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劇報告:給最寂寞的30+一代: 再傷, 都要勇敢去愛!

觀劇報告:給最寂寞的30+一代: 再傷, 都要勇敢去愛!

  鯨魚,是一種用歌聲來溝通的生物,透過特定頻率的「鯨歌」,就算大海無邊無際,依然遠遠地就能發現同伴的所在。

  1989年,美國海軍在北太平洋中,記錄到一個特殊的52赫茲(Hz)音訊,不屬於任何一種已知鯨魚的頻率。唱著所有同類都聽不懂也聽不見的聲音,20幾年來,這隻鯨魚從未被觀察到和任何一個已知鯨群有過顯著聯絡。「52Hz」,是世界上最孤單的鯨魚。

觀劇報告:給最寂寞的30+一代: 再傷, 都要勇敢去愛!

  這隻鯨魚正是以《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被譽為「國民導演」的魏德聖,最新作品《52Hz, I love you》片名由來。

  2016年12月中,魏德聖舉辦臺灣首場試映會。相比為《賽德克‧巴萊》宣傳時,整個人彷彿握緊拳頭,全身吶喊著「這段歷史,你們一定要知道」的慷慨激昂,眼前的魏德聖穿著鮭魚粉紅色連帽上衣,盪漾著青少年般的微笑,背景似乎都散發著粉紅泡泡,柔軟無比。

  「這次要給大家的電影,和以前不太一樣,」魏德聖解釋,如果說《賽德克‧巴萊》和《KANO》是大餐,這個新作品就是一道可口甜點,「故事很簡單,但我希望觀眾看完電影,會哼著歌離開戲院,有著滿滿的幸福感。」

  從大江大海的臺灣歷史故事,迴歸成名起點《海角七號》的現代社會小人物生活,來自於之前拍片時突然襲來的寂寞。

  那時,太太與小孩都不在身邊,第一天,很開心;第二天,還不錯;第三天,怎麼有點寂寞?第四天,「大家都在哪裡?」魏德聖大笑。

  自己耐不住孤單,讓他開始好奇,大家一個人都在做什麼?他發現,周邊孤單的人,比自己想像得更多,「52Hz,就是一個需要被聽見的孤單的聲音。」

觀劇報告:給最寂寞的30+一代: 再傷, 都要勇敢去愛!

  愛這麼美好 為何要放棄?

  在電影前導海報上,是一隻囚泳於空中的鯨魚,以及一隻凝望著窗外的貓,透過一扇開啟的窗,看見彼此、錯位接吻,影子卻沒有相連。

  「我想用一隻渴望找到同伴的鯨魚,和一隻想要愛情卻又害怕受傷的貓,來形容這個城市裡面的兩種人,他們怎麼彼此交錯,交會出這個時代的縮影,」魏德聖接受《遠見》專訪時說。

  在電影角色中,花店老闆小心與巧克力師傅小安,情人節當天忙著到處外送,幫熱戀男女傳遞著愛情信物,自己卻在愛情面前孤單不已。而大河與蕾蕾這對10年情侶也陷入人生膠著。大河滿腔熱血,負債累累也要完成音樂夢;蕾蕾卻在每天的生活壓力中,逐漸看不見未來的希望。

  這部片子,「觀念只有一個:怎麼樣才是幸福?」魏德聖說,鮮花與巧克力,都是愛的象徵,但愛不是花錢就能買,而鮮花再美也填不飽肚子,現實面前,怎麼才能攜手走下去?

  魏德聖打趣地說,自己只談過一次戀愛,就和老婆修成正果,似乎沒什麼資格教別人怎麼戀愛,「但愛這麼美好,為什麼要放棄?任何人,都一定值得有人愛。」以下,是魏德聖對於電影、孤單與愛的觀察: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為什麼這次會想拍愛情電影?還用音樂劇

  魏德聖答(以下簡稱答):這個劇本,其實在2000年時就有了。一開始只是很簡單的念頭,一個送花的,和一個送巧克力的,兩個每年都在扮演喜鵲的人,卻從來沒有體會過愛情滋味。突然有一天,愛情輪到他們身上,這件事會不會很有趣?

