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趙紅梅,今年34歲,是個剩女,外企白領,月薪兩萬,由於年齡的增長和父母的逼迫,最近開端相親了。這次相親的物件是媽媽初中同窗的兒子,由於同在一個城市,媽媽讓我們兩個互加了微信本人聯絡,找機遇見個面。
在網上聊了幾次,覺得他這個人還不錯,特別是聊天時發來的音訊,字字句句都透露著濃濃的文化氣息,素日裡粗心大意的我還挺被這種文藝青年吸收的,於是約好了在徐家彙公園見面。
下午一點在公園碰頭的,不斷聊天,聊了幾個小時,天氣還有點悶熱,我說渴了,去天橋那邊咖啡廳坐坐吧,只見他霎時從揹包裡拿出一瓶礦泉水:“我準備了喝的。”聊得差不多了,覺得有點不適宜,我萌發退意,他也發覺了。於是乎說:你別走啊,大老遠的過來飯都沒吃就走,我特地想要請你吃一頓好的呢!我也硬著頭皮跟他來到家西餐廳,我點了份七分熟牛排和一杯82年拉菲酒,還有一些小甜點,想宰他一頓再撇開他,不能白來一趟。
忽然男的問我:“你覺得我怎樣樣,經過今天的理解,你會和我結婚嗎?”我當時愣了一下:結婚?我們才見第一面就談結婚不免有點太快了吧!
我們還是先從朋友做起,多理解理解吧,我如今也不能這麼快回答你,結婚這種事情是很崇高的,不是買菜隨意能夠做決議啊!那男的當時就說:
“你和我出來見面,我請你喝水吃飯,不就是為了卻婚做鋪墊嗎?那既然你沒這個想法,你幹嘛點那麼貴的牛排呢?我看了那牛排的價錢,你這頓飯都快趕上我一個月工資了!”
我立馬發飆就說:“我點貴的菜怎樣了?我本人付錢啊,放心吧,不用你請。”頓時就掏錢買單,瀟灑走人。
各位看官你們給個意見,我一個剩女該找什麼樣的男朋友?他這樣的能結交嗎?
喜歡請點選關注喲
九零後有自己記憶中難忘的插卡遊戲機,零零後則被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圍繞,八零後印象深刻的卻是小時候的純真生活。八零後的小孩子沒什麼特別的玩具,最珍視的就是同學之間的情誼,往往才一下課,後桌的同學就拍打前桌同學的肩膀,召喚她扭過頭來聊天。
圖中是一位八零後的學生再打排球。那個時代的排球幾乎屬於全民運動,許多小孩子都夢想著能去參加排球比賽,然後拿幾塊金牌回來。
八十年代的生活條件相較以前已經好了許多,人們的傳統思想也開始稍稍解放,許多學生也慢慢穿起了稍顯保守的泳衣。
圖中是80年代的學校。那時候中午下課後,許多學生由於離家較遠,便約相好的同學一起打乒乓球打發時間。許多人一邊吃飯,一邊不忘觀看乒乓比賽。
圖中是八十年代的大學生正在宿舍中打著撲克牌。那時候打牌也不會賭博贏錢,只是單純的消遣娛樂,整個宿舍的氛圍都很友好。
圖中推著腳踏車的婦女正在售賣冰棒。那時候冰箱還遠沒普及,許多賣冰棒的都將冰棒放進泡沫箱中儲存,上面還蓋上厚厚的被子。
圖中是八零後女孩子們最喜歡的跳皮筋。那時候只要有兩棵樹,大家就能跳的起來,實在沒有樹,那就選出兩個小夥伴來當“樹樁”。
圖中是80年代的女孩子在聊天。那時都流行女生綁兩個大大的羊角辮,再搭配上各自襯衫,顯得非常的可愛、富有青春活力。
圖中的80年代小女孩正坐在小竹車裡。那時候的小竹車也是風靡全國,所有的小孩子都想要坐在小竹車裡被父母推著走,甚至有人七八歲了都還想賴在竹車裡。
