裡沒有交易記錄,只有轉賬記錄。但真正的外匯交易不管是自己操作、還是選擇訊號源跟單或者用PAMM/MAM多賬號管理軟體託管賬號,資金都不會離開MT4賬號,並且在MT4上有交易記錄。
這些被託管的資金,並沒有交易記錄,那麼錢去哪了?
7月21日,新京報記者致電MT4的開發商邁達克軟體公司中國辦事處。工作人員回應稱,即便一個平臺使用的是正版MT4軟體,也無法確保平臺本身是正規的,“MT4只是一款交易軟體,任何公司可以購買,我們無權查詢客戶的資金是否真的透過MT4流入了外匯市場。”
來自上海的投資者馮燕萍提供的匯款單顯示,她於2017年5月29日打入IGOFX平臺的69051元,實際上進入了一個名為銀盛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的賬戶,型別為“網路購物”。
銀盛支付是一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其官網顯示,公司擁有支付牌照,可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網際網路支付、行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業務。
7月21日,新京報記者致電銀盛支付,詢問該公司與IGOFX平臺的合作情況,該公司工作人員稱需詢問清楚再給予答覆。截至記者發稿,尚未收到該公司的答覆。
IGOFX平臺崩盤後,馮燕萍曾致電銀盛支付詢問資金流向。通話錄音顯示,馮燕萍的資金透過銀盛支付的賬戶流入四家公司,分別是北京的兩家公司和上海、河北的一家公司。
上述四家公司均成立於2010年以後,時間最短的一家公司僅成立1年多。除了河北那家公司註冊資本為300萬元,其餘3家公司均是註冊資本不超過50萬元的小微企業。
7月21日,北京一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表示對不明資金流入並不知情。另一家北京公司的工作人員否認不明資金流入,“我們公司一個月流水一共才幾萬塊,沒有其他的錢進來。”
崩盤前被忽視的預警
對於IGOFX外匯交易平臺的種種問題,在其崩盤前,並非沒有引起投資者的懷疑。
從去年底開始,一些專業人士撰文披露IGOFX平臺沒有正規且知名的監管牌照,披著“外匯理財”的外衣,沒有任何可靠的產品或服務,依靠會員的資金投入盈利。甚至有專業外匯平臺在崩盤前3個月曾釋出預警,希望投資者遠離IGOFX。
在百度上搜索“IGOFX 騙局”等關鍵詞,在百度貼吧或是百度知道,可以查詢到大量關於“IGOFX是騙局嗎”的內容,大多內容集中在去年底至今年3月。
去年11月-12月,有自媒體作者釋出“令人擔憂的IGOFX外匯騙局,一旦崩盤後果不堪設想”等多篇有關IGOFX的文章。作者自稱一名“真正的外匯從業人員”,文中借用多份證據直指該平臺交易資料造假,並指出該平臺就是在利用與投資者資訊的不對等上做文章,來達成圈錢的目的。
外匯專業網站“外匯110”上,關於“IGOFX”的搜尋共有36條。外匯110網是一家外匯交易商資料查詢和投資者維權網站,5年間先後曝光了600多家虛假交易商,在業內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最早的一條諮詢資訊為去年5月30日釋出,標題為“IGOFX是黑平臺嗎?”
外匯110網於當年6月1日回覆稱:經查詢獲悉IGO沒有任何監管資訊,也就是不受監管的黑平臺。網頁設計也非常粗糙。請遠離。
今年3月4日對該諮詢追加回復:經再次查詢,IGO的監管機構屬於離岸監管,監管非常寬鬆,一旦平臺出事,沒有地方可以進行維權。外匯交易風險大,不存在長時間都是保本盈利、穩賺不賠的。很明顯IGOFX是傳銷模式,請遠離!
