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和諸葛亮誰厲害 司馬懿是怎麼死的?
1、簡介
司馬懿(179年-251年),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諡號宣文;其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封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后,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
2、成就
(1)識拔人才上,司馬懿從寒門中提拔了鄧艾、王基、周秦等人才,如虞預所說,經略之才可謂遠矣。
(2)經濟上,司馬懿在上邽興屯田,京兆、天水、安南興冶鐵,穿成國渠,築臨晉坡使雍涼足足食,並有餘力供給關中不足。後來又大興屯田於淮北,穿廣槽渠,這些作為不但厚植了國力,也為日後統一華夏殿定基礎。
(3)司馬懿在推廣屯田,特別是軍屯事業上有很大的建樹。
3、評價
曹叡:“司馬懿臨危制變,擒淵可計日待也。”“吾得司馬懿二人,復何憂哉!”
曹芳:“太尉體道正直,盡忠三世,南擒孟達,西破蜀虜,東滅公孫淵,功蓋海內。“
吳質:“驃騎將軍司馬懿,忠智至公,社稷之臣也。”
司馬懿之妻,在歷史上就記載了兩件事:
司馬懿當初以己有風痺拒曹操之召。一天忽下起暴雨,他想起外面曬了書,便不自覺地前去收書。但被一個婢子看見了,張春華恐洩密便親自殺人滅口。
有一次司馬懿得病,她前往探病,但司馬懿卻說:“老東西面目可憎,何出來煩人!”她便氣得絕食,幾近餓死,幾個兒子也陪孃親一起絕食。司馬懿得知後一驚且向她謝罪,她便不再絕食。但事後司馬懿對他人說:“老東西死不足惜,我擔心的是我那群好兒子啊!”
父:張汪
母:山氏(山濤的從祖姑)
丈夫:司馬懿
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司馬乾(平原王)
女兒:南陽公主
司馬懿一生中共有9個兒子,他們分別是:
晉景帝司馬師(208-255),司馬懿長子為張春華所生,廟號世宗。
晉文帝司馬昭(211-265),司馬懿次子為張春華所生,廟號太祖。
平原王司馬乾,張春華所生
汝南文成王司馬亮(?-291),司馬懿第四子為伏夫人所生。
琅邪武王司馬伷(227—283),司馬懿第五子為伏夫人所生。
清惠亭侯司馬京,伏夫人所生。
扶風武王司馬駿(約232—286年),伏夫人所生。
梁王司馬肜(?—302年),張夫人所生
趙王司馬倫(?---301年4月13日),司馬懿第九子為柏夫人所生。
原文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望西城蜂擁而來!”時孔明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軍,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眾官聽得這個訊息,盡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教“將旌旗盡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軍,自飛馬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日:“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日:“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白話文
孔明已經分配佈置妥當,先派五千人退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然十餘個騎兵拍馬奔來,說“司馬懿帶大軍十五萬,向西城襲來!”當時孔明身邊沒有其他大將,只有一班文官,全部面無人色。孔明登上城樓觀察,果然塵土沖天,魏兵從兩路向西城殺過來。孔明傳令,命令“把將旌旗全部隱藏起來;所有計程車兵各自守住城裡的鋪子,如果有擅自走動者,以及大聲喧譁者,斬之!大開四城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成百姓,打掃街道。如果魏兵到的時候,不可擅自行動,我自有計。”孔明於是披上鶴氅,戴綸巾,領二小童攜琴一張,在城樓上面敵,靠著欄而坐,焚彈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兵到城下,見了孔明如此模樣,都不敢進,急報給司馬懿。