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滔的媽媽過48歲生日時,一家三口合影。 婁滔家人提供
漸凍症,婁滔——16日,記者採訪婁滔的家人、好友,他們依舊無法將可怕的病魔與他們熟悉的女孩聯絡在一起。現實卻是如此殘酷。這個勤工儉學給媽媽買衣服的孝順女兒,這個為了讓室友多睡一會兒在自習室外排1個多小時隊的貼心閨蜜,這個信奉“未知死,焉知生”的刻苦博士,在病床前讓護士根據自己的口述寫下了3個“遺囑”願望。同學們記得,談及生死,婁滔曾說,死亡並不可怕,瞭解死亡、敬畏死亡,才能讓每一個人找到活下去的意義和方向。
女兒堅持立下3個“遺囑”願望 ,父母淚流乾了,默默點頭
54歲的婁功餘至今還記得今年4月女兒婁滔第一次向他和妻子汪豔梅提出捐獻遺體想法的那個晚上。“當時,她說話已經很吃力了。她把我們叫到病床前,一字一頓地說話。聽到‘遺體捐獻’時,我們的腦袋像被狠敲了一棒子,嗡嗡作響。”婁功餘說。汪豔梅的話更加痛徹心扉:“就這一個女兒,哪裡捨得。”
那個晚上,夫妻倆沒有絲毫讓步:堅決不同意女兒的意願。沒想到,兩人離開了病房,女兒竟叫來護士,讓護士根據自己的口述寫下了“遺囑”。
“看到女兒的堅持,我們哭得眼淚都幹了,默默點了頭。”汪豔梅說。
在她的印象中,女兒從小就是個早熟、懂事的孩子。1991年的一天清晨去上班,她慌慌張張地下樓,一腳踩空,右臂摔出了一道長長的血口子。因為要趕時間,她簡單包紮了一下就出門了。晚上下班回到家,她發現桌上放著一盒跌打丸和一張小紙條。紙條上用一行拼音寫著:“媽媽,這是我給您買的藥。”汪豔梅著實吃了一驚——這是當時才3歲的女兒稚嫩的筆跡。
原來,小婁滔一早看到媽媽摔傷了,獨自從家裡拿了一張百元紙幣,上街買了跌打藥回來。
讓汪豔梅印象深刻的還有女兒的孝順。“女兒上大學之後,我們每個月給她1000元生活費。錢不算多,但你相信嗎?我衣櫃裡七成的衣服都是女兒給我買的。”汪豔梅對記者說,“女兒學習很刻苦,經常拿到獎學金。到了暑假,她還常常勤工儉學。有了一些餘錢,她就在網上淘一些便宜好看的衣服從北京寄給我。我的同事、朋友們看到了,都羨慕得不得了。”
為讓室友多睡一會兒, “滔哥”在自習室外排隊1個多小時
“初上大學,我和‘滔哥’雖然不是一個專業,但分到了同一個宿舍”。在中央民族大學4年本科生涯中,李文冰一直是婁滔同寢室的閨蜜,兩人的關係好得像親姐妹。
說起“滔哥”這個外號的由來,李文冰說,相處久了,大家漸漸發現,這個女孩外表和內心反差很大。“她看起來個子小小的、文靜溫婉,說起話來邏輯性卻很強,而且很有主見,也願意幫助人,很講義氣”。
李文冰說,讀大三時,婁滔已經成功保送了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李文冰當時也在全力備考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自習室的座位緊俏,常常要凌晨5時多起床去排隊才能佔到座位。婁滔看到她每天早起辛苦,主動提出早起幫她排隊佔座位,好讓她多睡一會兒。
李文冰說:“那時是冬天,婁滔每天凌晨5時多起床,在自習室外排隊一站就是1個多小時,持續了1個多月。風吹得身體直哆嗦,但她一句怨言也沒有。”
“滔哥”身上的反差性,研究生同學程彤也深有體會。程彤說:“婁滔看起書來,經常沉浸在一種完全忘我的狀態中。她讀的書,文、史、哲無所不包。跟她聊學術問題,她的洞見之深不輸於學校的教授。平時跟宿舍姐妹們‘臥談’時,她又總是妙語連珠,是個十足的‘開心果’。”程彤說,自己身體比較弱,喜歡泡紅棗茶喝。調皮的婁滔給程彤起了一個外號——“棗王”,每次這麼叫都“咯咯咯”直笑。
同學呼喚: 你快快好起來,回到我們身邊
程彤說,她至今仍無法將婁滔與漸凍症聯絡到一起。從研二開始,婁滔幾乎每天都會在學校操場上跑步。她體能極好,400米一圈的跑道,她能一口氣跑上十四五圈。“她的柔韌性也很好,做身體拉伸和平板支撐也不在話下,我們一分鐘也堅持不了,她堅持上十分鐘都沒問題”。
得知婁滔的3個“遺囑”願望,程彤淚流滿面,但並不意外。“我知道這個女孩內心的力量有多大,她對死亡有自己的見解”。程彤說,在學校時,婁滔就時常提及,《論語》說:“未知生,焉知死。”她則認為“未知死,焉知生”。她總說:“死亡並不可怕,瞭解死亡、敬畏死亡,才能讓每一個人找到活下去的意義和方向。”