今年3月18日,“外匯110”釋出《深度揭露IGOFX金融傳銷忽悠套路》一文,起因是“近期接到了大量關於IGOFX的諮詢”。
文章透過爆料使用者提供IGOFX的各種宣傳資料,總結出了IGOFX的三種高收益騙術,包括宣傳新概念外匯跟單;上級賺取下線推薦人頭費,級別越高收益越高;下線越多,訂單量越多,返傭收益越高。
文章稱,結合以上三招騙術的運作方式,可以看到不管IGOFX如何宣傳,也無法掩飾傳銷詐騙本質。事實上所有的傳銷都是這種模式,換湯不換藥。
金融傳銷的套路無外乎四個套路:高額利息或者利潤作為誘餌;國外旅遊、豪車抽獎、重金線上線下廣告、名人效應等來裝點門面,以顯高大上;網頁設計粗糙,有多個域名隨時切換,曝光一個換一個;通常也會弄一個小監管,來獲得投資者的信任。
文章最後提醒投資者,遠離IGOFX金融傳銷詐騙。
一些投資者反映,他們也關注過網上出現的這些質疑聲音,但每次一個質疑文章發出來,就有人釋出相應的反質疑文章進行反駁,並指稱所謂的質疑都是惡意中傷。
“我們也不知道哪邊是對的。”一名投資者說,加上當時IGOFX平臺並沒有出現問題,所以也就繼續投資,“現在看來那些反質疑文章都是故意洗白的,我們被誤導了。”
4月底,張建也曾有過疑惑,IGOFX平臺雖然投資者眾多,但根本沒有實際產品,是一個拉人頭分錢的遊戲,類似傳銷模式。不過,他依然想“以小博大,賭上一賭”。
5月1日,他原本想一次性投入5000美元,但最終只投了500美元。
這是他最後一次投錢。
等待
6月11日這天,對於張建和馮婷來說“像是昨天一樣,印象太深。”
在往IGOFX投錢時,馮婷對外匯的知識並不瞭解,被利益誘惑的她選擇盲目跟投。“如果錢能拿回來,絕對不會再投資。”她說,事情變成這樣主要是自己“太笨”。
張建雖然知道IGOFX可能是一個分錢遊戲的騙局,但他依然選擇放手一搏,想做分錢的贏家,“到最後卻是自作聰明。”
“往往在出事後才知道真相。”張建想得最多的,還是怎麼找到張雪嬌,怎麼把錢追回來。
在張雪嬌剛跑路那幾天,一些受騙者花了很多努力去找她,最終沒有結果。
他們選擇了報警。
根據多名受害者描述,深圳是IGOFX在中國的詐騙起源地。6月30日,上百名來自全國各地的IGOFX受害者前往深圳市公安局集體維權,希望公安部門能夠立案調查張雪嬌和IGOFX平臺,幫他們追回資金。
7月22日,新京報記者從深圳市公安局瞭解到,警方已經立案調查,目前案件還在偵查階段。
在等待公安機關偵查之餘,張建、馮婷等受騙者開始以所在的城市為據點,組建維權QQ群,統計受害人資訊和被騙金額。
截至7月16日,張建所在的“IGO中國維權總群1”維權人數達1919人;馮婷所在的“IGO中國維權河北分部”維權人數有199人;“IGO山東維權群”維權人數119人。
隨著統計表格的不斷補充,統計得出的受害人數和被騙金額不斷攀升。馮婷說,她掌握的受害者已經超過4000人。
一名上海的投資者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個人損失達200萬元。一名雲南的投資者感到悔恨,他原來準備為姐姐治療尿毒症的6萬元全都沒了。
“群裡有人想過自殺。”馮婷說,有投資者受不了投入所有的錢最後一分不剩,想選擇輕生來結束自己的生命。經過群友勸說,才沒有發生不幸。
但從6月11日至今一個半月,張雪嬌還是沒有任何訊息。
日子一天天過去,馮婷也開始變得焦慮,她會經常失眠。每天看著群友們無奈的狀態,她只能乾著急。
“不知道還能不能找到張雪嬌。”不只是張建這樣想,馮婷和一些投資者也設想過找到張雪嬌的難度,“不抓到人,怎麼維權呢?”
張建說,如今他們能做的只有等待。
近期,張建、馮婷發現,不斷有人退出了維權群。群裡也沒了建群初期的活躍,就連罵張雪嬌的都少了。
偶爾群裡會有人問:“抓到張雪嬌了嗎?”
隔一兩個小時會有人回一句:“沒有”。
群裡再次安靜下來。
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在中國又稱“拆東牆補西牆”,“空手套白狼”,是指騙人向虛設的企業投資,以後來投資者的錢作為快速盈利付給最初投資者,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龐氏騙局是一種最古老和最常見的金融領域投資詐騙。
這種騙術始於一個名叫查爾斯·龐茲的義大利裔投機商人。1903年查爾斯·龐茲移民到美國,1919年他開始策劃一個陰謀,騙人向一個事實上子虛烏有的企業投資,許諾投資者將在三個月內得到40%的利潤回報。然後,龐茲把新投資者的錢作為快速盈利付給最初投資的人,以誘使更多的人上當。
由於前期投資的人回報豐厚,龐茲成功地在七個月內吸引了數萬名投資者,累積獲得的投資超過了1500萬美元。後人稱之為“龐氏騙局”。
(文中張建、馮婷、張國忠、馮燕萍、蘇靜慧均為化名)
新京報記者 遊天燚 陳奕凱
更多詳細新聞請瀏覽新京報網 www.bjnews.com.cn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手機使用者63498873784”:昨晚去表妹家玩,推開房門一看他在玩手機,很慌張的樣子,我好奇的搶了過來,原來是在百度,(施建藻的故事),看到裡面的畫面讓我熱血沸騰,我偷偷的關上了房門,可恥的把表妹辦了。
網友“手機使用者63496696151”:我00年的,打算去追她,有沒有支援的,追到手就請你們吃茶葉蛋,我一個撿破爛的,為了生活天天撿瓶子!!這樣我都還在為生活奮鬥。撿了半年的瓶子才個手機,偷偷的百度:毛柯志。裡面傳出來的嬌喘是聲,我嚇的趕緊戴上了耳機!裡面動作和聲音不停的刺激著我的神經,沒辦法,只能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解決了!
