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近日又帶來兩個好訊息:
水稻親本去鎘技術獲突破,將扭轉我國部分農作物重金屬含量超標的趨勢
“海水稻”今日測產,2.8億畝鹽鹼地未來將能種莊稼,推廣成功後可增產糧食500億公斤,多養活約2億中國人
綜合:湖南日報、央視網、@人民日報等
《湖南日報》9月25日訊息,近日,在2017年國家水稻新品種與新技術展示現場觀摩會(以下簡稱“雙新會”)上,袁隆平宣佈了一項重大成果:“近期我們在水稻育種上有了一個突破性技術,可以把親本中的含鎘或者吸鎘的基因‘敲掉’,親本乾淨了,種子自然就乾淨了。”
水稻親本去鎘技術取得突破,意味著什麼?
袁隆平“敲掉”水稻含鎘基因,到底意味著什麼?或許對於很多非專業人士這個概念可能不易理解,但是卻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
據湖南日報報道,近年來,伴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綠色種業提出的新要求,農作物的純淨度越發受到關注,特別是在許多土壤汙染較重的地區,如何避免汙染元素在作物中的代際傳播,是育種家必須考慮的問題。
此項鎘元素剔除技術將扭轉我國部分農作物重金屬含量超標的趨勢。
鎘被認為是一種十分危險的環境汙染元素,自20世紀初以來,由於鎘以及其化合物被廣泛應用於鎳鎘電池、顏料以及電鍍等製造環節。鎘的產量及用途在不斷增加。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向環境中釋放的鎘高達30000噸左右。其中82%-94%的鎘會進入到土壤中。在人體中積存,會導致軟骨症,最嚴重的還會引發癌症。
鎘汙染危害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1956前後,在日本水俁灣爆發的水俁病。
因為水稻是對鎘吸收最強的大宗穀類作物,其籽粒鎘水平僅次於生菜。可以說,水稻重金屬汙染型別中,鎘汙染是最嚴重的一種。
有分析認為:假如此次水稻親本“去鎘”成功,那袁隆平院士對人類的糧食的貢獻將是空前絕後的。他不僅解決了人類的“吃的飽”問題,還解決了人類的“吃的安全”這一大難題。
袁隆平“海水稻”今日測產,2.8億畝鹽鹼地未來將能種莊稼
不光是水稻親本去鎘技術,今天袁隆平掛帥的“海水稻”專案又傳來另一則喜訊。
9月28日,由袁隆平掛帥的“海水稻”專案將在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的試驗基地和金口鎮海水稻稻作改良國家示範基地進行實地測產。
袁隆平在今年的一次主題演講中曾表示,將在3-5年內選育出在鹽分濃度3-8‰海水灌溉種植條件下,產量達300公斤/畝以上的耐鹽鹼水稻新品種。“為了使海水雜交稻能夠更好地造福世界人民,我本人和本研究中心均十分樂意幫助其他國家發展雜交水稻,為保障世界糧食安全和促進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全球有9.5億公頃鹽鹼地,其中1億公頃(15億畝)在中國,2.8億畝可以開發利用。袁隆平希望透過耐鹽鹼雜交水稻(俗稱“海水稻”)的研發和推廣讓鹽鹼地像普通耕地那樣造福人類。
海水稻試種、推廣成功後,按照每畝鹽鹼地產值200-300公斤計算,可增產糧食500億公斤,多養活約2億中國人!
這不僅對我國糧食安全影響巨大,甚至將深刻改變人類的命運。據統計,目前全世界約有8億飢餓人口,如果全球143億畝鹽鹼地都能種上海水稻,意義不言而喻!
網友評論:
瞭望新媒體,給你權威的新聞洞察力
總監製 | 王磊
糧食產量問題是世界的公認難題,即便是到了今天,依舊是很多人吃不上糧食。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為我國和世界溫飽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如今,在澳洲,也有位“袁隆平”,他培育出的超級小麥,也對人類貢獻幾大!