屬於八零後的記憶很多很多,即便幾十年過去了,卻彷彿就發生在昨天一樣。八十年代的孩子們穿著樸素淡雅的襯衫、長長的青色長褲、老式的解放牌布鞋,尤其是脖子上的紅領巾更是鮮豔奪目。許多小孩子都將紅領巾當做旗子來玩,有的還蒙著紅領巾假扮隱世大俠。
(2017-10-03)
在離北京城80公里的“京郊明珠”懷柔區,有上千座依山傍水的度假村,曉雨家就是其中一家。“我從小在懷柔山區長大,後來去了市裡上學。大學畢業後,我進了一家世界500強的公司工作,每天都有回不完的郵件和寫不完的PPT。”漸漸地,曉雨找不到了工作的樂趣。今年8月,她決定辭掉工作,回家幫父母經營農莊。
每天早晨8點,曉雨準時起床,開始她的田園生活。
週末和節假日是曉雨最忙的時候。“從早上就開始接待遊客,帶他們遊覽農莊,中午要去餐廳幫忙,一直會忙到晚上12點。”她說。
農莊三面環山,一面靠水,還可以欣賞到金湯長城的壯麗景色。天氣好的時候,曉雨會拍些照片發到網路平臺上,讓眾多憋在寫字樓裡面對著電腦螢幕的上班族體驗下“雲”旅遊。秋收時,她會在農莊幫忙收栗子或核桃。
說到栗子,曉雨熱情地向我們介紹農莊裡的一棵幾百年歷史的栗子樹。“這棵樹是明朝看守長城計程車兵種下的,結出的栗子顏色黑亮,摸上去有油潤的手感,味道甜且脆,是最正宗的懷柔油慄。”
除此之外,農莊還有幾個魚塘,養了近5000尾魚,包括鱘魚、虹鱒和金鱒。“養魚用的水都是山裡的泉水,含很多礦物質,用這水養的魚沒有汙染,肉質更鮮美。”
最受遊客歡迎的是鱘魚,最大的將近300斤,一條魚可以做清蒸、紅燒、糖醋等15種吃法。
“最近這幾年,魚子醬也很受歡迎。這條是白化鱘魚,由鱘魚基因變異而來,機率很小。這種魚產的魚子醬市場價賣到一勺幾萬美元。”曉雨介紹道。
另一個魚塘裡養的是專門用於繁殖的種魚,為了防止附近的村民偷魚,農莊裡養了5只藏獒。
冬天時,曉雨會給種魚做檢查,看是否可以做孵化。
在農莊裡,還有一間屋子是專門用於魚苗孵化的操作間,“一條雌魚每次可產上百萬枚魚卵,但是鱘魚繁殖對環境、水質、水溫要求很高因此成活率很低。所以,目前鱘魚在市場上仍是比較少見的水產。”曉雨說。
“農村裡經常停電,曾經有一次夜裡停電,魚塘裡的魚全死了,損失了上百萬。”曉雨說。圖為農莊裡配備的發電車。
不忙的時候,曉雨會去菜地裡摘菜。“農莊裡的飯菜都是用自家種的菜做的,沒有農藥,新鮮又健康。”
曉雨家的農莊就像一個小型動物園,養了禽類、兔子、綿羊和蜜蜂。到了夏季,曉雨還會幫家裡的羊剪毛。
“兔子是我養來玩的,開始只養了3只,不到一年就到20幾隻了。”曉雨說。
上學的時候,每年寒暑假曉雨都會回到家裡農莊幫忙。“雖然山裡也挺好玩的,但每次看到同學們都在社交平臺上曬旅遊照,也超羨慕。”
完成一天的工作後,曉雨會和父母、員工一起吃晚飯,聊家常。
最近,曉雨正在籌劃發展線上農場,把家裡產的東西放在網上售賣。對於回到城市工作,曉雨暫時還沒想過,“今年先在山裡待著,享受下逃離城市的生活。”
(2017-10-19)
80後女白領曉雨回鄉做起“少莊主”已有三個多月,不少網友為她的勇氣點贊,也有網友懷疑她是“富二代”,不擔心生計問題,是在炒作自己。其實,曉雨並非“富二代”,“少莊主”的稱號也是來自朋友,回鄉後的生活並不比原先的工作輕鬆,她把這份工作看作另一份事業的開端。
