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富》(中文版)正式釋出“2017年最受讚賞的中國公司排行榜”,榮膺前三的為阿里巴巴、百度、海爾。
該榜單調研的候選公司共336家,主要來自中國500強和世界500強中的中國公司,以及部分知名的中國大型企業。此次榜單是透過網路向38000名中國企業管理人發放問卷得出。
值得一提的是,海爾是唯一一個連續十二年上榜並一直保持在前5名的企業。
此外,京東第4、華為第6、萬達第8、騰訊第9、茅臺第11、滴滴第12、格力第14、聯想第16、小米第20、順豐第28、網易第30。
《財富》雜誌曾在1983年推出“全球最受讚賞的公司”排行榜,2006年其中文版第一次推出“最受讚賞的中國公司”排行榜。
在《財富》雜誌釋出的最新一期“全球最受讚賞公司排行榜”中,蘋果公司已經連續十年霸佔榜首位置,而在世界500強中表現不錯的中國公司卻全軍覆沒,沒有一家能突進前50,其中包括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二第三第四的國家電網公司、中石油、中石化,還有全球資產最多的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金融巨鱷。
“全球最受讚賞公司排行榜”是《財富》雜誌透過調查超過3800位大型公司高管、董事和證券分析師後,從51個行業中的680家公司中評比產生的,其評比內容包括公司的發展現狀、發展前景、以及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等諸多方面,榜單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那麼,為什麼蘋果公司能夠在這份含金量十分高的全球榜單中連續十年霸佔榜首的位置,就連谷歌、微軟這些巨鱷,國家電網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工行建行中行農行等中國各大銀行軍團這些壟斷一方的封疆大鱷都撼動不了其地位?蘋果公司影響力究竟有多大?
(2017全球最受讚賞公司排行榜)
透過研究2017全球最受讚賞公司排行榜和2017世界500強排行榜,我們發現,雖然蘋果公司一直霸佔“全球最受讚賞公司排行榜”榜首的位置,但是從未奪得過“世界500強排行榜”的第一名。今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中,排名第一是沃爾瑪公司,蘋果公司排名第九,那問題來了,為為什麼最受讚賞的公司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 ”沃爾瑪,而是蘋果公司呢?
(2017世界500強排行榜)
答案是創新!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消費者最讚賞的公司一定對時代、對社會的變革起到促進和領導作用,而最能推動社會和時代進步的是創新。沃爾瑪公司之所以能成為世界500強公司之首,主要是依靠其龐大的公司規模,雖然其改變了社會的零售模式,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在創新上還比不上蘋果公司。而蘋果公司自誕生之初就一直以創新見長,蘋果公司的創立者喬布斯本身就是一個極具創新意識的領袖,蘋果更是以以創新驅動發展為公司戰略。
蘋果在2008年推出了一款劃時代意義的手機iPhone 3G,這是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智慧手機,這款手機掀開了手機行業的智慧化時代,使當時絕對的功能機霸主諾基亞轟然倒下,手機行業迎來鉅變。正因此,蘋果成為那年“全球最受讚賞的公司”,那是蘋果公司連續十年霸佔該稱呼至今的開始。但是,蘋果公司的創新不止在手機上,在其發家的電腦領域、軟體領域,還有曾經風靡一時的音樂播放器領域都是行業的引領者,創新者。
這也是為什麼在世界500強排行榜上排名第二到第四的中國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中石化、中石油以及排名不錯的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行等各大國有銀行連最受讚賞排行榜前50都進不去的原因,這些公司大都是藉助國家壟斷才發展壯大,一旦沒有了壟斷的優勢,可能就會被別人取代,甚至可能離破產倒閉不遠了,自然不會被別人所讚賞尊敬。
所以,創新才是公司發展的第一動力,透過創新為消費者提供了獨特的產品,這是為什麼蘋果公司一直這麼受人尊重的原因。在中國大力發展創新的今天,中國也有很多公司表現不錯,但這類公司往往是那些生存壓力巨大的民營企業,例如華為。華為公司自誕生之初便一直投入巨資進行技術創新,透過創新打敗了曾經不可一世的愛立信、恩科這類全球巨頭,讓自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有趣的是,今天華為透過創新想在手機領域挑戰同樣注重創新的蘋果,雖然不太認可華為消費者業務負責人餘承東“三年內超越蘋果”的目標,但相信,這一場“創新之爭”將會十分精彩,而且其中意味深長!
(2017-08-04)
日前,《財富》雜誌公佈2016年度最受讚賞的中國公司榜單,其中阿里巴巴、華為、海爾集團分獲前三。大家作為關注的汽車及零部件領域方面(已標紅),比亞迪成為2016年度最受讚賞的中國汽車公司,緊隨其後的是福耀玻璃以及吉利汽車。榜單如下:
全明星榜和行業榜是如何誕生的?