我們都知道,光合作用是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所在,農作物利用化學能將二氧化碳進行轉換,那麼澳洲國立大學的這位教授有什麼樣的重大發現呢?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特聘教授Graham Farquhar AO根據植物光合作用原理讓人們重新認識了小麥農作物為人類作出的突出貢獻。
Farquhar教授所在的生物物理學研究小組對小麥農作物進行研究,對其細胞、生長環境等條件進行研究,選出最優良的小麥品種。
這些小麥品種可在乾旱條件下生長,可以有效應對世界糧食短缺等情況。從1980年開始,經過數十年的研究,該研究小組發明了一種計算模型,用於計算小麥作物的水含量。
Farquhar教授這項開創性研究具有突破性進展。
光合分子相互作用的方程式在35年前就已經建立,這裡面的諸多要素比如植物對光的吸收強度、從水中所轉化的糖分含量以及吸收二氧化碳含量等等,都涵蓋其中。
這些發現,至今仍應用於農業與環境科學等領域中,意義重大。
成立於1960年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生物科學院,主要致力於水源對農作物影響的研究,並對乾旱大陸地區農作物種植進行研究。
後來環境生物學教授Ralph Slatyer加入研究所,指導植物光合作用研究,目的是要發現碳之間的增長量,這是植物生長及水含量的基礎所在。
到了1990年,生物研究學院(RSB)開展基因工程專案研究,這項研究Farquhar教授於十幾年前就已做了相關的定論,可以說是走在了科學的前沿。
RSB的研究不僅僅侷限於對農作物產量的研究。對於已退休的 Howard Bradbury AM教授來說,食物對疾病的控制研究是他退休後所感興趣的工作之一。
Bradbury教授用三十年的時間對非洲地區的konzo疾病進行研究。在這些地區,木薯是他們的主要食物。但木薯中含有大量有毒氰化物,加上當地人營養不良等影響,很容易感染konzo病毒,導致運動神經元癱瘓,在婦女和兒童中這種病比較常見。
Howard Bradbury AM教授用一個簡單的方法。他將木薯與水混合,在太陽下暴曬,這樣可以消滅大量氰化物。透過這個辦法,剛果民主共和國的16個村莊約10000多人避免了疾病,為人類做出了寶貴貢獻。
主共和國的16個村莊約10000多人避免了疾病,為人類做出了寶貴貢獻。
Bradbury教授培育出的超級小麥雖然不是高產的作物,但是卻可以避免非洲地區的konzo疾病的感染。
那麼澳洲國立大學生物研究學院怎樣?
醫學生物和環境學院(College of Medicine, Biology and Environment)包括約翰科廷醫學院(John Curtin School of Medical Research;JCSMR)、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醫學院、環境社會研究院和生物心理和人口健康研究院。
澳洲國立大學先後出了四位諾貝爾獎得主,除此之外,青黴素的發現者病理學家弗洛裡爵士(Howard Florey,諾貝爾獎得主)、歷史學大師漢考克爵士(Keith Hancock)和著名的經濟學者庫姆斯爵士(Herbert Cole Coombs)等等均參與了學校的創立。
擁有良好的生物研究基礎,加上優秀的QS世界大學排名,因此很多海外留學生留學澳洲時,會選擇澳洲國立大學,專業一般也會優先考慮生物醫學。
(2017-08-31)
三星完全可以說是世界最大的電視機制造商,在科技製造業也有12年之久了。如果上次的爆炸門事件沒有發生,也算是口碑極好了(要不然,當然怎麼能和蘋果比肩呢........)。今天來說說它的主要業務:在產品型別方面,LED佔主力力量,少部分是LCD液晶的面板。
但是,三星並沒有將OLED應用於大尺寸,而是去開發出了QLED。QLED中文名為光子量點,主要是為三星解決OLED燒屏壽命短、造價高而提出的新解決方案,原理主要是換用無機材料,最終來實現畫質,號稱超越傳統的LCD。
目前,這個量子點技術的追逐者有海信、TCL和Vestel等各大牌子。但是,成功的路上並沒有那麼順利的,比如這個量子點因為歐盟對QLED其中一種元素Cadmium的禁用,所以QLED的市場份額目前少的有點誇張。據相關統計,今年Q1是1.5%,Q2只有0.7%。
市場既然那麼蕭條,為什麼三星要開發這項新專案呢?原來,三星手機掌握著可以生產不含鎘QLED面板的公司,也是目前唯一的公司,所以價格昂貴,嚴重製約了普及。
市場的蛋糕並不能獨吞的,會噎死的!據外媒報道,三星已決定,會開放自己的不含鎘 QLED面板生產技術,將帶動更多廠商踴躍進入,把市場當高做大,共同分享這塊蛋糕!
