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瘋傳的我軍引進俄羅斯轟炸機究竟真假幾何?俄羅斯和美國現役轟炸機的水平到底誰高誰低?世界先進轟炸機的發展趨勢又是什麼?我軍新一代隱形轟炸機的設計構想和研製現狀怎麼樣?讓我們一起探討!
近段時間以來,有關於我國引進俄羅斯轟炸機的訊息又傳得是神乎其神,那麼真相究竟是如何呢?
俄羅斯空軍現在主要裝備有圖22M、圖95、圖160轟炸機,這三種型號的轟炸機都是前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研製生產的轟炸機。圖95是俄羅斯空基核力量威懾的主力,作為鎮國神器,肯定是不會對外出售的,所以我們老聽見俄媒放出的訊息都是圖22M和圖160轟炸機要賣中國的各種訊息。其實圖22M和圖160設計時的思路是靠低空突防吃飯的,當時60到70年代,因為當時雷達、空空導彈、地空導彈都受制於當時的技術水平,不能發現和打擊超低空的目標,而且當時的機載導彈發動機水平低下,導致導彈射程也很近。利用高超音速低空突防,襲擊敵後縱深高目標才有價值,誰不曾想到了70年代,雷達和電子技術突飛猛進,各種大型預警機和具備下視下射能力的機載雷達被開發了出來,超低空突防的安全性暴跌。
雪上加霜的是,隨著現代化防空武器的普及,讓這些依靠低空突防吃飯的非隱身轟炸機徹底沒活路了。前有1991年海灣戰爭時期英國空軍狂風戰鬥轟炸機低空突襲伊拉克機場,開戰3天就被高炮、地空導彈幹下來7架;後有俄羅斯的圖-22M,在小國喬治亞就被打下來了。教訓不可謂不慘痛。而且70年代後,隨著小型渦扇發動機的成熟,機載導彈射程越來越遠,制導水平和精度也越來越高,轟炸機完全可以安全、舒舒服服的躲在敵人的防空區域外發射遠端導彈,打擊敵後方高價值目標。比如我們轟6K可攜帶的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射程400公里,由長劍10巡航導彈發展而來的鷹擊100亞音速反艦導彈射程估計在600公里以上。這樣一來,轟炸機冒生命危險低空突防價值就更讓人失望了。當初為了低空超音速突防,圖22M,圖160,B-1B這些轟炸機用了複雜的可變後掠翼等技術,維護相當麻煩,美國當時稱B-1B是“史上最複雜轟炸機”。而且為了練低空突防,這些轟炸機的壽命急劇消耗,這也是為什麼B-52幾十年了直到現在還活的好好的,B-1B們卻問題不斷,一直勉力維持,還時不時曝出要被退役的新聞。不能低空突防,飯碗被砸的圖22M,圖160,B-1B地位非常尷尬,論防區外放導彈咬人,經濟性比不過傳統的B52,圖95,轟6之流;沒隱身能力也幹不了B2深入敵後的活,已經是要淘汰的機種了,我們買來幹啥?不過廢品價買個殼子放博物館還行。反而是B-52這樣的防區外打擊飛機,或者B-2這樣的隱身轟炸機成了轟炸機發展的主流。我們的轟6K也是走的防區外發射導彈攻擊的路子。所以我們怎麼會去買很不“美粉”的圖22,圖160這些“老爺機”呢?作為最大的“美粉”,除了轟6外,當然還得要有B-2,哦!不,是轟20。
那麼,我國新一代的轟炸機將會是什麼樣的呢?由於我們的對手主要是美帝,那麼主要就是對付美國在東邊第一,第二島鏈的軍事部署,第一島鏈離我們很近,可以花式吊打,但第二島鏈由於距離較遠,要上東風26這類中程彈道導彈,應對手段不是很足,因此我們的隱轟的作戰半徑要5000公里以上至少要能夠得著第二島鏈。
另外轟20會具備中國最頂尖的電子戰能力,轟炸機的電子對抗能力一直是轟炸機生存力的秘密法寶,比如B-52在1964年就開始在越南戰場上使用,直到1972年11月22日才有第一架B-52被越南薩姆-2防空導彈擊落,隱身轟炸機深入敵後只有靠機載系統實施自衛電子戰。
在現代戰爭中,尤其對於軍事強國來說,發現目標是第一位的,殺傷目標不再是難題,隱身轟炸機也必須自帶C4ISR,深入敵後,發現目標,上傳到“雲平臺”,讓其他單位遠端打擊,自己保持隱身點亮目標,不到萬不得已不輕易出手。因此,隱身轟炸機不必再強調投彈當量,在保證航程和留空時間的情況下,可以縮小尺寸和起飛重量,這也將大大降低研發難度和成本。另外,從各種曝光零碎資訊,看轟20應該還會是亞音速飛翼佈局。我們第一種隱形轟炸機在設計和技術採用上會偏保守些,確保不出問題,能儘快形成戰鬥力。
這些構想將會是中國的轟-20嗎?只能說,這是我們需要的。真正的轟-20預計在不遙遠將來大家都會看到的。中國空軍目前正在向攻防兼備轉型,轟-20將極大地加強中國空軍的進攻力量,祝中國空軍飛得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