勇於辭職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奮鬥。十八大以來,農村發展備受關注,各項政策非常有優勢。農村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曉雨便是其中一例,放棄20萬年薪回到農村,創造自己的夢想。
走在鄉間的路上,儘管備受質疑。依然走的堅定和漂亮。
我們的夢想在希望的田野上,只有努力,無論在任何地方,我們仍會把夢想點亮。
(2017-10-21)
年薪20萬女白領辭職 回鄉創業做"少莊主"
2017-10-20
北京青年報
農莊裡飼養有綿羊,曉雨會在夏季幫家裡的羊剪毛
近日,一篇介紹80後女白領辭掉工作,歸隱田園,變身“少莊主”的文章廣泛傳播,文中的主人公是此前已經工作了7年的曉雨。今年7月,曉雨辭掉年薪超過20萬元的工作,回到懷柔老家幫助父母經營自家農莊,養魚、做農活和招待遊客,不少朋友稱她為“少莊主”。目前,曉雨三個月的個人收入還不足萬元,但她不後悔,“我回家是追求另一種幸福感”。
辭職回鄉成為“少莊主”
曉雨從小在北京懷柔山區長大,小時候的願望是走出去,到城裡努力工作,過上更好的生活。從北京工商大學管理專業畢業後,曉雨進入一家世界500強公司從事設計相關工作,之後又陸續跳槽到一家知名網站和一家網際網路公司。7年下來,曉雨已經在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做到了主管,並經常出差接觸客戶,幫助公司進行商務拓展。
然而,就在今年7月份,曉雨選擇了辭職回鄉。
曉雨說,長期高強度工作讓她的身體難以承受壓力,而且經常失眠,特別疲憊。“身體的原因迫使我停下來思考,年紀輕輕的就身體不好,確實要考慮一下今後的生活和工作應該何去何從。”
那段時間,曉雨恰巧看到一些高學歷知識分子回鄉創業的訊息,“正好家裡有一個農莊,父母兩人長期經營也比較辛苦,就開始考慮辭職回去了。”
周圍很多朋友聽到這個訊息都對曉雨表示支援,不少人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嚮往。還有曉雨的父母,雖然不忍女兒放棄體面的工作,但聽完曉雨今後的打算,最終還是支援了她的選擇。
就這樣,年薪超過20萬的80後女白領辭職回鄉,成為了自家農莊的“少莊主”。
嘗試改變傳統經營模式
從2000年開始,曉雨的父母開始在老家懷柔經營農莊,建築仿照自家院落,餐飲也大多取材於自己種植的蔬菜瓜果。但近幾年,農莊的經營狀況越來越不好。
曉雨覺得,這是因為父母之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經營模式已經過時,跟不上網路時代的發展步伐。“主要的表現是父母不太懂宣傳,他們努力提升農莊的服務水平,認為做好這些自然就能夠增加客源。”
為此,曉雨回鄉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傳農莊,她透過一些網路平臺釋出訊息。除此之外,曉雨開始嘗試和一些微商及網上銷售平臺合作,把家鄉的農副產品推銷出去。不同於其他女生常釋出的各類生活照,曉雨在朋友圈曬出的則是懷柔老家的蜂蜜、核桃和板栗等產品介紹。