更需要一提的是,目前堅持OLED面板的廠家有長虹、康佳、LG、松下、索尼、飛利浦、創維、Grundig和Loewe。
希望這項技術能完美分配到每家廠商,這樣價格也不必擔心昂貴了!
(2017-09-20)
古人學者必有師,
師者,
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人從無知到有識,
從困惑到解惑,
都離不開老師的指引。
都說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她教導我們的不僅是讀書識字,
還培養著我們的內在人格品行,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這是千年前的古人
早就告訴我們的道理。
九月十日教師節,
讓我們走進湖南的歷史,
致敬可愛的老師們。
周敦頤,字茂叔,湖南道縣人,是北宋著名的哲學家,理學派開山鼻祖,他曾開設濂溪書院,世稱“濂溪先生”,濂溪書院是他講學的講壇,他的學說對以後理學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道州是周敦頤的故鄉,而道州月岩村是“濂溪先生”周敦頤曾經求學的地方,有人將月岩與周敦頤的《太極圖說》緊緊地聯絡在一起,認為正是在此地啟蒙,使他“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永南諸巖殿景,道州月岩第一”,月岩是山上形似月亮的一個洞口,從西洞門進入洞內,仰望巖頂,明月一彎,形如蛾眉;再往前走,“月亮”由缺而圓,到東門和西門的正中間仰望,藍天當頂,巖形渾圓,此刻空頂之空圈更宛如一輪滿月懸空。再繼續往前走,“月亮”由圓而缺,到東洞門回頭仰望時,又是蛾眉一彎。置身洞中,如此近距離與月岩接觸,更能懂“月岩”之名由來的涵義。
在空無一人的空頂下漫步,寂靜無聲中,看著那些巖壁上歷代名人雅士留下的石刻,感受那皎皎月光投下的疏影,觸過那穿過洞口的溫柔的風,思想在這一刻開始無限延展,沒有什麼可以擾亂你的心,唯有思想在碰撞。或許這也可以解釋月岩對於求學時期的濂溪先生有著多大的意義。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朱熹一生中任官的時間很短,但他所到任之處,必興學校。朱熹任湖南安撫使期間,在長沙重建了嶽麓書院,是開啟嶽麓書院的一屆學院宗師。
他自福建不遠萬里步行來到嶽麓山重建書院,各地的高材生紛至沓來,曾有記載,人多時,井水被學生喝得精光,不愧為當時的“高等學府”。書院培養出了哲學大師王夫之,啟蒙思想家魏源,軍事家左宗棠,學者政治家曾國藩,維新運動領袖唐才常以及教育家楊昌濟等諸多影響中國歷史的著名人物,令人歎為觀止。
如今的嶽麓書院依然坐落於麓山腳下,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學府之一,其古代傳統的書院建築至今被完整儲存,每一組院落、每一塊石碑、每一枚磚瓦、每一支風荷,都閃爍著時光淬鍊的人文精神。
王闓運,字壬秋,湖南湘潭人,晚清著名文學家。曾主講於長沙思賢講舍、衡州船山書院,門生眾多,學生達數千人,其中名弟子楊銳、宋育仁、楊度、齊白石等都卓有成就,當的上是一代教育大師。
王闓運曾主講的船山書院位於衡陽市雁峰區東洲島,是清末著名的書院、衡陽市一中的前身,湖湘文化文脈。坐上一條小木船擺渡,登上東洲島,一上岸就看到船山書院舊址,院門是斑駁的白色建築,“船山學院”四個字在陳舊的牆體上依然蒼勁有力,整座校舍兩層樓,青磚黑瓦,牆上有白色裝飾圖案,門楣上隱隱約約還可辨認出雕刻的獅身和螭龍紋飾。