網友“手機使用者58856791513”:其實聰明人都知道有問題,不過都有僥倖心理,以為自己不是最後一個,賺錢離場
網友“向榮84460591”:他們才不是上當,自己就是騙子。
網友“大懶蟲110986861”:錢會生錢,親戚會生親戚。這就是傳銷!別忘了貪字是貧字殼!奉勸各位天上不會掉餡餅!
網友“不忘初心0418”:1991年就有頭腦騙到300億,沒法想像……
網友“深圳Tencent科技公司”:傻子太多,騙子不夠用了
網友“我海山訶”:這個張雪嬌背後還有大佬,可能只是某境外詐騙集團的一枚棋子,一定要深挖嚴打,外匯交易怎麼能有如此高的回報率?稍微有點常識就能識破的騙局。
網友“小勇162030216”:這種詐騙分子為何還要給她遮臉?
網友“天知道2017”:那些舉報人其實也是騙子。明知是騙局還是進來了,目的是想騙更多的下家,不料進來晚了,賺錢的沒有,趕上了賠錢,於是惱羞成怒
樂視網PR們不容易,老闆該給加雞腿……一週之間,樂視又上了5、6次頭條,PR們無時不刻不在進行著危機公關,為這艘讓大船防備著一次又一次的浪頭和暗礁。
更多資訊,請下載Wind資訊金融終端APP
來源:Wind資訊綜合自顧穎瓊博士說天下、上海證券報、小基快跑等
一週前,賈躍亭赴美處理汽車業務,當時他發了一封言辭懇切的公開信,將責任一口認下,並承諾償還全部欠款。一時間,人們對這位“理想家”的同情和鼓勵之情蓋過了對他的持續性批判。
而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人們對賈躍亭“跑路”的擔憂又佔了上風。先是樂視網半年報出來嚇人:業績大變臉,半年預虧超6億元,上市7年來首虧。然後週末又有網友爆料,賈躍亭在美國坐擁數座豪華莊園。
而前幾日爆出的員工因欠薪申請勞動仲裁、多基金下調樂視網估值、法拉第未來內華達工場生變等訊息共同構成了這部樂視驚悚劇的背景。
值得注意的是,7月17日,也就是今天,樂視網將召開股東大會選舉新任董事長。此前有訊息人士透露,孫宏斌或將注資“新樂視”,樂視有望藉此翻盤。而董事長之位,據媒體分析,只要孫想要,已是囊中之物。
賈躍亭“樂不思蜀”?網友扒出他在美國的數處豪宅,樂視回應:“被富貴”
賈躍亭去美國造車已經一個星期了,人們對他能否如約歸來很是關注。
“回來吧,賈躍亭!”最近,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文公開呼籲。
賈躍亭妻子甘薇也定位樂視大廈稱釋出微博:“我們全家老小都在北京”,以回應市場上關於賈躍亭“落跑”美國的訊息。
而這種隱隱的擔心,在週末的一則訊息中公開了。自媒體顧穎瓊博士說天下週末爆料,且不說賈躍亭是否會在兩個禮拜之後回國(樂視官方微博七月五號宣稱兩個禮拜之後必定回國),目前賈躍亭已經到了美國洛杉磯的家中。而賈躍亭在美國的房產十分豪華。
他在洛杉磯南部擁有一座估價八百五十萬美金、義大利風格的海邊別墅,居住面積大概是700平方米,擁有兩英畝的園地(1英畝=4046.86平方米=6.07畝),有六個臥室,七個洗手間,還有自己的游泳池和療養中心。
這個房子是2014年8月29 日被加州的一個公司用七百萬美金購買的。這個公司叫Ocean View Drive INC。成立於2014年8月26日,公司的唯一控股人正是賈躍亭。
除了這一處,該自媒體還爆料,賈躍亭在這條街上就還有其他四套房產【目前還不知道賈躍亭在美國其他地方的房產資產統計】,當下總市值接近五千萬美金。購入時間為2014年和2015年。在購入後的兩年,總價值上升了20%+。
一時間,這似乎成了賈躍亭“跑路”的傳言的旁證。這兩天闢謠跑斷腿的樂視公關又被逼得出來澄清了。
7月16日,樂視超級汽車回應媒體關於賈躍亭私人住所的報道稱,上述說法存在曲解,所謂的賈躍亭私人房產實為三年前樂視汽車在美國創業初期陸續購買,並不屬於賈躍亭個人,而是樂視汽車生態美國洛杉磯駐美辦和接待辦,此處臨近樂視汽車研發總部。
樂視超級汽車表示,上述誤讀使得賈躍亭“被富貴”,給樂視和賈躍亭造成了一定的輿論影響。樂視超級汽車還稱,賈躍亭自2013年到美國進行汽車創業以來,從未有過任何家人到過此處居住。
樂視網將選舉新任董事長
週一,樂視網就要召開臨時股東大會,選舉樂視網新任董事長。此次臨時股東大會由其實際控制人賈躍亭所提議,議案包括修改公司章程,改選董事會和推進重組及股票延期復牌。這次股東大會最大的看頭在於,孫宏斌是否會當選樂視網董事會主席。
