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首次向中國歸還13件查獲文物:含光緒年間銀票

  埃及首次向中國歸還13件查獲文物

埃及首次向中國歸還13件查獲文物:含光緒年間銀票

  8月27日,在埃及首都開羅的埃及國家博物館,觀眾參觀埃及文物部向中國駐埃使館轉交的文物。新華社發

  近日,埃及向中國轉交一批查獲文物的訊息引發關注。據悉,這批13張票據,最早可追溯至清末,目前這批文物正在歸國途中。

  日前,中國駐埃及大使館文化參贊、開羅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石嶽文向新京報記者講述了埃及歸還文物的經過。

  今年年初,埃及郵政海關查獲多張疑似中國晚清、民國紙幣及地方兌換券。其後,以照會的形式通報中國駐埃大使館,請中方予以鑑定。

  中國駐埃大使館將埃方提供的文物照片發回國內,請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專家進行鑑定。專家反饋認為,這批票據主要是來自晚清、民國及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紙幣,還有少量澳門地區曾使用的澳幣。

  這些古票據中包括一張清朝光緒27年黑龍江礦物總局發行的銀票、一張中央蘇區於20世紀30年代初發行的二十元紙幣、兩張民國時期山東高密縣田賦預借券,以及一張朝鮮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志願軍後方勤務第三分部印發的汽油票等。

  石嶽文說,國家文物局還請埃及核實,這些文物是否有中國政府出具的許可證,“如果沒有許可證,那肯定是非法出口的,應該交還給中國政府。”

  8月27日,雙方在埃及國際博物館舉辦了交接儀式,埃及正式將這批文物交還給中國,中國駐埃及大使宋愛國接收了這批文物。

  據悉,2010年,中埃簽署了關於保護和返還從原屬國非法販運被盜文化財產的協定,此次文物歸還系協定簽署後,埃及首次向中國返還查獲的非法販運文物。

  ■ 焦點

  埃及為何首次向中國歸還文物?

  系聯合國公約的要求;中方人員評價埃及歸還文物“動作很快,態度很堅決”

  埃及向中國歸還流失文物,尚屬首次。

  據埃及新聞網站報道,埃及港口文物單位負責人艾哈邁德・阿拉・羅維(Ahmed Al-Rawi)表示,這些文物是按照教科文組織協定移交的,文物如果被走私到埃及領土,埃及需要扣押外國文物並告知有關大使館,以檢查這些文物是否在遺產名錄上,並對文物進行保護。

  中埃簽署保護和返還文物協定

  1970年11月1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第十六屆會議透過《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其中規定,如果發生非法進出口文物的事件,要採取適當措施收回並歸還此類文化財產。中國和埃及都是該協議的締約國。

  根據上述公約精神,2010年10月中國和埃及還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阿拉伯埃及共和國政府關於保護和返還從原屬國非法販運被盜文化財產的協定》。

  石嶽文當時參與了該協定的談判和文字修改工作,他認為,這次歸還文物行動也是雙方履行協定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埃及文物部門做得還是很不錯的,動作很快,態度也很堅決”。

  在國際公約的框架下,中國與秘魯、印度、義大利、菲律賓、希臘、智利、塞普勒斯、美國、澳大利亞、土耳其、衣索比亞、蒙古國、墨西哥、哥倫比亞、奈及利亞等多國簽署了防止盜竊、盜掘和非法進出境文物的雙邊協定或諒解備忘錄,共同打擊文物犯罪活動。

  新近流出文物追索把握性較大

  1997年,中國還加入了國際統一私法協會《關於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

  不同的是,《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屬於純公法性條約,只有國家或代表國家的機構才能以該公約提起訴訟;《關於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則擴大到私法主體,相關自然人(法人)也可根據該公約提起訴訟。

  國家文物局顧問、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謝辰生告訴記者,這些公約對於非法流失文物的歸還起到了一定作用。根據公約,如果文物流入國沒有主動歸還,原屬國可以啟動追索程式。

  針對沒有加入相關國際公約的國家,如果發現有中國文物非法流入該國,是否也可以追索?謝辰生認為,也可以透過流入國一些相關法律啟動追索。

  “最近幾十年流出去的文物,如果證據充分,追回來的把握性還是很大的。但是久遠的就很難再追回了。”謝辰生認為,文物追回的難度在於首先要發現文物的蹤跡,然後才可以有目標地追索。然而,大量的文物流失之後,就不見蹤影了,更談不上追索。

  “以前,文物流失主要原因是外國掠奪。現在文物流失主要是因為中國人自己往外走私,問題很嚴重。”謝辰生說。

  埃及圖坦卡蒙文物展覽或將進入中國

  據悉,2014年,中埃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之後雙方開展了密切的文物保護和文化遺產交流合作。

  石嶽文介紹,中國政府在文物保護、修復領域舉辦的很多培訓班、研討會,都會邀請埃及專家參與。前不久,石嶽文赴埃及正在興建的大埃及博物館,與館長交流時,又提出邀請埃及派兩位文物修復專家,參加10月在中國舉辦的文物修復研修班。

  埃及還準備在9月派一位專家參加中國文物部門的研討會。根據兩國政府簽署的備忘錄,中國文物發掘小組將到埃及盧克索古城遺址開展考古發掘,“估計年內展開”,石嶽文說。

  石嶽文告訴記者,埃及文物部長還透露,埃及當前正在開展一個圖坦卡蒙文物巡展,希望有機會到中國進行展覽。“需要等待進一步溝通。十幾年前在上海和北京辦過埃及文物展,反響很強烈,希望這種盛況能夠再次出現。”石嶽文說。

  ■ 盤點

  多國歸還中國文物

  ●2014年12月

  瑞士歸還一尊漢代彩塑陶俑。

  ●2015年3月

  澳大利亞歸還一尊清代觀音像。

  ●2015年4、5月

  法國歸還4件東周時期的猛禽金首和28件大堡子山遺址秦代金飾片。

  ●2015年12月

  美國歸還16件(組)玉器、5件(組)青銅器、1件陶器共22件流失文物和1件古生物化石。

  ●2017年1月

  加拿大歸還19世紀中國雲南佛寺古建築木雕、2.2億年前中國魚龍化石和2.5億年前中國三疊紀魚骨化石。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倪偉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349 字。

轉載請註明: 埃及首次向中國歸還13件查獲文物:含光緒年間銀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