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下半年金融去槓桿以來,同業市場資金利率大幅上升,對商業銀行特別是資金來源依賴同業負債較重的中小銀行的盈利性造成了強勁的衝擊,金融去槓槓成為當下市場關注的焦點。但如何認識金融去槓桿以及預見金融去槓桿後續的影響,各說不一。從歷史演化中觀察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結構變化可提供新的視角。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結構發生了什麼變化
近年來,國內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結構已經異化畸形。相較傳統的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表內資產端以及表表外非保本理財資產端出現了大量的非標資產。
所謂非標資產,它的全名為“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是相對於標準化融資渠道而言的。標準化的融資渠道,如銀行貸款、債券融資等,均是在一種相對明確、規範與公平的機制保護下進行的投融資過程。非標準化債權資產則是繞過銀行或債券審批管理部門,透過某個非標準化的載體(如信託計劃等),將投融資雙方銜接起來的投融資過程,最終達到“曲線放貸”的目的。非標資產是由監管部門、金融機構與借款客戶(包括地方政府)在特定經濟形勢下共同參與作用下的一種扭曲了的間接融資方式。非標資產較早的形式有信託受益權、信託貸款等,近年來非標資產的存在形式在金融機構與監管“躲貓貓”的過程中不斷創新衍變。
銀行業表內資產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非標資產快速膨脹。經測算,截至2016年底,銀行業表內非標資產餘額達到158600.90億元,約佔銀行業總資產10.5%;和2009年四萬億刺激前相比,表內非標資產增加了約157055億元,增長了100倍左右(見圖1)。
按照五大國有行、股份制及城商行分類來審視,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的表內資產負債結構變化最厲害。股份制銀行表內非標資產佔股份制銀行總資產的比例由2009年前的不到1%上升到2016年的接近20%,特別是2011年後,佔比幾乎是直線上升。城商行的表內非標資產的結構佔比和股份制銀行極為相似。五大國有銀行表內非標占比雖然在2009年前後有所變化,但總體變化不大,2015年非標占比達到最高值時也就1.89%,不到2%(見圖2)。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結構是如何嬗變的
非標資產的實質是變相貸款。商業銀行最初投資非標資產的驅動力是規避貸款規模限制。非標資產業務出現的初衷主要是部分商業銀行為了規避75%存貸比紅線,透過將貸款轉為非標資產投資,轉換會計科目,減少了對貸款規模的佔用。直到2011年,非標資產在商業銀行表內資產結構中佔比一直很穩定,並且保持較低的水平。但是,2011年發生的一項監管政策把這種穩定的平衡結構徹底打破了,這一年之後無論表內還是表表外、無論股份制銀行、城商行還是五大行,非標資產在資產結構中的佔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裂變由此開始,變相貸款的後門從此被開啟。2011年,央行開始計劃實施一項新的貸款規模約束機制——合意貸款。這一貸款規模約束機制在實際執行中頗受爭議,直到2016年被新的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升級替代。
西方諺語說:“當上帝關上這扇門時,一定會為你開啟另一扇窗。”更加嚴格的貸款規模控制出臺後,如何規避貸款規模限制的創新大門就被頂開了。從此,銀行、企業、地方政府、部分監管機構共同參與到所謂的金融創新中,創造出各種各樣的非標資產形式。
在趟出規避貸款規模限制的路子後,規避信貸領域限制成為商業銀行投資非標資產的另一驅動力,並逐漸演變成為主要驅動力。地方融資平臺、房地產企業和產能過剩行業是銀監會限制銀行貸款投向的領域。為了規避信貸投向限制,獲取高額利潤,銀行透過引入信託公司、證券公司、過橋銀行等,以投資信託資產、資管計劃、委託貸款等形式,實現向受限制行業融資。2009年4萬億元經濟刺激方案激發了各地的投資熱情,地方政府近乎衝動地啟動了一系列週期長、回報率低的基礎設施建設類投資專案,當面臨信貸政策收緊時,地方政府措手不及,為了追求政績,地方政府必須保證專案繼續進行,因此不得不將一部分融資需求利用城投公司等地方融資平臺,以非標融資的方式變相獲得銀行貸款。在國家嚴控樓市的大環境下,房地產行業透過銀行大量貸款已不現實,只能轉而尋找其他融資渠道。由於地產開發行業的高暴利性,儘管非標資產存在通道費用、過橋費用等,地產開發依然會選擇非標資產,非標資產已成為地產開發商的重要融資渠道之一。產能過剩行業則由於產品滯銷、產品過剩,面臨經營虧損壓力,但通常在經濟維穩等複雜因素下勉強支撐,出現了大量的殭屍企業,這些企業處於或已停產、或半停產、或連年虧損、或資不抵債的狀態,應該破產但又沒有破產,主要靠政府補貼和銀行續貸維持經營,它們也構成商業銀行非標資產投資的一部分。
