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9月27日電 題: “富”從玫瑰香中來:當代“花木蘭”辭職返鄉扶貧記
記者 劉鵬
這裡地處木蘭故里河南虞城縣的偏北部,這是一個有著千餘人口的小小村落,漫步在這裡,雨後的空氣中彷彿瀰漫著一縷淡淡的玫瑰花香。
這裡是河南省虞城縣蔡莊村。是的,這裡的扶貧特色,是玫瑰!500多畝的玫瑰園使得這個昔日貧困村走在了虞城縣脫貧攻堅的前列。
27日,霏霏細雨中記者走進河南虞城,探尋被譽為“當代花木蘭”的朱婧源和她的精準扶貧路。
圖為蔡莊村玫瑰種植基地 李超 攝
虞城是花木蘭故鄉,花木蘭因代父從軍而流傳千古。談起虞城縣蔡莊村今天的變化,也與一位當代“花木蘭”有關,她就是蔡莊村的朱婧源。
2011年大學畢業後,朱婧源進入河南省會一家行政機關工作。因長期熬夜工作、壓力大,朱婧源患上了輕度抑鬱症。經醫生介紹,長期喝玫瑰花茶會幫助治療抑鬱症。從那以後,她開始關注食用、藥用玫瑰這一品種,並透過深入瞭解喜歡上了它。
經過長時間的思想鬥爭,2014年2月,朱婧源毅然辭職回鄉創業。
當時的蔡莊村產業結構單一,無集體經濟收入,經濟附加值較低,基礎設施較差,通村主幹道和村內道路全為坎坷土路,農田灌溉裝置不足,村內環境無序,無文化廣場等休閒娛樂場所,群眾文化生活單一,社會公益事業一片空白。
朱婧源身邊的朋友和家人也都感到非常意外和不理解,都說一個女孩子有個安穩的工作,然後結婚生子,是最好的歸宿。但在她看來,那樣雖好但卻不是自己想要的。
所幸,朱婧源的媽媽是一個非常開明的人,同她一起扛起外界的諸多議論和壓力,並跟女兒一起考察市場選擇合適的創業專案。
2014年7月,朱婧源創辦了家庭農場,2016年3月,經流轉土地560畝,成立了虞城縣虞玫豐種養殖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的建立,是朱婧源為群眾精準扶貧的一大法寶。蔡莊村共85戶貧困戶,起初,入社成員(農戶)只有5戶,其中有2戶為貧困戶。但合作社成立的3個月內,又有30戶貧困戶自願加入,形成了“合作社+貧困戶”的新模式。合作社免費為貧困戶提供玫瑰苗木,免費進行技術管理指導,高價回收玫瑰產品。
同時,合作社還解決了部分農村剩餘勞動力,其中在收穫期間,勞動力人數能達到150人,固定長期工人有30位,其中女工工資一月為2000元左右,男工工資為2000~3000元。他們不僅增加了收入,還能照顧家庭。
如今,該合作社的現代生態農業園區已形成規模,引進玫瑰10萬株,並採用多種農作物套種的種植模式,套種了薺薺菜、香菜、花生、西瓜等無公害的經濟作物,達到一年三熟,甚至四熟的新型種植模式。
截止目前,合作社為科迪集團奶牛場提供了1200噸青貯、20餘噸花生,為綠環速凍食品公司提供860噸薺薺菜。此外,合作社還種植了300畝香菜,每畝產量3000―4000斤,總收入達到100萬元。
朱婧源向記者介紹,現在,合作社正積極計劃向休閒農業發展,以建設現代田園城市為載體,以全面實施鄉村休閒旅遊為目標,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
未來,朱婧源還計劃開發利用鄉村資源、結合傳統民俗資源,全面提高休閒旅遊的含金量,增加農民收入,為精準脫貧做出更大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