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就餐因一時大意丟了車鑰匙,愛車隨即被人偷走。不久之後愛車竟然又發生了嚴重的交通事故,偷車者傷重不治而亡。攤上這樣的事,市民王先生真不知該怎麼辦了。
開車去吃燒烤
要回家時發現車丟了
“我的車鑰匙呢?”“別光找車鑰匙,快看看車還在不在!”“壞了,我的車也不見啦,這可咋辦?”“別愣著了,趕緊報警啊!”……
這段對話,發生在8月3日深夜11點左右。
原來,當天晚上,王先生和朋友相約來到省會裕華路與城角街交叉口附近的一處燒烤攤聚餐。開著私家車到達目的地後,王先生將愛車停在了距離燒烤攤不遠的路邊。
晚上10時許,王先生和朋友起身一同離開小吃桌去了趟廁所。在此期間,小吃桌邊空無一人,而王先生的私家車鑰匙則被隨意扔在了桌子上。
晚上11點左右,王先生準備回家了。這時他發現車鑰匙不見了,轉身一看,先前停放在路邊的愛車也已不見蹤影。王先生的心裡咯噔一下,“車被偷了!”
報警之後,民警到現場進行了調查。王先生聽到燒烤攤一名服務員說,有兩名曾在此吃飯的男子結賬後將王先生的愛車開走了,“當時我以為是他們的車,就沒有多想。”
民警做完現場調查後,王先生回到家裡等訊息,他愛人趙女士對愛車丟失一事也很無奈。
丟失車輛出事故
車內一男子死亡
讓夫妻倆萬萬沒想到的是,還有更大的事發生了。
8月4日凌晨2點左右,趙女士的手機響了起來。接通電話後,對方自稱是鹿泉區交警大隊的民警,“您是一輛白色現代車的車主吧?您的車子在我們轄區出了交通事故,車內還有人受了重傷。”
聽到這訊息,趙女士和王先生都是一驚,向對方表示愛車剛剛丟失了。然後,夫妻倆趕緊往鹿泉區交警大隊趕去。
見到負責處理事故的交警後,夫妻倆從對方提供的一段現場查勘錄影中看到,他們丟失的私家車在一處道路上發生了嚴重的交通事故,“車子四腳朝天地‘躺’在路面上,附近到處是散落的零部件。”交警稱該車已撞得基本報廢,同時,車內有一名男子已經死亡。
夫妻倆瞭解到,丟失的愛車應該是和其它車輛發生了碰撞隨後發生事故。想著剛剛買了不到一年的愛車如今竟然報廢了,還意外攤上人命等問題,王先生為自己當初吃飯時的一時大意後悔不已。
案件調查出具結論後
如何辦理保險理賠
8月4日下午,記者聯絡到正在刑警隊做筆錄的車主趙女士。趙女士說,目前公安部門對車輛被盜一事已經立案,鹿泉交管部門也在做事故方面的進一步調查,她和愛人王先生正在耐心等待相關的調查結果。
面對前一晚發生的一連串事件,車主趙女士欲哭無淚,“我也是受害者啊,車丟了不說,還出了這麼大的交通事故,這後續的事情該怎麼解決呢?”趙女士說,她是在2016年11月份從別人手中買來的這輛特別新的二手車,該車目前只上有交強險。想到今後可能會牽扯到賠償等很多麻煩事,沒有任何交通事故處理經驗的趙女士和愛人王先生都有些發慌,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針對趙女士夫妻二人的擔憂,記者隨後聯絡到石市某保險公司的車險查勘定損員於先生。於先生稱,根據機動車輛交強險的相關條款說明,被保險車輛在盜搶期間發生交通事故時,保險公司會在交強險的範圍對涉及人員和物品的傷害費用先行墊付,隨後會對相關人員進行追償。因此,趙女士的私家車在發生事故前的丟失報案很重要,一旦確認此事為刑事案件,相關部門就會啟動刑事追責,不會涉及車主。
對於於先生的說法,河北天捷律師事務所的梁保東律師也給予了肯定。梁保東表示,盜搶車輛發生了交通事故,應由盜搶人承擔相關責任。目前,此案中是否還有其他嫌疑人,案件的有關細節還需進一步調查,公安及交管部門還未對此案有最終的定論。因此,趙女士和愛人近段時間應當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的調查,等拿到了最終的定性結論後,要及時與保險等部門聯絡,根據相關條款條例處理後續事宜。
□本報記者 李兵
“平衡車”作為一種新型交通工具,很受市民追捧。尤其是“平衡車”的價格便宜,成為了人人都買得起的出行交通工具。可是在“平衡車”漸漸流行的背後,也引發了許多安全事故。那麼,在騎行“平衡車”時如何保障安全?近日,記者走訪市城區發現,騎行“平衡車”的市民不在少數,但對其存在的安全隱患卻不甚瞭解。
記者在市城區文苑街看到,一名雙手插兜的年輕人瀟灑地騎著“平衡車”,但在十字路口處由於騎行速度過快,導致整個人慣性前傾摔倒,膝蓋、手肘都有不同程度的摔傷,斑斑血跡清晰可見。市民小張告訴記者,他買了輛單輪“平衡車”,每天在廣場上刻苦練習,好不容易才對自己的駕駛技術稍有信心,但因下班途中車輛較多,交通情況比較複雜,一不留神跟腳踏車相撞,失去平衡,摔得鼻青臉腫。和小張有同樣遭遇的市民馬麗麗說,前幾天騎行“平衡車”和朋友逛街,結果“平衡車”失控將一名行人撞倒在地,導致行人韌帶拉傷,後來她再也沒敢碰“平衡車”。
記者查閱資料瞭解到,“平衡車”又稱體感車,顧名思義,車子依靠感知騎行者的重心變化來做出前進、轉向、後退等反饋。日常的騎行速度和腳踏車的正常騎行速度相當,但平衡車與腳踏車還存在一定差距。平衡車缺乏剎車系統,遇到突發情況只有跳車這樣的解決方法。由於騎行者是站在“平衡車”上,突然減速帶來的慣性會讓身體很難控制,給騎行者帶來很大危險。
據長期從事腳踏車銷售的李先生介紹,除了少數廠家的“平衡車”產品合格外,很多山寨生產廠商和某些品牌廠商採用劣質零部件,以次充好,降低成本,使得“平衡車”產品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我市某事務所的朱律師表示,“平衡車”並未進入非機動車目錄,國內至今尚無針對“平衡車”的專門質量標準,正是因為缺乏標準,導致質量良莠不齊,繼而事故頻發。建議市民謹慎選擇“平衡車”,切不可忽略其中的安全隱患。
(孔令宇)
(2017-07-31)
2017-07-15 05:52:00 作者:張文浩
[ZOL汽車電子]影片中一輛黑色SUV突然加速,在鬧市區路口任性畫圓駕駛,與一輛直行的麵包車發生碰撞,隨後與腳踏車騎車人發生事故,這種駕駛員建議終身禁駕,有危害公共安全嫌疑!
