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腦部長了腫瘤,需要做開顱手術,但醫生建議在清醒狀態下做,這聽起來似乎很不可思議,但確實發生了,患者全程還各種唱歌比手勢。
8月4日,在湖南省人民醫院的手術室裡,35歲的小周就接受了這樣一臺顱內腫瘤切除手術。手術中,他不僅可以自如地講話、唱歌,還打著OK的手勢向醫生示意。
35歲的小周是貴州人,兩個月前突然頭痛、左手無力,在當地醫院檢查發現腦袋裡長了一個約5×7釐米大小的腫瘤,由於手術難度很大,轉診住進湖南一家三甲綜合醫院神經外科一病室。
該院神經外科主任舒毓高介紹,小周的腫瘤位於大腦功能區,鄰近語言中樞和運動中樞,手術既要儘可能地將腫瘤切除乾淨,又要保護大腦功能不受損傷,避免出現失語、偏癱。採用“喚醒麻醉”讓患者在手術中保持清醒狀態是最佳辦法,這樣可以讓醫生根據患者的反應邊評估邊手術,幫助醫生避開大腦功能區,避免損傷患者腦功能。
如何讓患者在清醒的狀態下開顱接受手術?這對麻醉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需要在手術中實施術中“喚醒麻醉”——在開啟顱骨階段讓患者睡著;在切腫瘤時讓患者平穩甦醒,能交談自如,手腳運動協調,智力無受損;待腫瘤切除後,再讓患者睡著,直到手術結束。
在術中喚醒的過程中,患者的任何不適如寒顫、噁心嘔吐、躁動不安都可能是致命的,所以麻醉醫生既要避免出現以上任何併發症,又要保證手術中全程無痛,讓患者平穩醒來同時不感到痛苦。對此,麻醉團隊高度重視,孔高茵教授制定了周密的麻醉方案和應急預案,術前與患者耐心溝通,告知他手術過程和配合要點,解除顧慮。
4日上午,小周被推入手術室。當外科醫生完成開顱,示意麻醉醫生可以開始“喚醒”時,僅僅10分鐘,小周就從睡夢中甦醒過來,睜開眼睛和大家交流。
麻醉醫生拿出各種不同顏色和形狀的卡片給他辨認,他都能對答如流。長達兩個小時的術中“喚醒”,小周與醫生、護士談笑風生,唱歌、背詩、做各種手勢,顯得輕鬆自如。而手術檯上,神經外科醫生則全神貫注地切著腫瘤。
在麻醉團隊和神經電生理團隊的保駕護航下,舒毓高教授、鄧永文博士等利用熒光腫瘤定位、神經電生理定位等先進技術,成功切除了小周的顱內腫瘤。病理檢查證實為“大腦功能區膠質瘤”。
腫瘤切除後,麻醉醫生重新讓小周睡著。手術結束後5分鐘,小周再次甦醒過來,思維清晰,語言流暢,運動協調。當問到小周有沒有不舒服時,他豎起大拇指說:“一點都不痛,現在的醫療技術太神奇了!”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像“喚醒麻醉”做開顱手術這樣的醫療技術越來越多,高深又神奇的醫療技術為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時,也不禁讓人想白衣天使們豎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