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第3942期:能否“深夜擼串”,不是衡量社群是否安全的標準

  導語

  最近,由章瑩穎案延伸出的關於社會治安的討論,反映出不少安全觀念、犯罪學普遍規律上的誤區。比如在衡量一個社群是否安全時,有人把“深夜外出擼串”“深夜獨自外出或回家”當作重要的判斷標準。作為一種個人經驗,這未嘗不可。只是一旦進入公共討論,單純地運用主觀、感性判斷,會得出錯誤的結論,誤導他人。…[詳細]

  要點速讀

  1

  “安全”不能僅憑普通人的主觀感受,也要看資料。網友津津樂道的“深夜擼串”的安全感,不過是個別人流量大、繁華的區域所帶來的安全幻覺。

  2

  資料有時候也會騙人,只看犯罪率,也不能得出誰比誰更安全的結論。

  3

  普通人看得到危險,有安全預警,才叫真正的安全。

  誤區一:敢“深夜擼串”,說明社會安全度很高

  這裡討論的是狹義上的“安全”――社會治安,而非廣義上的“安全感”。

  通常,人們評價一個社群是否安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日常生活體驗。但安全與否不單是個人主觀感受。不少有關社會治安的研究,都將社會治安的概念劃分為客觀和主觀兩個層面,主觀構麵包括民眾的治安安全感和警察滿意度,而客觀構面則涵蓋官方犯罪統計和犯罪被害調查。

  普通人對治安的主觀感受與社群治安整體情況關係不大,反倒與犯罪型別和與自己的相關性關係更大。犯罪被害理論中,生活形態-暴露理論和日常活動理論均強調個人人口特性(如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工作、收入和種族等)會影響其生活形態或日常活動。社會對於不同性別、年齡和婚姻狀況者的角色期待是不一樣的,因此會產生不同的生活形態。此外,社會結構(如經濟、家庭、教育、法律等)會影響個人對居住環境、休閒活動、教育機會、交通工具等生活方式的選擇。在角色期待和社會結構的互動作用下,人口特性不同者其生活形態將有所差異,使某些人有較高機率暴露於犯罪被害情境,而這些人的人口特性大都與犯罪人類似。因此,犯罪被害者的人口特性分佈是非隨機的,亦即某些特質人口有較高的犯罪被害率。

  換言之,如果你是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一般不會具有特殊的生活形態和日常活動,因此可以躲避生活中大多數危險因素,相對來說是“安全”的。如果是邊緣人群――流浪漢、小姐等,由於特殊的生活形態,很容易將自己暴露在風險之中。

  而“深夜擼串”,在時間選擇上可以歸為特殊的“日常活動”。根據犯罪學理論,犯罪現象具有時間性特徵,夜晚秘密性犯罪的阻力較小,得逞的可能性大,同時可有效地逃避打擊。

  一般來說大城市的某些區域治安比較差,某些區域治安比較好。所以,一些網友津津樂道的“深夜擼串”的安全感,不過是城市內個別人流量大、繁華的區域所帶來的幻覺。無論在哪個國家,“深夜擼串”都有一定的風險。

  誤區二:犯罪率高的國家,一定不安全

  通常,在比較A、B兩個地區誰更安全的討論中,常有人用犯罪率(每十萬人口的刑事案件發生數)來試圖壓倒另一方――“A區犯罪率這麼高,肯定沒有B區安全!”

  用犯罪率做橫向對比,得出誰更安全的結論,這並不可靠。不同國家,犯罪標準及犯罪率統計方法天差地別,使得這種比較難以得出準確結論。

  比如,大多數西方國家實行“輕罪/重罪”的一元追訴模式。一元追訴模式將所有治安違法行為規定在刑法典中作為犯罪處理,只是因犯罪的輕重不等而設定相應幅度的刑罰。中國則分違法和犯罪。以交通違章為例,美國法律規定,交通違章屬犯罪行為。而在中國,違法違章行為,由行政機關直接執行治安或行政處罰,犯罪行為才需要上法庭,受刑事追訴。

