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都是玉米地 只隔一條溝的農業保險賠付金額為何差3倍?

由 希學英 釋出於 綜合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30日訊4月30日,山東廣播電視臺大型融媒問政節目《問政山東》推出第四十九期,本期問政部門是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山東監管局。節目現場,山東銀保監局局長王俊壽、山東銀保監局二級巡視員許彥峰、付國才、張友道,消費者權益保護處處長董靜,還有多家保險公司的負責同志們參與直播問政。

農業保險是避免自然風險損失、保障農業生產、穩定農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東營農高區的王學紅是種糧高手。去年,她和幾位合夥人承包了附近村子的2000多畝地種玉米。

這2000多畝地雖然集中成片,但按照地界劃分,有260多畝位於東營農高區,還有1800多畝屬於的壽光市羊口鎮。

利奇馬臺風襲來,王學紅承包的2000多畝地損失慘重。但讓王學紅心裡有底的是,她當時玉米購買了農業保險,保費的80%由各級財政負責,農戶只需要交納剩下的20%,每畝地只需要花三塊六。可真到了災後領錢的時候,問題出現了。

同樣的災,相鄰的地,賠償的標準卻不一樣。王學紅不理解,當地種糧大戶們也紛紛表示不理解。

保險有差別,是不是因為保險公司不是一家呢?但大家瞭解到,不管是東營農高區還是壽光市,承保的都是中國人民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對於兩地賠償的價格差,保險公司認為並沒有什麼過錯。種糧大戶帶著疑問,找到了中國銀保監會東營監管分局。這裡的工作人員表示,“以前沒有遇到過這種事,我們回去還真得看看。一般來說你們不滿意這種事,走法院的程式。”

對農業保險理賠不滿意的,還有汶上縣劉鋪村的種糧大戶張路。他在中國人民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汶上支公司購買了100畝小麥的農業保險。2019年5月,小麥就遭遇了風災,倒伏嚴重,張路馬上聯絡保險公司進行查勘。保險公司出具的損失確認書顯示,張路家的小麥倒伏面積是38.5畝。

可是到了理賠的時候,張路卻被告知,不符合理賠條件。原因是保險公司找的第三方進行測產,測產的說是汶上縣損失率最高的19%點多,達不到在保險單上的20%。

原來,按照農業保險理賠的有關規定,投保農戶家的畝產損失只有超過20%才能獲得理賠;如果在20%以下,保險公司不用賠償。讓種糧大戶張路想不明白的是,查勘是38.5畝受損,測產卻損失不到20%,這個數字,保險公司是怎麼得來的呢?

隨後,記者又聯絡了濟寧市農業農村局。濟寧市農業局工作人員表示,“保險公司邀請專家,根據情況在縣市區設點進行測產,專家不可能看每一個地塊,他大概定幾種型別。”對於這種取平均值的做法,張路表示不認可。

拿著保單,張路找到了中國銀保監會濟寧監管分局。中國銀保監會濟寧監管分局工作人員表示,它們沒有調解功能,只有監管職能。要是調解不成的話,最後還是得走到訴訟上。

2000多畝地,被一條溝分成了兩塊,交了相同的保費,災後賠償的金額卻差了3倍,這種現象合理嗎?在《問政山東》直播現場,山東銀保監局局長王俊壽介紹,在現在的農險賠付當中確實存在這種情況。農險條例當中明確,農業保險是由縣級政府組織實施。因為是由縣裡組織農業部門人員進行檢視定損,各個縣檢視定損的時間不一樣,所以出現認定的損失率不一樣的情況。

對於一溝之隔的兩塊地在同樣災情下賠付卻不同的問題, 人保財險山東省分公司總經理胡偉認為,首先是人保在農業保險當中還存在著專業能力和群眾的溝通能力以及宣導力不到位的問題。

2019年,山東銀保監局辦公室釋出《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業保險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要按照農業保險合同約定,不得封頂賠付、平均賠付。那麼,短片中東營市村民的遭遇算不算是搞平均賠付?

人保財險山東省分公司總經理胡偉坦言,“這其中有工作不到位的地方,另外一方面,給我們農業保險提出更高的要求,當前的方式雖然在保險條例和法規當中允許的,採取抽樣定點的方式,但難免會不準確,我們也在探索新的方式。”

針對短片裡的種糧大戶,農業保險中的測產定損是不是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此,王俊壽局長直言,這樣的做法確實很粗放,是一刀切的模式。他認為,“現在限於人力、物力條件,保險公司做不到農災發生以後,逐塊土地進行同時檢視。但是下一步農險對於科技富農非常重要,必須要運用科技技術對它進行精準劃線、精準理賠,這樣既減少了農戶和保險公司的分歧,同時可以實現快速理賠。”

短片中,當村民把情況反映給了兩地的銀保監分局,銀保監分局工作人員要麼對自己部門許可權不瞭解,要麼說“沒有調解功能,只有監管職能”。對此,王俊壽局長現場表態,各地銀保監部門要壓實主體責任,督促督辦,如果發現有違法違規問題,必須要介入!

閃電新聞記者 李怡靜 王雪 白少光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