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中印邊境衝突, 險成大戰, 因越南不安分, 導致中國撤兵

  1962年的中印邊境衝突世人皆知,但其實在這次衝突的25年以後,中印之間還發生過一次衝突,那時雙方劍拔弩張,險些釀成一次大戰。

  1987年5月的一天,解放軍西藏軍區某團副團長帶隊的一支巡邏分隊在藏南桑多洛河谷一帶巡邏。他們發現有一個連的印軍,已經佔領了過去雙方雖未經劃定、但彼此預設的我方一處制高點,並已經構築了戰鬥工事。 考慮到事關重大,這位副團長一邊向上級請求支援,一邊派人與印軍交涉。

1987年中印邊境衝突, 險成大戰, 因越南不安分, 導致中國撤兵

  然而印軍始終態度蠻橫。看到交涉無果,副團長命令同印軍交涉的戰士撤回。但在我方人員回撤的過程中,印軍突然向我交涉人員射擊(據印方後來解釋是士兵緊張而走火所致),當場打傷一位戰士,該戰士後來因失血過多而犧牲。

  我副團長見狀,當即命令部隊發起攻擊。在我迫擊炮和無後坐力炮等火力的支援下,我攻擊分隊僅用半小時,即攻佔了由印軍非法侵佔的我方高地,共擊斃印軍13人,其中軍官1人(准尉副排長),俘敵8人。戰鬥中,我方亡4人,傷11人。

  下午兩點左右,不甘心失敗的印軍出動了一個加強連開始對我防禦部隊展開了攻擊,但在我軍的火力打擊下,印軍很快退回。與此同時,在接到副團長報告後,西藏軍區立刻命令山地步兵53旅緊急出動增援,同時將情況報告成都軍區和總參作戰部。

  第三天天亮,印軍又以一個加強營的兵力在炮兵火力的支援下,向我邊防巡邏隊發起了進攻,戰鬥一直持續到下午,由於我軍的頑強抗擊,印軍在傷亡了數十人後,停止了進攻。就在第三天晚間,我軍增援部隊的一個步兵營首先趕到。第四天,我山地步兵53旅也開始陸續趕到。

1987年中印邊境衝突, 險成大戰, 因越南不安分, 導致中國撤兵

  由於我軍的增援力量不斷增強,印軍也開始不斷地調集兵力,印軍總部發出了戰爭動員令,開始大規模地向衝突地區增強兵力。衝突發生後兩週,印軍已經向這個方向調集了一個軍部、兩個師共約7個旅的兵力和大量的炮兵與坦克,開始部署與我軍進行大規模的戰爭行動。

  為了應對印軍的戰爭挑釁,總參作戰部向第13、21、54集團軍下達了預先號令,要求3個集團軍準備前出到西藏參加對印自衛反擊作戰,並要求成都軍區在西藏開設前線指揮所,組織預定參戰部隊指揮員前往戰區勘察道路和地形。衝突發生半個月後,我預定參戰部隊的師以上指揮員乘飛機到達前線,開始察看地形和道路情況,並受領成都軍區首長下達的預定作戰任務。戰爭一觸即發。

1987年中印邊境衝突, 險成大戰, 因越南不安分, 導致中國撤兵

  而對於此次衝突,印度國內也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同時印度的挑釁也不符合美蘇兩國的利益,由於美蘇對峙,蘇聯無力支援印度對抗中國。早在1986年,戈爾巴喬夫訪問新德里時,就申明如果中印間發生衝突,蘇聯不會幫助印度。

  同時,蘇聯還派出特使,向我國表示要盡力制止印度的戰爭行動。最後,印度內部的理智派佔了上風,於是印軍開始主動後撤部隊,脫離與我軍的接觸,並透過外交途徑要求與我和平解決這次衝突。

  8月,軍委解除了西藏作戰任務部隊的任務使命。中國向印方移交了戰俘和戰死人員的屍體。而之所以最後撤軍,是因為我軍在雲南繼續對越南展開作戰行動。當時中央認為,不能在兩個方向同時與兩個國家作戰,特別是與印度這樣的大國,一旦戰爭開始,規模、時間和發展很難預料,所以才最終放棄了這次進攻戰役。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83 字。

轉載請註明: 1987年中印邊境衝突, 險成大戰, 因越南不安分, 導致中國撤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