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街是什麼意思

  撲街是什麼意思:來源於粵語的一個正確用詞“仆街”,本意是罵人的一個詞語,使用比較廣泛,熟人之間開玩笑也會使用該詞語。由於讀音差不多很多人會把“撲”和“僕”混餚。例如前仆後繼,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繼續衝,而不是前撲後繼。

  一般有以下幾種意思:

  1、粵語裡面的罵人的用詞。

  2、撲(僕)你臭街丫!跟“踩”人差不多,例如某個人做某某事比你做的好,囂張的挑釁你,炫耀自己的成績,於是,你就去詆譭他、“踩”他。

  3、王八蛋。與之相應的口語量詞通常用“條”。例如“你條撲(僕)街!”“你呢個撲(僕)街!”

  4、嘆詞,意為“糟糕”。例如:“撲(僕)街又斷線,電信局搞咩啊?” 或者 “僕你個街,亞視黎既喂!”

  5. 形容詞,具意特指形容類遊戲《不可思議的迷宮》系列中,主角生命值歸零,撲(僕)倒在迷宮地面上的樣子。

  6、一種行為藝術,近年來80、90後拍照時多張揚個性,不拘一格,把撲(僕)街當作一種拍照行為藝術。

  一般來說,“撲街”的出處被認為是外語音譯,傳聞有以下三個出處:

  1. 音譯自英文“Poor Guy”,原意是“可憐的傢伙”,或譯為“窮人或很慘的人”。“撲街”一詞最早可能是由英治下的香港或是沿海通商口岸最先傳播開,後被區域內廣泛接受的新詞彙,這種說法較佔多數。

  2. 五六十年代在香港有很多有錢的外國人,整天泡香港的女孩子。當時沒有那麼多娛樂活動,約女孩子出去只有四種選擇:去公園郊遊、看電影、跳茶舞、去打網球。而一般用打網球這種方法泡妞的都是有錢人公子哥。但這種公子哥花心,經常得了手就走,搞大別人的肚子又不認。所以香港人就很討厭這種以體育為名來玩弄女孩子的傢伙,大家就用英文叫這些人“Sport Guy”,中文意思是“玩體育的小子”。到後來,Sport Guy就被音譯成廣州話“死撲街”。

  3.還有一說是音譯自日語發音“ボケ”(羅馬發音:BO KE),中文意思是很愚蠢,很笨的人。可能是於廣東白話地區日佔時期出現,小日本對廣東人說這個詞,知道不會是好東西,於是背地反罵小日本“你先至系‘撲街’”(你才是‘撲街’)。

  撲街女孩

  撲街女孩也可以理解為撲街少女,撲街少女是由臺北的“禁慾”(25歲)和臺中的“Karren”(28歲)兩名愛攝影的女孩組成。禁慾剛考完研究所,在臺大語言中心進修;Karren則是臺灣中山大學醫學院畢業,不行醫卻扛起攝影機擔任攝影師,拍攝作品還得過獎。禁慾表示,這遊戲是在外國網站看到,覺得很好玩,就和姐姐開始試試看。Karren則表示,拍完感覺很解壓。兩人分在臺中及臺北,用臉朝下趴著、全身打直的“倒頭栽”姿勢,拍下一系列kuso照片,臺中景點包括知名的勤美誠品前,Karren不顧一旁人來人往,趴在階梯上拍照,圖說上寫著“仆街少女帶大家認識臺中”,並介紹勤美誠品,Karren說:“拍這張照片的時候,路人在旁邊偷笑,但我覺得開心就好。” 另外還有趴在臺中市的郵筒上,Karren甚至感性呼籲,“現代人越來越少寫信了,請大家多支援郵局系統,提筆寫信給你們的親人吧!”而禁慾則趴在臺北捷運站階梯上、高鐵站內垃圾桶上,不僅身體呈現力與美,服裝造型也整體搭配,幽默又充滿藝術。

  撲街新解

  2009年香港立法會聽證會上,一位香港“立法會”民選議員因政治立場的分歧,用粗口“仆街”辱罵出席此次聽證會的一位港府官員。作為政治名人及公眾人物,事後自然受到了公眾及輿論譴責。但時隔一日,該議員就將“仆街”這句文明粗口重新整理到了一個嶄新的領域,面對眾多的香港媒體,這位議員大聲的說,我根本沒有罵粗口,我只是告訴他(官員):“你真不該啊”(僕——普通話音“不”之諧音,街——普通話音“該”),香港已經迴歸十年了,難道連普通話都聽不懂嗎?唉!真不該。

  至今2011年,臺也出現了另類的撲街新文化,因2名攝影愛好者而產生。此“撲街”也叫PLANKING。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123 字。

轉載請註明: 撲街是什麼意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