儘管東洲島有黛色青山、漁舟野渡之美,但它的聞名並非於其風景,而是因為聞名於天下的船山書院。20世紀初,這座書院是中國最著名的書院之一,如今已經深幽蕪雜,遍地瓦礫,只能從那斑駁的牆壁想象著100多年前的典雅與熱鬧。
徐特立是中國著名革命家和教育家,長沙縣人,這麼一位老先生,生在清末,長於亂世,歷經三個朝代,懷抱教育救國之信仰,開私塾,辦學校,當老師,他創辦並苦心經營著長沙師範,併到湖南第一師範等學校任教。他的一生中從事教育工作長達73年,教過的學生成千上萬,為國家培育了幾代人。他是毛澤東口中“永遠的先生”,也被譽為新中國教育事業的奠基人。
走進徐特立故居,感受這一代革命教育家的過往回憶。故居位於長沙縣五美鄉觀音塘,是一所磚木結構的四合院式民居,典型的清末南方四合院建築。故居前有小溪溝,臨近田野,後靠小山,綠樹翠竹環繞,幽雅靜謐。故居前門左右兩間房是當年的教室,黑板、條桌都完好儲存。這也是今日五美中學的前身。
走進院子裡,當年先生栽下的綠樹早已成蔭。院子裡不僅有徐特立20歲時栽下的桂花樹,還有他43歲時從法國留學帶回的法國松。綠樹早已成蔭,先生的桃李也早已滿天下。
著名的”板倉先生“楊昌濟是毛澤東毛主席寫道的”印象最深的老師”,楊昌濟,湖南長沙縣人,倫理學家、教育家,西方的留學經歷,自身繼承的王陽明傳統學派,讓板倉先生貫通古今,博通中外,是中國近代系統引進西方倫理學思想的第一人,從科學的角度破除了長期以來封建倫理道德對我國倫理道德思想的禁錮。
楊昌濟回國後任教湖南第一師範,先進的學說、思想、教育理念,在湖南早期黨史人物群體成長的道路上, 楊昌濟起了一個啟蒙先師的作用,毛澤東等湖南早期黨史人物群體的早期言行,無一不受深楊昌濟的影響。
湖南第一師範舊址位於長沙市天心區書院路,鋼筋混凝土和磚木結構,中西結合構築風格,採用庭院式佈局,以長廊迂行繞室,青灰色牆面配以白色的門窗簷框與柱式,寧靜典雅。這個有著”千年學府,百年師範“美譽的一師範,培養出了無數有志之士,在新中國的道路上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劉敦楨,現代建築學、建築史學家,湖南新寧人,中國建築教育及中國古建築研究的開拓者,畢生致力於建築教學及中國傳統文化建築,建築界稱的“北梁南劉”,南劉就是說的劉敦楨先生。在湖南,他設計了湖南大學教學樓和市內名勝天心閣,也任教於湖南大學,他一生致力於教學研究和建築設計。
他修復的天心閣於“文夕大火”中焚燬,只有今湖南大學的物理實驗樓是他留給湖南的唯一禮物。現在我們重走這新修復的天心閣,重看這長沙的地標之一,依然能感受到那過往時光的魅力。
天心閣為1984年重建,閣樓具有明清兩朝城樓風格,高閣用遊廊連線,形似山巒起伏,錯落有致,氣勢宏偉。整個建築色調凝重而雄渾,風格去華飾而存古樸,有人說,天心閣,就是是一幅歷史的畫,是一首古雅的詩,那些逝去的時光都在建築裡凝聚。
袁隆平,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但最初的袁先生只是一位普通的鄉村教師,因為面對嚴重的饑荒,他立志用農業科學技術擊敗飢餓威脅,從事水稻雄性不育試驗,他的成功解決了世界上幾億人的饑荒問題。
袁隆平先生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他耕耘田地,也耕耘每一位學子。
隆平水稻博物館位於瀏陽河東岸,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第一個大型水稻博物館,其外觀由6個形似“稻粒”的建築組合而成,飽滿的金色稻穀排列成綻放的稻花形狀。館內有水稻歷史文化展廳、水稻科技展廳、袁隆平與雜交水稻展廳等3個基本展廳。袁先生說,建設這座水稻博物館是為了展示中華民族深厚的稻作文化,傳播農耕文明,以展示中國雜交水稻科技科研成果。