在規避貸款規模限制與規避信貸領域限制之外,商業銀行發現透過非標資產投資形式的不同設計可以減少風險資產計量或資產減值損失準備的計提,獲得監管套利。比如,表表外理財由於未打破剛性兌付,它事實上和商業銀行傳統表內外業務並無二致,但是卻遊離在資本約束與資產減值計提監管之外,形成影子銀行,成為非標資產的重要藏身之地。在2013年銀監會“8號文”對商業銀行理財資金投資“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業務做出規定之前,非標資產在非保本理財中的佔比超過20%,並在2011~2013年持續超過27%。由於商業銀行表內同業業務中的非標資產僅計量20%(3個月內)或25%(3個月外)的風險權重,且既無信貸規模限制也無撥備監管,因此,銀監會“8號文”之後,商業銀行表內“買入返售”中非標資產規模迅速膨脹。監管永遠是貓與鼠的遊戲。2014年銀監會出臺“127號文”,針對商業銀行表內同業業務,特別是同業中的非標業務進行了嚴格規範。“127號文”對同業中的非標業務進行規範和加強監管後,應收款項類投資成為非標資產投資新的會計科目,銀行利用自營資金透過互買、騰挪等方式將非標資產轉移至自營投資下。
在商業銀行非標資產投資形式不斷創新過程中,監管在其中也發揮著不易評價的作用,既有監管發現問題及時引導約束的一面,但也有監管不協調助長髮展的另一面。比如,2010年銀監會叫停了以騰挪信貸額度為目的的銀信通道合作;但是,2011年證監會召開券商創新大會,鼓勵銀證通道合作,2012年證監會鼓勵券商、基金公司創新改革,陸續頒佈《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暫行規定》《證券公司定向資產管理業務實施細則》《證券公司集合資產管理業務實施細則》,為銀行表內資產騰挪提供了資管通道這種新渠道,繞開了之前銀監會眾多的法規約束;2012年保監會先後釋出《關於保險資金投資有關金融產品的通知》《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管理暫行規定》,2013年釋出《關於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開展資產管理產品業務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也為銀行表內資產騰挪提供了資管通道新渠道。
總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中非標資產的巨量變化與商業銀行尋求監管規避、地方政府追求政績、部分監管機構追求創新等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說,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結構的畸形變化是方方面面的行為主體合力形成的。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異化時經濟大背景發生了什麼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異化的經濟大背景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中長期——力量人口紅利在2010年出現了拐點;同時,在長波週期規律下資本的投資機會逐漸衰竭。
2010年,我國15~6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到峰值,成為我國人口紅利的拐點。按照美、日等經濟體的發展經驗,勞動力人口比例的拐點幾乎決定性地影響了經濟增速轉換的拐點。中國也不能例外,自2010年起中國徹底告別了高增長時代。