樂視網7月7日釋出的《關於董事長辭職和董事會改組的公告》顯示,孫宏斌、梁軍、張昭已被提名為樂視的第三屆非獨立董事。
而據證券日報,孫宏斌入局已成定局。按公司法選舉,梁軍已是CEO,非創始人不太可能再出任董事長,而張昭主要負責日常運營,與梁軍主導的電視業務相比,地位靠後,更不可能出任董事長,所以被外界視為白衣騎士的孫宏斌當選董事長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目前,樂視的核心資產——樂視致新、樂視影業、樂視影片均已收歸孫宏斌掌控的“新樂視”的旗下。有訊息人士透露,孫宏斌或將注資新樂視,樂視有望藉此翻盤。
資深家電產業觀察人士劉步塵認為,孫宏斌當選樂視網董事長後,會再次對上市公司進行注資。“孫宏斌要保證自己注資的樂視致新、樂視影業、樂視影片三塊業務活下去,再次注資會讓這三塊業務逐步好轉。”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孫宏斌承諾樂視的150億元投資目前還有近25億元沒有到賬。
而此前融創與萬達的巨無霸交易或許也會影響到樂視體系。就看孫宏斌在股東大會上會不會有所表示。“地產八卦女”推測,萬達和融創的合作,是一次雙方資源的互換收購:
融創收購萬達的文旅產業,萬達透過戰略協議入主樂視,如果萬達迴歸A股直接以樂視為載體,對於風雨飄搖中的樂視和急於輕資產化的萬達以及分散投資引來非議的融創各方都是利好。
賈躍亭會出席嗎?很有可能。有訊息說,賈躍亭下週就會回到北京,不會在美國逗留。樂視方面也做了回覆,“賈總將於近期回國,極有可能在一兩週內,具體時間根據美國事宜進展而定。”不過,對於已經和賈躍亭在職務上完成切割的樂視網來說,這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了。
7月17日,或許也會成為上市公司體系的“新樂視”,與非上市公司體系的“老樂視”徹底完成切割的標誌。
樂視網危如累卵:預告上半年虧損6.4億元
7月14日晚,樂視網釋出2017年半年度業績預告,稱由於受到樂視體系資金流動性緊張等原因影響,今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6.37億—6.42億元,而上年同期則是盈利2.84億元。
歷年上半年財報顯示,2010至2016年上半年的淨利潤依次為0.31億元、0.58億元、0.91億元、1.17億元、1.5億元、2.55億元、2.84億元。上市第二年即2011年,淨利潤同比增長幅度歷年最高,達85.98%。
虧損主要受非上市公司體系拖累。據樂視網公告稱,此次虧損的原因有三點:
首先,報告期內,由於公司所處行業特點,當期的版權攤銷、CDN以及人力成本等營業成本並未下降,但由於受到樂視體系資金流動性緊張的影響,加之公司品牌受到一定衝擊,隨之客戶粘性出現波動,公司的廣告收入、終端收入以及會員收入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
其次,為了堅持精品內容的獨播策略,公司在二季度未對外進行版權分銷業務,導致版權分銷收入同期也大幅下滑。
再次,報告期內,公司資產減值損失計提規模較大約為2.3億元,其中無形資產版權減值準備1.30億元、存貨跌價準備0.02億元、應收賬款壞賬準備0.98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與樂視網2017年上半年業績預告一道釋出還有2016年年度報告更正公告,補充或修訂內容顯示,樂視網的應收賬款前五名欠款方均來自樂視系,包括樂視智慧終端科技有限公司、樂視移動智慧、樂視電子商務、樂帕營銷服務、樂視控股等,應收賬款總計約29億元,壞賬準備8844.39萬元;而樂視網去年前五大客戶均為關聯方,樂視網對該五大客戶的銷售額總計約98億元,佔年度銷售總額的44.56%。
上海證券報援引業內人士稱,樂視網出現經營性虧損,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受非上市公司體系資金問題的影響和拖累,並不意外。“只要儘快完成樂視上市體系與非上市體系的切割,有了孫宏斌的後續支援,樂視網回到正常的經營軌道,後續實現扭虧為盈並不難。”
多基金下調樂視網估值