善之本在教,
教之本在師,
向每一位老師致敬,
在教師節的日子裡,
去湖南這些地方走一走,
和老師們來一次心的交流。
(2017-09-09)
“不光吃飽,更要吃好;既要高產,更要優質!”農以種為先,種子被譽為農業科技的“晶片”。近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與千餘種糧大戶一起出席2017年國家水稻新品種與新技術展示現場觀摩會,並走進瀏陽市北盛鎮環園村水稻種植基地,實地觀摩水稻新品種、新技術,精心選良種、擇良法。
種一季可雙收,再生稻備受青睞
金秋時節,風吹稻浪飄香,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環園村300畝水稻基地裡,彙集了來自全國89家科研單位和種子企業的優良水稻品種588個,宛如“水稻種子超市”。“第三代雜交水稻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未來將透過分子生物技術分離吸鎘基因破解技術難題,培養出更高產、更優質、抗性更好的超級雜交稻。”中國雜交水稻技術遙遙領先於世界,袁隆平分享了雜交水稻研究領域兩大最新成果,這是2017年國家水稻新品種與新技術展示現場觀摩會上的一幕。
本次活動由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湖南省農業委員會共同主辦,長沙市農業委員會、瀏陽市人民政府、湖南省種子協會聯合承辦,集中展示了長江中下游地區各類優良水稻品種和最新種業科研成果。
“以前全家齊上陣,一年到頭起早貪黑忙,頂多能種4畝地。如今,我一個人單幹,一口氣種了1100畝。”站在及腰深的稻田裡,手捧沉甸甸的隆兩優1307稻穗,瀏陽易氏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易豐穩喜笑顏開地向袁隆平“報喜”:“今年第一次種再生稻,畝產850公斤以上,明年我要擴大規模接著種,爭取畝產突破900公斤!”易豐穩給記者算了一筆細賬:和普通水稻相比,再生稻每畝地可節約人工、農藥化肥及種苗成本近600元,成本降了,產量高了,米質也好了,可謂一舉多得效益好。
湖南年產良種8000萬公斤
湖南是農業大省,素有“魚米之鄉”美譽,糧食、油料等主要農產品享譽全國,以佔全國3.2%的耕地面積,生產將近5%的糧食,水稻種植面積、產量常年居全國首位。
湖南是種業大省,作為雜交水稻的發源地,目前全省擁有國家級種業重點科研機構6個,以袁隆平院士領銜的科研育種人員3900餘名,最新培育的隆兩優、晶兩優系列品種優勢明顯,第五期超級稻攻關專案取得重大突破,一大批優質、多抗、廣適型突破性品種脫穎而出。近年來,全省年商業化育種投入3億多元,培育的湘早秈45號、Y兩優1號、Y兩優900等一批優良品種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應用。
湖南擁有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6家,AAA級種子企業12家,佔全國總數的14.6%。在2016年全國水稻種子銷售前20強企業中,湖南省佔到5家。湖南還擁有9個國家級制種基地市、縣,雜交水稻常年制種面積40萬畝左右,年產良種8000萬公斤,除滿足本省用種需求外,每年向湖南以外的省份供種約4000萬公斤,已成為全國雜交水稻種子產銷第一大省,湖南正從“種業大省”向“種業強省”邁進。(本文來源:長沙晚報)
(2017-09-22)