除人口因素之外,資本是影響經濟增長的另一重要因素。儘管中國1978年才開始市場化經濟改革並實行對外開放,但是一旦開始,中國經濟就毫無例外地也服從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資本回報率呈現先遞增後遞減的倒U型。儘管中國可比較資料較少,但是把中國自1978年以來的稅後實際資本回報率資料和美國以道瓊斯工業指數為代表的長期(十年期)資本回報率資料放在一起,可以清晰地看見,中國的資本回報率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與美國長期資本回報率一樣,在趨勢輪廓上都是一條倒U曲線,也就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前資本回報率是遞增的,自90年代中期之後資本回報率總體趨勢是遞減的(見圖3)。驅動中國經濟的資本力量在大時間尺度上同樣服從長波週期波動規律。
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疊加上資本回報率遞減的長波週期衰退階段,中國經濟在近幾年確實面臨前所未有的形勢及巨大的發展壓力。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在發展中也曾經遇到過一些困難,但是這一次確實與以往的困難都不太一樣,稅後實際資本回報率持續低於過往的任何一個時期,處在長波的下行階段,這一點恐怕超出了決策層的預想。為了應對放緩的經濟增長,維持一定的經濟發展速度,必然需要比原來更大的投資與信貸規模來支援經濟發展。2009年以來我國投資佔GDP的比重一直在上行,反映出“穩增長”主要靠投資拉動,尤其是投資結構中的基建投資增速從2012下半年至今一直處於較高位置,近兩年更是維持在17%左右,這樣才保持了我國經濟的平衡;國有實體,包括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在內的國企等,承擔著一定的社會職能,即使在基本面和盈利能力疲弱的情況下,也要保持一定的投資水平以支撐增長。有人說,這幾年我們的經濟能夠走L型的前提就是投資,否則將是下行的走勢。投資拉動增長的背後就是債務增長過高、槓桿率問題加重,導致社會融資規模大幅攀升。巨量的信貸需求構成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發生異化的外部經濟環境。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異化到底扭曲了什麼
表面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中非標資產總量及佔比的增加僅僅是個會計科目問題,實質上這種結構的變化扭曲了商業銀行信貸對資源的配置,降低了金融體系的中介效率;此外也遮掩了部分風險。
熊彼特說,原則上只有企業家才需要信貸,信貸是為創新的產業發展服務的,也就是說信貸是用來推動經濟大幅加速的。但近幾年來,資本效率下行引起企業利潤持續低迷,企業的運營資本需求增加,也就是說企業需要更多的信貸為給定水平的投資和經濟活動提供資金。可以看到,相當程度的貸款及非標資產僅僅是簡單的用來保持增長的大致穩定並維持企業的運營,是一種防禦性的信貸活動,對增長的提振作用乏力有限。
新陳代謝是事物(包括知識和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國富論》提出,分工與專業化是經濟效率之源,但它也同時提到“分工受市場規模限制”。如何理解這一點?它講的是市場規模並不是無限的而是有限的,專業化分工引致的效率提升過程受到這種有限性的約束。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市場規模是已有技術、人口、地理、資源限度等的函式,其中生產技術是人們可以主動改變市場規模的最主要方式。任何的生產技術都有它的市場極限,它的發展路徑類似S型曲線,也就是邏輯斯蒂增長,先經歷增長率遞增,到達一定程度後增長率出現遞減,最終市場飽和、發展機會逐漸衰竭,產出衰退,這是資本效率呈倒U型的根本原因。假若其他條件比如資源條件、經濟開放程度等不變,那麼,透過技術進步與創新(包括組織創新)才能將市場規模提升到一個新臺階。也就是說,老的技術衰落退出,新的技術上去,實現技術與產業新陳代謝才是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
