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些年的飛速發展和進步 ,是世界各國有目共睹的。美國的世界地位已經沒有從前那麼穩固,隨時面臨著被中國超越的可能。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趕超美國指日可待。
最近德國的總理默克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露了對中國的好感。她十分公正客觀地評價了中國這些年的變化,並且指出,中國的發展進步得益於自己的勤奮努力,是值得世界上其他國家學習的。無視美國警告!默克爾公開力挺中國,網友:不愧是歐洲“鐵娘子”。
默克爾對中國十分友善 歐洲各國對美國不滿
英國媒體對默克爾的採訪表明了一個資訊,那就是這位德國總統對中國的態度十分的友善,同時看好中國未來的發展。
她在接受採訪時表明,希望美國以及歐洲各國改變對中國曾經的看法,重視中國在世界各領域的地位和作用。的確,中國已經不是往日那個人人欺壓的落後國家了。
至於美國,這些年的做法也引發了各國的不滿,雖然大家都有怨言,但是基於美國的強大,也是敢怒不敢言。美國除了對中東以及一些亞洲國家進行打壓和制裁,對待歐洲的國家,也是顯得過於強勢和霸道。
就徵收歐洲駐軍費用這件事情上,引發了各國的強烈不滿。相比之下,中國和世界各國的交往方式就顯得柔和與大度,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中國的強大基於自身的不懈努力
默克爾在接受採訪時,還分析了中國之所以強大起來的原因。中國人民的勤勞和創造力也獲得了她的一再認可,她認為中國人正是憑藉著天生的智慧以及後天的勤奮努力,才能夠在世界大舞臺上站穩腳步,並且話語權越來越重。
至於被問及中國是否會成為歐洲國家的一個強勁對手,她更是坦言,中國不但不會成為威脅,還會成為刺激歐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未來還會有很多的深入合作。
看來,中國這些年的發展進步已經改變了歐洲國家對中國的看法,並且獲得了一致的好評。德國作為歐盟中重要的國家之一,能夠站出來為中國叫好,也充分反映了一個訊號,那就是今後在世界格局上,歐洲很可能也是會站在中國這一方面的。
我國取得的成績舉世矚目,值得大家欣慰,但是也需要不斷的努力,才能夠保持現有的成績,並且在此基礎上不斷的突破和進步。
同時,在和世界各國的關係上,中國會堅持歷來的和平共處的原則,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經濟發展做出長足的貢獻。(海峽軍情)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月28日的報道稱,德國負責人默克爾在與我們加強合作之後,歐盟很多國家看到了德國經濟的發展,所以他們也開始集體反水,不再相信美國以前那些承諾。對於美國而言,自己歐洲盟友這樣的選擇,將讓自己損失慘重。歐盟國家改變自己的選擇,雖然是為了他們自己考慮,但是我們的影響力不斷提高,這是毋庸置疑的。
默克爾早就明白了美國的策略到底是什麼,由於德國在歐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一直處於領先,所以美國就想要將德國拉下水,然後憑藉德國的影響力來促使其它歐盟國家站在自己這一邊。但是讓美國沒有想到的是,默克爾會頂住美方造成的壓力,堅持與我們華為公司合作5G專案,而我們雙方這一專案的達成,也標誌著美方想要打壓我們經濟的手段徹底落空了。不過,在這些國家之中,最懊悔的還是加拿大。
加拿大因為非法扣押我們的守法公民,讓他們與我們之間的關係非常的尷尬。而且,加拿大在騎虎難下的階段,選擇堅持跟隨美國的腳步。但是,在很多歐洲國家指責美國,並且加入了採購華為通訊裝置的行列之後,加拿大這才發現,自己是真的走投無路了。由於他們此前對我們採取了強硬的態度,並且還扣押了我們的公民,所以加拿大想要修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是困難重重的。
