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廣東一位二胎媽媽哭訴:做全職太累了,國慶想去外地走一走,讓婆婆幫忙照顧一下孩子,結果卻被反嗆:都當媽了心還收不住!老公也強烈反對,兩人齊聲指責她自私,不負責任,不配當媽。
全職媽媽是個特殊的群體,她們不能經濟獨立,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奉獻給了家庭。她們雖不能為家庭創造物質財富,但是她們給予了家庭更多無形的資產。所以她們更需要自己的愛人極大的理解。女生都說,要嫁就嫁給愛情,可是這樣的婚後生活,是嫁給了愛情麼?
女人也是人啊,也需要有屬於自己的時光。人們不能再被老套的思想所禁錮,不能再固執地認為母親就應該是全心全意無私奉獻的。我認為,當一名母親在不影響孩子的情況下是可以為自己考慮的。
畢竟,孩子不是這位全職媽媽一個人的!
兩年前我成為了一個全職媽媽,一開始我和之前沒有多大的變化。在照顧好孩子的同時,我對自己的要求沒有多大的變化,除了沒有上班,其他的業餘愛好都沒有落下。當時還慶幸自己變成小區部分全職媽媽那種不修邊幅、邋里邋遢不注重著裝的大媽樣,當時老公還打趣說:等時間久了,說不定你也會成為其中一員呢
。
人好像很容易受身邊的人、事和環境而改變。一年後我成為了“大媽”中的一員。在天天伴隨著孩子的哭鬧聲、瑣事中變成了一個天天就只知道圍繞孩子轉的媽媽,不知在什麼時候放下了愛看的書、梳妝檯上乾淨的只剩下一瓶簡單的面霜、衣櫃裡那些豔麗的衣服不知所蹤,代替多得是灰色黑色的暗黑系列、鞋櫃裡的高跟鞋也換成了平底鞋和拖鞋。出門前也不在注重著裝和妝發。
這樣的狀態在維持了快 一年左右後,老公找我談話了。他說:你沒感覺到你現在不管是從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變了嗎?以前你出門時很注重著裝和妝發嗎?現在你經常穿著睡衣和拖鞋就出門了,這不是你最討厭的狀態嗎?那時我很生氣的回他說:我一天光忙著帶孩子都累死了,哪還有時間忙這些啊,又不想那些有時間有錢的媽媽們可以去打扮自己。老公搖搖頭說那你開始時不是做的很好嘛,為什麼會變呢。
那晚我失眠了,是啊為什麼會變呢?是什麼讓我變得越來越鬆散、越來越不在一自己的形象了呢,而且每天還都過得渾渾噩噩的呢。第二天老公上班前對我說:你現在的眼睛裡只能看到我和孩子,我希望你的眼睛裡可以看到那個充滿活力,多姿多彩的你。在老公的支援下我開始了改變,在一段時間後我告別了我的大媽式的生活方式,現在每天都過得很充實,還自學了些小手工和烘焙。以下是我堅持改變時的準則供大家參考:
注重著裝得體不一定只有大牌的衣服才能說是好,哪怕一件體恤一雙平底鞋,只要它們是乾淨整齊的、妝發不一定是需要找人設計過的,只要是乾淨利落的都能給人不一樣的感覺。
業餘時間的管理經常聽到媽媽們說:“孩子一刻都離不了我”,其實是你變得離不開孩子了。在孩子自己玩耍睡覺時,你就可以把這些時間利用起來啊。
養成自我學習的習慣這種學習不止為了你自己也為了孩子,因為你的學習而變優秀了,無形中就是在給孩子樹立了榜樣。至於學什麼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而定。
這就是我一個很普通的媽媽用的方法,它可能會受時間、錢的限制,但只要你堅持下來,你就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你。不想年輕的寶媽被人叫大媽的話,那就現在開始改變吧,為了你自己也為了孩子更為了家庭努力吧!