前面提到,非標資產出現在中國經濟處在長波週期衰退階段這一特殊歷史時期,成為地方融資平臺、房地產企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等的主要融資方式。從技術與產業的新陳代謝意義上來講,它是對經濟舊動能、舊結構的保守維護,而不是對經濟新動能、新結構的積極建設,悖於了舊技術、舊產業一定遭到淘汰退出的規律。如果它僅僅涉及的只是維護舊經濟,非標資產的出現也談不上大的問題,但它具有擠出效應。由於社會經濟資源的有限性,對舊技術、舊產業的維護就會擠佔與遏制新技術、新產業萌芽與發展的可能和空間。沒有新技術、新產業對舊技術、舊產業的替代,經濟只能繼續沿著資本回報率下行的路徑越走越艱難。可以說,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異化實質上部分扭曲了信貸的元神:原則上只有企業家才需要信貸,信貸是為創新的產業發展服務的。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異化的另一個後果是經濟體系中金融中介效率的下降。不可否認,一些非標資產的運作在打破地理區域的限制、消除訊息不對稱、分散風險等方面的確蘊含了金融創新的部分。但總體而言,非標資產的出現只是一種“曲線放貸”,對於商業銀行來說,它的主要目的或是規避貸款規模限制或是規避信貸領域限制或是減少風險資產計量或是減少資產減值損失準備計提,其共同的特點是:拉長了借貸雙方之間的鏈條,提高了交易成本,降低了金融中介效率。
以一個典型的信託受益權轉讓非標資產運作為例。(見圖4)
B銀行透過A銀行和過橋企業等將資金投給融資企業,其中過橋企業可以是證券公司、資管計劃等。這個信託受益權轉讓的實質是B銀行向融資企業實現了放貸,但中間增加了A銀行、過橋企業、信託公司三個交易對手。事實上,這三個中間交易對手是冗餘的,它們的參與並沒有有利於消除資訊的不確定性,反而假若把操作風險考慮在內的話,它們的參與增加了資訊及交易的不確定性;此外,這三個中間交易對手的出現增加了交易費用成本,加重了融資企業的融資成本。有部分學者和監管官員認為大量非標資產的出現是一種資金空轉脫實向虛的現象,顯然這是沒有任何理論和邏輯的說法,沒抓住重點。實質上,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中大量非標資產的出現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當前間接融資體系的金融中介效率不斷降低。
此外,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異化的也遮掩了部分風險。一些非標資產的出現是出於監管套利的考量:或減少風險資產計量或減少資產減值損失準備計提。我們知道,商業銀行的撥備主要用以吸收預期損失,資本主要用以吸收非預期損失。這種監管套利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商業銀行的損失吸收能力,等價地將部分風險遮掩了起來。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修復可能帶來哪些衝擊?
有研究表明,任何國家在金融危機之前都出現了信貸膨脹現象,無一例外。當前中國正經歷著信貸膨脹過程,相信這是決策層下決心金融去槓桿、控制信貸規模的理由和邏輯起點。從央行的MPA來看,金融去槓桿的關鍵是控制廣義信貸保持適度增幅。在央行之外,銀監、證監、保監也紛紛出臺金融去槓桿的措施。監管競爭引起了市場的不安,招致了一些批評,比如說一些監管政策缺乏理論邏輯、過度強調風險會阻礙金融的進步等。確實,金融去槓桿的內涵應該是著重金融效率的提高,實現對資源的有效配置,促進經濟發展。因此,修復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正本歸原,迴歸到“原則上只有企業家才需要信貸”的本源上來才可能是金融去槓桿最好的註解。
當然,修復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將異化的畸形結構糾正過來並不只是商業銀行一方的事情,並不是監管機構發動對銀行查、究、改就可以完成的事情。當前監管機構有一股腦兒把賬都算在銀行身上的傾向,缺少對自身的反思。前面提到,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異化源於多方因素,有經濟環境因素,也有地方政府、監管機構、商業銀行及經營主體的因素。央行對貸款定義的唯名不唯實、銀監會的“堙”“障”治理手段,監管之間的不協調,地方政府唯GDP的政績觀,商業銀行軟約束下的逐利行為,殭屍產業與企業的掙扎等都是引起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異化的重要原因。修復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其實更多的是需對這些行為進行糾偏。
當前市場普遍的擔憂是金融去槓桿或者說修復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已經大幅提高了同業負債資金成本,它將會顯著地傳導到實體經濟領域,提高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這種擔憂是否值得認真對待呢?