  再比如,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曾在2012年釋出最新報告統計各國強姦案的發案率,瑞典排名第一,也因此帶上了“強姦天堂”的帽子。這讓人疑惑,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背後的原因:一是瑞典法律對強姦的定義非常寬泛;二是法律鼓勵受害者積極報案,只要你敢報案,警方就會立案。且在統計時會對每起案件進行情節、次數及人頭細分,單起報案可能被警方記錄為多個案例。

  此外,犯罪率的統計還牽扯到犯罪黑數的問題。犯罪黑數是指雖已發生但由於種種原因未予記載的犯罪數量。影響犯罪黑數規模的重要因素有兩個:一是被害人不報案率,二是立案不實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犯罪黑數規模相差很大。精確統計犯罪黑數及對原因作定性定量分析,是一個很大的難題。通常犯罪被害人調查是解決犯罪黑數問題 ,彌補刑事司法統計不足的有效方法。

  臺灣、英國刑事司法制度的漏斗效應比較。圖片來源:《臺灣與英國嚴刑重罰趨勢之比較研究》

  所以,單純比較犯罪率,無法衡量一個地區真實的安全性。

今日話題第3942期:能否“深夜擼串”,不是衡量社群是否安全的標準

  2010年全球謀殺率地圖(每10萬人),顏色越深代表謀殺率越高,資料來源: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

  誤區三:處處歌舞昇平,看不到危險,就是安全的

  在比較哪一種環境更安全時,普通人常常容易陷入一種迷思――看不到危險,就是安全。

  但真正的安全,不僅要看普通人生活表面的平靜,還要關注平靜之下的暗流湧動。一種有效的安全觀是――在充分意識到風險、有安全預警的情況下,才能獲得最大的安全感。這種安全觀對國人可能是一種衝擊,但道理其實很簡單――知道哪裡危險,才能躲開危險。

  在戰術評論專家、曾在紐約市警察局(NYPD)擔任警察的鄭三炮看來,最能讓居民提升安全感的方法是:聽得到警笛和直升機的轟鳴聲…… 本地犯罪動向是完全公開的。居民可以透過媒體、網路等渠道,大體上可以瞭解案發時段、地段以及案件型別和發生方式,甚至能知道某類刑犯所在的具體位置,從而做出相應的預防。

  國外的大學生,經常能收到學校傳送的crime alert(犯罪警報)郵件;政府部門、警察局、商業公司也會推出各種各樣的犯罪率地圖,傳播防控知識,減少被害恐懼。這都是有效的安全預警。

  紐約警局推出的犯罪地圖,顏色越深代表刑事案件發生率越高

  其實,中國人有非常強的主動自我防衛意識――去火車站就提前拉響大腦中的警報,包包要背在前面,幾乎家家都安裝防盜窗…… 但大多數人對居住區域的案發型別、案發特點一無所知。看不到危險,不代表危險不存在。

  正確認識犯罪的普遍規律

  談安全與否之前,都有一個大前提――惡性犯罪總是會以一定機率降臨在每個人的頭上。

  犯罪是一種無法迴避和根除的社會現象,性犯罪,暴力犯罪,侵財犯罪,各有其歷史和現實的規律。比如根據犯罪學統計,多數女性性侵受害者是“認識”罪犯的。這裡用引號的意思是,“認識”卻並不知根底。人們的錯覺就是“一回生兩回熟”,幾次邂逅就成了熟人。(鄭三炮)

  尤其對於身處不同文化之中的觀察者,如果不瞭解這些犯罪規律――比如犯罪被害者的人口特性分佈是非隨機的,個人主觀感受不是衡量安全的唯一標尺,和正確的安全觀念――無知的安全不叫安全,生硬對比就很容易得出錯誤結論。而對於出門在外的人來說,正確看待和認識風險,也能更好地保護自己,把握個人的命運。

  結語

  要有安全意識,但不必誇大安全焦慮,也不必以個案妖魔化任何一個地方。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796 字。

轉載請註明: 今日話題第3942期:能否“深夜擼串”,不是衡量社群是否安全的標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