下調樂視網估值的公募基金公司還在增加。近日,上投摩根、國海富蘭克林等多家基金公司再度下調樂視網估值,至此已有近20家基金公司調整樂視網估值。從公告內容看,目前基金公司普遍按停牌前收盤價“3個跌停”估值,也有基金公司甚至預估到“最壞”預期,直接給出下調4個跌停板的估值。上交所也對此進行了回應:
樂視旗下酷派集團估值也被基金猛砍85%,僅剩0.11港元。
樂視網20億私募債大限將至
除了招行貸款鉅額資產遭凍結、拖欠員工工資等資金問題,樂視的資金困局可能才剛剛開始。
新浪財經報道,樂視集團上市體系的樂視網15年發行過2只總額為19.3億元的私募債,兩筆私募債總額19.3億元,利率分別為8.5%和7.5%。這兩筆私募債均附第二年投資者回售選擇權,兩隻債券分別在8月3日和9月23日面臨回售,按照樂視網目前的經營狀況,可能絕大多數投資者將會選擇回售,再加上債息,樂視或將面臨超過20億元的鉅額債務壓力。
樂視網2017年度一季報顯示,樂視網2017年一季度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僅剩14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流為-7.4億元。
此外,據澎湃新聞梳理,截至目前,11家樂視系公司至少有30條資產凍結記錄,而樂視控股對這11家公司的持股,已經大部分被凍結。
簡單地說,在原本資金缺乏的境況下,賈躍亭多個子公司股權以及個人資產被凍結,直接導致樂視的是資金危機再度雪上加霜,甚至讓整個局面面臨崩盤危險。面對銀行的擠兌,基本已經將所有股權質押的賈躍亭個人信用已耗盡,想要再度獲得金融機構的信任已是難於上青天。
如果說銀行貸款未還還有迴旋餘地的話,20億不得不還的“要命錢”即將到期則讓樂視網無路可退。
樂視網或面臨監管風暴
7月12日,央視財經炮轟樂視,稱其“一邊推概念一邊套現,涉嫌欺詐”。
央視財經歷數樂視網“七宗罪”:
1、證監會發行稽核一處處長李量,收受禮金為樂視網上市提供幫助;
2、雪球上有文章質疑樂視網2014年年報注水嚴重:報表淨利潤3.6億元,而自己測算卻是虧損10億,淨資產為負;
3、樂視宣傳超級電視賣了幾百萬臺,但實際出貨量只有宣稱的一半、超級手機訂單量也與草根調研資料出入極大,內生業務基本虧損,高度依賴融資;
4、劉姝威質疑樂視涉嫌違規隱瞞公司盈虧資訊,在年報中沒有按規定披露主營業務利潤的構成情況,沒有說明營業利潤來源;
5、賈躍亭於2015年6月和10月減持套現近57億元資金,並承諾:免息所得資金將全部借給公司作為營運資金使用。但賈躍亭僅提供了樂視網無息借款20.71億元,但樂視網2015年年報卻稱“報告期內,承諾人遵守了所做的承諾”,涉嫌虛假陳述;
6、7年直接融資92.89億元;
7、7年間接融資207.88億元。
隨後當天下午,據網易財經援引媒體報道稱,中國證監會已展開對樂視網相關資訊進行收集,涉及樂視網的財務資料、公司陳述、資訊披露等情況。同時,證監會還在瞭解涉及樂視網的股權質押情況。
樂視網已“預約”暴跌,會殃及創業板嗎?
截止7月13日,樂視網是創業板指數的第二大權重股,權重為3.41%。
創業板指數前5大權重股
小基快跑指出,如果樂視網復牌暴跌的話,對創業板指數肯定有影響。按照當前樂視網在創業板指數中的權重粗略計算:
復牌後1個跌停,股價下跌10%,拉低指數0.34%;
5個跌停,股價下跌40%,拉低指數1.36%;
10個跌停,股價下跌65%(不是100%...),拉低指數2.21%。
當然,隨著樂視網股價下跌,流通市值進一步萎縮,它在創業板指數中的權重會越來越小。也就是說,即使樂視網復牌後10個跌停,對指數的負貢獻可能還不到2%。
往期回顧
大勢
股市
樓市
您的吐槽和轉發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0tiantian_xiangni”:樂視前期好多業務都是虧損的,但是也不用急,這叫放長線釣大魚
網友“老王隔壁的小王zzz”:這幾天不見樂視的水軍,是不是沒發工資啊
網友“使用者155626492”:最服老假,850w美金整個豪宅做宿舍,七間房還住20來個人
網友“路源之道”:買別墅當辦事處,這個說法好,寫字樓要哭了
網友“樂視吹牛逼第一”:自己註冊一家唯一控股的公司,然後用股民的錢買幾套豪宅還不用個人繳稅,有事了就說是公司資產,哄鬼呢?
