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多倫多的地鐵上,女子一邊抱著一隻黑色的小狗,一邊對它罵罵咧咧地說:“停下來,現在你聽到我說的話了嗎?”小狗幾次試圖掙脫她的懷抱,都被她再次抓了回來。緊接著,駭人的一幕出現了。
女子張開嘴向小狗連咬好幾口,一邊還把滿嘴的狗毛吐到地上。周圍一位乘客指責她說:趕緊停止虐待你的寵物!"
這段影片由另外一名乘客拍攝,她在影片網站上寫道,女子看起來坐立不安,看起來像是磕了藥一樣。
影片釋出者隨後解釋道,最後列車停了下來,超過三名列車員走向她,並把她帶下了列車,表示像她這樣的人永遠不應該養狗。
在亞洲,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日本等國和中國香港、臺灣地區都在上個世紀完成了動物福利立法。雖然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社會發展程度各不相同,但它們的動物福利法都有類似的主旨。香港的《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旨在“禁止與懲罰殘酷對待動物”。臺灣《動物保護法》則是為了“尊重動物生命及保護動物”。
尊重,請不要“過密”
“有些人認為動物是比人類低等級的存在,因此對動物連起碼的尊重都沒有,才會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產生。”雲南省野生動物園副總經理唐楊春說。
在不少動物園,都會提示遊客不要隨意給動物餵食。唐楊春解釋:動物園會有專門的飼養員為動物提供科學合理的食物供給時間和分量,會考慮到動物的營養均衡問題,而隨意餵食看起來是親近動物,卻可能致使一些嘴饞的動物挑食,導致動物營養不全面,發育不良,嚴重的話還會破壞動物自身的飲食結構,使動物生病甚至死亡。
而閃光燈突然曝光容易讓動物受驚,導致動物作出自傷甚至傷人的行為,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人與動物相處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即使在動物園對待動物也不要打攪,不要引誘,可以觀察,可以欣賞,但是必須要服從景區安排。”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蔣志剛提醒,尊重動物,應該和動物保持適當距離。
“有些動物身上有寄生蟲,人與動物接觸要小心,有些傳染病的流行具有人與動物相互傳播的特點,動物可以把病傳染給人,人也可能把病傳染給動物,所以人和動物相處不要過度‘親密接觸’。”蔣志剛說。
“順應動物的自然狀態是最好的方式,與動物保持適當的距離,即使你喜歡動物,也不要過度與其親密接觸,更不要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強加給它,你認為對動物好的東西不一定真的對其有益,有可能反而害了它。”蔣志剛說。
觀賞,請注意文明
“媒體對遊客不文明行為的報道,一方面要給予人們警示,一方面也要引導社會公眾瞭解什麼才是正確對待動物的行為。無論戶外還是動物園內,對動物的保護都應該加強,除了要改變人們的觀念,還要在行為上對人們加強引導和監督。”唐楊春認為,保護動物既需要加強宣傳,也離不開完善監管機制。
唐楊春認為,提高動物保護意識離不開轉變觀念。公眾應該轉變觀念,認同動物和人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應該被尊重。
“動物園應該承載更多宣傳教育的功能,透過警示語和工作人員現場提醒等方式引導公眾文明觀賞。”唐楊春說。
“應該主動監督舉報身邊非法捕殺野生動物的行為。”唐楊春呼籲,每個人都應從自身做起,不要捕捉、殺害野生動物,也不要吃野生動物,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對於進入動物園觀賞動物的遊客來說,遵守動物園的規章制度必不可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表達對動物喜愛的方式不是隻有一種,過度的‘親密接觸’不適用於人與動物。”蔣志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