等到旅遊旺季遊客到來時,曉雨會擔當起導遊的責任,帶遊客到附近的長城等景點去逛逛,講解各個景點的“前世今生”,“遊客對我們這裡多一些瞭解,印象就越深刻,向周圍朋友推薦的時候就有話可說。”
曉雨試圖把家鄉更深層次的特點挖掘出來,並展示給人們。辭掉工作,並不等於之前7年工作經歷一無用處。對曉雨來說,工作中的管理經驗、城市裡接觸的方方面面都在影響著她,她相信這些能夠在經營農莊的過程中起到好的作用。
從年薪二十萬到月薪兩三千
辭職回鄉初期,曉雨心裡已經有了一些打算:怎麼利用老家的優勢更好地推出特色服務,如何透過景點的文化內涵來吸引遊客。但計劃往往與現實有偏差,成為“少莊主”的日子並非像計劃一樣一帆風順。最直接的表現是,7月份辭職至今,曉雨的收入不足萬元,算下來月薪只有兩三千。
自從曉雨回鄉經營農莊,生意確實有起色,但仍負債經營。對原有的生意,她只負責幫忙,盈虧仍屬父母,她的收入則來源於自己新發展的專案。但這些新專案因處於起步階段,收益寥寥。
曉雨並不在意今昔收入的懸殊,她考慮更多的是下一步增收計劃。透過對市場行情的測試,她開始尋找農副產品銷售合作伙伴,同時也打算利用農莊的環境發展少年夏令營等多種體驗活動。
除此之外,曉雨還在學習養殖等農業技術,規模性的養殖和技術性的工種她並不擅長。“曾經有一次夜裡停電,魚塘裡的魚全死了,損失了上百萬。”從那以後,農莊開始配備了發電裝置。
曉雨對以後的困難和收益差距都做了心理上的準備,她說從沒有後悔自己的選擇,“從目前來算,回家的收益在幾年內都不太可能超過我之前的工資。不過我回家也不是純為了賺錢,而是更看好未來更多的機會。這畢竟是我自己的事業,更有成就感。”
對話
80後“少莊主”:收入減少不會讓我後悔回到農村
80後女白領曉雨回鄉做起“少莊主”已有三個多月,不少網友為她的勇氣點贊,也有網友懷疑她是“富二代”,不擔心生計問題,是在炒作自己。曉雨向北青報記者表示,自己並非“富二代”,“少莊主”的稱號也是來自朋友,回鄉後的生活並不比原先的工作輕鬆,她把這份工作看作另一份事業的開端。
北青報:工作七年後,為什麼選擇回到農村?
曉雨:長時間的工作以後,我厭倦了出差熬夜加班的日子,身體和精神狀態都不對,我發現自己並不喜歡這種生活。每次回到家裡身心都會比較放鬆,我意識到其實是我想要回去。
北青報:這麼做是對城市壓力的逃避嗎?
曉雨:不能這麼說,這只是個人選擇,我並非沒有能力應對之前的工作。只是相比於城市的喧囂和擁擠,我發現自己更喜歡面對老家的山水、動物和植物,更喜歡回到農村而已。
北青報:回鄉做“少莊主”,主要收入來源於什麼?
曉雨:“少莊主”並不是說我要繼承家裡產業,況且農莊還在負債經營。父母不會給我分紅和薪資,我的收入來源於自己開發的新專案。
北青報:回到農村,生活方式有什麼改變嗎?
曉雨:衣食住行都不一樣了,幹農活的時候不化妝,穿衣服方便就好,吃飯再也不叫外賣了。閒下來的時候出門就是山水,喜歡到處走走,心情更放鬆。
北青報:現在幫農莊掙了多少錢?收入怎麼樣?
曉雨:我在宣傳和經營上做了一些新的嘗試,經營狀況是有好轉,但現在農莊整體沒有掙錢。回來三個多月,我自己的專案掙了不到一萬塊,有點少。
北青報:收入大幅減少,會後悔辭職嗎?
