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心理學家:孩子有這幾種吃飯習慣,暗示他內心自卑壓抑,該警覺了

由 童豔紅 釋出於 綜合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形成的口欲期對一個人影響深遠。

到孩子大一點的時候,其飲食習慣,能夠反映出他很多的內在性格,如果你家娃是這樣吃飯的,警惕他已經在自卑邊緣。

本文配圖均源網路,圖文均無關

有這3種吃飯習慣的孩子,骨子裡自卑

一個孩子怎樣去吃飯,可以從他嬰兒時期怎樣去吃奶開始看出端倪,這也是 他幼年時和最親的母親相處關係的象徵。

而孩子與母親的關係,實際上就是他與這個世界最初的地基,關係到他日後整個人際交往和基礎性格,由此可見,心理學家發現:若孩子有下面幾種飲食習慣,那麼他可能已經從骨子裡開始自卑了。

1、吃飯極度講究乾淨

講究飲食衛生肯定是好事,但從生物學角度而言,很少能做的完全隔絕細菌,如果你家孩子 追求食物乾淨已經達到了“苛刻”和“瘋魔”的程度,就需要引起重視了。

具體的表現有:經常覺得媽媽做的飯菜沒有洗乾淨、出去吃飯總懷疑餐具沒有消毒, 心理層面上已經到了“強迫”的地步,則有可能是因為內心的自卑積壓,使他開始在自我要求上不斷強迫自己

例如之前就有一位粉絲來信,說他剛上初中的兒子突然變成了“潔癖”,不僅總是懷疑她做的飯沒有消毒,還經常說什麼要淨化自己的朋友圈,神神叨叨的,這位寶媽帶孩子輾轉了好幾個科室才終於在心理科查出病因——因為孩子心裡過度的自卑,導致他出現了 “代償性強迫”,總是想透過其他方面的苛刻約束減少自己內心的自卑和壓抑。

2、飲食忌口很多

這就屬於飲食接受度過窄,這種型別的孩子習慣待在自己的“食譜舒適圈”,習慣性拒絕一切新事物。從吃飯投射到人生,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孩子可能已經 處於自卑狀態,開始固步自封,對待生活也特別謹小慎微。

對於探索世界是比較膽小怯弱的,沒有興趣愛好的他們習慣於將自己封閉在“安全區”,很難輕易主動嘗試新鮮的食物。

久而久之,很可能會形成“社交恐懼症”,導致 自卑-恐懼-封閉的惡性迴圈,不利於兒童身心健康成長。

幸孕姐的一位同事就是這樣,從小各種忌口,絕對不嘗試自己沒試過的食物,不去沒去過的店,打車都是用線上軟體,避免一切可能發生的社交。

3、吃飯總要剩一點

根據長沙心理研究機構的研究報告顯示:約46.8%的心理諮詢來訪者都會提到這個問題——吃飯時總是要剩下一點。

這種吃飯習慣的孩子,不管飯是多是少,碗裡總會留一點,這其實就是一種 典型的沒有安全感的習慣性行為,剛好夠的飯對他們而言就是沒有吃飽,只有剩下一點才能完全吃飽。

好比你今天的份額只剩下最後一顆糖了, 你總是會覺得不夠、心裡不安,但如果口袋裡還有一顆,你攥著這一顆糖就能感覺到自己是滿足和安全的。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就是像是易碎的花瓶,內裡是自卑、敏感和各種不確定的擔憂,投射到人際關係中,這樣的孩子往往都習慣去關注別人的情緒變化,導致自己活得很累。

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走出這種情緒?

1、揪出內心癥結所在

當孩子出現這些可疑的吃飯習慣時,家長不應該直接指責孩子這樣不對,更不能採用辱罵、毆打等極端做法,這樣反而會讓本來就自卑的孩子更加封閉內心。

家長應該循循善誘地讓孩子主動說出自己為什麼會怎樣,心裡或者生理上為什麼不接受這樣的飲食習慣,讓他卸下防備,迴歸父母的港灣,逐步進行“心理重建”。

2、坦然面對自己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閃光點,可能你和其他孩子存在的閃光點不同,但絕對不是你不夠好。

有缺點、有做不好的事情很正常,坦然面對自己的不足,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最近10歲小女孩跳樓之前留下的遺書就是“我怎麼什麼都做不好,我累了。”這就是太過壓抑自己的情感,無處宣洩之後最壞的結果,家長們一定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

3、不要討好別人

因為害怕自己被討厭,很多自卑的孩子都習慣於討厭自己,看低自己,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只能透過討好別人來扭轉印象,父母告訴孩子真正被人接納需要的是尊重,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才能獲得平等相處的機會。

【幸孕說】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父母是他們成長路上的引路人,關注孩子心理健康,就是為他們的未來把握最後一道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