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院展覽品被指多為贗品 專家:連高仿都不算

   最近,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與華達佛教藝術博物館聯合舉辦的一場展覽引發眾多文物專家熱議。除了青銅器博物院的展品為真文物外,其餘的展品竟然多是贗品。專家表示,這些贗品就連高仿都算不上。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展覽

  文物鑑賞家:基本上都是贗品 連高仿都算不上

  “假得太離譜了,我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西安古代石刻藝術研究會副會長蔡一陽說,“除了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的展品是真品外,華達的展品我沒看到一件真品。”蔡一陽所說的展覽,是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二樓臨展北展廳舉辦的“一沙一世界——佛教文化與藝術展”。

  據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工作人員介紹,去年10月14日,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院首次與私人博物館——華達佛教藝術博物館聯合舉辦此次佛教文化與藝術展。本來展期為半年,然而直到現在仍在展出。

  蔡一陽說,他和文博界的朋友利用國慶假期前往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參觀,無意間發現了這個展覽。“華達的展品基本上都是贗品,有的乾脆就是工藝品,連高仿都算不上,就是低仿的、很差的地攤貨。”蔡一陽說,這些展品有的在古玩市場上只能賣兩三千元,有的甚至就幾百元。

  參觀者:不敢相信有假文物展出

  10月8日,在二樓臨展北展廳門外掛著一塊“一沙一世界——佛教文化與藝術展”字樣的牌子。進入展廳,裡面的玻璃展櫃內依次擺放著上百件石刻、木、琉璃、銅和玉等材質的佛像、唐卡等展品。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工作人員說,此次展覽精選華達展品90餘件(組),還遴選青銅器博物院珍藏的隋唐至明清佛造像50餘件(組),從造像風格上可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兩大類,材質涉及銅、石及絲織品等。

  華商報記者仔細檢視發現,有一部分展品的標示牌上明確寫著收藏單位為“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而且文物上均有年代;而另一部分收藏單位為“華達佛教藝術博物館”的展品,標示牌上卻沒年代,也沒標明是否仿製品。

  “這些文物都是真的吧?”“這是國家的博物館展出的,肯定都是真的。”幾名參觀的外地遊客說。

  蔡一陽說,他在參觀時,也遇到有參觀者詢問文物的真假。“我說華達收藏的這些都是假文物時,很多遊客都覺得不可思議,也都不敢相信。”蔡一陽說,在絕大多數人看來,博物館裡的藏品都是真品,是文物,具有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研究價值。《博物館條例》明確規定,展品以原件為主,使用複製品、仿製品應當明示。只有註明了,才不會誤導參觀者,才能真正傳承文化,起到博物館應有的教育、展示功能。但華達展出的這批佛像,基本都是照著畫冊、國有館藏和一些石窟造像仿造的,甚至有個別佛造像是當今工匠憑想象造出來的。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真假不重要 展覽偏重文化與藝術

  那麼,華達展出的是不是假文物?是不是低仿工藝品堂而皇之進入國家的博物館呢?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負責此次展覽的相關負責人說:“對佛像來說,真假不是很重要,年代也不是很重要,我們是佛教文化與藝術展,所以偏重的是文化與藝術。”這位負責人說,他們並沒有對華達的藏品進行斷代,所以標示牌上也沒有註明年代,只是看重他們藏品的造像藝術很精美。

  作為文物鑑賞家,蔡一陽覺得不可思議:首先,這是在國家的博物館公開舉辦的展覽,卻大量展出私人博物館的假文物;其次,這些假文物沒有標示任何“仿製品”等字樣,讓很多參觀者誤以為是真品;最後,國家對“私人博物館”是有準入制度的,展出這麼多“地攤文物”的博物館,文物部門究竟是如何審批的?

  “這些佛造像如果是放在商業場所,我不想多言,但它是在國家的博物館裡公開展出,而且贗品比真品還多,也根本達不到佛造像複製品的水準,毫無真品的神韻,造假手法之差,工藝之低劣,不僅褻瀆了佛教文化,也糟踐了造像藝術,觀後有何文化藝術之美可言。”蔡一陽說。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不管是國有的還是非國有的博物館,如果展示的藏品為複製品或是仿品的話,必須要明確標示出來,以免誤導觀眾。”省文物局一名工作人員說。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856 字。

轉載請註明: 博物院展覽品被指多為贗品 專家:連高仿都不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