曉雨:不後悔啊,我有心理預期。目前來算,這幾年內的收入都不可能超過我之前的工資。不過我回家也不是純為了賺錢,而是想幹一份自己的事業,這份成就感無可取代。我爸老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總的來說,回鄉之後,我更幸福了。
(2017-10-20)
美食全球人的追求,不管是誰都喜歡吃好吃的,不好吃的從來就讓人記不住,所謂美食不過是給吃貨提供的心情愉悅菜,當然對於偽吃貨來說,美食也不過是溫飽而已。真正的吃貨即使大腿粗壯了,腹部隆起了他毫不在意,他在意的是能不能吃到更好吃的美味,這些恰恰是那些偽吃貨所不能理解的,一個不會吃的吃貨感覺什麼東西都好吃,會吃的吃貨感覺為什麼不好吃的那麼多,我能遇到好吃的那麼少,所以每一道美食都不想錯過,來看看今天的美食分享看看你喜歡嗎?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美食就是這三菜一湯了,這桌菜是我做給婆婆吃的,原因是平常都是婆婆做飯給我們吃,今天婆婆突然不舒服感冒了,作為媳婦我也不能讓她帶病做飯啊,只能自己請假回來伺候她了,結果我主動做了這樣一桌飯,婆婆吃完後非讓我辭職在家做個家庭主婦,我都不想說了,明明婆婆還年輕,讓她做個飯怎麼了,我這年紀輕輕就做個家庭主婦,讓別人笑話是輕的,以後這在家還有什麼地位可言呢?想想吃人家的嘴短,想要婆家人看得起自己,自己說啥都不能辭職,但是我這樣的飯也不至於非讓我辭職做個家庭主婦啊,大家來看看我這飯好嗎?
這是做的排骨玉米湯,補充營養還不浪費排骨,玉米也解膩,你們說這樣做湯是不是一舉多得呢,你們喜歡這樣做湯喝嗎?再去看看我做的其它菜吧!
這是為了考慮到婆婆的愛好,特意做了一個豆腐,配了一點芹菜,目的是好看一些,這豆腐炸了一下,吃著更勁道一些好看一些,你們喜歡這樣做豆腐嗎?再去看看另外的兩個菜吧!
這是我煎的魚,又加水燉了一下,說真的這魚也是想給婆婆補補才做的,不想婆婆吃完後就是讓我辭職做個主婦來回報她,想想我都該給她買些飯,就不該自己做,再去看看我的最後一道菜吧!
考慮到她生病了,吃的清淡些好,特意炒了一個空心菜杆,好吃又下飯,你們說我這飯又沒那麼多肉,也沒花多少成本,婆婆為啥非得讓我去做飯呢?這飯都不知道好吃到哪了?你們怎麼看呢?
(2017-10-18)
劉園,80後,曾經是一名手工雜誌編輯,3年前辭去在大城市的編輯工作,來到重慶酉陽楠木莊成為了公益組織樂和之家的一名全職社工。3年了,她的社工工作圓滿完成,她要離開了。
在劉園離開楠木莊的一週前,我們來到楠木莊準備跟拍記錄她在村裡的最後時光,也把她這三年來做的工作記錄下來。村裡的小學是一棟三層小樓,相比城裡的學校簡陋無比,但卻是村裡的最大豪宅,社工劉園和李慧住在這“豪宅”,一住就是三年。
她在楠木莊待了三年,關愛留守兒童和老人,三年時光已經讓她成為了村裡的一份子,孩子們把她既當媽媽也當老師,劉園說:村裡的孩子缺的不是物質是陪伴,她們的工作就是陪伴這些留守兒童,讓她們能感受到父母的陪伴。圖為村裡的留守兒童給劉園按摩揉背。孩子們會經常給她們寫信,有什麼小秘密、開心和苦惱的事情都會寫在信裡告訴她們。
聽說她們快要離開了,孩子們都跑來,想和她們一起拍張合影。為了讓村裡的人能接觸到更多的外面世界,劉園經常會邀請一些她城裡會手工在朋友們來村裡教授一些技能。圖為劉園在武漢做拼布的好友王銀到村裡教村民們做拼布手工活。劉園在村裡給村民們成立了一個村民互助會,有事的時候可以讓村民們互相幫助解決問題,在離開前召集了村裡互助會成員討論她們離開後互助會要怎樣繼續執行下去。
