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諾貝爾哥”郭英森意外走紅,社交網路上眾多網友只有情緒沒有理性地轉發,再加上部分媒體推波助瀾,很快讓事件走向極端——老郭被神話,民科被認為是國家科研希望所在。但實際上,老郭的研究只是術語堆砌的空中樓閣,根本不是科學。結論雖有了,但“諾貝爾哥”事件的傳播還值得細細解讀,部分媒體專業性的喪失值得反思。
情緒化的病毒式傳播,社交媒體是罪魁禍首
不可否認,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臺極大拓寬了資訊獲取的渠道、提高了資訊傳播的速度,但正因如此,在“正常”資訊之外,社交平臺也促成了“謠言”、“偽科學”、錯誤資訊的廣泛傳播。
不少資訊的病毒式傳播鏈背後,是“營銷號”和“網路水軍”不懷好意地推動,他們製造出博眼球的、富有情緒煽動性的內容。資訊傳播過程中,一些大V和網友們不加甄別地轉發,順理成章地使資訊變成熱點內容。
“諾貝爾哥”事件原微博傳播視覺化分析
“諾貝爾哥”事件的原微博轉發數高達15萬,分析微博傳播鏈,我們可以看到,擁有百萬粉絲的營銷號和大V是關鍵傳播點,直接促成了更下層級的轉發傳播。原微博的誤導性質是顯而易見的,但網友、大V的無知轉發或許可以理解,一來可歸咎於國民科學素質欠佳,就像老人輕信保健品療效,並不是老人的錯;二來因資訊核查需要成本,比起動動手指宣洩情緒,很少有人會專門查證下資訊真偽。
部分媒體盲目迎合熱點,推波助瀾
自媒體和興趣類閱讀app對該事件“積極傳播”
微博炒熱了話題,只博眼球、只要流量的部分自媒體和興趣類閱讀app率先跟進,該事件的傳播擴大開來。
但部分正規媒體也淪陷。正規媒體本應當與社交媒體上群體非理性相區別,其專業性,體現在能夠真實、準確、公正地進行大眾傳播。但隨著社交媒體勢頭愈大,正規媒體從中捕捉新聞線索、追蹤熱點話題,有些媒體為了蹭熱點,放棄了核查事實、準確傳播的原則,成為非理性情緒的“二傳手”。
部分正規媒體首先運用了自己的社交媒體賬號推波助瀾。例如,在“諾貝爾哥”事件中,人民日報官方微博轉發了影片,並打上了“尊重夢想”的標籤來引導話題(該微博已刪除)。還有部分媒體盲目迎合網路熱點,釋出了不少挺“諾貝爾哥”的新聞報道和評論文章。原本公眾對科學就缺乏瞭解,媒體的錯誤資訊傳播更增強了公眾對科學界人士的偏見——認為他們只不過在用自己的評價體系排擠大有前途的民科。
實際上,國際知名新聞機構對社交媒體的兩面性早有警惕,美聯社2009年就制定了《美聯社員工社交媒體使用則》,並在隨後幾年,根據使用社交媒體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多次修訂。美聯社強調員工使用社交媒體的客觀性和審慎性,號召員工力求避免“原汁原味地轉發”,並告誡員工“在任何時候都要避免在網上傳播未經證實的訊息”,“那些來自社交網路的訊息,要用與驗證從其他渠道獲得訊息相同的方法加以檢驗” 。除此之外,針對社交媒體資訊魚龍混雜的局面,法新社、路透社、英國廣播公司等也早已釋出了社交媒體使用指南,致力於維持媒體良好的公信力。
涉及科學新聞的報道,國外知名媒體很審慎
媒體在科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們把獲得的科學資訊,加工成沒有閱讀障礙的報道,幫助公眾瞭解科學知識。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監管機構英國廣播公司信託基金(BBC Trust),自2010年開始對BBC科學報道中的準確性和無偏性進行檢查,並公佈檢查報告,在尚未能做好的地方積極尋求完善之道。2014年的檢查報告這樣寫道,“在科學領域英國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因此,BBC必須發揮作用,向公眾傳播最新的科學思維,並讓公眾瞭解一些科學研究帶來的倫理和政策兩難困境。”
西方科學界也非常注重與媒體保持良好合作,例如,科學記者賈鶴鵬在《為什麼中國偽科學橫行?》一文中提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NSF)就規定,1%—5%的科研專案經費需要用於包括媒體報道在內的科學宣傳活動,從而鼓勵科學界走出“象牙塔”和“實驗室”,向公眾敞開大門。當然,科學報道首先要保證釋出內容的科學性,因此遵循著“no paper, no news”(無論文,不報道)的原則,也就是除了明確的事件新聞和觀點新聞外,引起公眾關注的科學資訊,必須是已經在權威期刊上發表過的論文。如果以這一標準衡量,“民間科學家”郭英森的理論根本不值得進行宣傳和報道。
媒體要避免“虛假客觀性”,為了顯示客觀立場,而連篇累牘地報道“另類聲音”
這次的“諾貝爾哥”事件,最初的炒作過了頭,不過很快,一些媒體和知乎、果殼等網站開始揭露民科、偽科學等問題。不少媒體,正反聲音都在大量刊發。然而,輿論場中有了理性的聲音並不意味著皆大歡喜。經歷了一次熱炒、一次潑冷水的反轉,在很多人看來,郭英森只是媒體利用的“道具”,後來的理性聲音並不能消除諸多人錯誤的看法,有時更會讓人一頭霧水。
這種現象是“虛假客觀性”的惡果,為了保持客觀中立,媒體會報道兩種相反的觀點,但這兩種相反觀點,很可能一種是主流觀點,一種是非主流觀點(甚至只有很少的人贊同),但經過媒體報道,放大了後者的重要性,對公眾造成誤解。國際媒體最近兩年意識到這點,不少媒體人撰文反思“虛假客觀性”的危害,而英國廣播公司信託基金(BBC Trust)更是在2014年要求BBC員工禁止在科學議題上邀請“民間科學家”(crank)參與,並且對200名高階經理人進行了培訓,避免他們在無可爭議的話題上呈現“虛假客觀性”。
“虛假客觀性”造成公眾的認知偏差
舉個例子,大約有97%的科學家認同“全球變暖正在發生”,但是媒體為了客觀性,總是給異見觀點同樣多的報道,“虛假客觀性”使得公眾以為科學界在這個問題上觀點很分裂,認為印象中只有55%的科學家對“全球變暖”有一致觀點。如果是這樣的結果,公眾就不可能在解決全球變暖問題號召中積極行動起來。結語社交媒體時代,正規媒體的專業性更加珍貴,不該讓“民科”“偽科學”招搖過市。而保持媒體公信力,與科學界一起推動科普,還得多學學國外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