仔細分析當前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及其客戶結構,發現這種擔憂是多餘的。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及其客戶有兩個顯著的特點:(1)資金市場與信貸市場是長期分割的;(2)貸款資產客戶與非標資產客戶總體上是分層的。因此,在修復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過程中,轉向信貸的需求增加有限,對貸款利率的衝擊有限。更重要的是,決定信貸需求的不只是企業的投資意願,更在於企業及所在行業的預期資本回報率。熊彼特在《經濟週期迴圈論》中寫道:利潤是利息的來源,即在本質上資本回報率決定了企業貸款需求量,也決定了企業所能接受的貸款利率水平。(見圖5)
原上草
自從“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句話出來後,很多房產投資邏輯就需要及時糾正。比如,有兩個邏輯在很多人的頭腦中根深蒂固,一個是隻要貨幣發行量保持增長,M2每年以12-13%的速度增長,房價就會跟著上漲;另一個邏輯是,房產是中國經濟的頂樑柱,房產不行了,中國經濟就會受到很大沖擊,地方政府的賣地收入就會大幅下降,所以房價不能跌。
最近,我一直寫文章,勸告各位,如果再遵循這兩個邏輯走下去,這次會死得很慘。有些人不聽我的話,看到北上廣深的房價不斷上漲,一頭栽進去,現在基本全部被套。
最新的訊息是,北京的學區房大跌上百萬,還賣不出去。
北京房價基本是全國房價的風向標,漲的時候,是領頭羊,跌的時候,也是領頭羊。曾經一天一個價的北京學區房近來開始下跌,備受青睞的東西城學區房有的甚至降價近百萬元人民幣。
北京西城、東城兩區是北京市中小學教育資源富集區,也是北京二手房房價的高地。北京西城區陶然亭地區因多個小區可以上陶然亭小學和育才小學,甚至直升北師大附中和育才中學,令這個區的二手房源多年來炙手可熱,成為買家聚焦的熱點。但是,近來該區的房價也開始下跌,有的甚至下跌了近百萬元。
據《北京日報》6月8日報導,陶然亭四平園小區一套60餘平方米兩居室第四次下調了價格。過去20多天,這套房子已從810萬元降到了720萬元。裕中東里58平方米兩居室的報價已從845萬元降至758萬元;新外大街57.9平方米兩居室從924萬元降到860萬元等等。
有中介人員表示,即使這些房子降價,但還是很難賣出去。
其實,不光是學區房在下跌,整個5月份北京樓市的量和價都在下跌。更嚴重的是,樓市降溫還將繼續,這才剛剛開始。
學區房降價,剛開始會傳導給周邊房源,然後擴散到全國。一旦價格鬆動,低價房源增多,後續房源有可能跟跌。
不僅僅是北京,其實全國的房地產企業日子都不好過。最近幾天,上市房企紛紛發表了5月份的銷售報表,5月銷售資料顯示,龍頭房企銷售增速普遍放緩,有的中小房企開始大面積虧損。
萬科、碧桂園等龍頭房企5月銷售金額環比更出現下滑。房地產界所說的銷售業績“紅五月”不再紅火。16家已經公佈銷售業績的房企5月份合計銷售1900億元,環比下降7.8%,這也是今年以來銷售業績最差的月份。整體資料顯示,從今年初開始,一、二線城市釋出信貸調控政策後,房企銷售速度明顯放緩。
大部分熱點城市銷售資料均出現環比與同比下調,東莞、濟南、廣州等城市環比下調明顯,
目前,一線和核心二線城市銷售面積在大幅下降,造成主要專案集中於一、二線核心城市的房企營收和淨利潤受到較大影響。統計資料顯示,5月份,一線城市新房成交套數同比下調37%,二線城市下調幅度接近30%,三線城市則上升28%。
北京房價大跌,加上上市房企業績普遍下降,可以想象,降價銷售,薄利多銷,斷臂求生,會成為很多房地產企業的必然之路。
如果一些房企認識不到這點,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會死得更慘。因為樓市調控是在不斷升級的,是在不斷轉向的。
剛開始,很多城市都實行了所謂的五限,即限購、限貸、限售、限價、限商等方式,現在開始,又轉向了樓市槓桿的核心,住房按揭貸款利率。對於這一政策的變化,對未來房地產市場的影響肯定是巨大的。
這不僅會增加房企的資金成本,更關鍵是會增加消費者資金成本。