大街上明目張膽碰瓷
好似精靈一樣!(福利)
好險被捲入車底
一個巴掌拍不響,摩托超速、轎車拐彎沒觀察情況
妹子嘴上的功夫不錯啊!
夜間行車視線不好一定要慢行
行人太任性了,直到被撞飛都不知道怎麼回事
大車盲區真的是致命的!
我去 太嚇人了!
歡迎轉載、歡迎分享,掃二維碼關注《ZOL汽車用品頻道》公眾號,天天為您推送《驚心動魄三十秒》給你帶來汽車圈新鮮事、快樂和福利!
推薦相關閱讀:
《驚心動魄三十秒:觀察不到位引發對撞》
《驚心動魄三十秒:高速路停車等於自殺》
《驚心動魄三十秒:為躲處罰小車衝進人堆》
《驚心動魄三十秒:躲過檢查卻倒在輪下》
(2017-07-15)
現在任何運動專案都有危險性,兩輪車運動也不例外。腳踏車運動也屬兩輪車運動之列,其特點是靠一定的速度或者駕車者本身的重心調節技術來掌握平衡,以獲得穩定的運動姿態,最終駛向目的地。但是在運動過程中,如果這種平衡狀態被打破時,車手又不能及時的調節回來,失去平衡的現象將會發生!
紐約女子腳踏車比賽摔車事故
崇明島女子腳踏車比賽摔車事故
摔車是很棘手也很常見的事情,因為在摔車的時候一切都難以控制!
所以既然是運動,就可能會有意外發生。雖然可以利用護具保護,但那些保護程度還是比較有限的。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車手本身的快速反應和自我保護動作。所以只要參與腳踏車運動,車手就必須時刻作好心理準備,以應付意外的出現。正確的面對意外,在發生意外的瞬間保持頭腦清晰、冷靜,才能及時合理地作好應急措施。保護好自我,減輕運動意外帶來的疼痛。
最後建議大家平時騎車都儘可能佩戴手套、頭盔、眼鏡!這個建議並不是為了看起來專業或帥氣,而是為了在發生突發來的摔車瞬間保護你的身體!
(2017-06-08)
近日,美國權威媒體IIHS釋出的最新報告顯示微型車的駕死亡率普遍高於其他型別汽車。當然,這個道理顯而易見,畢竟成本和身形擺在那裡。那麼,這些資料是怎麼統計出來的,還有哪些車型死亡率最低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在說具體車型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些資料是怎麼統計出來的。
IIHS認為一款車是否安全除了在實驗室模擬的各種碰撞資料之外,還有一個很有參考性的因素就是這款車的事故死亡率。為此,IIHS的工程師們會統計某一時間段內但一車型的事故死亡率,作為該車型實驗室碰撞測試成績的補充。(再次為IIHS工程師這種“試後檢查”的認真態度點贊!)為保證統計資料的相對穩定和相對準確,在統計時會考慮到以下幾方面因素:
首先,IIHS的工程師提出了一個時間單位:registered vehicle years(車輛註冊年)即一輛車從其註冊上路起的一週年。如果車型沒有重大改款換代的情況下,IIHS的工程師會以三年為一個週期來統計某一車型的事故死亡率。
其次,這個死亡率統計僅統計司機而不包含乘客。因為IIHS的工程師認為發生每臺發生事故的車輛都有司機,但並不是所有車輛上都有乘客。
最後,統計資料包含三種事故情景,分別為:多車事故死亡率,單車事故死亡率,側翻事故死亡率。
如果你認真看完了上面囉囉嗦嗦的幾段話,那就應該能明白以下的問題。
1、為什麼沒有新款車的統計資料因為這個統計資料是事後統計的,為保證客觀和準確,必須將時間拉長,將樣本數變大。
2、這個資料相比於實驗室的碰撞測試成績,還是有很多不可控因素,例如交通事故中事故車的況、交通事故的個體差異性(如滾落山崖和一般側翻),駕駛員個體素質(有無超速、有無繫緊安全帶)等等。
綜上所述,我們在看待這個資料時,也應該將其作為一個參考因素看待。最後附上本次事故司機死亡總數最少車型的簡表,方便大家查閱。
如果有興趣,您也可以去IIHS官網看看您感興趣的車型。
http://www.iihs.org/iihs/topics/driver-death-rates
讓人欣慰的是,現在國內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注重汽車的安全性。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開始為孩子採購兒童安全座椅。這都是汽車市場慢慢走向成熟的跡象,相信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交通環境會變得越來越好!
(2017-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