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跨境電商擴圍 中國貿易再注“強心針”
中新社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 李曉喻)進出口單月增速連續兩月回落後,中國計劃加快佈局跨境電商,為外貿打強心針。
資料圖:2015年11月3日,在福州出口加工區監管中心,福州跨境電子商務首票保稅第一單透過海關監管後開出福州馬尾出口加工區。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再選擇一批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城市建設新的綜合試驗區,推動跨境電商在更大範圍發展;圍繞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鼓勵建設覆蓋重要國別、重點市場的海外倉,加強物流網路等配套服務體系建設。
高層加大力度扶持跨境電商發展,可收一石二鳥之效。
一是穩定外貿增長。
目前,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已佔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約四分之一。在外需回暖尚不穩定,外貿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情況下,如果說今後中國提振貿易的重點在“一帶一路”,跨境電商就是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增長的一大抓手。
在提高通關效率,鼓勵開展跨境電子支付,支援境內銀行卡清算機構拓展境外業務,支援電商企業建立海外營銷渠道等一系列政策推動下,跨境電商現已成為中國外貿的熱點和亮點。據官方統計,近10年來,中國跨境電商交易額年增長率一直都保持在30%左右。
資料圖:上海一家“網紅”電商體驗店內,顧客正在挑選標註“星期三(當日)”送達門店的新鮮蔬菜。中新社記者 張亨偉 攝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資料顯示,2017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3.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7%,遠高於同期中國外貿19.6%的整體增速。
用國務院參事湯敏的話說,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將使很多中國出口企業“柳暗花明又一村”。此次常務會議亦指出,以跨境電商發展為突破口,推動國際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和業態創新,對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增強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考慮到中小企業是電商的“主力”,加大力度扶持跨境電商還有利於中小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而透過打組合拳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正是當前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工作五大任務之一。
二是推動“一帶一路”建設。
8月29日,由跨境電商大龍網打造的中國首個白色家電跨境離岸集採中心在安徽合肥正式落成。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當前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電商方面的往來已相當密切。東盟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藉助跨境電商平臺將商品銷往中國,截至2017年9月上旬,東盟國家透過中國-東盟跨境電商平臺累計對中國成交123萬單,銷售額超過2600萬元;在俄羅斯,中國網店銷售額佔其跨境線上交易額一半以上,90%的外國郵包都來自中國;澳大利亞已和中國簽署電商合作備忘錄。
在此情況下,此次常務會議提出於“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和市場加速建設海外倉,加強物流等配套體系建設,可進一步縮短跨境電商訂單到貨時間,使發貨速度、使用者體驗更有保障,也將使“網際網路+”與“一帶一路”更好結合。
“中國相對來說發展最快的就是電商和網際網路經濟。在‘一帶一路’沿線以跨境電商為龍頭,推動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可以說是揚長避短。”湯敏說。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發展合作研究所所長王濼也表示,在“一帶一路”沿線開展跨境電商合作,中國有豐富經驗,其他國家也有意願和條件。“一帶一路”與跨境電商結合,或將形成新的國際合作模式,實現沿線國家的互利共贏。
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看來,“一帶一路”建設需網路先行,跨境電商在其中應發揮先導和骨幹作用。透過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跨境電商合作,可以更好發現市場機遇和潛在風險點,為深入開展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打好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