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7月31日訊(記者 李春暉)為了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築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一批“守糧人”默默地將青春和汗水揮灑在糧食收儲和保管第一線,用平凡書寫偉大。
7月30日,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雙先”表彰暨經驗交流影片會在北京召開。會議隆重表彰了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幹事創業好團隊”、“擔當作為好乾部”。
會議現場,16名受表彰集體和個人代表作了經驗交流發言。他們的發言展現了新時代“守糧人”不忘初心、善謀實幹、本領高強、勇於擔當的榜樣群像。
“一輩子幹好一件事”
來自河北柏鄉國家糧食儲備庫的尚金鎖,參加工作50年來抱定“幹好一件事”:為國家看好庫,為人民管好糧。他使柏鄉糧庫連續5屆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連續13屆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等諸多榮譽,成為全國糧食系統的一面旗幟。
他以實踐出真知,發揚基層首創精神,完成16項科學保糧專案,其中3項填補國內空白,4項填補省空白。他花了3年時間養蟲子,研究出綠色防蟲殺蟲技術;他用5年時間,創造“金錢孔”通風垛,破解高水分玉米保管難題;他用3年零5個月時間,研究成功“大豆包衣安全儲存技術”,創造東北大豆在冀中南儲存保鮮的新紀錄。
“我一輩子只幹了這麼一件事,黨和人民卻給了我許多至高無上的榮譽。”尚金鎖在發言中稱,“這份光榮屬於糧食和物資儲備戰線上的每一位守護者。”
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
蒲麗蓉是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鐵佛糧站麻石庫點一名糧食保管員,她以“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一腔熱忱,為守護大國糧倉貢獻基層糧食人的力量。
1997年,她從通江縣糧校畢業後,來到位於邊遠大巴山區深處的鐵佛糧站擔任糧食保管員。作為一個邊遠鄉鎮糧庫,麻石庫點吃水靠背挑,照明靠煤油燈,住的是土坯房、木瓦房,吃的菜就在糧站周圍的空地上自己種。收糧賣糧、管護糧食、燻蒸作業、保安保潔、防火防盜等任務全都壓在她一個人的身上。
艱苦的環境沒能使她退卻,她在這裡一干就是23年。23年如一日,無論風吹雨淋、嚴寒酷暑,她都堅持每天巡查糧情,填寫工作日誌和各項賬冊。
一到雨季,蒲麗蓉就忙得像“鐘擺”,在倉間不停往返,巡查糧情、處置險情,有時甚至一整夜守在糧倉裡。曾有一次突發暴雨導致倉房滲漏、糧食浸溼,她連夜人工搶裝68袋近2噸糧食,連續幾天翻曬後,又肩扛手提運回倉間,平整糧面,確保了所有糧食沒有黴爛受損。
“那一刻,我發自內心地驕傲和自豪。”蒲麗蓉在發言中表示,她這份巾幗不讓鬚眉的信念之源,是守護大國糧倉使命的召喚。
在疫情大考中踐行初心使命
2020年,全國上下打響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湖北和武漢的疫情防控,不僅事關一省一城,更關乎全國大局。湖北省糧食局以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迅速投入抗擊疫情、保供穩價大戰之中。
湖北省糧食局第一時間組建應急保供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啟動領導包片督辦和日監測日報告機制,省局領導帶隊深入加工和供應一線調研督導,帶動全系統全行業迅速行動。建立增儲保供督辦服務專班,壓實市縣政府保供責任,採取針對性措施,7天內將全省成品糧庫存由15天供應量提高到30天,為應對平息少數地方出現的短時間搶購風波奠定了堅實基礎。迅速落實省級儲備成品糧,專門支援武漢和恩施等銷區,確保增儲任務落實落地。
在國家局支援下,湖北省糧食局緊急投放80萬噸託市糧,幫助解決飼料企業、酒精企業競拍政策性玉米7.35萬噸。對疫情防控期間成交的地方儲備糧油免收交易手續費,為應急保供糧油檢測開闢免費“綠色通道”,幫助企業降低成本。
疫情期間,湖北省糧食局全員行動。各級糧食部門黨員幹部積極響應、踴躍參與、捐款捐物。省局多方籌措口罩等緊缺防護用品,採購分發口罩45.6萬隻,解決企業復工急需。兩名黨組成員分別帶隊支援社群,170多名黨員就近下沉社群,投身防控值守、登記排查、環境消殺、物資分送等工作。
新時代需要榜樣力量,新徵程呼喚擔當作為。會議指出,希望廣大黨員幹部職工,以受表彰的單位和個人為標杆,學先進、趕先進、爭先進,求真務實,奮發進取,為糧食和物資儲備改革發展做出更大貢獻。