她平時的工作就是走訪村民家,關愛留守兒童和老人,儘自己所能給他們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問題,也陪他們聊聊天,村民們都非常喜歡她的來訪,劉園有事返城兩天,回來後會有很多孩子和村民來學校問她去哪了,怎麼不到他家去坐坐。楠木莊是個土家族的寨子,但寨子裡土家族的風俗已經快消失殆盡,劉園到來後,和村裡的人一起恢復了村裡的一些習俗,劉園和村裡的人在跳土家族擺手舞。村裡人有不懂的事,都喜歡過來請教她們,教村裡的老人用手機發微信紅包。平時沒事時,劉園喜歡和孩子們一起玩遊戲,孩子也把她當成好朋友,看到她就喜歡拉著她一起玩。劉原還是孩子們的老師,教孩子們唱歌、跳舞、寫毛筆字、背弟子規、認識自然萬物、學習禮儀等,孩子們都叫她們老師。
有些孩子家住在山的另一邊,每天上下學路上都要花2、3個小時,劉園她們經常這樣和孩子們一起去家訪。給孩子們過集體生日,父母不在身邊,生日照樣也是值得期待的一天。慢慢地留守兒童們開始把劉園當成媽媽。現在在城裡手機照相已經普及,但在村裡,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孩子們很少有影像留存。社工們就用相機記錄下孩子們的生活瞬間。三年時間,鏡頭中的孩子已經慢慢長大。離開前,劉園和李慧在一起整理這三年來孩子們給她們寫的滿滿三大箱的書信,兩個人邊看邊笑也邊哭。
劉園和村工媽媽一起看望失親的兒童,村裡有一些孩子的父母因為疾病和意外去世,這些孩子是劉園她們重點關愛的物件,在她們離開後,村工媽媽會接替她們的工作繼續關愛這些孩子。離開前一天,她們辦了一個告別會,全村的村民自發地來到會場,劉園在講述她這三年來的工作生活時,忍不住哭了起來。村民們一個個來和劉園她們握手告別,希望她們不要走,走了也要多回來看看。很多留守老人都留下流淚。離開那天,劉園和學校裡的孩子老師們一起在教學樓前拍了最後一張大合影,結束了她三年的在楠木莊的社工生活,未來她會去做一個培訓師,方向是自然教育和體驗教育,關注的依然是孩子。
(2017-10-18)
馬上就是中秋佳節了,在這闔家團圓得甜蜜節慶,怎能少的了一道賞心悅目又甜蜜醉人的酒釀南瓜呢?
再來一張,酒釀的香氣都飄到隔壁家去啦!
米酒營養成分與黃酒相近,乙醇含量低。但是可為人體提供的熱量比啤酒、葡萄酒都高出很多倍;
米酒含有十多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每升米酒中賴氨酸的含量比葡萄酒和啤酒要高出數倍;
米酒可以促進食慾、幫助消化、溫寒補虛、提神解乏、解渴消暑、促進血液迴圈。
再者,南瓜和百合的好處就更不用多說啦!
所以大魚大肉的節日聚餐後,給家人們做一道健康唯美的酒釀南瓜當真是極好的!!
接下來分享教程!希望可以幫到喜歡的辣媽!
新鮮老南瓜,1斤,有小南瓜最好,沒有就買這種大的,叫老闆切最前面的,
南瓜洗淨,去瓜瓤,削皮
比照你家盤子的寬度稍作修整,如果南瓜太長了就切掉一些,零技巧也可以切的好,剩下的邊角留下來炒著吃也是不錯的,
準備一些枸杞和新鮮百合
米酒
將南瓜上均勻撒上一層白砂糖,有冰糖的話敲碎更佳,我沒有,就用白糖了
然後再加幾勺子米酒,量隨意,
再把枸杞放上去
鍋裡放三腳架,盤子入鍋隔水蒸
20分鐘後,南瓜即刻出鍋了,最後一步,將新鮮百合放漏勺裡焯水,
PS:百合要吃脆脆的口感才好,而且百合是可以當水果吃的,所以別問我怎麼不一起蒸。
最後將焯水後的百合撒在南瓜上就尤拉啦!放涼後可以入冰箱冷藏一下再吃風味更家哦!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竹馨”:喜歡吃南瓜
網友“田東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