住房按揭貸款利率上升,不僅會增加要進入者的貸款成本,降低投資者購買收益預期,也為增加已經購買住房者的貸款成本。因為,除非有特別條款,以前的住房按揭貸款利率基本上都是採取的浮動利率。如果按揭貸款利率全面上升,那麼已經購買住房者的貸款利率下一年度也會上升。如果這種情況發生,不排除會出現很多棄房的現象。
可以想象到的是,貸款利率上升並非結束,接下來還會在稅收政策上打主意。比如增加購買稅費,徵收房產稅等。不怕死的,繼續往裡面衝吧。
可以肯定,房價到目前,基本已經到頂了。原因不僅僅是上面的調控政策,也包括貨幣政策的週期因素。隨著美聯儲6月加息機率超90%,歐洲央行也確定不會降息,而且披露了“收水”計劃,在國際大背景下,中國央行不僅不敢大面積放水,還必須採取措施收水,緊縮貨幣,甚至不排除跟著加息。
對很多銀行來說,最新的訊息是,都開始搶錢了。當然這除了過年中和應對MPA考核之外,也因為一個新的週期即將到來——錢開始值錢了。
一些銀行的理財收益首次全線超過5%,存款利率最高上浮50%。6月2日以來,包括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在內的各類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全部都出現了預期收益率5%以上的產品。
公開資訊顯示,部分銀行近期發行的理財產品中,預期收益超過5%的,佔比已經超過70%。同時,存款利率也出現顯著上浮,不少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上浮達到50%,連國有大行也上浮了16%以上。
房地產鎖住了幾十萬億的資金,即使央行放水,也很難掀起波瀾,這就是所謂的流動性陷阱,導致了這一次搶錢大戰。記住,這跟前幾年短暫的“錢荒”還不一樣,而是一個新的週期的開始。
(2017-10-07)
昨天,很多網友被一條求助帖刷屏,一名北京網友發帖求助稱,她5日上午在一家銀行購買燃氣時,借了旁邊一名女子的銀行卡付款,但誤將燃氣數當做消費的金額,只給了付款女子不到一半的錢。“我回家才發現問題,感覺辜負了陌生人的溫暖。”發帖的網友昨天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目前的難點是付款憑條上的銀行賬戶被抹去了4位,希望能夠聯絡當天幫忙付款的人把錢還上。該銀行工作人員表示,歡迎網友和支行取得聯絡,但賬戶查詢系統需要9日才能開放,但他表示,具體能否查詢、如何查詢還需要再確認銀行的隱私政策。
5日,一名北京網友釋出了一則“尋人還錢”的微博,微博中稱,當天上午10點半左右,她在一家銀行為燃氣充值時,發現自助繳費機只支援銀行卡付款,因為錢包裡沒有銀行卡,該網友向旁邊一名女子借了一張銀行卡付款,並將現金給了付款的女子。“我輸入了數字300,我和付款的姐姐都以為這是輸入的金額,所以我只給了她300元錢。”
據發帖的網友說,付款時該女子也並沒帶銀行卡,翻了半天包後,用其父親的老年一卡通刷卡付賬的。
發帖網友表示,她回家後檢視消費憑據時才發現,數字300實際是購買的燃氣單位的數量,300立方米的燃氣總共花費了706元。“我只給了她300元,幫我付款的姐姐可能並沒有發現。但我覺得一是辜負了來自陌生人的溫暖,二是真的不想也不能傷了好人的心。”
該網友釋出了一份銀行燃氣充值的收費憑據照片,照片中顯示,該網友10月5日上午10點22分在終端號碼為11052251的機器上購買了300立方米燃氣,按照第一階梯燃氣每立方米2.28元和第二階梯燃氣每立方米2.50元的價格,共消費706元。
昨天下午,發帖的網友告訴北青報記者,幫忙付款的女子大約30歲左右。發現給的錢不夠後,該網友曾想透過銀行消費憑據上留下的消費銀行卡賬號還錢,但賬號上有4位數字被隱去了。“我也打電話問了銀行客服,但對方說他們沒有許可權向我提供付款的姐姐的卡號和個人資訊。”
銀行工作人員在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稱,理解該網友的心情,歡迎該網友聯絡銀行。他表示,目前是國慶假期,查詢的系統還處於關閉狀態,需要9號才能查詢。但他表示,具體能否查詢、如何查詢,還需要進一步確認銀行的隱私政策才能確定。
責任編輯:張迪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風雲變幻”:這才是人的基本素養,贊你一個
網友“閭丘晶”:感人的正能量,繼續傳遞下去!!!
