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創新開便利之門 “家人”歸來共享中國海量機遇

政策創新開便利之門 “家人”歸來共享中國海量機遇

  圖為新版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樣證(資料圖)。 楊顏慈 攝

  【聚焦十九大】(十九大時光)政策創新開便利之門 “家人”歸來共享中國海量機遇

  中新社北京10月17日電 (付強)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將於18日在北京開幕,會議受到各方關注。對於中國五年來的發展新變,來華的華僑華人很有發言權。他們為事業、為生活經常往來中國,或者在中國定居紮根,成為這片土地上的“親密一家人”。

  今年6月,羅氏製藥中國總經理周虹經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推薦,獲得永久居留身份證。幾個月來,中國綠卡的便利已令她受益頗多。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引才、出入境政策持續創新,中國綠卡改革步步緊隨。除2016年初擴大家庭團聚人員申請型別、降低居留年限要求,對長期在華居住、曾具有中國國籍的外籍華人提供永居申請渠道外,今年更升級為“身份證”,參照中國居民身份證技術標準、內嵌晶片,實現身份證閱讀機機讀識別等功能。

  與此同時,中國多地出臺出入境新規,併為外籍華人設立“專屬”條款,方便其探親、商務、科教文衛交流及其他私人事務。

  周虹告訴中新社記者,從德國來華髮展,至今已有數年,今年拿到綠卡,使她更堅定了長期留在祖籍國發展的決心。

  談及中共十九大,周虹滿懷期待。“希望新一屆領導班子再創輝煌,在引才引智方面更進一步,讓更多新的‘家人’與中國同前進、同發展。”

  美籍華人博士吳一飛今年4月成為上海自貿區“華人博士”申請類別首位綠卡持有人。“非常高興,有一種回家的感覺,終於找到了歸屬感。”

  行簡政之道、革煩苛之弊,施公平之策、開便利之門。中國政策創新不僅惠及來華髮展的華人,也令華僑遊子的歸途更加平坦。

  浙江方大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宏偉回國創業已有數年。他告訴中新社記者,創業之初的自己是張白紙,十幾年的美國生活令他與國內市場幾乎“脫軌”,創業難度可想而知。

  不惑之年毅然回國,既有機遇的吸引,亦有歸屬感的召喚,同時也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提供平臺拓展人脈,開展培訓助力融入,根據專案評價給予資金支援,樁樁件件都為初創企業壘好“基石”。

  宋宏偉直言,中國涉海歸人才政策與時俱進,對海外遊子有莫大吸引力,“希望好的政策得以延續,新的政策不斷創新,為華僑華人參與經濟社會發展、共享中國海量機遇提供更多便利。”

  今年春節,旅居紐西蘭近20年的朱曉梅回到故鄉淮安。歲月難掩思念,她在老伴去世後,決定落葉歸根。

  令朱曉梅想不到的是,從回國定居、提交申請到接到通知、恢復戶口,一共只用了10天時間。

  “祖國還想著我們,念著我們。”接受媒體採訪時,老人反覆唸叨這句話。

  朱曉梅辦理回國定居時的意外之喜,源於江蘇省簡化華僑恢復戶口登記手續的系列舉措。

  2016年3月,江蘇省出臺新規,凡曾具有江蘇戶籍的華僑,可跳過《華僑回國定居證》辦理等較為繁瑣的環節,直接向原戶籍地縣級以上公安機構申請恢復戶口;符合現住地落戶條件的,可在當地直接恢復戶口。

  此舉大幅縮短了華僑落戶辦理時間,對年老、行動不便的申請人,意義尤其重大。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裘援平曾對此高度評價。她說,這是關注僑界民生的實際舉動,是為僑服務的一次政策創新。(完)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12 字。

轉載請註明: 政策創新開便利之門 “家人”歸來共享中國海量機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