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全國退役軍人資訊中心正式成立 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

由 無英 釋出於 綜合

全國退役軍人資訊中心正式成立,服務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

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

“沒想到這麼快就辦好了貸款!”4月27日上午,剛剛在山東省臨朐縣退役軍人服務大廳辦完退役軍人創業貸款申請業務的王永明,臉上掩飾不住喜悅。

退役後,王永明自主創業,搞起了大棚櫻桃種植。今年,他想擴大種植規模,需要20多萬元的資金投入,聽說退役軍人有創業貸款政策,本以為會非常麻煩,沒想到只用了幾分鐘就通過了。

做好退役軍人工作,對於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前不久,全國退役軍人資訊中心正式成立,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水平將得到進一步提升。為做好退役軍人工作,我國退役軍人事務系統推出了哪些做法、成效如何?

溫暖“大禮包”,落實怎麼樣?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2018年4月16日,退役軍人事務部組建。該部組建以來,針對退役軍人的暖心保障政策不斷豐富完善。

2019年初,退役軍人事務部成立工作專班,受理申請290萬餘人,初審透過240萬餘人,較好地解除了退役軍人的養老和醫療後顧之憂;

2019年“八一”前夕,退役軍人事務部、財政部發出通知,再次提高部分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物件等人員撫卹和生活補助標準,加大在鄉老復員軍人生活補助提標力度;

退役軍人保障法等政策法規制定有序推進,對退役軍人的服務保障水平持續提升,退役軍人工作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對於這些政策“大禮包”,各地銜接得怎麼樣?政策的“最後一公里”如何打通?

四川省鹽亭縣黃甸鎮駟橋村,61歲的傷殘軍人楊楠看著嘩嘩的清泉流到自家水缸裡,笑起來臉上滿是皺紋。他曾在部隊施工中右手腕骨折,老伴又體弱多病。今年初,黃甸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在走訪中發現,楊楠一家還靠挑水飲用。一邊報告給上級,一邊先行墊付費用,工作人員為楊楠家修建水塔、安裝抽水機,將廚房也硬化成水泥地面。

小小的服務站,解決了困擾楊楠多年的問題。退役軍人事務部組建以來,國家、省(區、市)、市、縣、鄉鎮(街道)、村(社群)六級服務體系陸續建立。離老兵們最近的退役軍人服務站,給予了老兵們最暖的關懷,將服務保障政策落實到基層。

曾經,返鄉落戶手續麻煩、社會保險銜接不上等問題,困擾著退役軍人。退役軍人事務部推出務實管用的制度辦法,很多地方也緊跟步伐,推出“一站式”服務,提高效率、縮短流程,讓資訊資料多“跑路”,讓退役軍人少跑腿,獲得廣泛點贊。

脫下軍裝後,路要怎麼走?

轉業後的安置問題,一直是退役軍人們關心的問題。退役軍人走上合適工作崗位,不僅能保障他們的生活,還能給其服務的機構和企業帶來生機和活力。

退役軍人郭純子,在空軍服役時從事新媒體宣傳工作多年。在2019年轉業之際,她也曾感到迷茫,不知道是否能尋覓到合適崗位。

湖北省襄城退役軍人事務局探索“直通車”安置服務,結合郭純子的能力特點,將她安置在襄城區融媒體中心工作。她高興地對記者說,已經完全適應了現在的工作,還成了單位的“主力干將”。

退役軍人事務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直通車”安置包括重點物件直接安置、專業人才對口安置、特殊人才選調安置和個別單位雙向聯絡安置。兩年來,退役軍人事務系統接收14多萬名軍轉幹部、80多萬名退役士兵、2.1萬名軍休幹部和退休士官。

為促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退役軍人事務部出臺意見支援鼓勵;指導各地舉辦專場招聘會4000多次,達成就業意向28萬人次。

關愛做到位,幹事走前頭!

在河南省濟源市坡頭鎮店留村烈士周少武的侄子周波家裡,記者見到了已被歲月洇漬得發黃的“革命軍人犧牲證明書”。

幾十年來,周少武弟弟周觀富從未放棄過尋找哥哥的遺骸,但直到2014年他離世時也未能如願。不久後,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開始分批次回國,其中就有周少武。

兩年來,英雄烈士保護納入黨和國家功勳榮譽表彰制度體系,英雄烈士國家功勳榮譽的無上光榮得到確立。

新中國成立70週年,群眾遊行活動的隊伍裡,“致敬”方陣格外引人注目:白髮蒼蒼的老兵,年齡最大的101歲,最小的73歲,有的參加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有的在戰場立下赫赫功勳,有的是民兵英模,有的是支前模範……

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知,為全國3900多萬個家庭,掛起金燦燦的光榮牌。小小的光榮牌,一頭連著座座軍營,一頭連著千家萬戶。

一日穿軍裝,一生是軍人。在各項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各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組織起千千萬萬退役軍人,奔忙投身在各項工作中。

疫情防控中,2月11日,退役軍人事務系統組織醫療隊,火速馳援武漢,與湖北省榮軍醫院醫護人員一起並肩作戰40天、治癒377名患者;在貴州安順,458名優秀退役軍人擔任村支書、村主任和村兩委委員,不到兩年,139個貧困村脫貧出列;在河北涿州,由20名參戰老兵組成老兵故事宣講團,宣傳紅色文化,當地群眾、官兵和學生成為 “紅色文化”的“鐵桿粉絲”……

近年來,退役軍人工作的政策法規日益完善,就業安置有效推進,服務保障持續提升,權益維護有力有序,褒揚紀念規範創新,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