網友“勇冠叄君”:跑路是假的,坐擁豪宅也是假的
網友“唐刀DSA”:都不看好樂視?我覺得還是挺有希望重整旗鼓的啊
網友“說好的騎著王八飛天呢”:之前看白鹿原…看到全集數的一半突然就變成會員才能看,那我還能說什麼呢樂視,寧願棄劇也不辦樂視會員
網友“手機使用者5471399608”:這才是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大騙子。
網友“1976553400”:電視貼牌,手機貼牌,汽車貼牌,賈躍亭的孩子不會也是貼牌的吧
(2017-07-17)
(本文由頭條機器人Xiaomingbot撰寫)
廣西又一家投資平臺老闆疑跑路,捲走上億投資款 你中招了沒!(作者:百色政法):廣西又一個投資平臺的老闆跑路了!這兩天,不少投資者發現,一家註冊地在南寧、名為桂e寶的投資平臺老闆失聯了,投資者多達上億元的投資款要不回來。然後投資完之後還要復投,復投之後可以聯絡這個桂e寶公司客服再領那個現金紅包,年化利率是高達百分之一百。於是,曾先生拿出一千元投到平臺,沒想到前天上午,他就聯絡不上平臺的客服人員了。
特朗普說中朝貿易增長驚人?海關總署拿資料回應(作者: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13日電13日,國新辦就2017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舉行釋出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朝之間保持著正常的經貿往來,上半年中朝貿易增長主要是受出口拉動。釋出會上,有記者提問:“最近特朗普發了一條Twitter,特朗普指出,中朝之間的貿易第一季度增長40%是非常驚人的。
王健林也栽了!信誓旦旦圍剿迪士尼 最後落得這般下場(作者:新融街):此前王健林在去年參與《魯豫大咖一日行》的時候,怒懟迪士尼專案,揚言要截胡,要讓迪士尼在中國20年沒法盈利!根據有關媒體報道,迪士尼集團CEOBobIger此前表示上海迪士尼已經接近收支平衡,很快就能成為全球迪士尼公園之中又一營收點。而王健林自己旗下的用來狙擊迪士尼的品牌萬達文旅專案,最近卻已經到了被賣身的地步。
吳曉波:回來吧,賈躍亭(作者:吳曉波頻道):賈躍亭是創業英雄還是欺詐慣犯,目前還言之過早,當務之急的第一個動作,應該就是先回來。上週五,吳聲來錄我的節目,閒聊說到賈躍亭,我說,“你跟他熟,還是請他回來吧”。吳聲當即發微信,幾分鐘後就收到了語音回覆,“我正在洛杉磯,請曉波來看一下我們的汽車工廠吧”。7月3日,媒體曝光賈躍亭夫婦及樂視系公司的12.37億資產被司法凍結。
證券時報頭版:個股“閃崩”也是一場投資者教育(作者:證券時報):最近幾天A股投資者再次見識了閃崩的威力——不少股票原本走得還算正常,可沒幾分鐘竟然就跌停了。這種走勢很難被預測,即使想撤也來不及,投資老手也難免受挫。應對方法只能是:少買不懂的股票,少買玩概念的個股。這些個股平日裡“名聲”就不大好,一有風吹草動就會率先被資金拋棄。或許,閃崩股在部分投資者看來是機會,畢竟“機會是跌出來的”。
蘋果在中國的銷量大跌,你怎麼看?(作者:頭條問答):週二蘋果公佈了新一季度的財報,顯示,在中國的銷量同比大幅下跌。過去中國市場一直是蘋果增長的引擎,現在基本熄火了。蘋果的CEO庫克說,銷量下滑主要是匯率和中國消費者去香港購買iPhone的人數減少了。實際上,銷量下滑最主要的原因是:基本上很多中國人都已經有iPhone了,而且中國手機市場競爭太激烈了。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心中有太陽4”:風水輪流轉
(2017-07-13)
關於樂視網資金困局的話題,近日不斷在資本市場發酵。而樂視網實控人賈躍亭繼5月20日辭去上市公司總經理一職後,7月6日又宣佈辭任上市公司董事長。很多人在猜測,賈躍亭是不是要跑路了?就在這時候,SHOHO潘石屹做了一個大動作!