由德宏州農科所總農藝師兼水稻室主任、國家水稻德宏綜合試驗站站長董保柱二級研究員主持開展的“德優”系列軟米品種省肥、省藥、省水、省工“四省”豐產栽培新技術,自2010年以來連續7年的試驗示範種植獲得成功。其中,2017年示範種植3027.6畝,在每畝減少化肥施用10-15公斤,減少打藥次數1-4次,減少灌溉用水10-20%,減少種稻用工1-3個的前提下,由於大幅度減輕病蟲害和倒伏,據測產和實打實收的結果表明:每畝增產“德優”系列軟谷30-50公斤,增產幅度達8-10%。
董保柱二級研究員選育成功的德優8號、德優16號、德優12號等“德優”系列軟米品種,不僅大米飯比較好吃,蛋白質含量高,而且抗稻瘟病、白葉枯病、細菌性條斑病、南方黑條矮縮病、稻飛蝨、稻葉蟬等6種主要水稻病蟲害。據國家一級科技新諮詢機構——雲南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院的科技查新結果表明:董保柱二級研究員選育成功的德優8號、德優16號、德優12號是中國目前種植的水稻、玉米、小麥三大主糧中唯一具有省肥、省藥、省水“三省”特性並大面積示範種植成功的品種。@德宏團結報
(2017-09-14)
正文翻譯:
In a village in India's poorest state, Bihar, farmers are growing world record amounts of rice – with no GM, and no herbicide. Is this one solution to world food shortages?
在印度最貧困的比哈爾邦的一個村莊裡,稻農們在不使用除草劑不使用轉基因技術的前提下創造了水稻單產世界新紀錄。這會是解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的新途徑麼?
稻農蘇芒特·庫馬爾去年喜獲豐收。在過去的一年裡他的家鄉,印度東北部村莊達維施普拉風調雨順,因此他估計每公頃稻田可比常年多收穫4-5噸稻穀。但在收割時庫馬爾發覺種植在薩克裡河岸附近稻田中的每一株稻穗每一粒稻穀都顯得格外飽滿,而當他把收割來的稻穀運回村內過磅時,就連庫馬爾自己都震驚了。地磅顯示的數字不是6噸不是10噸也不是20噸。庫馬爾,這個來自印度最貧困省份比哈爾邦那爛陀地區的羞澀小夥兒,在不用任何除草劑只使用農家肥的前提下,創造了稻穀每公頃單產22.4噸的驚人記錄。這一資料打破了世界紀錄,要知道全世界70億人口中有超過一半以大米為主食,這絕對是個大新聞。
庫馬爾不僅打破了由“雜交水稻之父”中國農業科學家袁隆平所創造的單產19.4噸的前世界紀錄,還橫掃了由世界銀行資助的國際水稻研究所科學家們在菲律賓的試驗成果,就連那些歐美轉基因制種巨頭的高科技產品也得甘拜下風。而且,除了蘇芒特·庫馬爾,尼提什,桑賈伊以及拜賈伊等達維施普拉其他村民種植的稻田每公頃單產均超過了17噸,周邊村莊也表示去年收成比往年翻了一番多。
印度網友的評論翻譯:
1、我希望媒體能夠大力宣傳此事,好好打擊一下某些跨國公司掌控世界糧食供應的念想。這些糧食巨頭沒幹過什麼好事,從汙染環境到收買政客無惡不作。
2、這的確是個振奮人心的訊息,SRI的原理早已被公眾所熟知。然而你沒有資本就無力組建大企業與世界商品糧巨頭們抗衡,專利遲遲審批不下來也說明我們的農業教育與研究的大方向早就出問題了。
因此這對於農業科學界而言其實是個相當尷尬的訊息。
3、現在就蓋棺定論為時尚早吧。還是先看看這個SRI能不能先把印度世界第一飢餓大國的帽子摘掉吧。這難道是個好訊息?忽然感到心裡有些不爽啊。
4、我就提兩點:
如果他們想要一棵一棵的種稻秧,那何不發明一種機器代替人工作業直接把稻種撒到地裡去呢?如果不小心種多了,拔掉多餘的不就成了?