(2017-10-07)
網友借路人銀行卡多刷400元 發帖尋人還錢
2017-10-07
北京青年報
昨天,很多網友被一條求助帖刷屏,一名北京網友發帖求助稱,她5日上午在一家銀行購買燃氣時,借了旁邊一名女子的銀行卡付款,但誤將燃氣數當做消費的金額,只給了付款女子不到一半的錢。“我回家才發現問題,感覺辜負了陌生人的溫暖。”發帖的網友昨天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目前的難點是付款憑條上的銀行賬戶被抹去了4位,希望能夠聯絡當天幫忙付款的人把錢還上。該銀行工作人員表示,歡迎網友和支行取得聯絡,但賬戶查詢系統需要9日才能開放,但他表示,具體能否查詢、如何查詢還需要再確認銀行的隱私政策。
5日,一名北京網友釋出了一則“尋人還錢”的微博,微博中稱,當天上午10點半左右,她在一家銀行為燃氣充值時,發現自助繳費機只支援銀行卡付款,因為錢包裡沒有銀行卡,該網友向旁邊一名女子借了一張銀行卡付款,並將現金給了付款的女子。“我輸入了數字300,我和付款的姐姐都以為這是輸入的金額,所以我只給了她300元錢。”
據發帖的網友說,付款時該女子也並沒帶銀行卡,翻了半天包後,用其父親的老年一卡通刷卡付賬的。
發帖網友表示,她回家後檢視消費憑據時才發現,數字300實際是購買的燃氣單位的數量,300立方米的燃氣總共花費了706元。“我只給了她300元,幫我付款的姐姐可能並沒有發現。但我覺得一是辜負了來自陌生人的溫暖,二是真的不想也不能傷了好人的心。”
昨天下午,發帖的網友告訴北青報記者,幫忙付款的女子大約30歲左右。發現給的錢不夠後,該網友曾想透過銀行消費憑據上留下的消費銀行卡賬號還錢,但賬號上有4位數字被隱去了。“我也打電話問了銀行客服,但對方說他們沒有許可權向我提供付款的姐姐的卡號和個人資訊。”
銀行工作人員在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稱,理解該網友的心情,歡迎該網友聯絡銀行。他表示,目前是國慶假期,查詢的系統還處於關閉狀態,需要9號才能查詢。但他表示,具體能否查詢、如何查詢,還需要進一步確認銀行的隱私政策才能確定。
文|北青報記者 屈暢
線索提供|朱女士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A Bee”:不錯,兩位都值得點贊!做人就應該這樣。
網友“薏”:頂這位朋友!那邊的姐姐刷的爸爸的卡不一定會發現其中的失誤,但是能主動還回去說明不是自私之人!我相信每個人並不是怕做好事,而是被太多唯利是圖的人傷了心而不敢再奉獻。如果處處都以誠相待,相信每個人都會受益!
網友“《黃燜雞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