懿笑著不信,於是命三軍停下,從馬上遠遠望之。果然看見孔明坐在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彈琴。左邊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邊有一童子,手執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完後非常懷疑,於是到中軍,命令後軍換做前軍,前軍換做後軍,向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說:“莫非諸葛亮沒有軍隊,故意裝作這種姿態?父親為什麼就退兵?”司馬懿說:“諸葛亮平生謹慎,不曾冒險。今天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他的計了。你們豈能知道?最好快點退兵。”
“天下盡歸司馬懿”這句話,應該是後人看完《三國演義》後總結出來的。魏蜀吳有什麼可爭的,爭來爭去,天下其實都歸了司馬懿。曹丕、劉備、孫權雖只差一年相繼篡位或立國,但魏國曆五帝四十五年,蜀漢僅先後兩主四十二年光陰,還出了“樂不思蜀”的笑料皇帝阿斗,吳國也僅四代君主五十八年。
其實司馬懿沒有篡位,一輩子只是當重臣,他兩個最得意的兒子司馬師、司馬昭有篡位之心,但同樣沒有篡位,等到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真正當皇帝統一天下時,司馬懿及兩個兒子早就作古了。按理應該說天下盡歸司馬氏或者天下盡歸司馬炎,何以要說天下盡歸司馬懿呢?其實真正理解這句話,是要從三國曆史中去尋找答案。
眾所周知,司馬懿是三國時期一個大名鼎鼎的智者,也是一個流傳千古卻有爭議的名人。任憑《三國演義》把他描繪得如何老奸巨猾,如何在諸葛亮面前心驚膽戰,但這都只是羅貫中創作的結果,只代表個人意見。事實上的司馬懿智慧遠遠高於諸葛亮。至今陝西一帶還流傳一種鼓韻,叫“得勝鼓”,就是紀念司馬懿大勝孔明而編制流傳的。
司馬懿一生是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特別是擔任曹操秘書的十多年,學會了不少曹操的韜略,很多頗有見地的意見也得到了曹操的肯定,只不過是當秘書,雖然有才氣的表露,但很難有決斷的作為。但從曹操晚年曾做過“三馬同槽”的夢來看,曹操對司馬父子三人是極端相信和倚重的。
司馬懿一生做了三件大事:
一是與諸葛亮鬥法並戰勝了他。諸葛亮自《隆中對》的初期戰略目標實現後,好像徹底換了一個人,為了實現理論上可能的一統天下,為了展現自己平生所學,含淚呈上兩個底氣不足的《出師表》,帶領一支哀兵六出祁山欲消滅魏國。但每次均寸土未得,寸功未立,無功而返,至多隻是把司馬懿“嚇”出一身冷汗。司馬懿用一招即堅守不出化解了諸葛亮的所有招數。最後諸葛亮實在沒有手段,使人拿著婦人的衣物去羞辱司馬懿,要司馬懿出戰。但在“忍者神龜”司馬懿面前沒起任何作用。所謂最有智慧的諸葛亮去激司馬懿出來較力,的確是黔驢技窮。最後諸葛亮這個所謂第一號大智者被司馬懿活活拖死在五丈原。
司馬懿能夠戰勝諸葛亮,其實是綜合素質的較量,是一個求真務實的戰略軍事家戰勝了一個事必躬親的政治軍事家。諸葛亮一死,三足鼎立的局面已開始變化。
二是司馬懿與魏國的皇公貴族鬥智,最後取得了實權。司馬懿一生是靠真本事創業的,但卻兩次遭貶。先是被諸葛亮使離間計,曹睿疑而棄之,雖閒居在家,但未忘國事。在諸葛亮入魏之危難時節,終於被重新召用,委以重任,並不負眾望打敗了諸葛亮。後是與曹氏宗族實力派曹爽共把朝政,被曹爽使計而明升暗降閒居“養老”,靠用計騙過曹爽發動政變重新奪取實權。數歷艱辛,司馬懿深深懂得了權力的重要性,從此加強了對權力的把持和控制,成為魏國的實力派人物。
三是教子。教子是件大事,司馬先生做得很好,其子司馬師、司馬昭頗有父風,智慧超群,是魏國後期的頂樑柱。在打仗靠兄弟,上陣父子兵的年代,有如此兩個傑出的兒子,司馬懿的事業可謂後繼有人。
完成了如此重大三事,司馬家族勢力如日中天,在司馬昭時期便可奪權稱帝了。但司馬昭沒有這樣做,而是仿曹操不背篡國名,這就是所謂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諸葛亮經營的蜀國很無能,司馬昭很快完成了伐蜀的任務,但不久就病逝了。其子司馬炎繼位,這下沒那麼客氣了,很快將魏換成了晉,坐上了皇帝的寶位,並在15年後滅吳,完成了一統山河的大業。
晉朝源於司馬懿,始於司馬懿,是歷經三代努力而取得的基業。因此,後人總結“天下盡歸司馬懿”確實很有道理,這是世人的共識。司馬老先生雖然作古了,但其一生如履薄冰,積善積德,沒表露出來的願望在孫子手上得到了實現。天下難道不是你的嗎?