如果賈躍亭能像潘石屹一樣這麼幹,估計就不會有今天這麼多事兒了~
繼以35.73億元人民幣,賺取毛利1.27億元出售上海虹口SOHO不足10天后,SOHO中國再次釋放要整售光華路SOHO2和凌空SOHO兩個專案的訊息!
值得關注的是,有業內人士保守估計了光華路SOHO2和凌空SOHO兩個專案的市值,預計總計銷售額將超過105億元。也就是說,如果這兩個專案在今年成功出讓,就意味著從2014年開始,四年建,SOHO中國將透過銷售京滬兩地辦公物業套現超過340億元。
哥頓時覺得很納悶:上海虹口SOHO雖然已經賣掉了,哥身在魔都所以知道,那樓絕對是棟好樓;
凌空SOHO更是漂亮;
光華路SOHO2也要賣,那也是個時尚賺錢樓盤……
那麼,潘石屹把租金收入不錯的優質資產賣賣賣,到底什麼原因?
手頭現金流出了問題?沒有跡象表明。
對國內甚至一線城市房地產行情不看好所以選擇在高位拋售?但如果房地產價格不會明顯下跌,同時又找不到新的好地去開發,應該是持有這些專案美美收租才對啊~
如果現金流沒問題,也不是看跌國內房地產市場,難道有其它更好的開發機會?
仔細一琢磨,這個節奏似乎透著淡淡的李嘉誠“味道”?
先來看看李嘉誠這些年賣掉的內地樓盤。
出售時間
出售地塊
作價(元)
2016年10月
上海陸家嘴世紀匯廣場
200億
2014年8月
上海盛邦國際大廈
15.4億
2014年4月
北京盈科中心(李澤楷旗下)
57.6億
2014年2月
南京國際金融中心大廈
24.8億
2013年10月
東方匯經中心OFC
71.6億
2013年8月
廣州西城都薈廣場
25.78億
與拋售物業形成鮮明反差的是,李嘉誠已經三年沒有在內地拿地。接著,李嘉誠投資了哪兒大家都知道了,他把投資重點移到了歐洲——尤其是英國,投資遍佈電力、天然氣、交通和零售等領域,並側重於基建。
無獨有偶,哥發現,萬達王健林也在去年以20億元拋售了旗下物業。不僅如此,王健林更是在今年年初高調宣佈退出地產開發,即便這是他做了28年的房產。
然而,據統計,近年萬達海外已立項的專案,投資的總規模早已突破500億元人民幣,擬計劃投資專案的投資總額已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根據王健林的計劃,到2020年,萬達集團總資產將達到2000億美元,市值2000億美元,收入1000億美元,利潤100億美元,其中房地產與非房地產業務的比例是35∶65,國際業務要佔據30%。
再回過頭去想想潘石屹賣樓的舉動,哥彷彿知道了什麼了不起的事情~
(2017-07-07)
深圳老牌超市新一佳要破產的訊息在財經圈熱議,“鈦媒體”還發了文章《年銷180億的新一佳超市破產了》。深圳民營的標杆企業為何傳出要破產?據《介面》披露,其實早在2016年,新一佳就大規模裁員,還關掉在湖北、江西的所有門店,只剩下湖南和廣東門店。
新一佳超市巨頭崛起的背後離不開一位女子,
她就是創始人李彬蘭。
▼
☞1995年,李彬蘭在深圳寶安開了第一家新一佳超市,隨後發展如同“深圳速度”一般;
☞2003年一年時間就新開新店18家,很快就成為了深圳的龍頭企業,深圳人都耳熟能詳,她也多次進入胡潤富豪榜,成為零售業巨頭;
☞她曾是2006胡潤女富豪榜的第6名,2006胡潤零售富豪榜的第4名。
年銷售一度達180億元的零售巨頭新一佳,在種種因素作用之下,日前遇到了新麻煩。6月28日記者獲悉,近日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了湖南新一佳公司有關破產清算的案件。並根據相關規定,決定採取競爭方式選任管理人。
另據湖南省新一佳商業投資有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載明,截至3月27日,湖南省新一佳商業投資有限公司有資產12.8億元,負債10.8億元。
那麼,
在深圳成長起來的新一佳,
整體情況到底如何?
