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9月27日電(湯琪)在武漢江欣苑社群內,藏著湖北省第一家漢繡博物館,正值耄耋之年的漢繡第四代傳承人任本榮在此守望著漢繡的重生。
剪樣、畫活、配色、刺繡、成裝……這一整套的漢繡工藝流程,任本榮已做了大半個世紀。如今,他仍在堅持親自設計圖案,把深藏在他腦海中的漢繡樣本一筆一畫、一針一線地傳承下去。
湖北漢繡第四代傳承人任本榮。湯琪 攝
守望
――他七十年如一日
近日,記者跟隨“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網路傳播活動湖北行的媒體團,見到了湖北漢繡代表性傳承人任本榮,感受這位漢繡“活檔案”對中國傳統工藝的堅守和傳承。
“這張圖中的龍是秦國的圖騰樣式。”看到媒體團的到來,正在工作室畫圖的任本榮連忙停下手上的活兒,稍顯顫巍地站起身,向記者介紹他面前的作品。
據瞭解,漢繡以楚繡為基礎,融匯南北諸家繡法之長,揉合出富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新繡法,主要流行於湖北一帶,早在2008年就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漢繡最大的特色就是濃墨重彩。”任本榮說,漢繡講究“一畫二繡三裝飾”,設計者要把尺碼、花紋佈局、歷史寓意等融合進圖案裡,繡的人一看就能明白用什麼針法、什麼走勢去刺繡。
記者發現,在任本榮的工作室裡,密密麻麻懸掛著各種漢繡作品,都是出自他及他的家人之手。
12歲那年,任本榮在父親的引導下進入漢繡行當,據他回憶稱,當年並非是靠興趣去做學徒,而是為了“混口飯吃”。
他解釋說,“過去你不會一門手藝,就沒有飯吃,那時做漢繡的都是男工,繡花的都是男性,我也會刺繡,但現在老了,視力下降之後就不做了。”
儘管拿不穩繡花的針頭,但任本榮的創作靈感至今仍驅使他穩穩地坐到工作臺前,親自設計漢繡圖案,每天一坐就是七八個小時。
“年紀大了體力肯定是有影響的,但已經形成職業習慣了。”談及這70年如一日的堅持,任本榮如此輕描淡寫。
精緻的漢繡作品。湯琪 攝
傳承
――他是漢繡“活檔案”
據介紹,作為漢口老繡花街走出的最後一位漢繡傳人,任本榮精通漢繡的剪樣、畫活、配色、刺繡、成裝等全套工藝流程及產品造型設計製作,也是目前全國唯一精通漢繡50種針法的手藝人。
由於種種原因,漢繡的不少資料都未能完整地儲存至今,但就在任本榮工作臺旁的櫃子裡,擺放著許多還未被複制的漢繡“檔案”。
“我希望能夠多活幾年,帶著徒弟把記憶裡的漢繡樣本都整理出來。”任本榮為記者展示了數張他整理的漢繡樣本圖,有的一張圖中就包含了20餘種針法,堪稱經典之作。
“這些針法、針譜相當於現在的漢繡資料,都是根據我的回憶慢慢整理出來的。”任本榮告訴記者,漢繡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在有生之年把這些樣本都整理出來,是他的一大人生目標。
據瞭解,目前,他親自主持、整理恢復幾近失傳的漢繡實物已達數千件,針法紋樣圖達千餘張,漢繡樣本數超200種,並在全國率先制定《漢繡省級地方標準》,為漢繡藝術做出了重大貢獻。
談及傳承,任本榮坦言,雖然已收過不少徒弟,但淘汰率很高,他說,”一些人剛開始對漢繡興趣大,時間長了,年輕人就耐不住寂寞,繼續從事漢繡的人並不多。”
“我對漢繡的傳承一直有很大的期待,我們一家三代人都投入到這一行,我的孫女大學都沒有讀,就為了讓她趁著年輕早接班。”任本榮說。
武漢紡織大學的大學生們在T臺上展示漢繡服裝。湯琪 攝
未來
――“漢繡再不會滅亡了”
2016年11月,由文化部、教育部聯合主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刺繡)培訓班”在武漢紡織大學開班。這一天,任本榮、張先松等湖北多位非遺傳承人出席了開班儀式。
記者日前走訪武漢紡織大學感受到,任本榮所期待的傳承正在這所高校努力踐行。
據瞭解,武漢紡織大學是指定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培計劃的全國78所高校之一,近兩年已承辦兩期傳承人群研培班。
當天,該校的十餘名大學生穿上了帶有漢繡的服裝,在T臺上為媒體走出一場“非遺時尚秀”,用年輕人的方式展現漢繡工藝。而穿在學生身上的精緻作品,大多出自非遺傳承人群研培班學員之手。
此外,非遺課程也成為了該校的一門公共選修課,受到學生熱捧。市級漢繡傳承人、武漢紡織大學漢繡工藝課老師王燕告訴記者,該門課推出之後,學生都是幾分鐘之內就把上課的名額搶完了。
武漢紡織大學漢繡工藝課老師王燕(左)正在上課。湯琪 攝
“不僅是在大學,我還在一些小學、中學推廣漢繡興趣班。”王燕認為,“非遺進課堂”是最好的推廣方式,她解釋稱,“一個孩子如果喜歡這個非遺專案,起碼家長就會去關注,而對於大學生來說,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可以向全國輻射漢繡的影響力。”
儘管任本榮的孫女早早肩負起漢繡世家傳承的責任,未能進入大學唸書,但他把孫女也送到了武漢紡織大學的一期研培班學習,給了晚輩在高校深造的機會,感受傳統工藝在青年人群中的流傳。
“漢繡再不會滅亡了。”6年前,任本榮就曾這樣對媒體說,6年後,漢繡的發展道路已然愈加寬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