感謝你的閱讀和點贊,歡迎關注“若媽育兒”頭條號,讓和我一起討論養娃路上的那些事!
(2017-09-22)
最近因為一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引發了人們對於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的大討論,到底誰帶的孩子更優秀呢?我認為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對於孩子來說各有利弊!孩子優秀與否,跟媽媽是全職還是在職沒什麼關係!
圖片來源於網路
全職媽媽更有利於孩子的生長髮育
對於3歲以下的幼兒來說,媽媽的全身心陪伴和照顧當然是最好的。媽媽和孩子的親密關係的建立更容易。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媽媽也能更好的關注。而職場媽媽由於白天上班,陪伴孩子的時間相對較少,容易忽略孩子的感受,不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圖片來源於網路
職場媽媽更有利於孩子的獨立
當孩子3歲以後可以上幼兒園了,這時候職場媽媽的優勢就更明顯了。家裡的爺爺奶奶畢竟年紀大了,精力有限,而父母又忙於工作,這時候孩子就會有相對獨立的時間和空間來鍛鍊自己,無形中增強了自理能力。而全職媽媽因為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是自己照顧,容易對孩子形成過度保護,而自己卻沒有意識到。我們小區有一位媽媽就是這樣,總是擔心孩子磕著碰著於是寸步不離的跟著孩子,最後導致孩子非常膽小,不敢去和別的小朋友玩。
圖片來源於網路
職場媽媽更易被兒女視為榜樣
據國外一權威機構跟蹤調查多年得出結論,發現職場媽媽帶出來的女兒更易在工作上成功,她們帶出來的兒子更懂得對家庭負責體貼。無論家庭裡的具體分工如何,父母尤其是母親為值得過上的生活所付出的努力,都被孩子看在眼裡,視為榜樣。
研究表明,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的孩子有顯著區別的證據。
真正顯著影響孩子成長結果的,不是媽媽陪伴時間的長短,而是媽媽是否能及時發現孩子的需求,能否為孩子提供有力的幫助,是否為他們營造溫暖的家庭氛圍。
如果沒有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方法,恐怕全職媽媽的長時間陪伴也只是徒勞。而真正高質量的陪伴,是父母和孩子之間能夠有效的溝通,孩子能夠開朗自信有責任感,能夠快樂的學習和生活。這跟媽媽是全職還是在職沒有什麼關係。
所以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只有用心的陪伴,孩子才能感受到這份愛。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成為最好的媽媽!
(2017-09-17)
第一次在頭條號上面發表文章,還是有點小激動、小忐忑的!尤其是分享一個特別甜蜜、特別重要的主題:育兒。
媽媽愛孩子這件事情,是連母雞都會的本能。但是如何教育和培養孩子,如何守護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他的夢想,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特別是我這樣的新手媽媽有著更多的難處。但是我依然抱著一顆學習的心,想把這件事情做到更好。自己當了媽媽之後,會發現,資訊爆炸的時代,找到育兒資訊不再是難題了。可以說是多於牛毛!但是,哪些資訊是實用的、真實的、最優的,我們並不知道。醫生會告訴我們一些科學的常識,然而不夠溫情;過來人會熱心指指點點,但是不夠專業‘書籍上有些答案,但往往操作性未必很強;熱熱鬧鬧的某媽公眾號,動不動就搞團購買買買。。。。
