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45個小時的輾轉飛行,脫下厚厚的防護裝備,三名員工順利返崗,為中國石化國際石油工程公司在厄瓜多恢復停滯8個月的專案倒班工作創造了可能。與此同時,國內同事逆行而來,極大緩解了海外同事的心理壓力。
自三月初起國內限流,厄瓜多關閉機場,中國石化國際石油工程公司在當地子公司的倒班工作就一直處於停滯狀態。期間,公司商討過多種方案返厄,例如從印尼、泰國、新加坡等國家中轉,但是由於這些國家對於國際中轉的限制而無法成行。直到七月初,厄瓜多放開邊境,部分航空公司陸續恢復航線,才有了這一次嘗試。
“正常情況下,海外工作的員工應該三個月回國休息一次,但是受疫情影響,國內的員工無法返崗,海外的員工也回不來,很多在厄瓜多工作的同事已經連續在海外奮戰8個月了,有的員工家屬生病,孩子上學考試等重要的事情都錯過了,身體和心理都已經接近極限,我們此次返回厄瓜多肩負著開闢返崗新路線的重任。”錢根春是國工厄瓜多子公司總經理,無論多麼困難他都必須儘快返崗。
北京時間7月29日7點,天剛拂曉,晨光微熹。錢根春匯合同事王維國和付星源,準備踏上返回厄瓜多的征程。七月末的上海,空氣中已沒有了新冠肺炎帶來的緊張味道,而是如春天般萬物復甦的新鮮感。浦東國際機場裡,空空蕩蕩的國際區和人來人往的國內區,對比鮮明。
在登上飛機那一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堅定信念取代了告別家人的不捨和麵對境外嚴峻疫情的恐懼。“我已順利登機。”這是王維國在微信裡留給熟睡妻子唯一的話。飛機上座率不到三成,每一個乘客都是武裝到了牙齒——防護服、護目鏡、口罩還有防護罩。
北京時間7月29日23點,飛機要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進行中轉。阿姆斯特丹機場作為歐洲最繁忙的機場之一,負擔著大量的國際中轉和歐洲內部航線,在此轉機意味著大大增加了與聚集人群的接觸——中轉的4個小時成為了交叉感染的高風險時間段。他們能做的就是做好自身防護,儘量找沒有人的地方簡單的休息,祈禱著能儘快登上下一趟飛機。
剛下飛機,王維國就收到妻子的資訊,“你到阿姆斯特丹了嗎?”“吃點飯了嗎,在機場敢吃東西嗎?”“幾點上飛機,到基多是幾個小時?”隔著手機螢幕,王維國就能感覺到妻子的擔心。他耐心的給妻子解釋,還發了自己“全副武裝”的照片讓妻子放心。
北京時間7月31日4點 ,終於抵達闊別8個月的基多。順利完成一層又一層的檢查,45個小時的輾轉飛行即將到達終點。公司的同事們已經提前準備好了一切,大到接機安排,隔離房間佈置、消毒,小到口罩、手套、體溫槍等生活用品的配備,一點一滴中讓三人感受到的是暖暖的情誼。
三個國家,三座城市、三個人、45個小時,他們如探路者一般開闢出返回厄瓜多的新路線,也為飛行過程中的個人防護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伴隨他們一路同行的,有對於工作的熱愛,也有對於家人的思念和牽掛。選擇了海外,就是選擇了與小家遙遙相望的常態;選擇了熱愛,就是選擇了千里迢迢也要返崗的堅定。
錢根春在朋友圈裡說,海外工作二十載,總是聚少離多,突如其來的疫情,才有了這段難得的陪伴。航班復航,上海——阿姆斯特丹——基多,費勁周折,奔赴海外,勇敢逆行。做好防護,注意安全,待疫情散去時平安歸來。
據瞭解,中國石化國際石油工程公司在厄瓜多承擔著TIPUTINI油田鑽完井總包專案和I-L-Y油田綜合服務專案,是厄瓜多爾當地最大的鑽機承包商,共有中方員工16人。面對日益嚴峻的海外疫情防控形勢,海外員工嚴格落實防疫措施,超長時間堅守工作崗位,出色完成了百日攻堅創效目標,同時守住了無中方人員感染,無聚集性感染的底線。
當前, 還有無數像他們一樣的中企海外員工,已經或者正在逆行返崗的路上,他們向世界展現著中國企業的責任和擔當。(中國日報社北京記者站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