中國很多朝代都是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才奪取全國政權的,晉朝、唐朝、清朝都是這樣。盤根念祖,都會追溯標榜到老祖宗,這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國外國內很多知名企業、著名品牌也都是幾代企業家接力賽的結果,上百年的拼搏歷史,“老”字號成為了品牌,IBM、美孚石油、肯德基、麥當勞無一例外。
看來,做成一件大事,成就一項偉業,往往需要幾代人的努力。中國底層的人拼命送子女讀書,無外乎想通過幾代人的努力,使家族社會地位、經濟地位得到改觀,讓子孫能進入上流社會。中國有句古話:只有爺孃供崽女,沒有崽女供爺孃;英國有句名言:造就一代貴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都是這個道理。只有上代不斷積累智慧、積累財富,下代才能日益發展,社會才會日益進步。如果上一代老是靠下一代來供養,一則說明上代創造和積累的東西不足以自保,二則說明下代要為上代償還債務,負重生存,長此以往,社會肯定進步很難,甚至倒退。下代給予上代的報答,主要應該是精神上的報答,生活上的豐富,目標和意願上的延續,而不應該是經濟上的償還。這應該是社會進步與否的重要標誌。
司馬懿的隱忍能力是出了名的,連巾幗之辱都能忍,卻為何面對曹爽就忍不下去了呢?難道是什麼胯下之辱?還是其他原因呢?歷史上的今天為你揭露司馬懿為什麼殺曹爽。
兩個人的矛盾到底升級到何種程度,才會使得一人處心積慮的想致另一人於死地不可。我推斷不外乎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一人的存在影響到了另一人的生死,已達到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境地,另一種則是太熟悉的對手,手握對方把柄,可隨時威脅到對方地位,一人心中不滿逐級遞增,心生怨恨到極致,便也惡向膽邊生,寧死不放過了。
三國中,這種關係不勝列舉,其中最典型代表便非司馬懿與曹爽莫屬了。
司馬懿同曹爽一樣,均是魏國時期的三朝元老,一代重臣,他們為魏國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熱情與青春,出謀獻計,不斷的擴大著魏國的勢力範圍,抵禦著吳國、蜀國的夾擊進攻。
既同為權臣,那麼日常摩擦便無可避免,或為自身利益,或為打擊對手,在曹睿死後,這種矛盾便昇華到頂峰。
曹爽為武將,且手握重兵,他率先發難,奪取了司馬懿的兵權,將司馬懿逼至死角,卻又沒有斬殺他,這為他自己的悲劇提供了可能,當他以為將司馬懿打擊到一蹶不振,沾沾自喜時,司馬懿早已暗中運籌帷幄,排兵佈陣了。
態度決定命運,不同的態度決定了不同的命運,司馬懿的足智多謀,斬草除根的性格態度,決定了他斬殺曹爽時絕不會心慈手軟。當然也正是因為他的決斷,重新拉開了新的歷史,伴隨著魏國的落幕,三國的結束,西晉如新日一般誕生。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睿死,太子齊王曹芳繼位,司馬懿、曹爽輔政。曹睿臨死前向司馬懿託孤,此後大將軍曹爽下了司馬懿的兵權。司馬懿詐病,使曹爽失去警惕。249年(嘉平元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出城祭祖時,在城中發動兵變,半天時間就佔領了洛陽。魏主曹芳只得依司馬懿召曹爽回城,司馬懿誅滅了曹爽三族,魏國政權全歸司馬氏。
公元251年(嘉平三年)八月,司馬懿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三歲。其子司馬師、司馬昭輔政。公元265年,其孫司馬炎以晉代魏,追尊司馬懿為“宣帝”。
司馬懿病死前兩月,常有噩夢。據《晉書·宣帝本紀》記載:魏嘉平三年(漢延熙十四年,高句麗中川王四年,吳太元元年,251年)六月,司馬懿“寢疾,夢賈逵、王凌為祟,甚惡之。秋八月戊寅,崩於京師,時年七十三”。
後來人們因為諸葛亮死在他手裡,奪了曹魏的大權,認定他是個大奸賊,所以後來就流傳這樣故事:諸葛亮死後,司馬得到了諸葛亮的兵法,並高興的翻閱起來.但是諸葛亮早就料到司馬行動,並且知道司馬有翻書舔手指的習慣,於是在死前與兵書上塗了毒藥,於是有了死諸葛都死活司馬的民間傳說。
