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學要培養能引領未來的人

  “一流”大學要培養能引領未來的人

  中國新聞週刊評論員/閆肖鋒

  最近發生的幾件事,將公眾注意力拉向我國高等教育領域。

  一是,教育部等五部委釋出的“雙一流”建設名單(即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人們爭議:這是繼“211工程”“985工程”後又一次重點大學、重點學科排名嗎?或者,“雙一流”為什麼沒有我省的學校呢?為什麼寧夏、貴州、廣西、內蒙古、西藏、青海、河北和江西等10個省區只有本地一所高校以一流學科身份進入“雙一流”行列,這會不會讓教育資源本已嚴重不均等的狀況進一步加劇?

“一流”大學要培養能引領未來的人

  資料圖:四川一高校軍訓,3000新生齊疊被子。鍾欣 攝

  另一件事是,新聞曝出北大一經濟學教授知識付費一年能賺3500萬元。有人說這是知識越來越值錢了;也有人質疑,大學教授不好好教書育人搞科研,去市場上掙錢該不該。

  第三件事是,浙江大學最近試行將“優秀網路文化成果”納入科研成果統計、晉升評聘和評獎評優範圍,微信公眾號刊發的作品閱讀量不少於10萬的,“可申報認定為等同於國內一級學術期刊刊發”。有人質疑,學術要和網紅文章一起爭流量了嗎?如果多數即代表真理,那麼伽利略當時就活該被審判。但也有意見認為,現在許多研究不接地氣,與公眾生活無關,也不能產業化,諾獎哪個不是對現實生活有重大意義的呢?

  這幾件熱點事件,引發人們爭議之餘,最終將注意力引向教育改革,喚起必須改革的呼聲。

  就像三部委答“雙一流”建設標準時所稱,無論國內國際評價標準如何,以及是否看重第三方學科評價,重點建設的最終目的,既要堅持競爭開放,動態調整,打破身份固化,又要強調改革引領。否則,中國大學斷難躋身“世界一流”,也難與當今崛起的中國相適應。

  對此,我們不妨回看教育的本源,即大學作為“鎮國重器”本應擔當什麼樣的職責。

  無疑,相對於科研專案,人才培養才是大學教育的立身之本。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的素質培養。

  首先,大學應提升國民精神素質,一流的大學更要提升國民精神。大學者,大師也。教師要為人師表,引領社會風範。孔子說:“信者,人之根,國之本也。”中國的大學必須著重培養能獨立思考的“人”,而非熱衷於培養“就業員”,更不是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大學生作為大學的“產品”,歸納起來可分四類:有德有才的是“優等品”,有德無才的是“合格品”,無德無才的是“廢品”,有才無德則是“危險品”。

  其次,大學應提升國民文化素質。當前,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社會秩序、社會風氣方面還沒有形成新的社會共識。例如,中國是有著五千年文明的禮儀之邦,誠實守信、尊老愛幼、樂於助人是傳統美德。如今,我們身邊既有感動中國的道德模範,也有亂扔垃圾、排隊加塞、“碰瓷”等道德缺失、文明失範的行為,“老人摔倒扶不扶”等話題,不斷引發公眾對於公序良俗的激烈討論。

  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最終體現在“人的現代化”水平上,如國民教育素質的提高,對國家精神、傳統文化的認同、傳承和發展,國民道德素質的提高,以及對精神生活的關注和追求等,這些都是大學教育不可推卸之責。

  第三,大學應提升國民的科學素質。有了科學素質,國民才不至於被各種歪門邪說所忽悠,聽信各類謠言。要具備基本科學素質,公民就需要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崇尚科學精神,並具備應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

  大學尤其要幫助學生適應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今年高考,就有“兩位”人工智慧機器人首次公開挑戰高考數學考試。今後,若機器人都能考上好大學,這不是對考生的挑戰,而是對整個教育體制的挑戰。而教給學生機器人無法學會的知識,也是未來畢業生競爭力的重要表現。可以說,人工智慧未來臨將挑戰我們整個教育體系,為此一系列教育改革必須列上日程。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大學爭創“世界一流”,就是要為國家發展、民族振興和人類進步服務,使學生真正成為能夠引領未來的人。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18 字。

轉載請註明: “一流”大學要培養能引領未來的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