俄羅斯專家分析稱,英國一直是美國的堅定支持者,但是就連英國在採購華為裝置這一問題上,也明確拒絕了白宮的要求,這就證明了華為裝置的重要性。雖然美國一直宣稱自己已經掌握了5G技術,並且他們正在開展6G技術的研究,但是從美國拿出的成品來看,他們的技術與我們存在很大的差距。而加拿大如果使用這樣的技術,他們的相關行業會出現明顯的劣勢。
訊息人士稱,加拿大當局不止一次表示,非法扣押北京方面公民的事件,給自己帶來了深刻的教訓。但是,想要緩和與北京方面的關係,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畢竟加拿大一直都是採取強硬態度的。其實,加拿大非法扣押我們的公民,是響應了美國所謂的管轄權,但是我們的反擊也讓加拿大承受不了這樣的壓力,所以這件事情只能一拖再拖。而如今,我們華為裝置的大規模推廣,讓美方以往的手段已經沒有作用了,所以加拿大此前討好美國的行為,就成為了一步錯棋,讓他們沒有辦法緩和與我們之間的關係。(戰略先鋒)
近日,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德國總理默克爾再次表態,支援中國崛起:
中國的崛起在很大程度是基於勤奮、創造力和技術。
針對中美兩國之間的競爭,默克爾還表示:
不能僅僅因為中國在經濟上取得成功,就將其視為威脅。
默克爾這番話,不僅是說給中國聽,更是說給美國聽。特朗普自上臺以來,一直奉行“美國優先”原則,採取單邊冒進政策,只想為自身謀取更多利益。
德國作為美國的傳統盟友,一直深受其苦。最近發生的兩件事,充分驗證了這一點:
1、美國暗殺伊朗少將蘇萊曼尼。
在暗殺事件發生後,伊朗第一時間宣佈退出伊核協議。德國一直是推動伊核協議的主力,目的在於保障德國的安全。即使在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之後,德國也一直在和伊朗協商,試圖繼續維護這份協議。
而特朗普沒和任何盟友商量,就不管不顧地幹掉伊朗二號人物,使得伊朗徹底中止履行這份協議,這讓德國乃至整個歐洲都陷入更危險的境地。
2、美國製裁“北溪-2”天然氣管道專案。
去年12月20日,特朗普簽署2020年的國防授權預演算法案。根據這份法案,美國將對“北溪-2”天然氣管道專案實施制裁。
俄羅斯和德國共同發起了這個專案,計劃鋪設一條從俄羅斯直接通往德國的海底天然氣管道。
德國目前超過90%的天然氣都由國外進口,其中有約35%來自俄羅斯。目前的陸上天然氣管道大多要經過烏克蘭。多出一箇中間商,而且是親美的中間商,不僅會使德國購買的天然氣價格更昂貴,還會承擔很多不必要的政治風險。
然而,一貫霸道的美國不能容忍德國和俄羅斯繞開它,也不想看到整個歐洲加深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於是下令制裁該專案。目前,原本負責鋪設管道的公司已經停工。本來在2020年中期就完工的“北溪-2”專案,被迫延期。
對此,德國自然大為不滿。其實,除了德國以外,日本作為美國的另一傳統盟友,同樣身陷困境。之前的“廣場協議”且不提,只說能源一項。
日本國內能源稀缺,絕大多數都要從國外進口。但是美國一說制裁伊朗,不論日本多麼想要伊朗石油,都只能無奈放棄。在伊朗總統要前來訪問時,日本甚至還要事先徵得美國同意。
德國和日本同為“二戰”戰敗國,都曾被美國佔領,目前也都有美國駐軍,但是對待美國的態度卻大不相同。
德國儘管也傾向美國,但在涉及自身核心利益時,依然敢於抗爭。無論是支援華為參與德國5G建設,還是默克爾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表示一定要推進“北溪-2”專案,都表明這一點。
但是日本就大不一樣。安倍晉三第一次擔任首相時,曾想和中國交好,但很快就被迫下臺;第二次擔任首相時,安倍晉三的對華政策就發生了大逆轉。
背後的原因有很多,但歸根結底,德國地處歐洲,是歐盟的核心成員國;而日本在亞洲,幾乎沒有可靠的盟友。
所以,很多事德國敢做,日本不敢做;很多話,默克爾可以說,安倍晉三絕不能說。(新財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