最近旁遮普地區與孟山都公司簽訂了幾項合作協議。許多人對此深表擔憂。旁遮普人也瞭解這家公司的背景,奈何這個地區的領導人是一個從美國留學回來的菜鳥政客呢。
5、是個好訊息。西方政府應該立即停止向貧窮落後國家推銷雞肋技術的無恥行為。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憂鬱的眼神”:我們在五八年就畝產超萬斤了!
網友“我是莫先生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這個新聞,有種拿諾貝爾獎再說啊,沒有國際認可,你們就是一群自嗨的印度阿三
網友“東莞使用者66xxxx658”:袁隆平也是搞轉基因,根本就不是什麼雜交,真正的優良品種雜交後年年都可以用留種子,不需要年年買種子!
網友“合肥使用者66xxxx658”:這個算什麼,咱們國家早就畝產萬斤數萬斤了,現在我們比較低調,早就不提當年勇了。
網友“鏡風”:如果這是真的還是要恭喜印度,大力推廣一下,印度老百姓來說可以吃飽飯了。不過還是不要吃飽了撐的過來挑釁為好。
網友“頭哥在此”:真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啊,好一個科技大國,讓我們在五十多年後的另一個國家看到了大躍進時期的中國社會現象,厲害了我的三哥。
網友“沉默de守望”:什麼,印度大躍進開始了?
網友“江山北望”:憑本人多年種植水稻的經驗來看。如果小編說的是圖片上的水稻的話,畝產如果超過一千五百斤,我可以賠兩倍的糧食給他。
網友“一路向北”:我靠,1公頃產22.5噸,那就是畝產3000斤啊。三哥加油!爭取畝產萬斤!
網友“喬見時光”:阿三又在放衛星了 如果僅靠人力精耕細作施農家肥不靠科學 那麼大躍進時期中國就不會缺糧食了 古代也不會餓死人
(2017-09-13)
他傾盡自己畢生的精力去研究雜交水稻,為了世界都做出巨大貢獻,如果不是他,可能中國許多偏遠地方還會有人餓著肚子
然而他當年在湖南車展上因為多看了賓士SLK3000K兩眼,就被許多人罵,認為他有錢了就開始奢靡生活
然而他只是一個老車迷,雖然有過好幾輛車,但是這些車大部分都沒有過十萬,這不,這是他第一輛車別克賽歐
後來國產車崛起,為了支援國產車,袁老又買了一輛吉利熊貓,他就是一位值得讓每個中國人都愛戴、敬佩的偉人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chao625360”:如果沒有雜交水稻技術,中國絕對餓死一部分人,說以前。這還只是中國,還不包其他國家的人,如果他要是申請專利他比比爾蓋茨還有錢。小孩子不懂的去網上科普一下。他對世界的貢獻不比愛迪生,牛頓,他們差多少。他是實實在在的幫助窮人。
網友“一”:對 ,這種人開布加迪 阿斯頓馬丁 法拉利 我都覺得心裡舒服
網友“Eternel丶RMS Titanic”:哪個狗有資格說他不是?有本事留地址,老子過去跟你談談你的成長。
網友“哈哈”:反觀國足!法拉利人手一輛!還他媽沒踢出過亞洲!
網友“我要伱緈福♥♡”:我寧願看這樣的人開豪車,也不願看一群戲子豪車一堆
網友“幸福一生”:這樣的英雄一堆豪車都可以
網友“浮誇”:養活了多少人,做了多大奉獻,我覺得買十輛豪車都不為過!!!!
網友“Booob”:上海市宛平南路660號。挺適合你的
網友“吃瓜群眾”:養活十幾億人口?小編,你怎麼不說養活了全世界人口呢!
網友“左★邊”:他要是不開豪車才是祖國的失敗。
網友“jie”:多看兩眼被罵?誰罵啊?誰?滾出來
網友“繼續革命。”:英雄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
(2017-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