調查中的“中國公司”定義為:本地企業佔多數股份或者主要管理團隊位於中國內地的公司。此次調查的294家候選公司的資訊,來自中國國家資訊中心、國家統計局、國資委、中國企業聯合會、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和全國工商聯。
《財富》(中文版)透過網路向35,000名中國企業管理人發放了問卷,共收到有效回覆的答卷1,724份。每位受訪者按照以下9項標準為候選公司打分:
1. 產品和服務的地位
2. 長期投資價值
3. 公司資產的合理利用
4. 創新能力
5. 管理質量
6. 財務穩健程度
7. 吸引和保留人才的能力
8. 社會責任
9. 全球化經營的有效性
每位接受調查者都要填寫兩部分問卷。第一部分是依據自身所在行業為本行業企業打分,綜合得分最高的前5名進入行業榜。第二部分是在所有的侯選公司中不分行業選出心目中最受推崇的公司,綜合得分最高的50家公司榮登“最受讚賞的中國公司”全明星榜。在任何情況下,接受調查者都不得選擇自己所在的公司。
(2017-02-21)
《財富》雜誌釋出“2016年全球最受讚賞的公司排行榜”。在最受矚目的50家全球最受讚賞公司全明星榜上,蘋果公司連續第九年高居榜首,而谷歌則位居第二。當然,所幸中國也有7家公司上榜,這些公司不但在自己的行業裡表現傑出,同時在世界上也有著極強的影響力。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一、聯想集團(計算機行業第3名)
1984年,柳傳志帶著10名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的研究員,成立了聯想公司,並獲得中科院20萬元的投資,28年以後,聯想已經完成了改制,成為一家民營企業。發展到2005年,聯想已經完成了收購ibm的pc事業,2014年,又大舉收購了摩托羅拉的移動業務,在國際上大放光彩。
二、寶鋼集團(金屬行業第8名)
寶鋼集團是中國最大、最現代化的鋼鐵聯合企業。寶鋼集團不僅是中國500強,還是世界500強,在世界排名275位,但是,隨著國內去產能政策的強化與落實,許多鋼鐵企業漸漸走向衰弱,並隨之合併重組。
三、中國五礦集團(金屬行業第9名)
中國五礦集團跟寶鋼一樣,是一家國企,保持著強勁的生產力,2013年位居世界500強企業第192名。2015年,實現經營總額2180.6億元,商品經營總量8400.3萬噸。銅產量21.7萬噸,創歷史新高;鋼材出口總量333.9萬噸,全國排名第三。
四、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網路及通訊裝置行業第8名)
華為,一個良心的民族企業,其創始人,任正非是一個低調又大方的企業家,2015年,華為的600億年終獎刷爆了各種頭條,華為不僅不上市,而且還全員持股,每年年底分紅,華為製造的手機不僅在中國名聲雀躍,而且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也倍受歡迎。
五、國泰航空有限公司(航空行業第6名)
是香港第一所提供民航服務的航空公司,隸屬於太古集團,以香港國際機場作為其樞紐,是中國與世界各國相連線的橋樑。
六、華碩電腦公司(計算機行業第4名)
華碩作為一家臺企,創立於臺灣產業轉移升級的黃金時期,1989年4月1日,徐世昌、童子賢、廖敏雄、謝偉琦,4個人籌集了1000萬新臺幣(約200萬人民幣),共同創立了這個公司,發展到今天,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開設了分支機構,員工超過十萬名,華碩年營業額超過165億美金。
七、臺灣積電(半導體行業第2名)
1987年,張忠謀創立臺積電,幾乎沒有人看好,在當時,全世界半導體企業都是一樣的商業模式。Intel,三星等巨頭自己設計晶片,在自有的晶圓廠生產,而張忠謀開創了晶圓代工(foundry)模式,只為半導體設計公司製造產品,而今,包括蘋果、三星、前諾基亞在內的手機具體,紛紛找到臺積電幫忙生產代工。
(2017-01-17)
日前,《財富》雜誌釋出了“2016年最受讚賞中國公司”前50全明星榜單,作為業界定義為權威刊物的《財富》雜誌,它每一次榜單的釋出必定成為經濟界和科技圈關注的焦點,激發人們最為前沿的洞見和思考。
這次同樣也不例外,輿論分析榜單來龍去脈時,很多都聚焦在:每年的榜單都不同,但有一家公司的排名卻異常的穩定,唯一一個連續11年蟬聯TOP5的品牌——海爾——擁有製造業與網際網路雙重交融的基因。