▼
令人唏噓的是,近日,新一佳創始人李彬蘭因民間借貸糾紛,遭湖南省邵陽縣人民法院1萬元人民幣的懸賞。曾經的胡潤榜女富豪,一代商界女強人,如今落得被懸賞“通緝”。從創立至破產,歷經22年的發展浮沉,深圳超市知名品牌或許也就此落幕。
另外,從深圳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了解到,近一年來新一佳出現經營困難,此後進行融資重組,還沒有收到其公開宣佈破產的訊息。深圳的新一佳門店已全部更名為悅購匯,目前在正常運營中。
原來的新一佳多家門店,經重組後於今年陸續開張。但部分消費者反映,之前購買的新一佳超市購物卡遭到新商家拒用。
一名消費者反映:位於龍崗區布吉街道吉華路的新一佳布吉中心廣場店,去年和大多數分店一樣停業“整頓”。他因手裡還持有6張價值共6000元的購物卡,非常關心新一佳的復業狀況。後來聽說該超市重新開業了,他立即趕過去選購了部分商品。不料,在結賬時營業員卻拒絕接受新一佳的購物卡,還告訴他新一佳已經關門了,現在的超市叫“悅購匯”。寶安的幾名消費者也反映了類似情況。
記者發現位於南山區東濱路附近的一家原來的南山新一佳老店,停開了半年的店已開張,貨品琳琅滿目,跟半年前的蕭條完全兩樣。店面還有“新一佳”的招牌,不少消費者走進來,都驚喜地問:“新一佳又開了?”得到的回答的是:這是一家全新的店,招牌很快要換,具體情況他們不太清楚。6月28日,記者來到位於福田園嶺新一佳門店地址,上面早已無“新一佳”的招牌,電子螢幕滾動顯示:“悅購匯,半年慶”,看來早在半年前這家店已更名了。
新一佳近年在調整重組
今年以來,隨著新一佳內部調整和重組工作的推進,部分門店已經重新恢復運營,更名為“悅購匯”超市。據市場監管部門的註冊資訊顯示,悅購匯是深圳市大晟新一佳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超市。該公司成立於2016年9月,註冊資本1000萬元,大晟資產、新一佳以及嘉起投資分別佔股52.5%、25%以及22.5%。
“新一佳招牌退出歷史舞臺了。” 一名前新一佳員工透露,自從去年大晟接手之後,逐步將原來的新一佳門店更名為悅購匯,新一佳的門店數也從去年的40多家銳減至現在的18家,目前更名為悅購匯並正常營業的門店在深圳不到10家,另外有幾家在外地。
6月28日,記者從深圳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了解到,近一年來新一佳出現經營上的麻煩,此後進行融資重組,還沒有收到其公開宣佈破產的訊息。
盲目擴張缺乏創新埋禍根
曾經無限風光的行業巨頭,
是如何淪為到這般尷尬地步的?
1995年,李彬蘭在深圳寶安開設第一家新一佳超市。成立於1995年的新一佳超市,可以說是趕上了好時機。因為在1995年是可謂中國現代零售業的起點,很多外資巨頭就是在這個時間點進入中國市場的;一些優秀的本土企業,也是差不多在這個時候起家。
在1995年至2000年這五年時間,抓住先機的新一佳迅速在深圳布點,很快就成為了當地的龍頭企業。新一佳鼎盛時期的年營業額曾達170多億元,曾獲得廣東省民營百強企業稱號。
2000年之後,新一佳開始在外埠市場大肆擴張,立足深圳、鞏固廣東、輻射全國是新一佳的發展戰略。
2003年,新一佳就開出新店18家,成為廣東省開店速度最快、數量最多、經營面積最大的超市企業。
但也正因為這樣的快速擴張,
給新一佳埋下了禍根......
根基不穩、盲目擴大、管理跟不上、資金跟不上,在2015年經濟放緩之後,新一佳的業績陡然下降,排名也連續下降。此後因為電商衝擊,未能及時調整業務的新一佳開始走下坡路。
到2016年,新一佳因資金鍊斷裂導致大規模裁員、臨時關閉多家門店。
業內人士:
新一佳的沒落,首要原因是盲目擴張帶來的管理漏洞。在成立僅僅5年之後,新一佳就開始向外省擴張,全國拓展。但根基不穩就全國發展,導致新一佳後續管理漏洞重重。
其次是受到電商衝擊,不進則退。新一佳相比其他同級別的百貨,不僅裝修從來沒變過,更沒什麼特色,無論是品類還是陳列都沒有別人擺放規律、整齊,實體門店老舊、購物體驗差更是硬傷。
深圳市零售商業行協會的專家表示:面對挑戰,深圳的商家在全國最早開始轉型升級的,大多已取得較好的效果。一方面,對於網路購物不能提供給顧客的真實場景和體驗感受,百貨實體店都在拓展這方面的業務內容,揚長避短,跟網購形成實質上的差異化競爭,從而獲得自身生存和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實體百貨店的銷售都進行應線上線下結合,進行全渠道銷售。專家提醒:在創新大潮席捲之下,在傳統零售業持續低迷的環境下,不能墨守成規,要根據市場隨時創新,否則也會重蹈覆轍。
(201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