  但後來忙著其他部片,就先擱著了。直到《賽德克‧巴萊》到德國宣傳時,語言不通,晚上哪都沒得去,突然想起這個劇本,對著花園,咻咻咻地一晚就寫完了,這是我寫過最快的劇本。

  最初這只是舞臺劇,因為這個題材太簡單,做成電影太偶像劇了。後來要拍成電影,就決定除了對白,看能不能用音樂劇方式,讓這部電影的厚度更增加。

  歌曲,比對白更有感染力。很多臺詞用說的沒感覺,但配上音樂,音質、曲調、口氣,情緒渲染開來,就會有更多想像。

觀劇報告:給最寂寞的30+一代: 再傷, 都要勇敢去愛!

  30世代 是最寂寞的一群人

  問:這部片的人物設定都是30多歲的平凡男女,為什麼選這個年齡?

  答:30世代的年輕男女是這個城市中,最寂寞、也最值得憐憫的一群。

  在我的工作團隊中,70%以上都是這個年齡層的人,他們還不是最上層,所以工作必須繼續努力;但也不是最初階,要帶更年輕的新人。回到家以後,往往還是在做工作上的事情。

  我和身邊的人做過民調:「你們下班後忙什麼?」很多人晚上在家都在上網,還是掛在影視新聞,看哪家制作發生什麼問題、哪部片的票房如何、反應又怎樣。看似在休息,卻又像在工作。但真是工作嗎?又好像不是。或許,只是想把時間填滿,讓自己因為忙碌而不覺得孤單。

  問:但這群人最常使用臉書和LINE,為什麼還最孤單?

  答:整天發文,就是因為沒有分享的物件啊!難道你不想對人說嗎?或是聽人說話嗎?

  而且文字的傳遞總是沒有聲音來的溫暖,可惜現代人都不太用頻率去接觸了。

  以前,人們是約出來聊天,然後寫信、打電話;到了網路時代,大家開始寫部落格,接著變成臉書,到最後只是LINE上一張圖片,就像我每天早上都收到一堆貼圖,連打字都不是。

  這是一種溝通上的速食習慣,文明發展讓大家愈來愈不再懂得好好表達自己。不僅不說,甚至連寫太多,大家還懶得看。這是惡性迴圈,先不願接收別人,久了就對不上,到最後連自己都忘記該怎麼說。(嘆氣)

  問:但一定要有伴嗎?很多人都說「一個人也很好」啊?

  答:「我一個人也很好啊!」這句話真的嗎?

  先不講愛與被愛,「分享」難道不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行動嗎?腦裡永遠要對愛情有憧憬,勇敢去追吧!我現在是沒辦法了,雖然我很想!(大笑)

  其實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同樣的問題,夫妻或男女朋友在一起,久了,就會習慣;習慣,就會麻痺;麻痺以後,就會視而不見,一切都變成理所當然。

  就是這個理所當然,讓人不覺得需要愛、不覺得自己值得愛,甚至讓相愛的兩人漸行漸遠。

  問:對應電影中四位主角,你覺得你最像哪一位?

  答:大河這個角色就是我自己。現實生活中發生最多的,就是愛情與麵包的難題。

  很多人都覺得真愛可以克服一切,但男女間許多事情,很難用一句「我愛你」就能解決,追夢很偉大,但能支撐多久?陪伴在一起的,又能夠消耗多久?很多時候,都是運氣。

  《海角七號》當初如果輸了,我也撐不久;但賭中了,錢回來了,名氣也有了。如果我現在還揹負著很多面包的壓力,我還能不能繼續?不知道。

  這部電影結局運氣好在哪裡?一首情歌,只是暫時和好,但經濟上平衡就不一樣了,愛情沒有面包問題,才有繼續的可能。所以我安排大河拿到的獎金,並不是一筆鉅款,只能補平之前的負債,但這就夠了。愛情與麵包是彼此連動的,麵包不用高過愛情,但至少要平衡。

  我拍電影,還是希望觀眾能不帶著遺憾離開,所以我把我的樂觀放在裡面。

觀劇報告:給最寂寞的30+一代: 再傷, 都要勇敢去愛!

  【叮咚導讀-魏德聖小檔案】

  出生|1969年

  學歷 |遠東工專(現遠東科技大學)電機科畢

  電影作品|《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52 Hz, I love you》,並擔任《KANO》監製。

  得獎|2000年以《賽德克・巴萊》劇本拿下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2008年以《海角七號》創下史上最高國片票房新臺幣5.3億元;2011年《賽德克・巴萊》獲第48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上、下集各名列國片票房排名第2和第5名 。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836 字。

轉載請註明: 觀劇報告:給最寂寞的30+一代: 再傷, 都要勇敢去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