嘉平三年(251年)六月,司馬懿病(另一說法為司馬懿是被箭射死的),夜間常夢見賈逵、王凌為崇。八月,司馬懿去世,享年七十三歲。當年九月,司馬懿被葬於河陰,諡文貞,後改為文宣。晉武帝受魏禪,給司馬懿上尊號為宣皇帝,稱其陵墓為高原,廟號高祖。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六出祁山,與司馬懿在戰場上鬥得不亦樂乎。然而這畢竟是小說家言,真實的歷史中,諸葛亮在其歷次北伐過程中,與司馬懿的正面交鋒對決,僅有兩次。當然,這不包括諸葛亮死後的一次對決——
1、第一次對決
公元231年二月,諸葛亮第四次率軍攻魏,包圍了曹魏部署在祁山地區的賈嗣、魏平部,並用木牛運輸糧草,以保障其後勤供給。
當時,曹魏的國家安全形勢比較嚴峻,東南方向要防備東吳,西北方向還要防備鮮卑。而恰恰在此時,主持對蜀漢作戰的大司馬曹真生病(歷史上真實的曹真絕不是三國演義寫的那麼無能),於是魏明帝曹睿將司馬懿從荊州調來,讓其坐鎮長安,統一指揮張郃、費曜、戴陵、郭淮等部,主持抵禦蜀軍。對於這次軍事行動,魏明帝對司馬懿給與了高度信任,稱“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晉書·宣帝紀》)。司馬懿接受重任後,即以主力救援祁山。鑑於當時的軍事態勢和蜀軍特點,司馬懿認為蜀軍遠道而來,糧食有限,於是將此戰的戰略目標定位為:憑險堅守,不與蜀軍主力決戰,逼退蜀軍就算完成任務。
諸葛亮得知司馬懿進軍的訊息後,留下一部繼續進攻祁山,自己則親自率軍迎戰司馬懿。起初,司馬懿部將郭淮、費曜等抄襲諸葛亮,但被諸葛亮擊敗,蜀軍乘機收割了上邽的麥子。隨後,魏、蜀兩軍主力在上邽以東遭遇。
此時,司馬懿在初戰不利的形勢下,立即收兵據險防守,不與諸葛亮交戰,諸葛亮只得率軍退回。而司馬懿也尾隨諸葛亮到達滷城。此時,老將張郃建議:“彼遠來逆我,請戰不得,謂我利不在戰,欲以長計制之也。且祁山知大軍已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為奇兵,示出其後,不宜進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孤軍食少,亦行去矣。”(《資治通鑑》)主張分出一支奇兵,包抄諸葛亮的後路,不應該只尾隨而不敢追擊。
對於張郃的建議,司馬懿並不聽從,還是繼續尾隨諸葛亮,追上蜀軍後,司馬懿還是不與諸葛亮交戰,而是選擇在山上紮營,繼續據險不戰。司馬懿此舉令眾將極為不滿,甚至說出了“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資治通鑑》)的話。
到了這年五月,司馬懿派張郃攻擊圍祁山的蜀軍,自己則親自率中路軍與諸葛亮正面對峙,在部將的紛紛要求下,司馬懿率軍與諸葛亮蜀軍正面交戰,不料魏軍大敗,被俘三千人。於是司馬懿隨即退軍保衛大營,繼續堅守不出。至當年六月,蜀軍後勤補給困難的致命問題再度凸顯,全軍糧盡,諸葛亮只得退軍。司馬懿令張郃追擊,但張郃在木門被諸葛亮設定的伏兵射殺。
縱觀兩人的第一次巔峰對決,司馬懿戰略目標十分明確,就是利用蜀軍遠道而來、糧草不濟的弱點,將其逼退。不過司馬懿雖達到了戰略目的,但在戰術上卻沒有佔到半點便宜。而諸葛亮雖然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但還是沒有解決後勤補給這老大難問題,還是沒有達到戰略目標,被迫退軍。
2、第二次對決
諸葛亮退軍後,曹魏很多大臣都估計諸葛亮在明年麥熟時還會入侵,建議調運糧草,以備再戰。而司馬懿並不這麼認為,他指出:“亮再出祁山,一攻陳倉,挫衄而反。縱其後出,不復攻城,當求野戰,必在隴東,不在西也。亮每以糧少為恨,歸必積穀,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動矣。”(《晉書·宣帝紀》)
