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媽媽扔了孩子的全家桶:那些不讓吃零食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由 湯生 釋出於 綜合

01

朋友買了肯德基全家桶去拜訪孩子同學的媽媽,沒想到一轉身,全家桶就被扔到了門外垃圾桶上。

網課期間,朋友和老公都要上班,沒有人監督孩子上課,怕孩子不專心,孩子同學的媽媽主動讓孩子到她們家和她兒子一起上,她負責監督倆孩子。最近,孩子的進步挺大,朋友覺得這一半的功勞在於同學媽媽的監督。

朋友給孩子同學媽媽發轉賬500元,表示感謝,同學媽媽怎麼也不收。於是,她帶了兩盒高檔水果上門,表示感謝。和水果一同帶去的還有肯德基全家桶,買的豪華裝的那種,200多塊。因為聽說自家孩子說,他同學最喜歡吃肯德基,經常下課後去吃。

孩子同學媽媽收下了水果和肯德基,沒想到,朋友剛下了一層樓道,就聽上面門打開了,還有人在說:快點,把肯德基扔外面,不要拿進來!孩子要發現了。

朋友有點不開心,問我是不是送錯了?她家孩子那麼喜歡吃,為什麼扔出去了呢?她不理解。

我明白那位媽媽的良苦用心,她並不是嫌棄朋友送的肯德基,只是不想讓孩子吃垃圾食品。她家肯定一直不給孩子買也不讓孩子吃,可她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偷偷的吃,而且是經常吃。

02

為什麼會這樣呢?

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家長越反對,越阻止,孩子越是好奇。孩子經常吃不到某種別的小朋友能吃到的零食,就會對這種零食產生特殊的情結。

“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小孩也這樣,這也許就是心理學上的“匱乏感”,一旦內心有種不滿足,就會尋求別的方式來補償。

尹建莉老師在《自由的孩子最自覺》一書中也說過:扼殺孩子小小的慾望,會導致孩子對某種事物極度渴望,產生補償性心理。

這種人為製造的匱乏,孩子一旦有了機會,就會加倍補償自己。

喜歡吃零食,是一個小孩子再正常不過的慾望。正常的需求被壓抑,引發長大後各種奇奇怪怪的行為和表現。

知乎上有一個網友,分享了他小時候的一個經歷,讓網友們唏噓不已。

從小他的爸媽對他吃零食,管得特別嚴,糖果、零食、路邊攤絕對不能碰。他每次看見別的小朋友吃零食都特別羨慕。

一開始他求父母給他也買點,可他媽媽不僅不給買,還罵要他,讓他罰站。後來他慢慢放棄了在零食上的鬥爭。

現在他已經畢業工作了幾年,對吃的,他表示永遠沒有滿足感。平日拼命買,哪怕房間已經被零食堆滿了。

如果有人向他要,哪怕一小袋他也不願意給別人。並且,只要有人動了他的零食,他就會很暴躁不安。

為了這種不正常的行為,他甚至找過心理醫生。

童年沒有被滿足的願望,就像心裡的一個黑洞,長大後總想填滿,可卻怎麼也填不滿。

其實,就是因為家長太限制孩子吃了,所以,孩子自己能做主了就瘋狂的吃。也不是說,孩子多麼喜歡吃那個東西,而是有一種好自己做主的感覺,這是一種心裡滿足。

我家兒子脾胃不太好,所以,我從小特別限制他吃雪糕冰激凌,一口也不讓吃,有時候別的小朋友吃,他看見想要,都被我拒絕了。後來,他也就不要了。

6歲以後,他爸覺得孩子大了,可以讓他少吃點,在家裡買了一些雪糕,我們上班不在,過兩天發現兒子把一袋子雪糕吃完了。前面管的太嚴,一旦放開了,就報復性的吃。所以,有些不太健康的零食也可以給孩子少吃一點,但不要一點都不讓吃,因為我們無法管孩子一輩子。小時候,你不給買,他吃不上,等他自己可以買了,怎麼管的住。

03

父母愛孩子很簡單,就是尊重孩子。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看到孩子的需求。孩子的需求當然不能無限制的滿足,在孩子提出他們的需求的時候,父母事先跟他們說清楚這麼做,可能造成的後果,讓他們自己去做選擇。

孩子要求吃零食,是孩子在用行動表達他的自主意識。

我們不限制吃,但要限量。

比如我現在不會再“為了兒子好”,不准他吃冰激凌。而是會告訴他:空腹和剛吃完飯不能吃,容易傷胃鬧肚子,想吃可以在飯後一小時後吃。一次只能一支,不能多吃。

尊重孩子,給他們一定的選擇權,嘗試讓他們自己去承擔後果,這才是真的愛他們。而且得到理解和尊重的孩子,也會更願意聽取我們的建議。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量的累積。只要不過量,就大可不必將所謂的垃圾食品視如洪水猛獸。堵不如疏,一味的禁止,只會造成孩子的心裡負擔和童年陰影!不過也不可放縱,要讓孩子知道,零食可以吃,但不可以多吃,這樣溝通好以後,還可以藉著這個事情鍛鍊孩子控制自己的慾望,為孩子將來的自控力提高打下一個紮實的基礎。

希望我們每個家長都能權衡好“愛”與“教育”之間的關係,這樣既保證了孩子健康成長,又滿足孩子的口腹之慾,不是皆大歡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