業內人士分析,此次阿里、華為、海爾分別拿下了榜單前三甲,體現了今天中國網際網路產業革命中的一些新趨勢——財富權力榜單無論如何變遷,製造業和網際網路的結合才是真正的方向所在。
網際網路浪潮高歌猛進
縱覽過去十年《財富》公佈的“最受讚賞的中國企業”排行榜會發現,過去十年的榜單變化幾乎是網際網路企業和科技企業隨著浪潮高歌猛進的一部歷史。2016年“最受讚賞的中國企業”的上榜TOP10品牌中,80%來自於科技公司。
有媒體認為,“今天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之勢正如上世紀90年代末的美國”。
1995年至2000年,美國也曾出現過長達5年的網際網路投資狂熱。全球共有964億美元風險投資進入網際網路創業領域,其中80%投向了美國。
“這份榜單中的幾家實業企業或是說製造業企業,也無一不是網際網路轉型的標杆,它們不僅在製造業中位居前列,同樣在積極擁抱網際網路,甚至我們越來越無法簡單的用製造業企業或是傳統企業來形容這些實業企業,因為它們的面目正在漸趨模糊,網際網路本身也在成為它們身體的一部分。”
熱潮下的冷靜
而細細分析榜單,把時間聚焦,尤其是今年,有心的人會發現幾個新興網際網路企業排位在下降;再把時間跨度拉長到自《財富》2006年推出“最受讚賞的中國企業”排行榜以來,唯一一個連續11年蟬聯TOP5的品牌——海爾——擁有製造業與網際網路雙重交融的基因。
這一短一長、一降一升,再加上近五年國內許多網際網路企業飛速發展但始終無法盈利的現狀,相關媒體評價道“這無不彰顯了今天國內網際網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的修正——網際網路經濟是無法擺脫實體經濟作為支撐的,而實體經濟也必須乘著網際網路的東風才能乘勢而起。網際網路經濟和實體經濟本質來看,還是一對雙胞胎。”
而似乎只有如此,中國才能擺脫美國十年前的網際網路泡沫覆轍。從2000年3月開始,美國互網路泡沫開始破裂,在不到20個月時間內納斯達克網際網路公司市值就蒸發了約5萬億美元。
古希臘作家歐里庇得斯說過,上帝想要讓誰滅亡,必先使其瘋狂。當市場的瘋狂達到高潮之後,網際網路泡沫的破裂就是時間問題。而幸好的是,中國或正冷靜下來,審慎地看待中國市場的網際網路與實體經濟的聚合效應。
網際網路+製造業的海爾路徑
海爾認為,網際網路帶給傳統經濟的最大挑戰是“零距離”,網際網路消弭了企業與使用者間的距離。原來資訊不對稱的主動權在企業,現在主動權在使用者,所以原來傳統的模式要改變。
怎麼轉變?企業、員工、使用者都在轉型。
第一個是企業的轉型。把原來像金字塔形的科層制變成一個網路組織。傳統企業是一個封閉系統——以自我為中心,但網際網路企業是網際網路一個節點。打個比方,每個企業就是一臺電腦,這臺電腦接入網際網路則無所不能;如果脫離網際網路就一事無成,什麼都做不到。所以企業只是一個節點並將各種資源聯合起來。海爾有句話就是“世界是我的研發部”。
這個企業組織變成了什麼?沒有上下級,只有三類人:第一類人叫作“平臺主”,這個平臺主就是做創業平臺的,為大家在這個平臺上成功創業而服務。第二類人叫“小微主”,“小微”是一個微型的創業團隊,在這個平臺上充分地創業。第三類人叫作“創客”,就是創業的員工。
第二個是員工的轉型,怎麼轉?員工原來定位是僱傭者和執行者,現在變成創業者和合夥人,你可以充分地創業,同時,你又是合夥人,如果你做得好,你創業成功,可以入股在這裡成為股權持有者。
第三個是使用者的轉型。原來企業面對的是顧客,但不是使用者。顧客是企業外的,現在使用者到企業裡面共同創造新的價值。傳統經濟模式是企業管理客戶,但現在卻是使用者管理企業,在網際網路上,使用者如果“不點贊企業”,企業就無法生存。所以,企業必須要聚焦、滿足每一個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才能有發展的機會。也就是說,必須從大規模製造變成大規模定製。
總之,工業發展史上的每一次變革都承載著新舊的更迭,經歷著舊規則、舊制度的淘汰。放在全國範圍看,網際網路與製造業融合空間廣闊,潛力巨大,如能充分利用好這一優勢,將會極大地提升“中國製造”在全球的競爭地位,而這也是《財富》榜單11年曆史變遷所體現出的中國網際網路產業革命中的新趨勢。
(2016-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