果不出司馬懿所料,諸葛亮的再次伐魏籌備了三年。234年二月,諸葛亮率領十萬大軍,出斜谷口,開始了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北伐。這次北代,諸葛亮準備充分,設計了稱為“流馬”的運輸工具,並與孫權約定同時舉兵伐魏。面對吳、蜀兩國同時舉兵,魏明帝一方面自己率軍抵禦東吳,一方面繼續以司馬懿主持西線防務,對陣諸葛亮。從曹魏的軍事部署來看,魏明帝顯然更在乎東吳的軍事行動,並要求司馬懿沿用上一次的禦敵方針,“但堅壁拒守,以挫其鋒,彼進不得志,退無與戰,久停則糧盡,虜掠無所獲,則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勞,全勝之道也”。(《三國志·魏書·明帝紀》)
公元234年四月,諸葛亮大軍進至渭河南岸。司馬懿也率軍渡過渭河,背水立營與蜀軍對峙。此時,司馬懿對將領們說:“亮若出武功(今陝西武功縣),依山而東,誠為可憂;若西上五丈原,諸將無事矣。”(《資治通鑑》)。不出司馬懿預料,諸葛亮果然駐軍五丈原。
五丈原位於今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境內,東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寶雞56公里。五丈原高四十餘丈,南北長有七里左右,東西寬約二里,南依秦嶺,北傍渭河,東西兩面為河流衝的深溝,形勢險要,進可攻,退可守。諸葛亮選擇在五丈原紮營並在此處搞起了屯田,顯然意在持久作戰。
那麼,司馬懿為何害怕諸葛亮出武功呢?從地圖上看,武功是曹魏關中地區的交通要道,距離長安很近,諸葛亮若沿著渭河,取道武功,則可直接威脅長安。如果這樣,司馬懿就不得不與蜀軍主力展開決戰。這是與司馬懿的戰略初衷相背離的。而諸葛亮之所以不出武功,是因為出武功要經過渭河與秦嶺之間的一條狹長的河谷地帶,而司馬懿大軍又近在咫尺,諸葛亮不願意冒這個險。這與他第一次北伐不走子午谷如出一轍。從純軍事角度來說,不敢冒險,往往已失戰略先機。
諸葛亮屯兵五丈原的同時,還派兵進攻北原。北原位於渭河北岸,若蜀軍攻取北原,則將切斷長安與隴西的通道,威脅司馬懿的後方。
但曹魏雍州刺史郭淮看出了北原的重要性,他對司馬懿說:“亮必爭北原,宜先據之”,“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盪民夷,此非國之利也。”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但司馬懿很重視這個建議,派郭淮駐防北原。郭淮的營壘還沒有築成,蜀軍已到,“淮逆擊卻之”。
這樣,司馬懿卡住了諸葛亮的進軍路線後,堅決據險不戰,迫使諸葛亮不得不在五丈原與魏軍對峙。這顯然是蜀軍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同年七月,東吳在東線作戰失利,魏軍進一步獲得戰略主動。曹魏群臣認為司馬懿與諸葛亮在西線正相持不解,建議明帝西幸長安。但魏明帝則輕鬆地說:“權走,亮膽破,大軍足以制之,吾無憂矣。”此時,魏、蜀兩軍在五丈原已經相持了一百多天,儘管諸葛亮想盡辦法刺激司馬懿出戰,但司馬懿終不為所動。逼得諸葛亮派人送給司馬懿一套女人的衣服試圖激怒司馬懿。司馬懿為平息眾怒,乃上表請戰。心知肚明的魏明帝乃派遣大臣辛毗執持符節支援司馬懿堅守不戰的策略。諸葛亮得知此事後,無奈地說:“彼本無戰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
到了這年八月,諸葛亮終於積勞成疾,一病不起,歿于軍中。從而結束了與司馬懿的第二次巔峰對決。
3、死後的對決
諸葛亮死後,蜀軍秘不發喪,整軍後退。司馬懿派兵追擊,蜀將楊儀返旗鳴鼓,做出回擊的樣子,司馬懿以“窮寇莫追”為名撤退,從而留下了“死諸葛走生仲達”的笑談。對此,司馬懿說:“吾便料生,不便料死也”,並贊諸葛亮“天下奇才也”(《晉書·宣帝紀》)這其中是否有惺惺相惜的意味呢?
司馬懿經典語錄
夫將兵者,不戰則守,不守則走,不走則逃,不逃則死。-----------司馬懿
夫處世之道,亦即應變之術,豈可偏執一端? 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貴在隨機應變.--------司馬懿
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司馬懿
(諸葛亮)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