甄別篩選優質資訊成了寶媽的一項重要的功課。我們的確願意花很多的的代價,去為寶寶的成長做任何的事情。但是我的時間、精力都不允許我們走太多的彎路,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資訊的初篩上。
看到熟睡的兒子,回想到他從出生到現在,從月子裡的黃疸,餵養、生病肺炎、到訓練大運動、體檢、打疫苗、隔代相處。。。。。一切的一切都在摸索中前進,成長。好在我始終抱著學習的心態、實踐的精神。一邊自己認真研讀權威的育兒書籍、一邊和姐妹們彼此交流一線育兒經驗。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一邊保駕護航、一邊勇敢放手,和寶寶一起成長在路上。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這是對爸爸媽媽最好的褒獎,然而,我們也要意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實際上,這是一個美好的隱喻,不完全事實。因為沒有經過培訓就上崗的父母實在是太多了。另外,教育是一個看似門檻很低,實在及其專業的領域,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等共同組成一個人的成長曆程。寶寶無條件的選擇了我們,而我們則需要用無條件、有智慧的愛去呵護、引領、守望、靜候他們的成長。
寫作很隨機,但開始了絕對不能隨意。我是9個月的天樂媽媽,執業中藥師、執業護士。決定在頭條育兒號上記錄一場和寶寶的約會,記錄我和寶寶的成長曆程,分享我在育兒路上的心得。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把培養自己看得比養育孩子更重要。在期待孩子有任何能力之前,我要學習並具備那種能力;在培養出一個有趣的孩子之前,我要先做一個有趣的媽媽。——《我愛極了做媽媽》
(2017-09-14)
朋友的孩子牛牛,今年三歲半。本來媽媽很放心,因為他和媽媽很親密,但也能適度地與媽媽分開,和小朋友們一起開心地遊戲,這一點頗令媽媽感到欣慰。但最近牛牛卻像是變了個人似的,走站粘著媽媽,幼兒園也不願意去了,睡覺時也要抱著媽媽的胳膊,要是醒來發現媽媽不在身邊,還大哭大鬧。媽媽猜測,這可能和不久前的一件事有關:那天晚上,牛牛的奶奶犯了心臟病,她便和老公陪婆婆去醫院了,當時看著牛牛睡得很熟,就沒有叫醒他。她和老公回到家時,已經將近凌晨了,牛牛依然在睡,只是小臉蛋上滿是淚痕,她猜測,孩子一定大哭過。現在回想起來,就是從那天起,牛牛變得特別粘媽媽了。
其實,心理學告訴我們,寶寶的心靈很容易受到傷害。一些不愉快的經歷、場面,都容易讓寶寶產生焦慮不安感,如果得不到家長及時的撫慰,這種焦慮不安感可能會持續存在,影響寶寶的情緒。牛牛很可能就是因為半夜醒來,在一片漆黑中卻找不到媽媽,因此產生強烈恐懼的。對小孩子來講,如果在最需要母親的時候找不到母親,會覺得是母親拋棄了自己,進而對母親產生了不信任感,而這種害怕失去母親的不信任感,又加劇了他們的不安。
那麼,全職媽媽們應該怎麼做,來應對寶寶太粘人?
答案是兩個字:愛+信。
一方面,用愛撫驅散恐懼。在輕緩的音樂下,媽媽可以用溫暖的雙手觸控寶寶,可讓寶寶感覺到安全和溫馨。哄寶寶入睡的時候,媽媽可以輕輕地拍打寶寶,讓寶寶感覺到媽媽就在身邊。在這樣的環境下,寶寶緊張的心情會逐漸放鬆,盤踞在心中的恐懼就被漸漸驅散了。值得注意的事,如果時間允許,媽媽最好堅持這樣陪伴寶寶;如果時間不允許,也要堅持一段時間,待那些不愉快的情緒徹底不困擾寶寶後,媽媽再逐漸縮短陪伴寶寶的時間。
另一方面,要注意信守承諾。比如,可以告訴寶寶:“寶寶先自己玩,媽媽做好飯就來陪你”,“媽媽今天晚上要出去半小時,七點就回來,寶寶乖乖等媽媽!”對於三歲以上的寶寶,媽媽可以將自己的安排告訴寶寶,並且一定要信守承諾,在答應寶寶的時間回到寶寶身邊。漸漸地,寶寶將相信媽媽不會離開自己,只是暫時的分離而已,而一旦建立了信任,寶寶也就沒有必要用“粘”媽媽的方式來把媽媽“栓”住了。
(2017-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