李文冰告訴記者,其實,早在大三時,婁滔就向她提過“捐獻遺體”之類的話。李文冰說:“當時,她在宿舍寫日記,冷不丁地對我說道:‘我以後要是出了什麼事,你一定要幫我照顧我的父母。我要把我的遺體捐獻出去,把骨灰撒進長江。’”
對於婁滔的這些話,李文冰當時還理解不了,笑話她年紀輕輕就胡思亂想。在現在的李文冰看來,那個時候,看待生死的超然態度已經在婁滔心裡慢慢形成。
李文冰記得,婁滔剛剛被確診時,一撥撥同學去醫院探望她。還未等同學們開口,她反倒安慰起他們來:“你們不要太難過,這個病已經是現實了,除了積極面對,沒有別的選擇。”
如今,李文冰每天都會給婁滔的微信發去一兩條訊息,說說瑣事、送送祝願。“即便她自己看不了了,汪阿姨也可以讀給她聽”。最近的一條訊息內容是:“你快快好起來,回到我們身邊。”
更多資訊:
醫院設定“專用治療意見箱”,婁滔昨日甦醒, 並進流食
16日,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記者雲集武漢市漢陽醫院。中央電視臺和新華社等中央媒體也紛紛到醫院採訪婁滔的事蹟。
漢陽醫院院長陳杰表示,目前,醫院已調集最好的專家團隊和醫療資源給婁滔會診。同時,醫院願意與有治療漸凍症經驗的機構和醫生合作,盡最大努力和嘗試,一切以有利於婁滔病情為原則。
記者注意到,在婁滔所住的重症監護病房門口,來了不少醫療、養生機構的愛心人士。有些人更是一大早趕到病房門前,等待一天,就為安慰婁滔的父母兩句。更有一些毛遂自薦的民間人士趕到醫院,勸說家屬嘗試另外一種療法。
為妥善收集歸類這些好心建議,醫院已在病房外專門掛出了“婁滔專用治療意見箱”。
漢陽醫院重症監護病房主任劉青雲教授介紹,得知青海省交通醫院嶽茂興教授有成功治療漸凍症患者的經驗,她已發出邀請,請嶽教授來漢共同為婁滔制定治療方案。劉青雲說:“即使困難很大,我們仍期待奇蹟!”
婁滔的媽媽汪豔梅表示,經過漢陽醫院精心治療,婁滔16日已經甦醒,精神狀態有了明顯好轉,求生意志也很頑強。16日早上,婁滔吃了300克流食,手臂還有輕微活動。
央視《晚間新聞》關注婁滔
16日,中央電視臺《晚間新聞》欄目,以《“漸凍症”女孩:“能救命的器官都捐”》為標題,追蹤報道了湖北恩施籍女博士婁滔的感人“遺囑”。
央視的報道做出這樣的點評:“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這不是名人名言,而是29歲女孩、婁滔的‘遺囑’。”
央視報道稱,婁滔以筆試、面試第一名考入北京大學,成為北京大學歷史系2015級在讀博士。患漸凍症的婁滔的最後願望,就是死後將自己的器官捐獻出來,讓同樣飽受病痛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
報道中,婁滔的父親回憶了婁滔發病求醫的過程。央視還對武漢市漢陽醫院不放棄、全力救治進行了報道。
為婁滔尋治療良方,北大湖北校友會 向全球發“協助函”
北京大學湖北校友會會長劉萌看望婁滔家人
16日,北京大學湖北校友會會長劉萌趕到武漢市漢陽醫院,看望婁滔的父母,並透過其父母將“婁滔加油”的影片傳遞進病房。
據悉,目前,北大湖北校友會已針對婁滔病情,透過30萬名北大校友,在全球範圍內發出“協助函”,以徵集對抗漸凍症的最優治療方案和藥物。
“當生死來臨時,還能想到社會責任,有意將器官捐助出來,婁滔這種豁達的生死觀,體現了我們北大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弘揚和學習”。16日下午4時,劉萌趕到漢陽醫院,向婁滔的父母送上慰問。
據劉萌介紹,得知婁滔的事蹟後,北大湖北校友會40多名理事經過商議,一致決定授予婁滔“優秀校友”榮譽稱號。他表示,北大湖北校友會3000名校友,為擁有婁滔這樣的校友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據透露,求助僅發出幾分鐘,就收到不少北大校友的反饋。大家在心疼婁滔這位優秀師妹之餘,紛紛獻計獻策,提供了大量醫療資訊。
婁滔的父親婁功餘對北大湖北校友會的關心致以深深的謝意,但婉言謝絕了校友會提供的保險和慰問金。“心意我們領了。女兒有交代,不能收取他人的慰問金。所以,我們一定要說到做到。”婁功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